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可母妃只是沉默著不說話,僵硬的說她還是個孩子,不用管長輩之間的事。
如今是一切都分明了。
靈寧知道母妃做錯了很多事,也知道那些庶母們都很無辜,可母妃並不是天生就是這副模樣,她不去想那些事情的時候十分溫柔,待她也很好。
在她眼裡,母妃就是全天下最好的母妃。
之所以到後來面目全非,是因為母妃心中積攢了太多未果的仇恨。
其實母妃從來沒讓靈寧為她報仇過,甚至在即將咽氣的那一刻,母妃的神志是清醒的,還哭著說要靈寧好好長大,好好生活,別惦記她。
可靈寧撲在母妃的身上聽她喊了整整一夜,恨了整整一夜,母妃生前所恨,身為女兒,她怎麼能無動於衷?她希望母妃能瞑目。
如今這一切不過是順水推舟,將母后對母妃做的惡事借棠娘娘之手還了回去而已。
現在母妃生前的心愿已了,後宮的喧囂再也與她無關,從此以後她只為自己活,讓母妃看到她將自己照顧的很好,再也不必考慮其餘任何人。
想來若母妃看到了今日這一幕,想來在天上也能感到欣慰吧。
她平靜地收回目光,伺候大公主的嬤嬤們也收拾了東西從鳳儀宮出來跟上,從此離開鳳儀宮,再也不必回來了。
-
皇后因失德被禁足於鳳儀宮後,再也無力惹出風波,後宮終於寧靜下來。
姜雪漪在宮中養胎不出,楊修媛暫掌後宮,宮中高位本就不多,還盡數是淑妃一派,後宮眾人看在眼裡,已經隱隱以姜雪漪為尊。
沒了皇后這個勁敵,宮中再無人敢與她為敵,即便是懷身大肚的辛苦,也讓人覺得舒心了不少。
加之皇后被太后處置後不久母親便入宮來照顧她,有了至親在身側,再辛苦也算不得辛苦了。
唯一的變數是陛下北上一行原本預計說要去一個月左右,誰知北方災害頻發,一直三個月未歸,好在如今後宮安寧,陛下不在後宮於姜雪漪而言也沒什麼影響,時間一轉眼到了四月中旬,她的產期到了。
這一胎從一開始就懷得不容易,幸好一直悉心將養,快生的這段日子又照顧得格外好,生產這天,未央宮內一眾穩婆和太醫照看了半日下來,總算有驚無險的生下了一個女兒。
是陛下的五公主。
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正在迴鑾的陛下手中。
為了快些趕回來看新生的女兒,陛下一行快馬加鞭了十天,終於提前趕到了長安。
在入宮的第一時間,沈璋寒先去未央宮看望了姜雪漪和他們的女兒。
當久違的「陛下駕到」迴響在未央宮門前的時候,不論高低上下,所有人都下意識露出了欣喜的笑臉。
陛下回宮,就意味著大凌的主心骨回來了,在兩國交戰如火如荼的時候,陛下安撫了北部平安回朝,怎麼能不算是個好消息?
何況小公主出生已經大半個月了一直還未賜名,這次陛下回來定要好好嘉獎娘娘,連帶著他們也能沾光。
沈璋寒疾步走進殿內,未見其人便先揚聲喚了句:「瀲瀲。」
他繞過屏風走到床榻邊,姜雪漪正抱著女兒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一別百日不見,如今再次相見,難免讓人心中感觸頗多。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也不過如此,何況他還多了個女兒。
姜雪漪微微垂頭,柔聲笑道:「陛下平安歸來,臣妾本應親迎,只是月中不宜見風,又抱著公主不便下床,還望陛下恕罪。」
沈璋寒坐到床沿將她懷中的女兒抱了過來,難掩欣喜:「你為朕生下孩子勞苦功高,朕憐惜歡喜都來不及,又豈會因小小禮節怪罪你。」
「這孩子仿佛比宸兒那時候更沉些,膚色也白,像極了你,如今咱們也算兒女雙全了。」
姜雪漪彎眸淺笑,說著:「沒想到陛下還記得宸兒未足月的時候有多重。」
「這孩子雖說懷著的時候比宸兒那時更辛苦,可生下來後身子康健,比宸兒那時候還沉些。她哭聲響亮,也愛哭愛鬧,和宸兒的性格截然不同,常言道三歲看到老,她從小就這樣,興許長大還真應了陛下當初那句混世魔王了。」
沈璋寒又抱了好一會兒女兒,這才依依不捨的將她交給嬤嬤抱著,又伸手去牽住姜雪漪,笑道:「混世魔王又如何,咱們的女兒合該嬌慣著。」
「回程的路上,朕一直在想給咱們的女兒取個什麼名字為好,卻始終未能定下。直到方才邁進未央宮門檻,見你庭院內海棠正盛,花香沁鼻,朕便想起當初賜你的封號,想起與你這數年走來的情誼。」
「不如就叫靈沁如何?既靈動,又有思慕滿溢之意。」
姜雪漪反覆念了幾遍,笑著說:「花香沁脾,宜人芳菲,又多形容於水,可和緩這孩子打出生就風火的性子,陛下取的極好。」
見她滿意,沈璋寒緊握著她的手溫聲說:「瀲瀲,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這些天朕雖不在宮中,你也十分體貼未曾將宮中所發生之事告訴朕,可母后已經派人修書一封告知了朕原委。方才朕來時問過林威,知道皇后前些日子的所作所為。」
「她身為皇后卻不修德行,竟意圖在朕不在後宮中要你們母子三條命,如此毒婦,實在不堪坐鎮中宮,更別提母儀天下,統領後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如今是一切都分明了。
靈寧知道母妃做錯了很多事,也知道那些庶母們都很無辜,可母妃並不是天生就是這副模樣,她不去想那些事情的時候十分溫柔,待她也很好。
在她眼裡,母妃就是全天下最好的母妃。
之所以到後來面目全非,是因為母妃心中積攢了太多未果的仇恨。
其實母妃從來沒讓靈寧為她報仇過,甚至在即將咽氣的那一刻,母妃的神志是清醒的,還哭著說要靈寧好好長大,好好生活,別惦記她。
可靈寧撲在母妃的身上聽她喊了整整一夜,恨了整整一夜,母妃生前所恨,身為女兒,她怎麼能無動於衷?她希望母妃能瞑目。
如今這一切不過是順水推舟,將母后對母妃做的惡事借棠娘娘之手還了回去而已。
現在母妃生前的心愿已了,後宮的喧囂再也與她無關,從此以後她只為自己活,讓母妃看到她將自己照顧的很好,再也不必考慮其餘任何人。
想來若母妃看到了今日這一幕,想來在天上也能感到欣慰吧。
她平靜地收回目光,伺候大公主的嬤嬤們也收拾了東西從鳳儀宮出來跟上,從此離開鳳儀宮,再也不必回來了。
-
皇后因失德被禁足於鳳儀宮後,再也無力惹出風波,後宮終於寧靜下來。
姜雪漪在宮中養胎不出,楊修媛暫掌後宮,宮中高位本就不多,還盡數是淑妃一派,後宮眾人看在眼裡,已經隱隱以姜雪漪為尊。
沒了皇后這個勁敵,宮中再無人敢與她為敵,即便是懷身大肚的辛苦,也讓人覺得舒心了不少。
加之皇后被太后處置後不久母親便入宮來照顧她,有了至親在身側,再辛苦也算不得辛苦了。
唯一的變數是陛下北上一行原本預計說要去一個月左右,誰知北方災害頻發,一直三個月未歸,好在如今後宮安寧,陛下不在後宮於姜雪漪而言也沒什麼影響,時間一轉眼到了四月中旬,她的產期到了。
這一胎從一開始就懷得不容易,幸好一直悉心將養,快生的這段日子又照顧得格外好,生產這天,未央宮內一眾穩婆和太醫照看了半日下來,總算有驚無險的生下了一個女兒。
是陛下的五公主。
這個好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正在迴鑾的陛下手中。
為了快些趕回來看新生的女兒,陛下一行快馬加鞭了十天,終於提前趕到了長安。
在入宮的第一時間,沈璋寒先去未央宮看望了姜雪漪和他們的女兒。
當久違的「陛下駕到」迴響在未央宮門前的時候,不論高低上下,所有人都下意識露出了欣喜的笑臉。
陛下回宮,就意味著大凌的主心骨回來了,在兩國交戰如火如荼的時候,陛下安撫了北部平安回朝,怎麼能不算是個好消息?
何況小公主出生已經大半個月了一直還未賜名,這次陛下回來定要好好嘉獎娘娘,連帶著他們也能沾光。
沈璋寒疾步走進殿內,未見其人便先揚聲喚了句:「瀲瀲。」
他繞過屏風走到床榻邊,姜雪漪正抱著女兒面帶微笑的看著他。
一別百日不見,如今再次相見,難免讓人心中感觸頗多。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也不過如此,何況他還多了個女兒。
姜雪漪微微垂頭,柔聲笑道:「陛下平安歸來,臣妾本應親迎,只是月中不宜見風,又抱著公主不便下床,還望陛下恕罪。」
沈璋寒坐到床沿將她懷中的女兒抱了過來,難掩欣喜:「你為朕生下孩子勞苦功高,朕憐惜歡喜都來不及,又豈會因小小禮節怪罪你。」
「這孩子仿佛比宸兒那時候更沉些,膚色也白,像極了你,如今咱們也算兒女雙全了。」
姜雪漪彎眸淺笑,說著:「沒想到陛下還記得宸兒未足月的時候有多重。」
「這孩子雖說懷著的時候比宸兒那時更辛苦,可生下來後身子康健,比宸兒那時候還沉些。她哭聲響亮,也愛哭愛鬧,和宸兒的性格截然不同,常言道三歲看到老,她從小就這樣,興許長大還真應了陛下當初那句混世魔王了。」
沈璋寒又抱了好一會兒女兒,這才依依不捨的將她交給嬤嬤抱著,又伸手去牽住姜雪漪,笑道:「混世魔王又如何,咱們的女兒合該嬌慣著。」
「回程的路上,朕一直在想給咱們的女兒取個什麼名字為好,卻始終未能定下。直到方才邁進未央宮門檻,見你庭院內海棠正盛,花香沁鼻,朕便想起當初賜你的封號,想起與你這數年走來的情誼。」
「不如就叫靈沁如何?既靈動,又有思慕滿溢之意。」
姜雪漪反覆念了幾遍,笑著說:「花香沁脾,宜人芳菲,又多形容於水,可和緩這孩子打出生就風火的性子,陛下取的極好。」
見她滿意,沈璋寒緊握著她的手溫聲說:「瀲瀲,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這些天朕雖不在宮中,你也十分體貼未曾將宮中所發生之事告訴朕,可母后已經派人修書一封告知了朕原委。方才朕來時問過林威,知道皇后前些日子的所作所為。」
「她身為皇后卻不修德行,竟意圖在朕不在後宮中要你們母子三條命,如此毒婦,實在不堪坐鎮中宮,更別提母儀天下,統領後宮。」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