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本堂瑛海一度懷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想要拒絕這個命令。
她沒有感受到任何明顯壓力。
而且很多事情只調查了一半,就算片山翼同意其他探員來接替她的位置,本堂這一年多來學到的知識也很難完成快速交接,後續調查只會更艱難。
所以這次探索的途中,本堂瑛海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讓上司同意她繼續調查。
也就在這一次探索中,她們碰到了以現有性相無法應對的阻礙,片山翼不得不中途召喚新的漫宿生物作為援手。
過去知識的積累終於得到了體現,這一回,本堂瑛海第一次完全理解了那篇儀式禱文的內容。
察覺到時,她心頭湧上一絲淡淡的喜悅,緊接著,就是無法言說的寒意。
就在這一刻,本堂瑛海察覺到在過去的十幾個月里,她已經被一種無形的東西永遠地改變了。
所謂潛入搜查,想要獲取有用的情報,就必須先潛入到敵對組織的內部。本堂在過去的黑衣組織是這麼做的,來到片山翼這里仍然採用本質差不多的方法。
她努力地去觀察、去理解片山翼,好弄明白她行為的目的。同時盡力去融入這個拼湊起的隊伍,以便於獲得情報。
然而,屬於人理性部分的知識能隨著世代累積,屬於感性部分的人性在代際間卻很難像知識那樣傳遞。
垂暮之年的老人將一生感悟都真誠地寫在紙上,十幾歲的孩子儘管能通篇讀懂,卻也要耗費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真正領會。
人性很難像知識那樣進化,無論將時間和空間的坐標軸怎麼移動,人類本性上的東西都是類似的。
這點也正是心理學得以建立的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樣本、總結出規律,然後將這一規律進行普世應用——如果人性不存在共通性,心理學就無法對人的心理進行研究了。
基於這一點,在獲得的情報量相同的情況下,正常人是能夠做到某種程度上的「相互理解」的。
片山翼的異常並不是一看即知,而是許許多多埋藏在正常表面下的扭曲邏輯。
本堂瑛海努力地去理解片山翼,她的思維就在適應過程中被永遠改變了。而思維被改變之後,她就將很難理解之前的自己、
——簡直、就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片山翼發出邀請時所說的「能很快適應環境」、其實是這個意思嗎?
本堂瑛海不知道。
只是這一次,她久違地再次感到了恐懼。一種未知的、對「自我」本身的恐懼。
意識到這點後,接下來的探險中她不得不減少與片山翼的接觸。在一個只有六人的隊伍中,想避免與其中一人接觸還是有些難度的。
幸運的是,大約半年前,片山翼喜歡上了「睡覺」這項活動。遇到大段的閒暇時間,她有一半以上的機率會選擇進入睡眠狀態,有時候還會主動詢問他人夢境相關的問題。
她好像不怎麼做夢,本堂從沒聽過她談論自己的夢境,大部分情況是在傾聽他人的經歷。
現在看來,這點似乎也有些違和。但本堂瑛海不敢再繼續向下想了,她現在必須儘可能減少思考與片山翼相關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自然地提出離開,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然而,像幾十年來上天終於眷顧了她一次似的。在這次探險結束後,片山翼主動問了她接下來的規劃:
「我要去的地方只剩下一個了,那裡情況比較複雜……你有其他打算嗎?」
本堂瑛海得以順理成章地離開,她將返回美國進行心理疏導……或許能起作用,或許不能。
而片山翼在幾天後輕裝簡行,悄悄前往她最後的目的地——近兩年間時局非但沒能平息、紛爭反而愈演愈烈的斯洛伐克。
第104章
流亡者(EXILE), 密教組織「清算人」的幹部。沒人知道他的真名,親近他的人會叫他小e。
幾年前流亡者從清算人里偷了一大筆壽命叛逃,輾轉於歐洲各個國家。大概偷的不少, 清算人一直在派追兵找他。
【刃】相,民間流傳他是清算人首領杜弗爾的孩子。
推測在論壇上有一次發帖、一次回帖記錄, 情況如下:
>>>【理性探討,流亡者能不能啟飛?】
大家都知道,傷口帶有「啟」的性相。而飛升其實就是準備數量足夠的性相來引起司辰關注。那現在我有一個問題:
流亡者能不能靠被打出足夠多的傷口、湊36點啟相飛升?*
……
12L:別太窩囊
……
>>>【想殺我爹】
煩
1L:特意把大家喊出來就為了這點……[展開]
……
除此之外, 年齡不詳,性別不詳,長相不詳。
以上就是你對流亡者的全部了解。
和絕大多數默默無聞的無形之術學徒不同,流亡者在密教世界頗有名聲。防剿局甚至僅將他作為觀察對象,只是派遣人員進行記錄, 不干涉他的任何舉動。
她沒有感受到任何明顯壓力。
而且很多事情只調查了一半,就算片山翼同意其他探員來接替她的位置,本堂這一年多來學到的知識也很難完成快速交接,後續調查只會更艱難。
所以這次探索的途中,本堂瑛海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讓上司同意她繼續調查。
也就在這一次探索中,她們碰到了以現有性相無法應對的阻礙,片山翼不得不中途召喚新的漫宿生物作為援手。
過去知識的積累終於得到了體現,這一回,本堂瑛海第一次完全理解了那篇儀式禱文的內容。
察覺到時,她心頭湧上一絲淡淡的喜悅,緊接著,就是無法言說的寒意。
就在這一刻,本堂瑛海察覺到在過去的十幾個月里,她已經被一種無形的東西永遠地改變了。
所謂潛入搜查,想要獲取有用的情報,就必須先潛入到敵對組織的內部。本堂在過去的黑衣組織是這麼做的,來到片山翼這里仍然採用本質差不多的方法。
她努力地去觀察、去理解片山翼,好弄明白她行為的目的。同時盡力去融入這個拼湊起的隊伍,以便於獲得情報。
然而,屬於人理性部分的知識能隨著世代累積,屬於感性部分的人性在代際間卻很難像知識那樣傳遞。
垂暮之年的老人將一生感悟都真誠地寫在紙上,十幾歲的孩子儘管能通篇讀懂,卻也要耗費足夠長的時間才能真正領會。
人性很難像知識那樣進化,無論將時間和空間的坐標軸怎麼移動,人類本性上的東西都是類似的。
這點也正是心理學得以建立的基礎:通過觀察實驗樣本、總結出規律,然後將這一規律進行普世應用——如果人性不存在共通性,心理學就無法對人的心理進行研究了。
基於這一點,在獲得的情報量相同的情況下,正常人是能夠做到某種程度上的「相互理解」的。
片山翼的異常並不是一看即知,而是許許多多埋藏在正常表面下的扭曲邏輯。
本堂瑛海努力地去理解片山翼,她的思維就在適應過程中被永遠改變了。而思維被改變之後,她就將很難理解之前的自己、
——簡直、就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片山翼發出邀請時所說的「能很快適應環境」、其實是這個意思嗎?
本堂瑛海不知道。
只是這一次,她久違地再次感到了恐懼。一種未知的、對「自我」本身的恐懼。
意識到這點後,接下來的探險中她不得不減少與片山翼的接觸。在一個只有六人的隊伍中,想避免與其中一人接觸還是有些難度的。
幸運的是,大約半年前,片山翼喜歡上了「睡覺」這項活動。遇到大段的閒暇時間,她有一半以上的機率會選擇進入睡眠狀態,有時候還會主動詢問他人夢境相關的問題。
她好像不怎麼做夢,本堂從沒聽過她談論自己的夢境,大部分情況是在傾聽他人的經歷。
現在看來,這點似乎也有些違和。但本堂瑛海不敢再繼續向下想了,她現在必須儘可能減少思考與片山翼相關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自然地提出離開,也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然而,像幾十年來上天終於眷顧了她一次似的。在這次探險結束後,片山翼主動問了她接下來的規劃:
「我要去的地方只剩下一個了,那裡情況比較複雜……你有其他打算嗎?」
本堂瑛海得以順理成章地離開,她將返回美國進行心理疏導……或許能起作用,或許不能。
而片山翼在幾天後輕裝簡行,悄悄前往她最後的目的地——近兩年間時局非但沒能平息、紛爭反而愈演愈烈的斯洛伐克。
第104章
流亡者(EXILE), 密教組織「清算人」的幹部。沒人知道他的真名,親近他的人會叫他小e。
幾年前流亡者從清算人里偷了一大筆壽命叛逃,輾轉於歐洲各個國家。大概偷的不少, 清算人一直在派追兵找他。
【刃】相,民間流傳他是清算人首領杜弗爾的孩子。
推測在論壇上有一次發帖、一次回帖記錄, 情況如下:
>>>【理性探討,流亡者能不能啟飛?】
大家都知道,傷口帶有「啟」的性相。而飛升其實就是準備數量足夠的性相來引起司辰關注。那現在我有一個問題:
流亡者能不能靠被打出足夠多的傷口、湊36點啟相飛升?*
……
12L:別太窩囊
……
>>>【想殺我爹】
煩
1L:特意把大家喊出來就為了這點……[展開]
……
除此之外, 年齡不詳,性別不詳,長相不詳。
以上就是你對流亡者的全部了解。
和絕大多數默默無聞的無形之術學徒不同,流亡者在密教世界頗有名聲。防剿局甚至僅將他作為觀察對象,只是派遣人員進行記錄, 不干涉他的任何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