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這樣其實也要提防貪官背叛大明直接通敵。

  大漢可是有不少例子。

  小說到底是小說,朱元璋嘴上嗨一下,想起大漢的反面例子,不滿地嗤了一聲,開始自己琢磨。

  貪官殺不盡,他都剝皮萱草嚴懲貪官,依然屢禁不絕。

  他還得怎麼懲治貪官?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上戰場的,裡面也不乏管後勤的這種最方便抽取油水的官吏,來趙意面前求情狡辯時,趙意也不廢話,直接把帳本扔他們面前,一個個都嚇到失聲。

  趙意又把一份報紙扔在他們面前:「這次大戰,戰後一定會做一期特別專刊,你們日後是揚名立萬還是遺臭萬年,就看這次的表現了。」

  趙意的意思很明白,戰事和兵餉案,她肯定都會讓人做專題報告,刊印之後發行全國。

  讓貪官們上戰場,也是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

  要麼,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用鮮血將功贖罪,然後報導時可以當英雄;

  要麼,逃避戰爭,苟且活下來,然後在兵餉案中作為大貪官出場,被全國人民咒罵。】

  朱元璋大喝一聲:「好!」

  不就是報刊,大明也不缺紙,也有好的印刷術造紙術,直接讓貪官被全國人民咒罵,這可比死後遺臭萬年來的刺激!

  大臣們頓時如喪考妣。

  除了身體上的折磨,現在名聲上也要加強折磨了嗎?

  問題是,陛下你給的薪水真得很低!比那宋朝官吏的薪水低好多!

  .

  宋太宗時期,趙光義滿意地摸了摸鬍鬚:「嗯,很好,大宋不缺文臣,以文治貪,非常好。」

  言下之意,顯然是要學習這一招了。

  有些官員立刻捧場地誇讚起來,但也有些官員聽到這裡,臉色也難看了起來。

  雖然他們薪水高假期多福利好,但是誰還沒有一大家子要養,誰還沒有一些花錢的應酬。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真要管住手,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回到戰事上來說,這一戰,非常順利!

  第一次遭遇土地/雷,遼國的騎兵不但嚇得人仰馬翻,騎兵的優勢完全沒發揮出來,而且戰馬受驚之後把騎兵掀下去,在地上拖著跑,甚至自己內部就亂到死傷無數。

  看到這一幕的宋兵,備受鼓舞,再次燃起對陣的勇氣,不再畏懼遼國鐵騎。

  而趙意以帝王的身份,雖然很想親上戰場,但是將士被他高粱河戰役的表現嚇到,死活不願意。趙意最終還是只在城牆上擊鼓鼓舞軍心,指揮大權交給專業的武將們。

  新出爐的武狀元和其他武舉人們有男有女,一個個奮不顧身衝擊在最前面。

  一位女性的武狀元在前面帶頭衝鋒,男性士兵受到刺激。

  女人都這麼勇敢,他們若是敢退縮豈不是顯得很無能?

  土地/雷為了保密,再* 加上時間倉促,大宋的士兵同樣也是第一次見,沒少士兵同樣也被嚇到。

  但是有了武狀元的衝鋒,大宋士兵跟隨在她身後,不再害怕。

  這一次,輪到大宋士兵大殺特殺!】

  「殺!殺!殺!」

  曾經備受遼國欺壓的宋人身臨其境,仿佛是自己親自上戰場殺遼人一般,激動到滿臉通紅。

  這一刻,被壓抑已久的戰鬥熱血重新燃燒。

  這一刻,文人再怎麼用言辭掩飾大宋的戰敗都沒用。

  「我們要打回祖地,要過河!」岳飛雙眼濕潤了,遙遙地看著北地,看著曾經大宋的故都,情難自抑。

  南宋,岳家軍剛剛取得一場勝利,渾身染血,身體疲憊,但是精神亢奮,齊聲高喝:「過河!過河!」

  這是宗澤老將的臨終遺願,也是有血性宋人的畢生所願。

  哪怕岳飛不在了,也依然有人繼承他的遺志。

  宋孝宗趙昚年輕時就發誓要振興南宋,聽到這裡,也想起了岳飛。

  那是大宋距離過河北上最近的一次,可惜……

  趙昚想起太上皇趙構,嘴唇緊抿。

  他即使不贊同太上皇的舉動,可是自己被掣肘,處處受限,哪怕想要北伐也極為艱難。

  可是天幕上的小說讓他再次燃起熱血。

  是啊,他是宋太祖的血脈,是武將的後人,怎麼能畏懼?

  「朕要替岳飛洗刷冤屈。」趙昚眼神堅定,「封岳飛為鄂國公,封張憲為忠義將軍,封岳云為忠義候。」

  然後,他要北伐!

  朝臣中有太上皇的支持者,自然也有當今陛下趙昚的支持者。

  趙昚的心腹卻搖頭:「陛下,稍安勿躁。」

  趙昚眉頭一皺:「你也怕?」

  心腹:「不不不,臣自然是支持北伐的。只是,臣更希望,大宋也能有天幕上的那土地/雷。」

  趙昚沉默半晌。

  北宋時期,火器已經發展的花樣百出,並非沒有能驚嚇到騎兵的那種火雷,但宋軍依然畏懼草原騎兵。

  甚至後來學會了宋國火器的遼國,也是被金人的草原騎兵所滅。

  論武器,論國力,明明宋國比遼國強,遼國比金國強,為何戰鬥力就是不行呢?

  趙昚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真得是天幕說的那樣,主要是人的問題嗎?

  到底怎樣,才能讓宋軍不畏懼騎兵?

  第54章 《穿成趙光義後我打開了葵花寶典》8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