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我也喜歡實話實說的人,」秦臻接得很快,「所以,你的建議是——」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請你相信,我們都在盡全力爭取一個萬全的解決辦法。」
秦臻點了點頭:「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配合。」
李承希苦笑道:「說實話,現在你不公開露面,是最好的配合。」
秦臻很聰明,聽得出她的畫外音:「那麼……是不是我回星輝更好?」
李承希沒有回答,再次說抱歉,轉身要走。
「……承希,稍等一下。」
秦臻思索再三,還是選擇說出口:「都到現在了,我……也有一件事想問你。我本來不該問,你也沒有義務回答。如果你不想答,我也能夠理解。」
李承希爽快道:「嗯,你問。」
「這幾年,你給出過多少份保密協議?」
李承希瞪大了眼睛,似乎很是困惑:「什麼保密協議?」
……傳聞首都西區沈佳城跟人上床要簽保密協議,違約金高達七位數。
秦臻的表情很淡,平淡背後帶著一種自我厭棄,好像不太滿意問出這個問題的自己。
李承希和他對視十幾秒,終於才醒悟過來,開口說:「沒有給過。」
「一次都沒給過?」
「根本沒有什麼保密協議。不信的話,你可以親自打電話問他的律師。」
秦臻皺眉,喃喃自語:「那他瘋了。膽子也太大了點。」
可抬頭對上李承希的目光,那一刻他突然就明白了。傳聞都是假的。他沈佳城是什麼人,如果他身邊有一點風吹草動,各個娛樂媒體不得大肆報導,首都這點地方,定會人盡皆知。
沒有保密協議,是因為根本不需要。因為沈佳城這三年裡,從始至終,都沒有過別人。
第48章
烏雲積壓,數日悶熱,首都醞釀著一場暴雨。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天。沈佳城每天照常去上班,面對送到自己眼前的攝像機無數,他只面無表情地重複去年三月採訪時候的同一套說辭。
「三一行動在我當時的保密權限之上,對此軍事行動早有內部調查報告。我相信秦臻,也相信有關部門對此已經有完備的調查。」
可沈佳城心裡也清楚,安全局今非昔比。
他已經私下親自拜訪過羅昌祥。早些時候被逼退隱的羅昌祥只求安度晚年,對沈佳城屢次道歉,但姿態仍是明哲保身。沒有了自己曾經信任的羅昌祥副局長坐鎮,若安全局重啟當年的調查,沈佳城也不能保證會調查出怎樣的結果。更何況,若再是讓秦臻進去把他關禁閉,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別說三天,就是三個小時,估計自己會先瘋掉。
只有程顯和徐謹知道爆料人的具體位置,沈佳城團隊試圖和最開始公布這則新聞的辰興電視台取得聯繫,走媒體渠道,和爆料人直接談判,也吃了閉門羹。
聯盟軍部發言人更是僅敢表現出中立立場,稱秦臻已不是現役軍人,三一行動報告交給了安全局審閱,相當於把皮球又踢回了安全局。沈佳城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是軍方,是任何事情都一定會有鮮明立場的『鷹派』。沒有立場就是最大的立場,所謂中立,其實就是背棄他們。背後是誰的意思,他也清楚。嚴騁作為秦臻行動時的直接上級,他的恩師和領導,曾經是他晉升路上最有力的支持者,竟然在關鍵時候選擇背棄他。感情因素暫且不表,這對他們來說是最差的一種可能。
還好,軍校那邊,沈佳城早已替秦臻打聽過。有威望很高、曾是四星級軍銜的李學亮撐著,暫時沒有人公開出來表態。
這幾天的時間裡,除去處理戰後日常事務,沈佳城同保守黨委員會裡有影響力的諸位官員碰頭,也和沈燕輝昔日的同學、首都各大銀行家會晤。幾乎所有人的口徑相似地一致,建議他順水推舟,撇清自己的責任,和秦臻乾淨切割,而且越早越好。
沈佳城越是堅持,民意也就越倒向另外一邊。
從第二天起,天闕閣門口全是抗議的民眾和採訪的記者,林肯在人群中龜速挪動十幾分鐘,才勉強蹭進了大門內的專用停車場。
雅苑家庭會議室內,李承希、譚未明等人都在。新聘請的公關顧問把電腦和文件一字攤開,上面列印了各種圖表。顧問抬起頭來,卻是在瞄秦臻的臉色。
秦臻低頭,再重複一遍:「是您的意思,還是沈主席的意思。」
「……是,是我們的建議。我們打算先爭得您的同意,再向主席匯報。」顧問連忙道。
至於為什麼這樣處理,秦臻也明白了。表面上是出於尊重,先爭得他的同意,實際上是他們都怕和沈佳城提起這個話題以後惹得沈主席不高興,所以派當事人死諫。
譚未明解釋說:「只是分居一段時間避避風頭,這是純粹從功利角度考慮,我們預計等到他的在任滿意度調查結束之後,就可以……」
滿意度調查,一般來說是任期第二年末進行的全民投票,至於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何時進行,秦臻不太清楚。但是,在滿意度調查里獲得很高的支持率,就會給連任提前鎖定勝局。相反,若支持率不理想,之後的每一仗都會是逆風仗。
「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秦臻又問。
顧問搖了搖頭,給他看一組數字。分居只是表面功夫,當然比不上另外一種結果——
「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請你相信,我們都在盡全力爭取一個萬全的解決辦法。」
秦臻點了點頭:「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我一定配合。」
李承希苦笑道:「說實話,現在你不公開露面,是最好的配合。」
秦臻很聰明,聽得出她的畫外音:「那麼……是不是我回星輝更好?」
李承希沒有回答,再次說抱歉,轉身要走。
「……承希,稍等一下。」
秦臻思索再三,還是選擇說出口:「都到現在了,我……也有一件事想問你。我本來不該問,你也沒有義務回答。如果你不想答,我也能夠理解。」
李承希爽快道:「嗯,你問。」
「這幾年,你給出過多少份保密協議?」
李承希瞪大了眼睛,似乎很是困惑:「什麼保密協議?」
……傳聞首都西區沈佳城跟人上床要簽保密協議,違約金高達七位數。
秦臻的表情很淡,平淡背後帶著一種自我厭棄,好像不太滿意問出這個問題的自己。
李承希和他對視十幾秒,終於才醒悟過來,開口說:「沒有給過。」
「一次都沒給過?」
「根本沒有什麼保密協議。不信的話,你可以親自打電話問他的律師。」
秦臻皺眉,喃喃自語:「那他瘋了。膽子也太大了點。」
可抬頭對上李承希的目光,那一刻他突然就明白了。傳聞都是假的。他沈佳城是什麼人,如果他身邊有一點風吹草動,各個娛樂媒體不得大肆報導,首都這點地方,定會人盡皆知。
沒有保密協議,是因為根本不需要。因為沈佳城這三年裡,從始至終,都沒有過別人。
第48章
烏雲積壓,數日悶熱,首都醞釀著一場暴雨。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天。沈佳城每天照常去上班,面對送到自己眼前的攝像機無數,他只面無表情地重複去年三月採訪時候的同一套說辭。
「三一行動在我當時的保密權限之上,對此軍事行動早有內部調查報告。我相信秦臻,也相信有關部門對此已經有完備的調查。」
可沈佳城心裡也清楚,安全局今非昔比。
他已經私下親自拜訪過羅昌祥。早些時候被逼退隱的羅昌祥只求安度晚年,對沈佳城屢次道歉,但姿態仍是明哲保身。沒有了自己曾經信任的羅昌祥副局長坐鎮,若安全局重啟當年的調查,沈佳城也不能保證會調查出怎樣的結果。更何況,若再是讓秦臻進去把他關禁閉,以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別說三天,就是三個小時,估計自己會先瘋掉。
只有程顯和徐謹知道爆料人的具體位置,沈佳城團隊試圖和最開始公布這則新聞的辰興電視台取得聯繫,走媒體渠道,和爆料人直接談判,也吃了閉門羹。
聯盟軍部發言人更是僅敢表現出中立立場,稱秦臻已不是現役軍人,三一行動報告交給了安全局審閱,相當於把皮球又踢回了安全局。沈佳城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是軍方,是任何事情都一定會有鮮明立場的『鷹派』。沒有立場就是最大的立場,所謂中立,其實就是背棄他們。背後是誰的意思,他也清楚。嚴騁作為秦臻行動時的直接上級,他的恩師和領導,曾經是他晉升路上最有力的支持者,竟然在關鍵時候選擇背棄他。感情因素暫且不表,這對他們來說是最差的一種可能。
還好,軍校那邊,沈佳城早已替秦臻打聽過。有威望很高、曾是四星級軍銜的李學亮撐著,暫時沒有人公開出來表態。
這幾天的時間裡,除去處理戰後日常事務,沈佳城同保守黨委員會裡有影響力的諸位官員碰頭,也和沈燕輝昔日的同學、首都各大銀行家會晤。幾乎所有人的口徑相似地一致,建議他順水推舟,撇清自己的責任,和秦臻乾淨切割,而且越早越好。
沈佳城越是堅持,民意也就越倒向另外一邊。
從第二天起,天闕閣門口全是抗議的民眾和採訪的記者,林肯在人群中龜速挪動十幾分鐘,才勉強蹭進了大門內的專用停車場。
雅苑家庭會議室內,李承希、譚未明等人都在。新聘請的公關顧問把電腦和文件一字攤開,上面列印了各種圖表。顧問抬起頭來,卻是在瞄秦臻的臉色。
秦臻低頭,再重複一遍:「是您的意思,還是沈主席的意思。」
「……是,是我們的建議。我們打算先爭得您的同意,再向主席匯報。」顧問連忙道。
至於為什麼這樣處理,秦臻也明白了。表面上是出於尊重,先爭得他的同意,實際上是他們都怕和沈佳城提起這個話題以後惹得沈主席不高興,所以派當事人死諫。
譚未明解釋說:「只是分居一段時間避避風頭,這是純粹從功利角度考慮,我們預計等到他的在任滿意度調查結束之後,就可以……」
滿意度調查,一般來說是任期第二年末進行的全民投票,至於現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何時進行,秦臻不太清楚。但是,在滿意度調查里獲得很高的支持率,就會給連任提前鎖定勝局。相反,若支持率不理想,之後的每一仗都會是逆風仗。
「這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秦臻又問。
顧問搖了搖頭,給他看一組數字。分居只是表面功夫,當然比不上另外一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