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頁
雙方剛剛交手,城池西面「轟隆」一聲響。
地面顫了顫,房檐上的冰溜子給震到地上,落地摔八瓣。
登平西城門軍號長鳴——
敵襲!
這把前鋒營和韃子都震懵了。蒙兀大軍在北,西門怎麼回事?
晉軍令官快馬趕來:「裴將軍,西門被襲,常將軍令你速歸!」
裴安虛晃一招,吹軍哨撤退,急問道:「來人什麼路數?」
令官在呼號的西北風裡扯著嗓門喊:「天太黑了看不清,許是亂匪,但火力又不像!」
「媽的!」裴安大罵一句,飛身上馬帶人往城北去了。
第164章 玉印
只一會兒的功夫, 登平西城門外已經炸紅了半邊天。
從內城借著炮火光芒看,城上人影竄動,攻防焦灼。
活脫以天為幕上演的皮影戲, 只有天邊神仙才得窺全貌。
城外火力很猛。
常健身為老將, 指揮鎮定也有扛不住的時候。對方似乎對南晉的城防設施盲區極為熟悉, 早藉助黑天作美, 在城下埋伏了人。攻擊開始,便迅速往城上爬。
很快,防務進展至向城下投石, 但也徒勞, 漸而上城的敵軍越來越多,隔著城牆的遠攻變成近身肉搏。
常健從望亭到城墉去。
突然城內一聲疾厲的響箭尖嘯,老將軍借高望高——信箭衝破無星無月的黑天幕,炸開片點星河。
半刻不到, 斥候急報:「將軍,城內的韃子趁火打劫, 去攻擊北門了!」
北門外是蒙兀大軍。
常健目露笑意,吩咐道:「這邊繼續,再著人偷偷開南門, 點化蛇、畢方兩營弟兄, 隨我支援北門。」
常健令化蛇走城上, 畢方從城內穿過去。
到北門附近時, 依然驚詫——隱匿在城內的韃子人數之多超出他的預估。恐怕有兩千餘。
正張牙舞爪地叫囂。
地道口被炸之後, 蒙兀兵將退守城東, 糟蹋百姓家宅、以人為質、抱團伺機而動, 隨著時間推移,絕望漸生。設想身陷重重圍困, 不知何時能等來己方大軍攻破城門,是種看不見希望的煎熬。他們圈養女人孩子,已經做好糧草殆盡吃人的準備,突然天機大改。
城西不知為何打得火熱,晉人的城防軍主力被牽制,豈非是天賜良機?聽說南晉皇帝近來不做人,鬧得天怒人怨,圖擇可汗伺機收買幽州刺史不成,本來很是氣餒,沒想到啊,哈哈!
這是天要亡晉,怕是幽州長期被欺壓的百姓已自成起義軍。
韃子統領見狀即刻給城外大軍發信號——快來趁火打劫!
說不定成功就在今日。
跟著,他一聲號令,兩千多韃子化出個不知什麼陣型直衝城門關。
他們是爬地洞進來的。
捨棄遊牧騎軍的優勢,只帶著隨身武器,盾、甲都極少,受了好些天打巷戰的窩囊氣,單憑一股子蠻橫暴戾衝殺,居然一時士氣不輸陣。
兩軍在深夜短兵相接,城上的火把在西北風裡飄搖得苟延殘喘,讓雙方對面而立也難看清彼此相貌。血在暗夜裡濃黑如潑墨,飛濺開去即刻冰涼。
就在這時,北城關外馬蹄、鼓聲雷動,是蒙兀大軍收到信號,來打配合了。
困兵大喜。
可這開心勁兒很快又被呼號的白毛風卷上了天——城外北面、西面的奔襲擂鼓、殺聲陣陣在城內交互,自成混響、噪聲巨大,掩蓋了背後不知何時逼近的行軍聲。
困軍陣尾反應過來時,烏泱泱的晉人騎軍已經壓至身後不足十丈。
列陣威嚴、重盾護佑下,冷寒的箭尖直指包圍圈中心。
騎軍首領發信箭沖九霄,星火一燦千丈高,與日月爭輝,像給大風下了號令。風撕開濃雲讓月亮露臉,雲又偏要它半遮皎皎。冷月光狹促射下,打亮了戰火硝煙中的城池。
蒙兀的困獸們看清了,堵後路的騎軍首領戎裝利落,沒戴頭盔,滿頭華發晃得人睜不開眼;他胯/下一匹黑駿馬,毛色油烏,只額頂有一圈似太陽金光的暖紅。
隨著風過,首領咳嗽了幾聲,打出呼哨,包圍圈頃刻縮小。
西門外的炮火連天已經寂寂。
蒙兀頭領頓時知道中計了!
城西的糟亂,是晉軍援兵趁月黑風高隔城牆演的戲。
其實常健也做過類似的事,只是當時沒有炮火連天,不夠熱鬧,沒能唬住城內的韃子。
蒙兀將領眼見被圍,知道若不反抗是連最後的機會都沒了,呼哨一聲,眼看兩千餘人奮起突圍。
長哨聲在邊城上空繚繞,來不及散。
「嗖——」一支弩/箭,激利如電,正中將領頸嗓。
死屍倒地,箭如雨下。
困獸尤未斗,開始迅速減員。
常健的副官自北關口下城,繞外圍到李爻近前行禮:「王爺,常將軍在城上坐鎮,不便下來相迎,城外大軍即刻便到,這些俘虜是否要用來談條件?」
李爻目不轉睛盯視著敵人,冷笑道:「不必,本就是豁命來做死士的,談不出好條件,給他們個痛快。」
話剛說完,城外牛角號聲震天徹地——蒙兀大軍兵臨城下。
這在李爻預料之中,他此舉意在徹底解決城內的老鼠,破除背刺之憂。
「衛將軍,」他向衛滿朗聲道,「你盯這裡,事了帶人把城內徹底清一遍,莫有漏網之魚,不要嚇到百姓,」話音落,策馬往北關上城,「我去給老將軍助助威!」
地面顫了顫,房檐上的冰溜子給震到地上,落地摔八瓣。
登平西城門軍號長鳴——
敵襲!
這把前鋒營和韃子都震懵了。蒙兀大軍在北,西門怎麼回事?
晉軍令官快馬趕來:「裴將軍,西門被襲,常將軍令你速歸!」
裴安虛晃一招,吹軍哨撤退,急問道:「來人什麼路數?」
令官在呼號的西北風裡扯著嗓門喊:「天太黑了看不清,許是亂匪,但火力又不像!」
「媽的!」裴安大罵一句,飛身上馬帶人往城北去了。
第164章 玉印
只一會兒的功夫, 登平西城門外已經炸紅了半邊天。
從內城借著炮火光芒看,城上人影竄動,攻防焦灼。
活脫以天為幕上演的皮影戲, 只有天邊神仙才得窺全貌。
城外火力很猛。
常健身為老將, 指揮鎮定也有扛不住的時候。對方似乎對南晉的城防設施盲區極為熟悉, 早藉助黑天作美, 在城下埋伏了人。攻擊開始,便迅速往城上爬。
很快,防務進展至向城下投石, 但也徒勞, 漸而上城的敵軍越來越多,隔著城牆的遠攻變成近身肉搏。
常健從望亭到城墉去。
突然城內一聲疾厲的響箭尖嘯,老將軍借高望高——信箭衝破無星無月的黑天幕,炸開片點星河。
半刻不到, 斥候急報:「將軍,城內的韃子趁火打劫, 去攻擊北門了!」
北門外是蒙兀大軍。
常健目露笑意,吩咐道:「這邊繼續,再著人偷偷開南門, 點化蛇、畢方兩營弟兄, 隨我支援北門。」
常健令化蛇走城上, 畢方從城內穿過去。
到北門附近時, 依然驚詫——隱匿在城內的韃子人數之多超出他的預估。恐怕有兩千餘。
正張牙舞爪地叫囂。
地道口被炸之後, 蒙兀兵將退守城東, 糟蹋百姓家宅、以人為質、抱團伺機而動, 隨著時間推移,絕望漸生。設想身陷重重圍困, 不知何時能等來己方大軍攻破城門,是種看不見希望的煎熬。他們圈養女人孩子,已經做好糧草殆盡吃人的準備,突然天機大改。
城西不知為何打得火熱,晉人的城防軍主力被牽制,豈非是天賜良機?聽說南晉皇帝近來不做人,鬧得天怒人怨,圖擇可汗伺機收買幽州刺史不成,本來很是氣餒,沒想到啊,哈哈!
這是天要亡晉,怕是幽州長期被欺壓的百姓已自成起義軍。
韃子統領見狀即刻給城外大軍發信號——快來趁火打劫!
說不定成功就在今日。
跟著,他一聲號令,兩千多韃子化出個不知什麼陣型直衝城門關。
他們是爬地洞進來的。
捨棄遊牧騎軍的優勢,只帶著隨身武器,盾、甲都極少,受了好些天打巷戰的窩囊氣,單憑一股子蠻橫暴戾衝殺,居然一時士氣不輸陣。
兩軍在深夜短兵相接,城上的火把在西北風裡飄搖得苟延殘喘,讓雙方對面而立也難看清彼此相貌。血在暗夜裡濃黑如潑墨,飛濺開去即刻冰涼。
就在這時,北城關外馬蹄、鼓聲雷動,是蒙兀大軍收到信號,來打配合了。
困兵大喜。
可這開心勁兒很快又被呼號的白毛風卷上了天——城外北面、西面的奔襲擂鼓、殺聲陣陣在城內交互,自成混響、噪聲巨大,掩蓋了背後不知何時逼近的行軍聲。
困軍陣尾反應過來時,烏泱泱的晉人騎軍已經壓至身後不足十丈。
列陣威嚴、重盾護佑下,冷寒的箭尖直指包圍圈中心。
騎軍首領發信箭沖九霄,星火一燦千丈高,與日月爭輝,像給大風下了號令。風撕開濃雲讓月亮露臉,雲又偏要它半遮皎皎。冷月光狹促射下,打亮了戰火硝煙中的城池。
蒙兀的困獸們看清了,堵後路的騎軍首領戎裝利落,沒戴頭盔,滿頭華發晃得人睜不開眼;他胯/下一匹黑駿馬,毛色油烏,只額頂有一圈似太陽金光的暖紅。
隨著風過,首領咳嗽了幾聲,打出呼哨,包圍圈頃刻縮小。
西門外的炮火連天已經寂寂。
蒙兀頭領頓時知道中計了!
城西的糟亂,是晉軍援兵趁月黑風高隔城牆演的戲。
其實常健也做過類似的事,只是當時沒有炮火連天,不夠熱鬧,沒能唬住城內的韃子。
蒙兀將領眼見被圍,知道若不反抗是連最後的機會都沒了,呼哨一聲,眼看兩千餘人奮起突圍。
長哨聲在邊城上空繚繞,來不及散。
「嗖——」一支弩/箭,激利如電,正中將領頸嗓。
死屍倒地,箭如雨下。
困獸尤未斗,開始迅速減員。
常健的副官自北關口下城,繞外圍到李爻近前行禮:「王爺,常將軍在城上坐鎮,不便下來相迎,城外大軍即刻便到,這些俘虜是否要用來談條件?」
李爻目不轉睛盯視著敵人,冷笑道:「不必,本就是豁命來做死士的,談不出好條件,給他們個痛快。」
話剛說完,城外牛角號聲震天徹地——蒙兀大軍兵臨城下。
這在李爻預料之中,他此舉意在徹底解決城內的老鼠,破除背刺之憂。
「衛將軍,」他向衛滿朗聲道,「你盯這裡,事了帶人把城內徹底清一遍,莫有漏網之魚,不要嚇到百姓,」話音落,策馬往北關上城,「我去給老將軍助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