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題有迷惑選項,A《葵花寶典》是書名,可能誤導做題者,但是趙意只是用此表示對趙光義的厭惡,並不是真的想自我閹割;B《驢子養殖技術》是調侃趙光義坐驢車逃跑,趙光義又被稱為「驢車戰神」「宋驢宗」,但是不屬於正確答案,不做選擇。

  D《少林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岳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

  南宋時期,華岳曾中過武狀元,編著此兵於南宋嘉定元年。華岳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比南宋更早。

  此外兩宋時期武學已經發展到了繁榮時期,有了套路化的模式和對招適合入門,趙意直接在民間找武學人才就可,不需要再找現代書籍。】

  趙光義的分數是「8」分,只錯了一題。

  當他看到《民兵訓練手冊》原來那麼厲害,已經開始懊惱被迷惑錯過了。等到他看到自己被稱為「驢車戰神」「宋驢宗」,氣到心口猛地一痛。

  完了!全完了!

  他有了這樣的名聲,就算日後再次篡位成功,百官怎麼看他,天下人怎麼看他?

  當面喊「陛下」,背後喊「驢宗」嗎?

  腦海里忍不住出現一個畫面,百官上朝,對著他一張口,齊聲喊道「驢宗萬歲」,趙光義頓時氣得眼前一黑,竟然直接軟倒在地上。

  趙匡胤淡定地瞥了弟弟一眼:「來人,傳太醫。」

  一直到太醫把趙光義抬下去,趙匡胤都表現得很淡然,與武將們議論起《少林十八般武藝》來:「天幕說兩宋都有,十八般武藝的說法比南宋早,那我們北宋可能已經有了,得多去找找民間的武學奇才。」

  大臣們連聲附和。

  陛下看態度是要重用武將,武將們尤為高興,各個主動請纓,頓時一片熱鬧景象。

  .

  除了趙光義,還有許多人也在迷惑選項上選錯。

  「嗨呀,我就選的《十八般武藝》!我還說軍事學院習武怎麼不需要這種好書,原來這宋朝本身就有!」尉遲恭答錯一題,急得一拍大腿。

  程義貞撓頭:「那宋朝又有火器又有武學,怎麼就被圍著打的那麼慘呢?」

  他還對宋朝的好東西眼饞來著,看到總是戰敗,又有些猶豫。

  「因為宋朝還有陣圖。」李靖幽幽一聲,也不怕得罪帝王。

  李靖的一句話把武將們集體干沉默了。

  假如大唐的皇帝也來這一手,先畫陣圖,然後讓將士非帶按陣圖排兵布陣,他們再神勇也打不贏!

  武將們齊齊看向李世民,眼裡流露出慶幸:還好,陛下也是武將,陛下不玩陣圖,陛下只親身上陣!

  【3、正確答案:D

  根據小說中的內容提示可知,趙意變成趙光義後,發行的第一版報刊上刊登了趙意的罪己詔,對高粱河戰役帶給士兵的慘痛傷亡道歉。有陣亡士兵的訃告,以及通知家屬具體的撫恤金,避免被地方官貪污。還有對第一屆武舉的全國通知。所以選擇D,「以上都有」。

  4、正確答案:D

  這一題注意審題,詢問的是哪所學院沒有開,趙意回到汴京關注醫療健康和衛生環境時,最早開醫學院。工兵王建國開工學院,文臣開文學院。但是「法學院」沒有提到過,可見小說中的大宋沒有開法學院。

  5、正確答案:D

  根據結尾可知,趙意沒有立太子,也沒有傳位給任何一人,而是把大宋發展成「大宋人民共和國」,可見傳位給了「人民」。】

  宋朝,畢昇手裡還拿著工具不停手,抬頭看到自己答題不專注導致答錯了,十分遺憾:「我以為問得是哪所學院是趙意開的哪所不是。我選的是工學院,工學院是王建國開的,不是趙意。」

  好友沈括苦笑著搖了搖頭:「我也是太急了,看到醫學院最眼熟,就選了個醫學院,結果問得是哪所沒開。」

  沈括自幼身體不好經常吃藥,錢塘沈氏在醫藥學頗有建樹,並且有家傳藥學書籍《博濟方》。

  沈括久病成醫,加上受到家族影響,本人搜集愛搜集藥方,對醫藥頗有研究。

  後來藉助在舅舅家中,沈括看完舅舅許洞的藏書,又迷上了軍事。此外他興趣廣泛,喜愛大自然,也愛搜集民間工藝,曾參與欽天監詳訂渾天儀,並在閒暇研究天文曆法之學,可謂是學識淵博且動手能力極強。

  沈括想著天幕上提到的各種學院,好奇地摸著下巴思考:「這醫學院教導醫術,工學院教導工匠技藝,文學院教導聖賢書,還有趙德開的商學院應該是教導經商之道。但是法學院是幹啥教啥的?教人刑法斷案?教人坐牢?這不都是衙門官差幹得事嗎?」

  「莫非是訟師?」沈括是見過訟師打官司,對訟師的嘴印象深刻。

  畢昇搖了搖頭:「法還需要學什麼,不是官差說說我們聽聽就是了?不犯事不進衙門不需要吧。」

  沈括笑了笑:「哈哈,此言差矣。」

  說著,兩個相差十幾歲的人話題聊偏了,開始聊大宋的律法。

  .

  還有人,從中看到了題目里透露出的其他信息。

  「我法家,看來在後世也有光輝的時候。」李斯從中窺探到了未來對法學的態度。

  大宋沒有,但是不代表現代沒有。

  正因為有,以及很重要,所以天幕才特意提出。

  李斯環視一邊大秦朝堂,看看其他學派,再看看帝王,心裡的火熱慢慢冷靜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