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很快,一大家子都進到客廳里,這回和以往都換著了,女的坐沙發上,男的都圍桌坐,黎何洋放好陸訓帶來的回門禮去廚房端甜湯,黎志軍負責倒水泡茶。
黎菁很高興何麗娟做糖去賣,她以前就覺得大嫂做的糖最好吃,肯定很多人喜歡,十幾歲的時候她還幻想過大嫂開糖鋪子,她是糖鋪子老闆娘的妹妹,別人問她,她可以自我介紹,你吃的那xx的糖是我大嫂做的。
她在百貨大樓做財務,經手的單據數據都相當多,大概知道現在的糖果市場行情,她端著甜湯一邊喝,一邊和何麗娟說了說大致的情況:
「大嫂,你要做糖的話,現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是小孩兒吃的棒棒糖,另一個就是奶糖,酥心糖一類,牛軋糖也有人喜歡,但相對的少了很多。」
「還有一個就是什錦糖了,五顏六色的軟糖,孩子最喜歡,現在大家家裡辦喜事,稱奶糖酥心糖什錦糖的最多,棒棒糖孩子單獨買的多,可以找學校附近的小賣部幫忙代賣。」
「不過大嫂,你如果是要做棒棒糖一類賣小孩兒的話,咱們最好把工商,食品經營和商標註冊這些程序也給走了。」
黎家黎萬山是廠長,還有個百貨大樓的經理弟弟,何麗娟自己是紗廠後勤部的,但她大哥大嫂他們都是糖廠的,她知道要正兒八經做糖生意,還要幾處鋪貨給人代賣,所有糖果經營的手續不能少。
所以何麗娟先前只打算小打小做一兩種散裝糖試試,看是放到市場上去賣,還是找個小鋪子開。
但她聽完黎菁的,又覺得,要做就乾脆好好做,這樣賣出去的糖還能少些糾紛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攤子就鋪得有些大了,她有些沒底,她猶豫起來:
「要辦那些證,就不能在家做了,那樣成本會很高,萬一虧了可怎麼辦?」
黎菁舀甜湯的手頓住,做生意有賺有虧,黎菁和黎何洋折騰個破爛生意都要黃不黃的,大嫂問的,她還真說不好。
她雖然認識不少人,但也沒辦法一上來就可以保證何麗娟的糖能賣出去多少。
「那要不大嫂你先做散糖賣?直接放市場上去?」
沒有商標的東西進不了百貨大樓,一些糖果批發鋪可能會收,但價格會壓得很低,最多賺個辛苦錢,要是自己去市場上擺攤賣,這個相對好些,只是更辛苦,又要做糖又要忙著擺攤賣糖,和小攤販沒區別了。
還有,黎菁突然發現自己忽略了個重要問題:「大嫂,你怎麼想起做糖生意了?」
「還買那麼多機器,你打算辦停薪留職」
何麗娟神色微頓,她下意識看了眼桌上,隨即擺手笑道:「不是停薪留職,我買斷工齡了。」
「這不是廠子裡出來個鼓勵職工買斷工齡的通知嗎?我正好先前也想做點糖去賣看看,就提交了申請。」
「買斷工齡!」
黎菁整個驚了,她把手裡捧著的甜湯碗放下,不可思議的看向何麗娟:「大嫂你怎麼會做出這個決定?」
這兩年,各個國營廠效益都不好,小一些的,比如城南一家織布廠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根本問題出在廠里生產銷售上不去,廠里富餘人員過多,要養的退休病休人員也多,負贅太重,為了解決人員富餘問題,織布廠由廠委和織布廠工會決定,頒布了廠子給予一定費用,鼓勵員工買斷工齡的條令。
一旦買斷工齡,意味著從此和廠子再沒了關係,今後的養老生病,廠子都不會再管。
因為織布廠那邊的遣散費每個人只有一萬塊,大家根本不能接受,至今還在鬧著,越鬧情況越糟糕,如今不僅工資發不出來,還面臨著停工停產的危險,她們私底下都在討論這事,當然,沒有人會站在廠子角度想事情,都是在罵領導不干人事。
「爸,紗廠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黎菁想到什麼,立即看向黎萬山問道。
黎菁記得,黎萬山一直很關注織布廠那邊情況,當初他看報紙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職工買斷工齡的事有兩面性,對廠子來說,是一線斷尾求生機會,對那些為廠子付出了一輩子的工人來說,卻是件寒心事,做這個事的人,勢必被千人罵萬人恨。
黎萬山知道這個,可他卻下了這個同樣的決定,在他剛返聘回廠子,他的每一項決策不管是上面還是下面都關注著的時候。
只能說明,紗廠已經和織布廠一樣困境,到入不敷出地步。
這可是寧城第一紗廠啊,當年寧城的第一家萬人大廠啊,她爸一輩子的心血。
黎菁從小在紗廠長大,她完全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
「不是你想的那樣,沒那麼嚴重。」黎萬山看女兒懵怔著不敢相信,眼睛微微發紅的模樣,猜到她想到哪裡去了,回道她。
「紗廠這邊情況和織布廠不一樣,紗廠是要解決富餘人員問題,但也想創造所有富餘人員再就業。」
「織布廠那邊的遣散費是一萬,紗廠這邊直接是三萬,另外領了遣散費還想找事情做的,還可以選擇在紗廠的再造崗位上班。」
「再造崗位?」黎菁第一次聽見這個新鮮詞。
「是再造崗位。」黎萬山喝了口茶說道。
「給他們的新就業機會。」
這是黎萬山想了很多天才想出來的唯一能讓紗廠斷尾求生,又能讓紗廠那部分需要被遣散員工得到妥善安置的法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黎菁很高興何麗娟做糖去賣,她以前就覺得大嫂做的糖最好吃,肯定很多人喜歡,十幾歲的時候她還幻想過大嫂開糖鋪子,她是糖鋪子老闆娘的妹妹,別人問她,她可以自我介紹,你吃的那xx的糖是我大嫂做的。
她在百貨大樓做財務,經手的單據數據都相當多,大概知道現在的糖果市場行情,她端著甜湯一邊喝,一邊和何麗娟說了說大致的情況:
「大嫂,你要做糖的話,現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一個是小孩兒吃的棒棒糖,另一個就是奶糖,酥心糖一類,牛軋糖也有人喜歡,但相對的少了很多。」
「還有一個就是什錦糖了,五顏六色的軟糖,孩子最喜歡,現在大家家裡辦喜事,稱奶糖酥心糖什錦糖的最多,棒棒糖孩子單獨買的多,可以找學校附近的小賣部幫忙代賣。」
「不過大嫂,你如果是要做棒棒糖一類賣小孩兒的話,咱們最好把工商,食品經營和商標註冊這些程序也給走了。」
黎家黎萬山是廠長,還有個百貨大樓的經理弟弟,何麗娟自己是紗廠後勤部的,但她大哥大嫂他們都是糖廠的,她知道要正兒八經做糖生意,還要幾處鋪貨給人代賣,所有糖果經營的手續不能少。
所以何麗娟先前只打算小打小做一兩種散裝糖試試,看是放到市場上去賣,還是找個小鋪子開。
但她聽完黎菁的,又覺得,要做就乾脆好好做,這樣賣出去的糖還能少些糾紛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攤子就鋪得有些大了,她有些沒底,她猶豫起來:
「要辦那些證,就不能在家做了,那樣成本會很高,萬一虧了可怎麼辦?」
黎菁舀甜湯的手頓住,做生意有賺有虧,黎菁和黎何洋折騰個破爛生意都要黃不黃的,大嫂問的,她還真說不好。
她雖然認識不少人,但也沒辦法一上來就可以保證何麗娟的糖能賣出去多少。
「那要不大嫂你先做散糖賣?直接放市場上去?」
沒有商標的東西進不了百貨大樓,一些糖果批發鋪可能會收,但價格會壓得很低,最多賺個辛苦錢,要是自己去市場上擺攤賣,這個相對好些,只是更辛苦,又要做糖又要忙著擺攤賣糖,和小攤販沒區別了。
還有,黎菁突然發現自己忽略了個重要問題:「大嫂,你怎麼想起做糖生意了?」
「還買那麼多機器,你打算辦停薪留職」
何麗娟神色微頓,她下意識看了眼桌上,隨即擺手笑道:「不是停薪留職,我買斷工齡了。」
「這不是廠子裡出來個鼓勵職工買斷工齡的通知嗎?我正好先前也想做點糖去賣看看,就提交了申請。」
「買斷工齡!」
黎菁整個驚了,她把手裡捧著的甜湯碗放下,不可思議的看向何麗娟:「大嫂你怎麼會做出這個決定?」
這兩年,各個國營廠效益都不好,小一些的,比如城南一家織布廠已經發不出工資了,根本問題出在廠里生產銷售上不去,廠里富餘人員過多,要養的退休病休人員也多,負贅太重,為了解決人員富餘問題,織布廠由廠委和織布廠工會決定,頒布了廠子給予一定費用,鼓勵員工買斷工齡的條令。
一旦買斷工齡,意味著從此和廠子再沒了關係,今後的養老生病,廠子都不會再管。
因為織布廠那邊的遣散費每個人只有一萬塊,大家根本不能接受,至今還在鬧著,越鬧情況越糟糕,如今不僅工資發不出來,還面臨著停工停產的危險,她們私底下都在討論這事,當然,沒有人會站在廠子角度想事情,都是在罵領導不干人事。
「爸,紗廠已經到這個地步了?」黎菁想到什麼,立即看向黎萬山問道。
黎菁記得,黎萬山一直很關注織布廠那邊情況,當初他看報紙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職工買斷工齡的事有兩面性,對廠子來說,是一線斷尾求生機會,對那些為廠子付出了一輩子的工人來說,卻是件寒心事,做這個事的人,勢必被千人罵萬人恨。
黎萬山知道這個,可他卻下了這個同樣的決定,在他剛返聘回廠子,他的每一項決策不管是上面還是下面都關注著的時候。
只能說明,紗廠已經和織布廠一樣困境,到入不敷出地步。
這可是寧城第一紗廠啊,當年寧城的第一家萬人大廠啊,她爸一輩子的心血。
黎菁從小在紗廠長大,她完全沒辦法接受這個事實。
「不是你想的那樣,沒那麼嚴重。」黎萬山看女兒懵怔著不敢相信,眼睛微微發紅的模樣,猜到她想到哪裡去了,回道她。
「紗廠這邊情況和織布廠不一樣,紗廠是要解決富餘人員問題,但也想創造所有富餘人員再就業。」
「織布廠那邊的遣散費是一萬,紗廠這邊直接是三萬,另外領了遣散費還想找事情做的,還可以選擇在紗廠的再造崗位上班。」
「再造崗位?」黎菁第一次聽見這個新鮮詞。
「是再造崗位。」黎萬山喝了口茶說道。
「給他們的新就業機會。」
這是黎萬山想了很多天才想出來的唯一能讓紗廠斷尾求生,又能讓紗廠那部分需要被遣散員工得到妥善安置的法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