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朕在顏面上確實不及你,若朕是你,早羞愧而死,又有何顏面對她糾纏不休」,蕭繹問他,「雲崢,你有何臉面再去見她?」
他不知他那一日到底是如何走出了皇宮,他似魂魄離體,只剩一具行屍走肉,拖著被粉碎的殘肢斷臂,麻木地飄走在人世間。
神思最是混沌驚亂時,他迷亂地想起小時候的他,張揚自信,認為有志者事竟成,世間萬事,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夠做到,能夠得到。
可這一生,他能再與她執手嗎,他不確定,這一生,他都不能確定。
第91章 第 91 章
蕭繹似天生就要比其他孩童心思敏感, 從三四歲時記事起,儘管周圍都是大人,可他用他孩童的雙眸看他們時, 卻能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話後音」,看到他們在說體面動聽言語時,不自覺微動的眉梢,微斜的唇角, 所暴露出的真實想法。
母后溫柔慈愛待他,並不在他面前說何喪氣言語, 可他卻能看到母后心中深深的憂慮與哀怨,愁怨似海, 望不到盡頭。
父皇在朝臣面前,會似慈父囑咐他好生認字學詩等, 但他卻能感覺到父皇說話毫無真心, 父皇並不在意他,父皇眸中儘是淡漠。
當秦貴妃在人前和藹地關心他時, 他只覺秦貴妃面上的縷縷笑意似是一柄柄彎刀,要伺機從他身上剜下一塊塊血肉來。
周圍的宮人們,雖日常恭謹神色、對他如儀侍奉,可他卻能從她們的眉目間、在她們暗遞眼色時, 看出許多許多的事來。
目之所及,耳之所及,一切都令幼小的他感到心神疲憊不堪。
方才三四歲時, 他就覺這人世間沉重且虛假,每日只要見到人, 就似四面八方有無數藏在笑臉後的真實情緒,洶湧如潮地向他傾軋而來, 吞沒得他感到呼吸不暢。
唯一可傾訴的對象,本該是母后,母后真心愛他,是世間唯一真心愛他的人。可是母后體弱多病,常年都在靜養,他不能煩擾母后,使母后更添心事、無法休養,只能自己默然承受。
日常他也不能在母后身邊久待,因母后患有心悸症,靜養時不能有任何聲響打擾。他想默默陪伴母后也不能,若他待在母后身邊,母后就會強撐著精神照顧他,他的陪伴,是母后的負擔。
於是很多時候,幼小的他就一個人待著自己的殿裡,他不出去見任何人,也令宮人們都退得遠遠的,就一個人待在深廣的殿宇中。
世界終於平靜下來時,卻也十分地空曠,仿佛風吹過時會有空洞的聲響,那種聲響,似乎叫做孤獨。
直到這一日,母后來看他時,身邊隨侍著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女。母后說少女姓虞名嬿婉,是新來的小女官,往後也會與他常見面。他看向少女,少女如儀向他行禮,喚他「太子殿下」時,兩頰笑渦清甜,如盛蜜釀。
母后雖然愛他,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親力親為地照顧他,日常也無法陪伴在他身旁,許多事情,都是虞女官在做。
虞女官日常穿梭在他和母后之間,她會帶他至書房念書,她會送來母后給他的甜點,她會將他新寫的字拿與母后看,再回來告訴他,母后是如何誇讚勉勵他。
從前除母后外,他同任何人相處,都暗自有種不得不忍受的感覺,但漸漸,他發現他不但不需忍受虞女官,在與她相處時,甚至還心境輕鬆地近乎是在享受。
這是與母后相處時也不會有的。母后不得聖寵,心中裝有太多的愁怨,他靠近母后時也會感到心情沉鬱,如烏雲籠罩,陰雨綿延不絕。
可在靠近她時,似有溫和的輕風,柔柔地拂過他的心房。他從未有過這樣輕鬆的心境,他也不知為何,只知他在看她時,並不似看別人時感到煩躁困擾,她似琉璃純淨,笑也自然,嗔也自然,並不矯飾,她待他是一片無暇爛漫之心,他感覺得到。
她的到來,似讓世界也對他敞開了。只要有她在身邊,周圍有再多人,他也不會似從前感到窒息難受,外人笑臉後的種種心思再也傾軋不了他,他眼裡只看得到她的笑容,純潔天然,明媚燦爛。
她的到來,似是雨露陽光,令灰暗的世界另有了一重美麗的色彩,母后也因為她,面上笑意比從前多了。她心地柔善,知道母后心思沉重,總會想辦法逗母后開懷,母后很喜歡她,私心裡將她視作自家人。
因為喜歡和信任,體弱的母后幾乎是將他託付給了她,她與其說是母后的女官,更像是他的,每日大都時候與他形影不離,特殊情形下,夜裡也會與他同榻而眠。
他從前希望別人離自己越遠越好,外人靠近他時,他心中會難以自抑地感到不適甚至難受,但對她,他卻是反的。
與她越近,他心中越是放鬆,在她以為他會害怕雷電,而在雷雨夜裡陪伴他入睡時,他也沒有拒絕,好像她可以靠近到他任何地步,甚至一直到他心底深處。
他對女子這另一性別的感知,完全來自於她。流垂如水的帷帳內,她烏滑如瀑的長髮、白皙嬌嫩的肌膚、溫熱綿軟的呼吸,和與他說話時清甜婉轉的語調,為他編織了有關女子聲香色的全部想像世界。
在雷雨聲中睡不著時,她就躺在榻上與他玩手影,不時亮起的閃電中,一雙雙活潑的生靈映在帷帳上追逐飛舞,飛鳥相伴高飛,蝴蝶追著蝴蝶,他的手指勾著她的手指,她玉白的手指纖細柔軟,似是纖弱無力的,可卻輕輕一勾,就能曼妙幻化出整個世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不知他那一日到底是如何走出了皇宮,他似魂魄離體,只剩一具行屍走肉,拖著被粉碎的殘肢斷臂,麻木地飄走在人世間。
神思最是混沌驚亂時,他迷亂地想起小時候的他,張揚自信,認為有志者事竟成,世間萬事,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夠做到,能夠得到。
可這一生,他能再與她執手嗎,他不確定,這一生,他都不能確定。
第91章 第 91 章
蕭繹似天生就要比其他孩童心思敏感, 從三四歲時記事起,儘管周圍都是大人,可他用他孩童的雙眸看他們時, 卻能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話後音」,看到他們在說體面動聽言語時,不自覺微動的眉梢,微斜的唇角, 所暴露出的真實想法。
母后溫柔慈愛待他,並不在他面前說何喪氣言語, 可他卻能看到母后心中深深的憂慮與哀怨,愁怨似海, 望不到盡頭。
父皇在朝臣面前,會似慈父囑咐他好生認字學詩等, 但他卻能感覺到父皇說話毫無真心, 父皇並不在意他,父皇眸中儘是淡漠。
當秦貴妃在人前和藹地關心他時, 他只覺秦貴妃面上的縷縷笑意似是一柄柄彎刀,要伺機從他身上剜下一塊塊血肉來。
周圍的宮人們,雖日常恭謹神色、對他如儀侍奉,可他卻能從她們的眉目間、在她們暗遞眼色時, 看出許多許多的事來。
目之所及,耳之所及,一切都令幼小的他感到心神疲憊不堪。
方才三四歲時, 他就覺這人世間沉重且虛假,每日只要見到人, 就似四面八方有無數藏在笑臉後的真實情緒,洶湧如潮地向他傾軋而來, 吞沒得他感到呼吸不暢。
唯一可傾訴的對象,本該是母后,母后真心愛他,是世間唯一真心愛他的人。可是母后體弱多病,常年都在靜養,他不能煩擾母后,使母后更添心事、無法休養,只能自己默然承受。
日常他也不能在母后身邊久待,因母后患有心悸症,靜養時不能有任何聲響打擾。他想默默陪伴母后也不能,若他待在母后身邊,母后就會強撐著精神照顧他,他的陪伴,是母后的負擔。
於是很多時候,幼小的他就一個人待著自己的殿裡,他不出去見任何人,也令宮人們都退得遠遠的,就一個人待在深廣的殿宇中。
世界終於平靜下來時,卻也十分地空曠,仿佛風吹過時會有空洞的聲響,那種聲響,似乎叫做孤獨。
直到這一日,母后來看他時,身邊隨侍著一名十一二歲的少女。母后說少女姓虞名嬿婉,是新來的小女官,往後也會與他常見面。他看向少女,少女如儀向他行禮,喚他「太子殿下」時,兩頰笑渦清甜,如盛蜜釀。
母后雖然愛他,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親力親為地照顧他,日常也無法陪伴在他身旁,許多事情,都是虞女官在做。
虞女官日常穿梭在他和母后之間,她會帶他至書房念書,她會送來母后給他的甜點,她會將他新寫的字拿與母后看,再回來告訴他,母后是如何誇讚勉勵他。
從前除母后外,他同任何人相處,都暗自有種不得不忍受的感覺,但漸漸,他發現他不但不需忍受虞女官,在與她相處時,甚至還心境輕鬆地近乎是在享受。
這是與母后相處時也不會有的。母后不得聖寵,心中裝有太多的愁怨,他靠近母后時也會感到心情沉鬱,如烏雲籠罩,陰雨綿延不絕。
可在靠近她時,似有溫和的輕風,柔柔地拂過他的心房。他從未有過這樣輕鬆的心境,他也不知為何,只知他在看她時,並不似看別人時感到煩躁困擾,她似琉璃純淨,笑也自然,嗔也自然,並不矯飾,她待他是一片無暇爛漫之心,他感覺得到。
她的到來,似讓世界也對他敞開了。只要有她在身邊,周圍有再多人,他也不會似從前感到窒息難受,外人笑臉後的種種心思再也傾軋不了他,他眼裡只看得到她的笑容,純潔天然,明媚燦爛。
她的到來,似是雨露陽光,令灰暗的世界另有了一重美麗的色彩,母后也因為她,面上笑意比從前多了。她心地柔善,知道母后心思沉重,總會想辦法逗母后開懷,母后很喜歡她,私心裡將她視作自家人。
因為喜歡和信任,體弱的母后幾乎是將他託付給了她,她與其說是母后的女官,更像是他的,每日大都時候與他形影不離,特殊情形下,夜裡也會與他同榻而眠。
他從前希望別人離自己越遠越好,外人靠近他時,他心中會難以自抑地感到不適甚至難受,但對她,他卻是反的。
與她越近,他心中越是放鬆,在她以為他會害怕雷電,而在雷雨夜裡陪伴他入睡時,他也沒有拒絕,好像她可以靠近到他任何地步,甚至一直到他心底深處。
他對女子這另一性別的感知,完全來自於她。流垂如水的帷帳內,她烏滑如瀑的長髮、白皙嬌嫩的肌膚、溫熱綿軟的呼吸,和與他說話時清甜婉轉的語調,為他編織了有關女子聲香色的全部想像世界。
在雷雨聲中睡不著時,她就躺在榻上與他玩手影,不時亮起的閃電中,一雙雙活潑的生靈映在帷帳上追逐飛舞,飛鳥相伴高飛,蝴蝶追著蝴蝶,他的手指勾著她的手指,她玉白的手指纖細柔軟,似是纖弱無力的,可卻輕輕一勾,就能曼妙幻化出整個世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