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小仁王和幸村在職業網球中都還算是新人,但經歷過四大滿貫比賽的他們,在國家隊內部訓練里已經逐漸超過渡邊健一了。渡邊健一的體能已經過了巔峰期,靠成熟的技巧撐著,但他的四大滿貫歷史戰績已經和小仁王和幸村持平了(美網的時候幸村也進了八強),於是國家隊的單打一登記為小仁王,單打二登記為幸村,單打三才是渡邊。

  狄堂和三枝原本更擅長雙打,但戴維斯杯的規則里,不存在只打雙打的選手,而考慮到單打能力,三枝就要弱一些了,所以他在去年的比賽中基本作為替補出賽,這也讓後期,小仁王和幸村不只是隊友,還上了幾次雙打。

  而後到了十一月,戴維斯杯進入了最後的決賽。

  第417章 最後時限

  這年的戴維斯杯決賽,日本隊和法國隊打了一場很激烈的比賽。重新回到法國繼續打職業網球的杜克今年也入選了法國國家隊,其餘國家隊成員則是生面孔,是更有名的職業選手,於是曾經是他們前輩的,作為力量型選手穩重又風格鮮明的杜克前輩,在法國隊甚至只作為替補存在。

  於是日本隊在這年輸掉了戴維斯杯決賽,只拿到了亞軍。

  用「只」這個形容詞其實不太恰當,因為日本之前的戴維斯杯也只是穩在八強。上次將教練更換為三船教練,就是因為那一年之前的兩年成績不佳,日本隊掉出八強去打了升降賽,升降賽甚至差點失敗。換成三船教練後成績又穩在八強了,還有穩步提升的趨勢,但直接拿到亞軍對網協來說已經是十足的驚喜了。

  要知道,日本隊沒拿過戴維斯杯的冠軍。

  戴維斯杯歷史上冠軍最多的是美國,其次是澳大利亞,之後是英國和法國(並列),上次英國拿到了冠軍,今年法國人自然是卯足了勁要追上去的。和英國纏纏綿綿是法國的宿命。

  但會說「我們成績已經很好了」的是觀眾。

  打比賽的人,雖然對媒體都能保持自己的風度和冷靜,但私下裡自然想要勝利。

  在輸掉比賽的賽後休息室里,狄堂難得抱著三枝哭,說是不是他拖累了其他人。

  三枝是替補,沒能上場,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狄堂。

  最後還是幸村安慰的狄堂。

  事後這件事被立海大的後輩們拿來做善意的調侃,意思是「原來狄堂前輩也有這一面」。狄堂則在面對幸村時,不管怎樣都會強行讓自己表現出足夠的可靠來,於是也不哭了,還反過來安慰幸村,還理智地做了自我反省……

  「前輩,我才是隊長啊。」幸村說。

  「但我是前輩啊。」狄堂說。

  旁觀一切的渡邊大為震驚:「真的很難理解你們立海大……按這個邏輯,我才是最前的前輩吧。」

  事情從渡邊健一口中傳到渡邊修耳中,又從渡邊修口中傳到仁王耳中。

  仁王雖然沒在學生們的群里,也沒加入這個世界日本的戴維斯杯,卻像是身臨其境一樣,想像到了當時休息室里堪稱混亂的場面。

  但這次失敗——其他人不認為是失敗,但這些隊員們認為是失敗的事後,幸村,小仁王,狄堂和三枝都成熟了很多。

  他們原本就很成熟了,但這次比賽依然讓他們有了肉眼可見的成長。

  柳評價這種成長為:「因為隊伍里太多立海大的人了,所以不知不覺,不管是幸村還是狄堂前輩,都有了很明確的隊伍榮譽感。」

  「而且當年我們立海大,從來沒輸過啊。」

  是的,從來沒輸過的立海大,哪怕是參加世界賽都贏了,所以走到戴維斯杯決賽也認為自己不會輸的。

  這又和打個人的職業比賽輸掉,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了。

  之後兩年,仁王認識的小孩們都成長得很快。

  小仁王和幸村之後兩年沒有參加戴維斯杯選拔,這批選手商量好了輪換,之後兩年是平等院,種島,毛利,手冢,跡部,真田,小金,越前等人輪流回國參加戴維斯杯的選拔。他們的成績也不差,每年也都能打到四強以上。

  在此期間,小仁王則不斷穩定自己的成績。

  在成績穩定的同時,他的網球風格也逐漸沉澱下來,並且在此基礎上繼續進步。

  當然,他不是仁王,沒有系統,因此也有因為身體受傷而不得不放慢腳步的時候。這時候仁王嘴上不說什麼,但會定期跑來盯著小仁王治療,理療,小仁王身體不完全康復他就壓著小仁王不讓小仁王「亂來」。

  小仁王好幾次都說了「我成年了別再這麼管著我」,但沒辦法,打不贏仁王他就依然沒有話語權。

  當然,主要是這種事……體現的是仁王對他的關心和愛護。小仁王是敏感的人,會感受愛也會表達愛,因此他嘴上反抗,但實際上並不會真的反抗仁王的這種「愛的表現」。

  而仁王也注意著分寸。

  他有時候開玩笑說:「我們總有告別的一天,我看你看得太緊……到時候難受的會是我自己。」

  「雅君的話,會為突如其來的自由而高興嗎?」

  「那當然會啊。」小仁王說。

  但仁王和小仁王都知道,這是謊言。

  他們當然聊過告別的話題。

  小仁王通常不是很直白的人。他擅長說謎語,擅長整蠱,擅長用拐彎抹角的話語將人帶偏,擅長謊言。但他不擅長坦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