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樊迎春這次過來連連感慨,「你們這才多久啊,又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這時,陳霖就提到了這幾年她一直在關注的網絡購物。
「假以時日,物流也延申到全國每個鄉鎮、農村了,樊姐,你說我們的水果、藥材、茶葉是不是也能走得更遠?」
樊迎春驚訝地看向她,「這是你下一步的規劃?」
陳霖笑笑,沒承認也沒否認,「可能吧,或許是下一個十年的計劃。」
第115章
才把樊迎春的考察團送走, 唐夏和宋總以及幾位公司的老總一起過來討論養老院項目升級的事情。
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養老院,比市區內的養老院也就占個環境優美、空氣品質好、水質好的天然環境。但誰讓唐夏本事大,挖了老中醫過來, 在這邊搞起了別的療養項目。有的人不選擇在這常住養老,但一年抽一段時間過來做療養還是可以的。
陳霖也是交給阿公阿婆買了療養項目的, 以後就每個月去給老中醫把把脈,檢查下身體。再每年安排去醫院做全身體檢, 中醫西醫加一起就是雙重保障。
唐夏他們過來時,整條四十八米街都在做裝修。
村頭這塊地方算是富華村的第一個門面,人家過來, 一眼看到的一定是村頭的這塊地方。
馬路對面的停車場也在修建, 因為地方大,只簡單地把四周用圍牆圍起來,兩面的牆壁上都給刷白,要在上面畫畫以及提醒這裡過來的遊客這裡是停車場。村頭的停車場還保留著,但那裡是給富華村旅遊公司或者開店的商家留的停車位, 和陳霖家老院子旁的小停車場性質一樣,是不給外來車輛進入的。
繞過正在施工的店鋪,到了旅遊公司大門前,發現旅遊公司的外牆也搭起了架子,看來不久後就要改造到這裡了。
村頭唯獨富華酒店是個例外, 因為半身酒店的設計就很亮眼了,在四十八米街這條街過去, 它就是唯一的標誌性建築。
唐夏和來的人討論了一番這邊建築的改造效果, 要不是定好了時間, 他們還打算再看看。
「你們這是仿的古鎮吧?」
「是,白牆青瓦, 看起來和四周的山水比較和諧。」陳霖解釋道。但實際上,大家都更喜歡青磚黛瓦,但這不是改造的成本比較高,最後折中選擇了刷白牆。但牆的顏色也不是特別白,裝修師傅給調好幾次才調出來的顏色。
村里原來的彩色畫都被刷掉,宣傳部門正要找幾個國畫老師來畫國畫,還要把富華村的「村史」給寫上。
寒暄完,唐夏做了中間人,給陳霖、陳明生和其他人互相介紹,大家再互相交換個名片,也能說上幾句話來。
要不是有這個養老院項目,陳霖和陳明生估計都很難能和這些人搭上話。別人那生意做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他們這就是草台班子。
外面叮叮咚咚的聲音有點吵,但村里現在就這個條件。
好在他們過來只是跟陳霖了解仙人山第四期的開發計劃,就一起去了仙人山的養老院。山下一片喧囂吵鬧,山上鳥語花香一派與世隔絕的氣氛。
下午的這個點,來這養老的老人不是在午休就是和老夥伴們去了不遠處的竹林亭里下棋。更顯得山上寂靜。
院長小跑著出來接人,他認識陳霖和唐夏、陳明生,但有好幾個都是生面孔,等唐夏給介紹過後,就知道這些人以後也會是股東之一,帶人進來時就邊走邊介紹養老院現在的情況。
談完事情,這幾位大忙人還要趕回市區去。
宋總落後幾步與陳霖、陳明生並肩,「七月份馬拉松比賽一辦,富華村就要再上一個台階了,陳總,有好的投資項目記得喊下老朋友啊。」
陳霖挑了下眉,她還以為宋總只看好小盤江村委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
想了想,小盤江村委現在其實沒什麼可投資的項目了,後面幾年就是把幾個基地給維護好,踏實一點沉澱兩三年,先把口碑打出去。實際上,也是因為小盤江村委再沒有哪塊地是可以搞特色開發的了,或許有,但暫時沒發現。
隨即就想到了興安鎮三水村,那裡是興安鎮、興市、小盤江村委的交匯處,交通便利,而那裡除了新建了些樓房、開了幾間店鋪,就沒別的改變了。
她對三水村的本地情況了解不夠多,但也記得當初收購藥材時,在三水村也收到了不少的。陳霖就建議宋總可以去三水村了解情況看看,說不定會有驚喜。
把人送走,也到了下班的點,陳霖和陳明生都沒別的工作了,於是就散著步往家里走。
「你想建議他去三水村也搞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三水村畢竟是他外公家,陳明生對三水村的情況了解得要多得多。三水村往裡走,挨著的山上以前也不少野生中藥材。
小盤江村委要搞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時候,他也想到過三水村。但三水村的天然條件是合適,可當地人不和。村里大概分成了三隊,誰也不服誰,平時沒少為了田地吵架。這種植基地要搞起來,都得先扯皮好久。
陳明生就把三水村的情況說了,「我看這個種植基地能成啊,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時,陳霖就提到了這幾年她一直在關注的網絡購物。
「假以時日,物流也延申到全國每個鄉鎮、農村了,樊姐,你說我們的水果、藥材、茶葉是不是也能走得更遠?」
樊迎春驚訝地看向她,「這是你下一步的規劃?」
陳霖笑笑,沒承認也沒否認,「可能吧,或許是下一個十年的計劃。」
第115章
才把樊迎春的考察團送走, 唐夏和宋總以及幾位公司的老總一起過來討論養老院項目升級的事情。
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養老院,比市區內的養老院也就占個環境優美、空氣品質好、水質好的天然環境。但誰讓唐夏本事大,挖了老中醫過來, 在這邊搞起了別的療養項目。有的人不選擇在這常住養老,但一年抽一段時間過來做療養還是可以的。
陳霖也是交給阿公阿婆買了療養項目的, 以後就每個月去給老中醫把把脈,檢查下身體。再每年安排去醫院做全身體檢, 中醫西醫加一起就是雙重保障。
唐夏他們過來時,整條四十八米街都在做裝修。
村頭這塊地方算是富華村的第一個門面,人家過來, 一眼看到的一定是村頭的這塊地方。
馬路對面的停車場也在修建, 因為地方大,只簡單地把四周用圍牆圍起來,兩面的牆壁上都給刷白,要在上面畫畫以及提醒這裡過來的遊客這裡是停車場。村頭的停車場還保留著,但那裡是給富華村旅遊公司或者開店的商家留的停車位, 和陳霖家老院子旁的小停車場性質一樣,是不給外來車輛進入的。
繞過正在施工的店鋪,到了旅遊公司大門前,發現旅遊公司的外牆也搭起了架子,看來不久後就要改造到這裡了。
村頭唯獨富華酒店是個例外, 因為半身酒店的設計就很亮眼了,在四十八米街這條街過去, 它就是唯一的標誌性建築。
唐夏和來的人討論了一番這邊建築的改造效果, 要不是定好了時間, 他們還打算再看看。
「你們這是仿的古鎮吧?」
「是,白牆青瓦, 看起來和四周的山水比較和諧。」陳霖解釋道。但實際上,大家都更喜歡青磚黛瓦,但這不是改造的成本比較高,最後折中選擇了刷白牆。但牆的顏色也不是特別白,裝修師傅給調好幾次才調出來的顏色。
村里原來的彩色畫都被刷掉,宣傳部門正要找幾個國畫老師來畫國畫,還要把富華村的「村史」給寫上。
寒暄完,唐夏做了中間人,給陳霖、陳明生和其他人互相介紹,大家再互相交換個名片,也能說上幾句話來。
要不是有這個養老院項目,陳霖和陳明生估計都很難能和這些人搭上話。別人那生意做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他們這就是草台班子。
外面叮叮咚咚的聲音有點吵,但村里現在就這個條件。
好在他們過來只是跟陳霖了解仙人山第四期的開發計劃,就一起去了仙人山的養老院。山下一片喧囂吵鬧,山上鳥語花香一派與世隔絕的氣氛。
下午的這個點,來這養老的老人不是在午休就是和老夥伴們去了不遠處的竹林亭里下棋。更顯得山上寂靜。
院長小跑著出來接人,他認識陳霖和唐夏、陳明生,但有好幾個都是生面孔,等唐夏給介紹過後,就知道這些人以後也會是股東之一,帶人進來時就邊走邊介紹養老院現在的情況。
談完事情,這幾位大忙人還要趕回市區去。
宋總落後幾步與陳霖、陳明生並肩,「七月份馬拉松比賽一辦,富華村就要再上一個台階了,陳總,有好的投資項目記得喊下老朋友啊。」
陳霖挑了下眉,她還以為宋總只看好小盤江村委下的中藥材種植基地。
想了想,小盤江村委現在其實沒什麼可投資的項目了,後面幾年就是把幾個基地給維護好,踏實一點沉澱兩三年,先把口碑打出去。實際上,也是因為小盤江村委再沒有哪塊地是可以搞特色開發的了,或許有,但暫時沒發現。
隨即就想到了興安鎮三水村,那裡是興安鎮、興市、小盤江村委的交匯處,交通便利,而那裡除了新建了些樓房、開了幾間店鋪,就沒別的改變了。
她對三水村的本地情況了解不夠多,但也記得當初收購藥材時,在三水村也收到了不少的。陳霖就建議宋總可以去三水村了解情況看看,說不定會有驚喜。
把人送走,也到了下班的點,陳霖和陳明生都沒別的工作了,於是就散著步往家里走。
「你想建議他去三水村也搞個中藥材種植基地?」三水村畢竟是他外公家,陳明生對三水村的情況了解得要多得多。三水村往裡走,挨著的山上以前也不少野生中藥材。
小盤江村委要搞中藥材種植基地的時候,他也想到過三水村。但三水村的天然條件是合適,可當地人不和。村里大概分成了三隊,誰也不服誰,平時沒少為了田地吵架。這種植基地要搞起來,都得先扯皮好久。
陳明生就把三水村的情況說了,「我看這個種植基地能成啊,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