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太監張沅跟著哽咽道:「蕭寧焰本是自願貶為平民,當真成了平民卻又反悔,和明南王暗中勾結, 朋比為奸, 意圖謀權篡國。奴才懇請太后娘娘保重身體, 切不可為此人傷心過度。」
容淑儀搖頭,「母親失去孩子的悲痛,你又怎會明白?」
「太后娘娘失去的不過是一個眼中無國無家的孩子, 奴婢只盼太后娘娘不要被傷心蒙蔽眼睛,太后娘娘要為天下蒼生著想,而天下蒼生皆是太后娘娘的孩子啊。」
容淑儀聞言嘆息一聲,拭去眼淚道:「他固然可以無國無家, 本宮卻不能無親無子。」
「太后娘娘如此寬宏大量, 實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周桓心中湧起一陣厭惡, 容淑儀明顯在又當又立,而這群太監們也是極盡所能地阿諛奉承。
片刻後, 容淑儀的眼淚便已干透, 抬頭看向周桓,眼裡一片清冷。
「你可知罪?」
周桓愣了愣, 連忙哆嗦道:「小人知罪,但不知身犯何罪。」
容淑儀將一封密信扔在周桓面前,「你自己看。」
周桓撿起來打開,快速瀏覽一遍,神情頓時慌張,這信是蕭寧焰寫給明南王的,沒想到被他們給截胡了,內容表面是問好家常,但周桓知道,內里一定暗藏乾坤。
「太后娘娘恕罪,小人的確曾見過這封信,只是當時小人覺得這信的內容很尋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一時大意失察,沒有及時向太后娘娘匯報。」這種時候,一招以退為進通常就可明哲保身。
容淑儀沒有理會周桓,反而轉頭道:「張沅,你怎麼看?」
「奴才覺得,這信看似尋常,裡面的名堂可多著呢。明南王擁兵自重,幾次三番違抗指令,不願解兵歸朝,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想來蕭寧焰終究對廢帝之事心生不滿,故而暗中勾結明南王,意圖謀反,現落得如今的下場,也怪他玩火自焚,自掘墳墓。」
周桓俯首附和道:「張公公所言極是,是小人愚鈍,分不清事情輕重,小人願自領責罰謝罪。」
容淑儀道:「你畢竟還年輕,想不到這麼多,好在現在也戴罪立功,罷了,你起來吧。」
周桓感恩涕零了,「謝太后娘娘開恩。」
容淑儀又有意無意地瞥向錦盒,眉心微微皺起。
張沅略一思忖道:「太后娘娘可是在為廢帝的後事犯難?」
容淑儀沉默片刻,抬頭看向周桓,「你認為這事怎麼處理好?」
周桓道:「回太后娘娘,依小人看,蕭寧焰之死宜宣不宜密,對外可宣稱他沉迷酒色暴斃而亡,對內則由小人將他的人頭帶回去,料理後事。蕭寧焰雖是廢帝,但在天下人眼裡畢竟曾是皇子,故而小人覺得他的後事不宜大辦,也不可不辦。若大辦,只怕會鬧得滿城風雨,若不辦,則天下人難免又惡意造謠太后娘娘。」
容淑儀微微點頭,「就按你說的辦。」
「小人遵旨。」周桓暗鬆一口氣,這人頭畢竟是假的,還是自己去處理來得保險。
容淑儀仿佛又想起什麼,朝周桓道:「完事後,你幫本宮出一趟遠門。」
周桓立刻露出委屈的表情,急道:「太后娘娘可是要把小人打發走?」
容淑儀笑了笑,「你放心,本宮答應過你,會把你從蕭寧焰身邊調回來,自然不會食言。」
「那太后娘娘讓小人出遠門,是讓小人去哪裡呢?」
「張沅,你跟他說吧。」
「是。」張沅道,「周公子,你還不快謝恩?太后娘娘可是要對你委以重用了。近日有八百里加急的摺子送到京城,蜀地半個月以來碰上了百年不遇的暴雪,七天前又天降地動,百姓死傷無數,太后娘娘是要派你去賑災哩。」
賑災應該是朝廷的事,自己無品無級,名聲也不好,容淑儀怎麼會突然派自己去四川?周桓心中疑慮,臉上卻表現得雀躍非凡,「小人定不辱使命。」
出宮後,周桓回到宅子裡,即刻讓人掛上白幡治喪,只是大門卻是緊閉著。
三天後,超度的道士離開,周桓才摸黑走進一間密室。
燭光有些幽暗。
蕭寧焰挑了挑燭芯,轉身看著走來的周桓道:「容淑儀讓你什麼時候出發?」
「明天。」
「這麼快?」
周桓點點頭,「我已經讓人去傳宅子開始鬧鬼了,到時你藏在這裡大約也安全許多。」
蕭寧焰靜了靜,又問:「她給了你多少人馬?」
「兩萬人馬,五百萬兩白銀,四川那邊也已經從各地調遣了賑災糧食一百萬石。」
「災民有多少?」
「尚且不知。」
「她不派朝廷命官擔當此任,卻派你一介平民,真實目的恐怕不只是賑災。」
周桓點頭,「沒錯,這件事我也有所懷疑。」
「無論如何,此去蜀地山長水遠,來回至少兩個月,你要萬事小心。」
周桓故作輕鬆地笑道:「放心,我現在可是太后身邊的紅人,便連首席太監張沅對我的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了,我的腦袋是不可能輕易掉下來的。倒是你,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好好照顧自己。」
蕭寧焰沒有做聲,轉身打開一個盒子,從盒子裡取出一件薄弱輕紗但又透著金屬質地的坎袖,遞給周桓,「這東西刀槍不入,帶著它去,我也放心些。」
容淑儀搖頭,「母親失去孩子的悲痛,你又怎會明白?」
「太后娘娘失去的不過是一個眼中無國無家的孩子, 奴婢只盼太后娘娘不要被傷心蒙蔽眼睛,太后娘娘要為天下蒼生著想,而天下蒼生皆是太后娘娘的孩子啊。」
容淑儀聞言嘆息一聲,拭去眼淚道:「他固然可以無國無家, 本宮卻不能無親無子。」
「太后娘娘如此寬宏大量, 實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周桓心中湧起一陣厭惡, 容淑儀明顯在又當又立,而這群太監們也是極盡所能地阿諛奉承。
片刻後, 容淑儀的眼淚便已干透, 抬頭看向周桓,眼裡一片清冷。
「你可知罪?」
周桓愣了愣, 連忙哆嗦道:「小人知罪,但不知身犯何罪。」
容淑儀將一封密信扔在周桓面前,「你自己看。」
周桓撿起來打開,快速瀏覽一遍,神情頓時慌張,這信是蕭寧焰寫給明南王的,沒想到被他們給截胡了,內容表面是問好家常,但周桓知道,內里一定暗藏乾坤。
「太后娘娘恕罪,小人的確曾見過這封信,只是當時小人覺得這信的內容很尋常,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一時大意失察,沒有及時向太后娘娘匯報。」這種時候,一招以退為進通常就可明哲保身。
容淑儀沒有理會周桓,反而轉頭道:「張沅,你怎麼看?」
「奴才覺得,這信看似尋常,裡面的名堂可多著呢。明南王擁兵自重,幾次三番違抗指令,不願解兵歸朝,其狼子野心可見一斑。想來蕭寧焰終究對廢帝之事心生不滿,故而暗中勾結明南王,意圖謀反,現落得如今的下場,也怪他玩火自焚,自掘墳墓。」
周桓俯首附和道:「張公公所言極是,是小人愚鈍,分不清事情輕重,小人願自領責罰謝罪。」
容淑儀道:「你畢竟還年輕,想不到這麼多,好在現在也戴罪立功,罷了,你起來吧。」
周桓感恩涕零了,「謝太后娘娘開恩。」
容淑儀又有意無意地瞥向錦盒,眉心微微皺起。
張沅略一思忖道:「太后娘娘可是在為廢帝的後事犯難?」
容淑儀沉默片刻,抬頭看向周桓,「你認為這事怎麼處理好?」
周桓道:「回太后娘娘,依小人看,蕭寧焰之死宜宣不宜密,對外可宣稱他沉迷酒色暴斃而亡,對內則由小人將他的人頭帶回去,料理後事。蕭寧焰雖是廢帝,但在天下人眼裡畢竟曾是皇子,故而小人覺得他的後事不宜大辦,也不可不辦。若大辦,只怕會鬧得滿城風雨,若不辦,則天下人難免又惡意造謠太后娘娘。」
容淑儀微微點頭,「就按你說的辦。」
「小人遵旨。」周桓暗鬆一口氣,這人頭畢竟是假的,還是自己去處理來得保險。
容淑儀仿佛又想起什麼,朝周桓道:「完事後,你幫本宮出一趟遠門。」
周桓立刻露出委屈的表情,急道:「太后娘娘可是要把小人打發走?」
容淑儀笑了笑,「你放心,本宮答應過你,會把你從蕭寧焰身邊調回來,自然不會食言。」
「那太后娘娘讓小人出遠門,是讓小人去哪裡呢?」
「張沅,你跟他說吧。」
「是。」張沅道,「周公子,你還不快謝恩?太后娘娘可是要對你委以重用了。近日有八百里加急的摺子送到京城,蜀地半個月以來碰上了百年不遇的暴雪,七天前又天降地動,百姓死傷無數,太后娘娘是要派你去賑災哩。」
賑災應該是朝廷的事,自己無品無級,名聲也不好,容淑儀怎麼會突然派自己去四川?周桓心中疑慮,臉上卻表現得雀躍非凡,「小人定不辱使命。」
出宮後,周桓回到宅子裡,即刻讓人掛上白幡治喪,只是大門卻是緊閉著。
三天後,超度的道士離開,周桓才摸黑走進一間密室。
燭光有些幽暗。
蕭寧焰挑了挑燭芯,轉身看著走來的周桓道:「容淑儀讓你什麼時候出發?」
「明天。」
「這麼快?」
周桓點點頭,「我已經讓人去傳宅子開始鬧鬼了,到時你藏在這裡大約也安全許多。」
蕭寧焰靜了靜,又問:「她給了你多少人馬?」
「兩萬人馬,五百萬兩白銀,四川那邊也已經從各地調遣了賑災糧食一百萬石。」
「災民有多少?」
「尚且不知。」
「她不派朝廷命官擔當此任,卻派你一介平民,真實目的恐怕不只是賑災。」
周桓點頭,「沒錯,這件事我也有所懷疑。」
「無論如何,此去蜀地山長水遠,來回至少兩個月,你要萬事小心。」
周桓故作輕鬆地笑道:「放心,我現在可是太后身邊的紅人,便連首席太監張沅對我的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了,我的腦袋是不可能輕易掉下來的。倒是你,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好好照顧自己。」
蕭寧焰沒有做聲,轉身打開一個盒子,從盒子裡取出一件薄弱輕紗但又透著金屬質地的坎袖,遞給周桓,「這東西刀槍不入,帶著它去,我也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