第299頁
餘年是第一次詳細談論起這個話題,主持人聯想到餘年的父親是船王何驍,幾乎能腦補出當年的一段風雨。
點到即止,主持人轉換話題,“在這之前,你在《回音機》上唱了《浮光》和《小夜曲》,你和謝游也變成了討論的中心點,我也很好奇,你和謝游的真實關係如何?”
聽見名字,餘年瞳孔里就被點亮了笑意,他回答,“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我在十八歲,外婆去世後不久,就和謝游認識了,那時候他十九。不過那時不熟。”
“這麼早?”主持人也有些驚訝,“你們這麼早就認識了嗎?”
餘年沒有詳說,只是笑著點頭,“對。”
沒有深入地探究下去,主持人又問道,“我在為這一次訪談做準備時,去搜集了很多你的資料。其中,在觀看《藏寶》這個節目的剪輯的時候,我很好奇,太子太傅余懷南、以及《夜宴圖》的作者余泓之、大將軍宋止戈的夫人余顯陽,都是你們青山余氏的人、你的先祖嗎?”
“是的,都是青山余氏嫡脈。所以當時節目錄製完,古爺爺和甘館長就笑話我,說我作弊,因為這些在家史里都是有詳細記載的。”餘年抿唇笑道,“但作弊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小時候不僅要背古詩古文,還要背家史,最重要的是,家史疊起來比我還高,真的是噩夢!”
主持人笑起來。
餘年接著道,“說起來,我正在籌備建造一座私人博物館,到時會將余家數代家藏,都放到博物館裡去,館址就在寧城的清池路。”
主持人目露驚訝,“為什麼想建一座私人博物館起來呢?我們都知道,私人博物館投入資金和心力都很大,花銷也大,營收基本可以不計。”
“是這樣沒錯。”餘年頷首,又語氣鄭重,“建博物館,我有很多考量,比如保護文物和文化,比如讓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精美且意義深遠的藏品。
但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呼喊,文化和歷史的長城倒了,我們民族將會失去傳承和信仰。我沒想那麼多,只是想先憑藉自己的雙手,把磚頭重新壘起來,能壘一塊是一塊吧。”
台下,孟遠看著聚光燈下的餘年,朝旁邊的施柔說道,“年年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多重的價值、多深遠的意義。怎麼說呢,他其實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
施柔接話,“千般萬般,都抵不過我願意。年年說的,對吧?”
“對,就是這句。”孟遠眼裡滿是欣賞,“所以他這性子,真的很倔了。他才沒多餘的空閒心思,去糾結什麼是所謂的正確、所謂的應該,什麼是大眾都贊同認可的,什麼是符合常人的思維和價值觀的。他只做他願意做的,一旦決定要去做,就會竭盡全力,百折不撓。”
孟遠嘆氣,“這種強烈的自信和篤定,我還真有點羨慕!”
從台上下來,進到後台的休息室,餘年接過施柔遞來的水,喝完,他朝孟遠道,“孟哥,我準備公開了。”
語氣自然,跟說了句“我渴了”沒差別。
就算早做好了心理準備,孟遠腳下還是一個趔趄,“什麼時候?什麼形式?不,應該說,具體幾月幾號幾點幾分幾秒?”
和孟遠相比,施柔是興奮,“年年,公布時間要不要選一個特殊有意義的?比如十三點十四分,1314啊!”
餘年笑著搖頭,“不用,和謝游在一起,每一分每一秒,都足夠珍貴和特殊,很有意義。”
聽了這句話,孟遠嫌棄地翻了個白眼,又擺擺手,“行吧,我這邊準備工作早做好了,方案都有ABCD四種,你放心,孟哥給你兜著!”
餘年笑容擴大,“辛苦了!”
訪談節目在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七號的晚上播出,節目結束後,論壇里,那個分析帖又被頂上了首頁。而#餘年父母#、#餘年建私人博物館#、#餘年謝游很早就認識了#、#青山余氏#齊齊上了熱搜。
“——#餘年父母#船王和世家小姐的絕世愛情故事!努力去查了船王何驍的身世和生平,再結合年年簡單提起的那幾句,腦補了一下,這是什麼令人唏噓的絕美愛情!”
“——#餘年建私人博物館#到底是家裡藏了多少寶貝,需要建一個博物館才能放得下!想起當年我還diss過餘年窮得外賣都點不起、艹貴公子人設。我現在只想穿越回去,讓自己別瞎嗶嗶!會被打臉的!”
“——#餘年謝游很早就認識了#啊啊啊尖叫!所以那個推測是真的嗎?就算不是真的,十八歲啊!謝總也二十不到啊!麻麻我磕CP磕到真的了我哭得超大聲!”
“——#青山余氏#餘年說的那段話,真的很好,總感覺每次都在重新認識他!少發出無意義的哀嚎,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民族文化和歷史的長城就不會倒!與君共勉!”
二十八號的早上,餘年跪坐在床上,揉揉眼睛,又打了個哈欠,一邊熟練地幫謝游系好領帶。習慣性地親了親謝游的唇角,接著,餘年像沒力氣了一樣,軟綿綿地趴到了謝游身上。
“謝游。”
手下意識地攬著餘年的腰,把人護著,謝游嗓音低醇,應道,“嗯?”
點到即止,主持人轉換話題,“在這之前,你在《回音機》上唱了《浮光》和《小夜曲》,你和謝游也變成了討論的中心點,我也很好奇,你和謝游的真實關係如何?”
聽見名字,餘年瞳孔里就被點亮了笑意,他回答,“如果真的要說的話,我在十八歲,外婆去世後不久,就和謝游認識了,那時候他十九。不過那時不熟。”
“這麼早?”主持人也有些驚訝,“你們這麼早就認識了嗎?”
餘年沒有詳說,只是笑著點頭,“對。”
沒有深入地探究下去,主持人又問道,“我在為這一次訪談做準備時,去搜集了很多你的資料。其中,在觀看《藏寶》這個節目的剪輯的時候,我很好奇,太子太傅余懷南、以及《夜宴圖》的作者余泓之、大將軍宋止戈的夫人余顯陽,都是你們青山余氏的人、你的先祖嗎?”
“是的,都是青山余氏嫡脈。所以當時節目錄製完,古爺爺和甘館長就笑話我,說我作弊,因為這些在家史里都是有詳細記載的。”餘年抿唇笑道,“但作弊也是要付出代價的,小時候不僅要背古詩古文,還要背家史,最重要的是,家史疊起來比我還高,真的是噩夢!”
主持人笑起來。
餘年接著道,“說起來,我正在籌備建造一座私人博物館,到時會將余家數代家藏,都放到博物館裡去,館址就在寧城的清池路。”
主持人目露驚訝,“為什麼想建一座私人博物館起來呢?我們都知道,私人博物館投入資金和心力都很大,花銷也大,營收基本可以不計。”
“是這樣沒錯。”餘年頷首,又語氣鄭重,“建博物館,我有很多考量,比如保護文物和文化,比如讓大家可以看到這些精美且意義深遠的藏品。
但最主要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呼喊,文化和歷史的長城倒了,我們民族將會失去傳承和信仰。我沒想那麼多,只是想先憑藉自己的雙手,把磚頭重新壘起來,能壘一塊是一塊吧。”
台下,孟遠看著聚光燈下的餘年,朝旁邊的施柔說道,“年年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多重的價值、多深遠的意義。怎麼說呢,他其實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
施柔接話,“千般萬般,都抵不過我願意。年年說的,對吧?”
“對,就是這句。”孟遠眼裡滿是欣賞,“所以他這性子,真的很倔了。他才沒多餘的空閒心思,去糾結什麼是所謂的正確、所謂的應該,什麼是大眾都贊同認可的,什麼是符合常人的思維和價值觀的。他只做他願意做的,一旦決定要去做,就會竭盡全力,百折不撓。”
孟遠嘆氣,“這種強烈的自信和篤定,我還真有點羨慕!”
從台上下來,進到後台的休息室,餘年接過施柔遞來的水,喝完,他朝孟遠道,“孟哥,我準備公開了。”
語氣自然,跟說了句“我渴了”沒差別。
就算早做好了心理準備,孟遠腳下還是一個趔趄,“什麼時候?什麼形式?不,應該說,具體幾月幾號幾點幾分幾秒?”
和孟遠相比,施柔是興奮,“年年,公布時間要不要選一個特殊有意義的?比如十三點十四分,1314啊!”
餘年笑著搖頭,“不用,和謝游在一起,每一分每一秒,都足夠珍貴和特殊,很有意義。”
聽了這句話,孟遠嫌棄地翻了個白眼,又擺擺手,“行吧,我這邊準備工作早做好了,方案都有ABCD四種,你放心,孟哥給你兜著!”
餘年笑容擴大,“辛苦了!”
訪談節目在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十七號的晚上播出,節目結束後,論壇里,那個分析帖又被頂上了首頁。而#餘年父母#、#餘年建私人博物館#、#餘年謝游很早就認識了#、#青山余氏#齊齊上了熱搜。
“——#餘年父母#船王和世家小姐的絕世愛情故事!努力去查了船王何驍的身世和生平,再結合年年簡單提起的那幾句,腦補了一下,這是什麼令人唏噓的絕美愛情!”
“——#餘年建私人博物館#到底是家裡藏了多少寶貝,需要建一個博物館才能放得下!想起當年我還diss過餘年窮得外賣都點不起、艹貴公子人設。我現在只想穿越回去,讓自己別瞎嗶嗶!會被打臉的!”
“——#餘年謝游很早就認識了#啊啊啊尖叫!所以那個推測是真的嗎?就算不是真的,十八歲啊!謝總也二十不到啊!麻麻我磕CP磕到真的了我哭得超大聲!”
“——#青山余氏#餘年說的那段話,真的很好,總感覺每次都在重新認識他!少發出無意義的哀嚎,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民族文化和歷史的長城就不會倒!與君共勉!”
二十八號的早上,餘年跪坐在床上,揉揉眼睛,又打了個哈欠,一邊熟練地幫謝游系好領帶。習慣性地親了親謝游的唇角,接著,餘年像沒力氣了一樣,軟綿綿地趴到了謝游身上。
“謝游。”
手下意識地攬著餘年的腰,把人護著,謝游嗓音低醇,應道,“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