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秦嚴看了看,皺了眉頭,讓朱銀傳下去給其他朝臣也都看看。於是大家都看到了這副時間的重合度極高,可以說,種種證據都指向了,娘娘一不在宮中,就是冒充武安侯去了。
崔躬看向長孫令:「娘娘還有什麼要解釋的麼?」
他神色謙卑,卻不難看出眉間幾分志在必得。
長孫令如他所願的給了他反應:「是我,又如何?」
嗬!
她承認了!她竟然敢承認!她怎麼敢承認!
這可是死罪啊!
重點根本就不在於他們兄妹之間到底犯了什麼蠢,武安侯被妹妹下了什麼降頭,忽然願意把身份「借」給妹妹,而在於將令。是的,統帥三軍的將令是給武安侯長孫昭的,哪怕是他親妹妹長孫令也根本沒有資格染指。
嚴格說起來,他們兄妹倆這是合夥欺君,再加上他們武將的身份,整件事變得更加可怕。平日裡與武安侯府親善的臣子都不自覺地捏緊了手指,替他們緊張起來:這可是死罪啊,武安侯和皇后如何脫身?
哎,娘娘怎麼就承認了呢!若是咬死不認,又能如何。
長孫令心道,當然要認,她就是她,總有那麼一天的。雖然來的倉促,但危機同時也是機遇,如果能把握好這個機會,她就能趁勢從這件事中翻身出來,不再被皇后這個身份給束縛住。
與其左右隱瞞,抵死不認,還不如乾脆揭開來算了!
她承認她性子裡是有幾分賭性在的。
御史步步緊逼:「娘娘既然承認,何不自己辭去皇后之位?皇后本是母儀天下之人,娘娘出入軍營,又做出這等事來,強取武安侯將令,實在不配皇后之位。」
「娘娘此事若是傳到民間,豈不是物議紛紛?過段時間幾國使節就來長安了,到時候我大周豈不貽笑大方,失了大國風範?」
「娘娘不以為恥,竟還反以為榮?微臣觀娘娘並無絲毫反省之意,反而很是自得。」
接下來,長孫令簡直舌戰群儒。
「恥辱?怎麼,知道打贏勝仗、驅逐羌族的元帥是女子,很恥辱麼?」她清冷的聲音傳遍殿內,明明音量不大,卻仿佛利劍出鞘似的,震醒了不少人的心弦。
「你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恥辱麼?邊境外族入侵如入無人之境,大周子民屢屢被掠奪,作為他們的糧食儲備,那才是恥辱!」
「打不贏仗,就將國土、財寶和女子送出,那才是恥辱!」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長孫令眼神鋒利地看向諸位朝臣,「就算我用了武安侯的身份打仗,那我又有何錯!」
不愧是昔日被稱為女諸葛的閨秀,誰知道她不僅博聞強識,還能打勝仗啊!她所說的字字句句,都如離弦的箭一樣刺入了朝臣的內心。難道長孫皇后說的有錯麼?她哪句話說錯了?
什麼才是真正的恥辱?
盧行溪立刻站出來附和:「微臣以為娘娘無錯,反而還大有功於朝廷。」
徐子愷亦道:「皇后娘娘所行之事,皆是為了朝廷,絕無半分私心,微臣欽佩不已。」
緊接著,小半數朝臣都站出來表示娘娘無錯。
但一些人仍是不肯認輸,尤其是一些老學究、迂腐了大半輩子的人,「皇后娘娘取得的結果固然是好的。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難道為了結果,就可以不守規矩?堂堂一國皇后,混宿軍營,豈有體統?」
甚至有人直接道:「軍營重地,同吃同住是常情,可皇后娘娘也如此,恐怕有失貞潔——」
他還未說完,就被一個不明物體砸中了腦袋,鮮紅的血流淌下來,滴落在地。
朝臣們皆驚詫地看向御座。
只見那君王微微一笑,「呀,失手了。周大人,可真不好意思。」原來他手心里一直轉著一個私印,剛剛脫手而去。
不愧是昔年投壺第一的人,現在都快三十歲了,依然準頭那麼好呢。
等等,官家的意思他們聽明白了,別的可以說,貞潔一事不許說,誰說誰死。那位被砸中的大人已經顫顫巍巍跪到了一旁:「微臣無事。」
長孫令冷笑一聲,「將士一心,才是取勝之道。我在外行軍時,吃的一樣拉嗓子的米糊和冷餅,睡的一樣是山洞草蓆。大人指責我同吃同睡,貞潔不保,那你的意思是,所有打仗的將軍們,他們都和士兵同吃同睡,睡一個被窩了?」
在場的將軍們:???
對啊,娘娘沒說錯啊!
他們虎軀一震,又紛紛用眼神看向剛才非議娘娘清白的那些文官,該死的文官,打仗的時候縮頭烏龜,沒見他們為大周流過一滴血,現在倒反過來造謠人了。
敢污衊我們是吧?幹掉你哦。
崔躬臉色難看極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廢后只怕事不可為,可已經將那些人給得罪透了啊!
局勢一時一個樣。誰能想到,就在短短一刻鐘之前,大家還是對長孫家族喊打喊殺的呢。
到底還是有人站了出來道:「娘娘雖說立功不少,但此事到底不合規矩,官家,究竟如何論罰,還請您拿主意。還有武安侯,他身為侯爺,接了將令,卻讓妹妹頂上,拿了妹妹的功勞,此事只怕也不妥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崔躬看向長孫令:「娘娘還有什麼要解釋的麼?」
他神色謙卑,卻不難看出眉間幾分志在必得。
長孫令如他所願的給了他反應:「是我,又如何?」
嗬!
她承認了!她竟然敢承認!她怎麼敢承認!
這可是死罪啊!
重點根本就不在於他們兄妹之間到底犯了什麼蠢,武安侯被妹妹下了什麼降頭,忽然願意把身份「借」給妹妹,而在於將令。是的,統帥三軍的將令是給武安侯長孫昭的,哪怕是他親妹妹長孫令也根本沒有資格染指。
嚴格說起來,他們兄妹倆這是合夥欺君,再加上他們武將的身份,整件事變得更加可怕。平日裡與武安侯府親善的臣子都不自覺地捏緊了手指,替他們緊張起來:這可是死罪啊,武安侯和皇后如何脫身?
哎,娘娘怎麼就承認了呢!若是咬死不認,又能如何。
長孫令心道,當然要認,她就是她,總有那麼一天的。雖然來的倉促,但危機同時也是機遇,如果能把握好這個機會,她就能趁勢從這件事中翻身出來,不再被皇后這個身份給束縛住。
與其左右隱瞞,抵死不認,還不如乾脆揭開來算了!
她承認她性子裡是有幾分賭性在的。
御史步步緊逼:「娘娘既然承認,何不自己辭去皇后之位?皇后本是母儀天下之人,娘娘出入軍營,又做出這等事來,強取武安侯將令,實在不配皇后之位。」
「娘娘此事若是傳到民間,豈不是物議紛紛?過段時間幾國使節就來長安了,到時候我大周豈不貽笑大方,失了大國風範?」
「娘娘不以為恥,竟還反以為榮?微臣觀娘娘並無絲毫反省之意,反而很是自得。」
接下來,長孫令簡直舌戰群儒。
「恥辱?怎麼,知道打贏勝仗、驅逐羌族的元帥是女子,很恥辱麼?」她清冷的聲音傳遍殿內,明明音量不大,卻仿佛利劍出鞘似的,震醒了不少人的心弦。
「你們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恥辱麼?邊境外族入侵如入無人之境,大周子民屢屢被掠奪,作為他們的糧食儲備,那才是恥辱!」
「打不贏仗,就將國土、財寶和女子送出,那才是恥辱!」
「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尺寸與人。」長孫令眼神鋒利地看向諸位朝臣,「就算我用了武安侯的身份打仗,那我又有何錯!」
不愧是昔日被稱為女諸葛的閨秀,誰知道她不僅博聞強識,還能打勝仗啊!她所說的字字句句,都如離弦的箭一樣刺入了朝臣的內心。難道長孫皇后說的有錯麼?她哪句話說錯了?
什麼才是真正的恥辱?
盧行溪立刻站出來附和:「微臣以為娘娘無錯,反而還大有功於朝廷。」
徐子愷亦道:「皇后娘娘所行之事,皆是為了朝廷,絕無半分私心,微臣欽佩不已。」
緊接著,小半數朝臣都站出來表示娘娘無錯。
但一些人仍是不肯認輸,尤其是一些老學究、迂腐了大半輩子的人,「皇后娘娘取得的結果固然是好的。但是,無規矩不成方圓。難道為了結果,就可以不守規矩?堂堂一國皇后,混宿軍營,豈有體統?」
甚至有人直接道:「軍營重地,同吃同住是常情,可皇后娘娘也如此,恐怕有失貞潔——」
他還未說完,就被一個不明物體砸中了腦袋,鮮紅的血流淌下來,滴落在地。
朝臣們皆驚詫地看向御座。
只見那君王微微一笑,「呀,失手了。周大人,可真不好意思。」原來他手心里一直轉著一個私印,剛剛脫手而去。
不愧是昔年投壺第一的人,現在都快三十歲了,依然準頭那麼好呢。
等等,官家的意思他們聽明白了,別的可以說,貞潔一事不許說,誰說誰死。那位被砸中的大人已經顫顫巍巍跪到了一旁:「微臣無事。」
長孫令冷笑一聲,「將士一心,才是取勝之道。我在外行軍時,吃的一樣拉嗓子的米糊和冷餅,睡的一樣是山洞草蓆。大人指責我同吃同睡,貞潔不保,那你的意思是,所有打仗的將軍們,他們都和士兵同吃同睡,睡一個被窩了?」
在場的將軍們:???
對啊,娘娘沒說錯啊!
他們虎軀一震,又紛紛用眼神看向剛才非議娘娘清白的那些文官,該死的文官,打仗的時候縮頭烏龜,沒見他們為大周流過一滴血,現在倒反過來造謠人了。
敢污衊我們是吧?幹掉你哦。
崔躬臉色難看極了,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廢后只怕事不可為,可已經將那些人給得罪透了啊!
局勢一時一個樣。誰能想到,就在短短一刻鐘之前,大家還是對長孫家族喊打喊殺的呢。
到底還是有人站了出來道:「娘娘雖說立功不少,但此事到底不合規矩,官家,究竟如何論罰,還請您拿主意。還有武安侯,他身為侯爺,接了將令,卻讓妹妹頂上,拿了妹妹的功勞,此事只怕也不妥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