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正的趙光義:???

  誰獻美酒還詢問價格如何?這趙德昭是純心不想送是不是!

  該殺!

  第55章 《穿成趙光義後我打開了葵花寶典》9

  【趙德昭, 或者說被穿越之後的趙德昭,原名趙德,早就懷疑趙光義被現代人穿越了。

  他就算不是歷史專業, 也看過電視劇,知道宋太宗時期沒有報紙, 更沒有地/雷和女性武狀元。

  趙德昭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己的力量, 尤其是趙光義失蹤期間,不少大臣蠢蠢欲動要倒戈, 送上來不少誠意。

  哪怕後來趙光義回來了,倒戈的大臣迫不及待甩脫干係, 但趙德也藉此機會, 更熟悉了穿越後的情況。

  他知道, 「趙光義」在高粱河受傷後性情大變;也知道,「趙光義」辦報刊開武舉後,選拔了一些特別厲害的人才,其中那位神奇的女性武狀元跟「趙光義」一見如故,當晚就被召見,一度被懷疑「趙光義」看上那女子想選后妃。

  結合「趙光義」前後的變化,和新出爐的事物, 趙德可以確定,那幾人都是穿越者同胞。

  越是這樣,趙德越是不敢面對趙光義, 所以明明聽到了風聲也一直躲著。

  甚至還有原本趙德昭的支持者慫恿他去拉攏新出爐的武狀元、拉攏武狀元那位據說會造神兵的兄長, 趙德嚇死了好嘛!

  他特別擔心真面對面見到了,那兩人會把「神兵」砸到自己身上!

  因為, 趙德正是大宋酒樓的老闆,那個摳門到私自加蓋違章建築、導致大宋酒樓二樓突然坍塌砸死許多無辜顧客的兇手。

  如果是古人趙光義, 趙德還想憑藉自己的現代知識和一手好廚藝混成個人上人,從一介商戶小老闆混成貴族諸侯之類。

  但是是現代人穿越的趙光義,還是這麼巧的時刻,趙德就不得不懷疑可能是自己酒樓死的那些顧客了,更不得不擔心被穿越後身份更高的遇害者直接用上最殘酷的刑罰處死他。

  一直到回到汴京,避無可避,歷史上的趙德昭也快到了被趙光義「問罪」然後「自殺」的時刻,左右是個死,趙德只能親自進宮請罪。

  再然後,就有了趙德承認自己穿越者身份的這一幕。】

  「商人就是生性狡詐!」

  宋仁宗趙禎對這「趙德」的舉動頗為不喜,下意識吐槽一句,想起了先帝在位時期的事故,不由對著左右心腹大臣感慨:

  「不過這加蓋樓層原來還可能坍塌,天幕都這樣說了,汴京的百姓怎麼也得聽從了吧?」

  汴京,因為商業快速發展,房價瘋漲,人口也瘋漲。

  許多在朝為官的外地官員都沒法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只能租房為生。更不用說許多外來謀生的大小商販。

  在房價的威脅下,許多人也選擇了類似後世加蓋二樓商鋪的做法,用木板加蓋二樓、或者做隔間——是的,無論是二房東還是隔板房都不是現代人的獨創,在北宋就已經存在了。

  然而這樣帶來的危險非常大,除了木板房的穩固性更差,防火性也更差,以致於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在位時,出現過慘痛的火災事故。

  恰好,天幕也說到了這裡。

  【趙意問清楚趙德的身份後,當然是生氣的。

  但是氣歸氣,她也的確缺人,於是要求趙德將功贖罪。

  首先,趙德領了一項特殊任務:就是把大宋酒樓的穿越者集體調查並且集中起來。這種任務趙意不方便交給帝王親信,他們不好分辨。也不方便交給其他幾位穿越者,大家都有自己的任務,非常忙碌。

  包青青一回到汴京,就埋頭去查大宋累積的陳年舊案,一邊查案一邊想結合宋朝的情況寫一本法醫書籍,在大宋刑獄機構推廣;

  武狀元呂劍蘭已經忙著去「調/教」自己的新屬下,誓要建立現代化的軍隊,堅決不能讓宋朝的弱兵再次出現;

  呂劍蘭的爺爺,哦或者說兄長,呂建國,正忙著建立火器監,到處招納工匠研發火器。

  趙意本人,除了總攬大局,還需要對城市進行改造。

  宋朝的商業貿易一直被人所稱讚,大家提起宋朝都城,尤其是北宋都城汴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好一派繁華景象。

  尤其是宋人孟元老南遷到臨安,寫了《東京夢華錄》,懷念汴京的昔日美好,更讓人對汴京的繁華十分嚮往。

  但是繁華之下,卻也有很大的風險。

  比如,火災,和疫情。】

  「火災怕什麼,朝廷有設置望火樓和潛火隊,能及時處理。」宋太宗時期,趙光義對天幕的說法不屑一顧。

  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城都有專設「望火樓」和「潛火隊」來治火。

  每一個坊巷之中,隔三百來步設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在地勢高的地方有磚砌的「望火樓」,樓上有人守望,是屬於「古代版本的空中立體監測報警系統」。樓上有士兵日夜執勤,白天用旗幟作為信號,晚上則用燈火作為信號。

  望火樓下是潛火隊的營房,這種軍營稱作「防隅」,數量大概有數十處,以南宋臨安府為例,城內十四隅,城外九隅。

  潛火隊規模達百餘人,所配備的專業救火工具也有許多種:大小水桶、噴灑、麻搭、梯子、斧鋸、火叉、繩索、鐵錨兒等等。

  當然,這種軍營的人數有限,萬一遇到特大火災,還是需要從城外直接調軍隊過來撲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