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況且什麼,別賣關子,快說呀老兄!」旁邊的人急切催促。
「你還不知道吧,有香客在靈隱寺的佛像後面發現一條箴言,說是『國將不國,更新交迭』呢!」
「啊!」
「噓,小聲點,」這次換成了王老兄拽住那人的袖子,「我猜就是說這狗皇帝的位置,坐不長嘍!」
「那你還這麼悠閒?還不快些收拾細軟跑路去!」
「我們可是在京城,在最後一道防線,你現在跑又往哪兒跑,指不定跑過去剛好打到那兒呢。還是老實呆著吧,多攢點吃的喝的,不行就往山里跑吧。」
沈明月同花滿樓對視一眼,壓低聲音道:「這箴言是殿下命人悄悄放的,不光靈隱寺,各地有名的寺廟道觀都有殿下的手筆。」
「屆時殿下將更加名正言順。」花滿樓點點頭。
「武力、財力、民心,缺一不可嘛。」沈明月笑笑。
******
不同於周圍干硬的土地,新翻的泥土透著濕潤的氣息,周邊的花草樹木也因為新移栽過來的緣故而格外生機勃勃。
古承澤拾級而上,將手中的酒恭恭敬敬地放到墓碑前,保證:「父王,我一定會把屬於我們的東西都拿回來的,真正為你和母妃報仇。」
「陛下,南方的反賊愈發猖狂了,」殿內,一個大臣彎腰拱手,舉著笏板語氣急切,「還請陛下召回嚴小將軍,令其南下除賊啊!」
「如今塞北戰事吃緊,哪裡能隨意撤兵,若因此延誤戰機誰來負責?」旁邊的武官站出來激烈地反駁,「陛下,撤軍萬萬不可,我朝中不是只有一位武將,臣請領命,南下除賊。」
龍椅上的皇帝同身旁的公公交換了眼神,在得到其搖頭示意後微微握緊扶手。眼下的情形討論是否召回嚴弘晉已經無甚意義,因為自打他出了玉門關後,就失去了通信,若不是時不時還有戰報傳來,皇帝都懷疑他是不是背著自己反了。
視線不耐煩地掃過堂下站著的眾人,又在一個同自己有著五分相似的人的臉上頓了一瞬,皇帝只覺得頭疼。最近那些猖獗的反賊的旗號聽得他耳朵都要起繭子——「太子無辜,太孫當立」——偏偏事件的主角雲淡風輕,事不關己一樣的淡然。
轉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不單是古禮加封王位,古承澤也被先太子舊部帶到皇帝面前言明身份,在皇帝「好在皇兄還留了個獨苗」的感慨中分了個不大不卻沒什麼實權的官職。那日皇帝假惺惺的關心和惋惜至今都在古承澤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帶著附骨的噁心。
古承澤背著手老神在在地聽著,好像他只是個旁觀者,也好像……那些旗號不是他授意部下打出去的一樣。
******
春的氣息催著人換上薄衫。涼亭里,古承澤對無情道:「陛下生辰設宴,我準備送他一份大禮。」
無情立刻反應過來:「弘晉要回來了?」
隨意丟下一把魚食,古承澤看著張大嘴巴拼命爭搶的魚兒,淡淡說:「遼人後退五百里,他若再不回來,那塊地就該成為我們輿圖的一部分了。」
「那就先祝殿下得償所願了。」無情笑道。
******
宮宴之上,各懷鬼胎。
祝壽的聲音此起彼伏,好像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
只是龍椅上的人眉宇間卻帶著些不安張望著殿外,在期待著什麼人的到來,直到——
「報——嚴將軍到——」
如果說在這之前皇帝的心裡還有些不安,等到太監通報嚴弘晉班師回朝後,便成了不可抑制的欣喜若狂。
「快,快把嚴小將軍請進來!」皇帝只覺得所有的祝壽聲都嘈雜至極,遠不如這句通報悅耳。
大殿之上,嚴弘晉緩緩踏入。待到他站定的那一刻,觥籌交錯聲霎時噤聲,所有人眼睛不敢眨地盯著嚴弘晉,和他懷中抱著的那個染血的盒子。
「這是陛下生辰,將軍這身裝扮……是否略有不妥?」坐在殿內下首位置的小官首先反應過來,猶疑著小聲提醒道。
嚴弘晉只是抬了抬眼皮,不冷不淡地朝他投去一個眼神。
那個眼神分明不包含任何感情,小官卻覺得一股嗜血的煞氣撲面而來,讓他剩下的話全都憋回腹中。
「多謝提醒,御前失儀是我之過,」嚴弘晉沖他微微頷首,又轉向高台之上坐著的皇帝致歉,「還請陛下恕罪,弘晉匆忙趕路,想把最寶貴的禮物獻給陛下,因此顧不上回去沐浴更衣。」
儘管說著抱歉的話,嚴弘晉的語氣卻沒有多少歉意,身子也挺得筆直,因此倒不像是道歉,更像是一種挑釁。
他的話讓大殿更加安靜,無他,語氣中的火藥味配合嚴弘晉的樣子實在是太讓人害怕了。
嚴弘晉立在那裡,身上的痕跡昭示著同敵人廝殺的艱難。只是若是塵土還能輕飄飄揭過,上面點點的血跡凝結暗沉也勉強可以因為路途勞累匆忙來不及擦拭更換解釋,可入殿卻不卸甲不丟劍,手上還捧著個帶血的盒子,怎麼都不像是祝壽,更像是來掀桌子的。
殿內的人大氣不敢喘,還是古承澤先朗聲問道:「不知道嚴小將軍說的最寶貴的禮物是什麼?」
嚴弘晉雙手將手中的盒子捧到面前,對著一側的太監道:「還請公公呈給陛下,禮物當然要親手拆才有意思。」
「你還不知道吧,有香客在靈隱寺的佛像後面發現一條箴言,說是『國將不國,更新交迭』呢!」
「啊!」
「噓,小聲點,」這次換成了王老兄拽住那人的袖子,「我猜就是說這狗皇帝的位置,坐不長嘍!」
「那你還這麼悠閒?還不快些收拾細軟跑路去!」
「我們可是在京城,在最後一道防線,你現在跑又往哪兒跑,指不定跑過去剛好打到那兒呢。還是老實呆著吧,多攢點吃的喝的,不行就往山里跑吧。」
沈明月同花滿樓對視一眼,壓低聲音道:「這箴言是殿下命人悄悄放的,不光靈隱寺,各地有名的寺廟道觀都有殿下的手筆。」
「屆時殿下將更加名正言順。」花滿樓點點頭。
「武力、財力、民心,缺一不可嘛。」沈明月笑笑。
******
不同於周圍干硬的土地,新翻的泥土透著濕潤的氣息,周邊的花草樹木也因為新移栽過來的緣故而格外生機勃勃。
古承澤拾級而上,將手中的酒恭恭敬敬地放到墓碑前,保證:「父王,我一定會把屬於我們的東西都拿回來的,真正為你和母妃報仇。」
「陛下,南方的反賊愈發猖狂了,」殿內,一個大臣彎腰拱手,舉著笏板語氣急切,「還請陛下召回嚴小將軍,令其南下除賊啊!」
「如今塞北戰事吃緊,哪裡能隨意撤兵,若因此延誤戰機誰來負責?」旁邊的武官站出來激烈地反駁,「陛下,撤軍萬萬不可,我朝中不是只有一位武將,臣請領命,南下除賊。」
龍椅上的皇帝同身旁的公公交換了眼神,在得到其搖頭示意後微微握緊扶手。眼下的情形討論是否召回嚴弘晉已經無甚意義,因為自打他出了玉門關後,就失去了通信,若不是時不時還有戰報傳來,皇帝都懷疑他是不是背著自己反了。
視線不耐煩地掃過堂下站著的眾人,又在一個同自己有著五分相似的人的臉上頓了一瞬,皇帝只覺得頭疼。最近那些猖獗的反賊的旗號聽得他耳朵都要起繭子——「太子無辜,太孫當立」——偏偏事件的主角雲淡風輕,事不關己一樣的淡然。
轉眼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不單是古禮加封王位,古承澤也被先太子舊部帶到皇帝面前言明身份,在皇帝「好在皇兄還留了個獨苗」的感慨中分了個不大不卻沒什麼實權的官職。那日皇帝假惺惺的關心和惋惜至今都在古承澤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帶著附骨的噁心。
古承澤背著手老神在在地聽著,好像他只是個旁觀者,也好像……那些旗號不是他授意部下打出去的一樣。
******
春的氣息催著人換上薄衫。涼亭里,古承澤對無情道:「陛下生辰設宴,我準備送他一份大禮。」
無情立刻反應過來:「弘晉要回來了?」
隨意丟下一把魚食,古承澤看著張大嘴巴拼命爭搶的魚兒,淡淡說:「遼人後退五百里,他若再不回來,那塊地就該成為我們輿圖的一部分了。」
「那就先祝殿下得償所願了。」無情笑道。
******
宮宴之上,各懷鬼胎。
祝壽的聲音此起彼伏,好像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
只是龍椅上的人眉宇間卻帶著些不安張望著殿外,在期待著什麼人的到來,直到——
「報——嚴將軍到——」
如果說在這之前皇帝的心裡還有些不安,等到太監通報嚴弘晉班師回朝後,便成了不可抑制的欣喜若狂。
「快,快把嚴小將軍請進來!」皇帝只覺得所有的祝壽聲都嘈雜至極,遠不如這句通報悅耳。
大殿之上,嚴弘晉緩緩踏入。待到他站定的那一刻,觥籌交錯聲霎時噤聲,所有人眼睛不敢眨地盯著嚴弘晉,和他懷中抱著的那個染血的盒子。
「這是陛下生辰,將軍這身裝扮……是否略有不妥?」坐在殿內下首位置的小官首先反應過來,猶疑著小聲提醒道。
嚴弘晉只是抬了抬眼皮,不冷不淡地朝他投去一個眼神。
那個眼神分明不包含任何感情,小官卻覺得一股嗜血的煞氣撲面而來,讓他剩下的話全都憋回腹中。
「多謝提醒,御前失儀是我之過,」嚴弘晉沖他微微頷首,又轉向高台之上坐著的皇帝致歉,「還請陛下恕罪,弘晉匆忙趕路,想把最寶貴的禮物獻給陛下,因此顧不上回去沐浴更衣。」
儘管說著抱歉的話,嚴弘晉的語氣卻沒有多少歉意,身子也挺得筆直,因此倒不像是道歉,更像是一種挑釁。
他的話讓大殿更加安靜,無他,語氣中的火藥味配合嚴弘晉的樣子實在是太讓人害怕了。
嚴弘晉立在那裡,身上的痕跡昭示著同敵人廝殺的艱難。只是若是塵土還能輕飄飄揭過,上面點點的血跡凝結暗沉也勉強可以因為路途勞累匆忙來不及擦拭更換解釋,可入殿卻不卸甲不丟劍,手上還捧著個帶血的盒子,怎麼都不像是祝壽,更像是來掀桌子的。
殿內的人大氣不敢喘,還是古承澤先朗聲問道:「不知道嚴小將軍說的最寶貴的禮物是什麼?」
嚴弘晉雙手將手中的盒子捧到面前,對著一側的太監道:「還請公公呈給陛下,禮物當然要親手拆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