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昏夢中,他像回到了小時候,在母親的葬禮上,那時候,身邊還有父親、祖母陪著他,父親教導他要堅強,道他將來要繼承謝家不可軟弱,祖母則會憐愛地將他摟在懷裡,撫摩安慰他一時。然而一轉眼,父親、祖母也離去了,靈堂紙錢紛飛,如茫茫白雪,望不盡的雪地里,他孑然一身,似生死都無人問。
夢境太過真實,使他甦醒時心境郁沉無比。然而將眼睜開時,他卻看到了她,見她正坐在榻邊舀吹著熱藥,在看到他睜眼時,烏亮雙眸泛起的驚喜如粼粼的波光。
他大病的那些日子裡,她每日都會來看他。起初還較少言,漸漸會同他說些話,她會問他為何房間陳設如此素淨,又講她自己會如何布置房間,細至一幾一案,一燈一簾。
他從未見有人能如她那般,將日常之事也說得生機盎然,零碎瑣細的小事,由她講來,卻像是陽光下的琉璃珠,在叮咚脆響,閃閃發光,她婉轉言語,如鶯囀嚦嚦,是春鶯輕快揚翼在燦爛花枝間。
她常常攜花來,親自修剪了,插在他房中的瓷瓶中。她囑咐他要放寬心好好休養,她笑對他說要快些好起來,不然春天就要過去了,就要錯過這一年的曼妙春景了。
她照例將話說得很動聽,好像每個字都帶著樂調,落下時彈跳在人的心上,譜成潺潺溪水般的輕快樂章。
他看她一邊笑語一邊插花,柔夷過處,花香浮動,春陽燦爛地透窗落在她身上,明媚的光影中,她一顰一笑如詩如畫,她的身後,煙碧色的窗紗外,春風如酒,春光爛漫。
他沒有說話,而心中想,他其實早已看到了春天,她一直在攜春天到來。
其實他也知她善待自己的緣故,偶然一次,他曾無意間聽到她與侍女綠璃的交談。侍女綠璃問她為何待他這樣好,她沉默片刻後,回答綠璃說,因他是謝家人,將來在朝中定會大有作為,她對他好,是希望他將來能多少感念她的情義,在太子殿下危難時出手相幫。
他已查知她與沈皇后的淵源、知曉她為何會來謝家沖喜,他敬她的重情義,且他並不覺得她只是想純粹利用他,她雖然口中這麼說,但日常待他,甚是真誠。耳聽不一定為實,人心所感受到的,更為真切。
漸漸熟悉時,她詢問他所喜愛的菜餚。他並沒有特別的口食之欲,然她仍是好奇追問,甚至問他,若就要離開人世,最想再嘗嘗什麼菜餚。
他想到了蟹黃豆腐。小時候,他第一次用這道菜時,他和他的家人都不知他不能食蟹,鮮香滑嫩的口感後,他手臂起疹,用藥也無用,直疼癢了數日方消。
此後,家人就不許他食螃蟹,他的餐桌上也再不會出現蟹黃豆腐這道菜。父親是大儒,日常之事皆可衍說一番大道理,就用這事教導年幼的他,當學會克制欲|望,從戒口腹之慾,上升至戒驕躁淫逸等等,末了又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語。
其實他並沒有很喜歡吃那道蟹黃豆腐,但因父親用它教導他克制私慾,他才會記得那道菜,記得那鮮香滑嫩的口感。久而久之,這菜仿佛在他心中有了特別的含義,象徵著克欲與禁忌。
人之將死,也就不必再克制了吧。當她一再追問時,他就說出了「蟹黃豆腐」這道菜,他沒想到她會為他親自做這道菜。
眼前盤中的蟹黃豆腐,似比記憶中還要鮮香可口,但記憶中那疼癢難熬的滋味,他也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對望著她熱烈期待的眼神時,他說不出任何掃興的話,他無法拒絕她,即使是用最合理的最委婉的言辭,在她笑盈盈地看著他時。
那盤蟹黃豆腐的味道,似比他幼年記憶里還要美味許多許多,而後使他手臂痛癢難忍的感受,也勝似從前。
夜深無人時,他邊給自己抹著清涼藥膏,邊想若有下次定要設法拒絕。他想著她請他吃蟹黃豆腐這事,想著她期待的笑眸,想他自己不得不鎮定地吃完,在深夜裡不由失笑,心中無奈搖頭時卻又不覺彎起唇角。
自被沉重的家事壓著,他已有許久沒有笑過。意識到自己在笑時,他也模糊地感覺這笑似與從前不同,從前他自然也會笑,在人前得體的溫和的,作為父親的兒子、祖母的孫兒、世人眼中的謝公子,而現在他的笑,只是作為謝沉,只是因為虞嬿婉。
終究是沒說出他不能食蟹的話,若他說了,她定會感到愧疚,眸中那燦然如星的期待笑意,都會似火星熄滅吧。他不忍見那星光黯淡,她的笑似是謝府的春陽,即使季節已是秋冬,仍能使人心中暖意流漾。
秋日裡,他陪她在棠梨苑外開闢花圃,深冬時,陪她至京外法源寺上香祭拜。按禮他當居家守喪不出門,但雪天路險,他擔心她路上會出意外,他用晚輩盡孝的理由,說服自己破了規矩,那時他還能用這樣的理由說服自己。
在法源寺時,她興致上來想要搖簽,求問佛祖菩薩此生將來。原本她可能只是一時的玩心,但當她也需替他搖簽時,她的神色立即就嚴肅起來,闔上雙眼,似是天底下最虔誠的信徒,認真禱告許久,方搖起了手中的簽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夢境太過真實,使他甦醒時心境郁沉無比。然而將眼睜開時,他卻看到了她,見她正坐在榻邊舀吹著熱藥,在看到他睜眼時,烏亮雙眸泛起的驚喜如粼粼的波光。
他大病的那些日子裡,她每日都會來看他。起初還較少言,漸漸會同他說些話,她會問他為何房間陳設如此素淨,又講她自己會如何布置房間,細至一幾一案,一燈一簾。
他從未見有人能如她那般,將日常之事也說得生機盎然,零碎瑣細的小事,由她講來,卻像是陽光下的琉璃珠,在叮咚脆響,閃閃發光,她婉轉言語,如鶯囀嚦嚦,是春鶯輕快揚翼在燦爛花枝間。
她常常攜花來,親自修剪了,插在他房中的瓷瓶中。她囑咐他要放寬心好好休養,她笑對他說要快些好起來,不然春天就要過去了,就要錯過這一年的曼妙春景了。
她照例將話說得很動聽,好像每個字都帶著樂調,落下時彈跳在人的心上,譜成潺潺溪水般的輕快樂章。
他看她一邊笑語一邊插花,柔夷過處,花香浮動,春陽燦爛地透窗落在她身上,明媚的光影中,她一顰一笑如詩如畫,她的身後,煙碧色的窗紗外,春風如酒,春光爛漫。
他沒有說話,而心中想,他其實早已看到了春天,她一直在攜春天到來。
其實他也知她善待自己的緣故,偶然一次,他曾無意間聽到她與侍女綠璃的交談。侍女綠璃問她為何待他這樣好,她沉默片刻後,回答綠璃說,因他是謝家人,將來在朝中定會大有作為,她對他好,是希望他將來能多少感念她的情義,在太子殿下危難時出手相幫。
他已查知她與沈皇后的淵源、知曉她為何會來謝家沖喜,他敬她的重情義,且他並不覺得她只是想純粹利用他,她雖然口中這麼說,但日常待他,甚是真誠。耳聽不一定為實,人心所感受到的,更為真切。
漸漸熟悉時,她詢問他所喜愛的菜餚。他並沒有特別的口食之欲,然她仍是好奇追問,甚至問他,若就要離開人世,最想再嘗嘗什麼菜餚。
他想到了蟹黃豆腐。小時候,他第一次用這道菜時,他和他的家人都不知他不能食蟹,鮮香滑嫩的口感後,他手臂起疹,用藥也無用,直疼癢了數日方消。
此後,家人就不許他食螃蟹,他的餐桌上也再不會出現蟹黃豆腐這道菜。父親是大儒,日常之事皆可衍說一番大道理,就用這事教導年幼的他,當學會克制欲|望,從戒口腹之慾,上升至戒驕躁淫逸等等,末了又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語。
其實他並沒有很喜歡吃那道蟹黃豆腐,但因父親用它教導他克制私慾,他才會記得那道菜,記得那鮮香滑嫩的口感。久而久之,這菜仿佛在他心中有了特別的含義,象徵著克欲與禁忌。
人之將死,也就不必再克制了吧。當她一再追問時,他就說出了「蟹黃豆腐」這道菜,他沒想到她會為他親自做這道菜。
眼前盤中的蟹黃豆腐,似比記憶中還要鮮香可口,但記憶中那疼癢難熬的滋味,他也至今記憶猶新。
然而,對望著她熱烈期待的眼神時,他說不出任何掃興的話,他無法拒絕她,即使是用最合理的最委婉的言辭,在她笑盈盈地看著他時。
那盤蟹黃豆腐的味道,似比他幼年記憶里還要美味許多許多,而後使他手臂痛癢難忍的感受,也勝似從前。
夜深無人時,他邊給自己抹著清涼藥膏,邊想若有下次定要設法拒絕。他想著她請他吃蟹黃豆腐這事,想著她期待的笑眸,想他自己不得不鎮定地吃完,在深夜裡不由失笑,心中無奈搖頭時卻又不覺彎起唇角。
自被沉重的家事壓著,他已有許久沒有笑過。意識到自己在笑時,他也模糊地感覺這笑似與從前不同,從前他自然也會笑,在人前得體的溫和的,作為父親的兒子、祖母的孫兒、世人眼中的謝公子,而現在他的笑,只是作為謝沉,只是因為虞嬿婉。
終究是沒說出他不能食蟹的話,若他說了,她定會感到愧疚,眸中那燦然如星的期待笑意,都會似火星熄滅吧。他不忍見那星光黯淡,她的笑似是謝府的春陽,即使季節已是秋冬,仍能使人心中暖意流漾。
秋日裡,他陪她在棠梨苑外開闢花圃,深冬時,陪她至京外法源寺上香祭拜。按禮他當居家守喪不出門,但雪天路險,他擔心她路上會出意外,他用晚輩盡孝的理由,說服自己破了規矩,那時他還能用這樣的理由說服自己。
在法源寺時,她興致上來想要搖簽,求問佛祖菩薩此生將來。原本她可能只是一時的玩心,但當她也需替他搖簽時,她的神色立即就嚴肅起來,闔上雙眼,似是天底下最虔誠的信徒,認真禱告許久,方搖起了手中的簽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