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頁
仿佛故事迎來了美滿團圓的大結局,往後都是和諧富足,所有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但是貝婧初在一次早朝打破了他們的幻想,讓他們意識當今陛下不是個固步自封的主。
貝婧初要收服他國,這個他國指的不是某個國,而是目之所及,地圖上能找到的所有他國。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
童懷恩上奏道:「陛下,如今百姓安穩,民生和樂,驟然起戰事,會打破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
「臣建議休養生息,再尋機會。」
另一波人可不會被他的說辭糊弄過去,這明擺著就是拖延。
有人主和,就有人主戰。
某些好戰分子早就磨拳擦掌了,如今大越蒸蒸日上,糧草和軍備都遙遙領先他國一大截,他們自然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做武將的,誰沒想過封狼居胥,但前提是皇帝要支持他們打。
原本打算過一段時候就上奏的,沒想到陛下自已提出來了。
那些將領都是心緒激昂。
為將者何等有幸,遇上一個既英明又果決的君王。
和史上那些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相比,他們過於幸福了。
以前還說女子為帝婦人之仁,這比那些懦弱的庸主不知道霸氣了百倍?
以後誰舌頭再亂嚼,他們第一個不答應。
雷念兒反問:「如今內憂平定,朝局穩固,不趁此機會出兵,愛卿以為,難道要等大越積貧積弱時,再讓人家打進來嗎?」
童懷恩俯身朝貝婧初一拜:「大越必將千秋萬代,如何會積貧積弱。」
貝婧初厲聲回道:「少拿這些話來敷衍朕!」
「每個國朝滅亡前,誰家臣子沒說過千秋萬代,居安思危眾位是一點不明白嗎?」
又有人阻止道:「陛下,可是我們師出無名,貿然出征,怕是會落下殘暴之名。」
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貝婧初怎麼可能想不到這點事,當下讓長煙打開一本冊子,裡面是貝婧初讓人把史書翻爛了才翻出來的各種理由。
比如:「烏佩國在大越建國前的衛朝時,殺了衛朝派過去的使臣。」
「當時衛朝內憂外患,騰不出手來,咱們承自前朝,既為一家。」
「君子報仇,百年不晚,此等奇恥大辱,必將百倍償還!」
眾臣:「......」
真是過於不要臉了,陛下。
貝婧初讓人念出洋洋灑灑的理由,最早的時候甚至能追溯到千年前。
就連支持貝婧初的主戰派都開始汗流浹背了。
真是師出有名......師出有名啊哈哈......
貝婧初理直氣壯:「怎麼?我大越千年前的百姓受的委屈就不叫委屈了?」
「......」
見眾人鴉雀無聲,貝婧初還不滿意。
「怎麼不說話了?」
「都啞巴了?」
真是的,快點支持朕的決議啊。
怎麼一個個老油條都變成木頭腦袋了,這時候不該誇她機智神武嗎?
真是的,一點都不上道。
嘖。
貝婧初對他們的表現很不滿意。
良久,童懷恩才試探道:「陛下,此等大事,如此決定是否過於草率?」
「還是再議......」
「再議什麼?一點稍大的事就議上一年半載,有什麼良機都錯過了,吃shi......」
貝婧初頓了一下,想起來這是再朝上,要保持她君王的威嚴形象,改口道:「吃什麼都趕不上熱乎的!」
「難怪公務能積壓成山,整日案牘勞形,盡做些無用功還在朕面前喊累!」
「有什麼異議的,給朕道出可以勸服朕的理由出來,不然嘴一張朕就要聽你的嗎!」
第522章 長元2
疾言厲色之後,滿朝跪下。
「陛下息怒。」
貝婧初起身離開兩儀殿,宮人呼:「退朝——」
眾人依次散去。
回家的童懷恩有些無奈又失望的輕嘆:「這天下難得安定一陣。」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興時的苦,總沒有亡時的苦多啊。」
香巧勸他:「別這樣說,出兵固然耗錢,但開疆擴土後,大越更加地大物博,百姓的生活也會更好,不是嗎?」
童懷恩不贊同:「你說的這些,前提是贏,還是很快的贏。」
「否則損失慘重不說,還會拖垮好不容易才富足起來的朝廷。」
香巧笑道:「咱們大越多強盛,糧食富饒,兵器在以前看來都是神兵,怎麼會不贏呢?」
在放冰的屋內待久了有些冷,已經收了汗的童懷恩往身上披了件薄毯,才反駁道:「當初突寧攻打大越的時候,不也是自信滿滿嗎?可你看看現在都成什麼樣了?」
「這才幾年,新出生的小孩,都有的只會說越話了,他們原來的語言和習俗開始被漸漸遺忘。」
「有些天資聰穎的,已經能作詩了。」
「陛下這樣好大喜功,我真的不能說一句百姓之福。」
香巧沒再勸他,知道勸不了。
另一邊,甘露殿內,雷念兒也勸著貝婧初。
「剛才怎麼還生氣了呢?」
「每次有點對現狀的改變,都有人跳出來反對。」
「不是這個,就是那個,臣以為陛下早就習慣了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是貝婧初在一次早朝打破了他們的幻想,讓他們意識當今陛下不是個固步自封的主。
貝婧初要收服他國,這個他國指的不是某個國,而是目之所及,地圖上能找到的所有他國。
眾人倒吸了口涼氣。
童懷恩上奏道:「陛下,如今百姓安穩,民生和樂,驟然起戰事,會打破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
「臣建議休養生息,再尋機會。」
另一波人可不會被他的說辭糊弄過去,這明擺著就是拖延。
有人主和,就有人主戰。
某些好戰分子早就磨拳擦掌了,如今大越蒸蒸日上,糧草和軍備都遙遙領先他國一大截,他們自然一個個都躍躍欲試。
做武將的,誰沒想過封狼居胥,但前提是皇帝要支持他們打。
原本打算過一段時候就上奏的,沒想到陛下自已提出來了。
那些將領都是心緒激昂。
為將者何等有幸,遇上一個既英明又果決的君王。
和史上那些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相比,他們過於幸福了。
以前還說女子為帝婦人之仁,這比那些懦弱的庸主不知道霸氣了百倍?
以後誰舌頭再亂嚼,他們第一個不答應。
雷念兒反問:「如今內憂平定,朝局穩固,不趁此機會出兵,愛卿以為,難道要等大越積貧積弱時,再讓人家打進來嗎?」
童懷恩俯身朝貝婧初一拜:「大越必將千秋萬代,如何會積貧積弱。」
貝婧初厲聲回道:「少拿這些話來敷衍朕!」
「每個國朝滅亡前,誰家臣子沒說過千秋萬代,居安思危眾位是一點不明白嗎?」
又有人阻止道:「陛下,可是我們師出無名,貿然出征,怕是會落下殘暴之名。」
這確實是個問題。
但是貝婧初怎麼可能想不到這點事,當下讓長煙打開一本冊子,裡面是貝婧初讓人把史書翻爛了才翻出來的各種理由。
比如:「烏佩國在大越建國前的衛朝時,殺了衛朝派過去的使臣。」
「當時衛朝內憂外患,騰不出手來,咱們承自前朝,既為一家。」
「君子報仇,百年不晚,此等奇恥大辱,必將百倍償還!」
眾臣:「......」
真是過於不要臉了,陛下。
貝婧初讓人念出洋洋灑灑的理由,最早的時候甚至能追溯到千年前。
就連支持貝婧初的主戰派都開始汗流浹背了。
真是師出有名......師出有名啊哈哈......
貝婧初理直氣壯:「怎麼?我大越千年前的百姓受的委屈就不叫委屈了?」
「......」
見眾人鴉雀無聲,貝婧初還不滿意。
「怎麼不說話了?」
「都啞巴了?」
真是的,快點支持朕的決議啊。
怎麼一個個老油條都變成木頭腦袋了,這時候不該誇她機智神武嗎?
真是的,一點都不上道。
嘖。
貝婧初對他們的表現很不滿意。
良久,童懷恩才試探道:「陛下,此等大事,如此決定是否過於草率?」
「還是再議......」
「再議什麼?一點稍大的事就議上一年半載,有什麼良機都錯過了,吃shi......」
貝婧初頓了一下,想起來這是再朝上,要保持她君王的威嚴形象,改口道:「吃什麼都趕不上熱乎的!」
「難怪公務能積壓成山,整日案牘勞形,盡做些無用功還在朕面前喊累!」
「有什麼異議的,給朕道出可以勸服朕的理由出來,不然嘴一張朕就要聽你的嗎!」
第522章 長元2
疾言厲色之後,滿朝跪下。
「陛下息怒。」
貝婧初起身離開兩儀殿,宮人呼:「退朝——」
眾人依次散去。
回家的童懷恩有些無奈又失望的輕嘆:「這天下難得安定一陣。」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但興時的苦,總沒有亡時的苦多啊。」
香巧勸他:「別這樣說,出兵固然耗錢,但開疆擴土後,大越更加地大物博,百姓的生活也會更好,不是嗎?」
童懷恩不贊同:「你說的這些,前提是贏,還是很快的贏。」
「否則損失慘重不說,還會拖垮好不容易才富足起來的朝廷。」
香巧笑道:「咱們大越多強盛,糧食富饒,兵器在以前看來都是神兵,怎麼會不贏呢?」
在放冰的屋內待久了有些冷,已經收了汗的童懷恩往身上披了件薄毯,才反駁道:「當初突寧攻打大越的時候,不也是自信滿滿嗎?可你看看現在都成什麼樣了?」
「這才幾年,新出生的小孩,都有的只會說越話了,他們原來的語言和習俗開始被漸漸遺忘。」
「有些天資聰穎的,已經能作詩了。」
「陛下這樣好大喜功,我真的不能說一句百姓之福。」
香巧沒再勸他,知道勸不了。
另一邊,甘露殿內,雷念兒也勸著貝婧初。
「剛才怎麼還生氣了呢?」
「每次有點對現狀的改變,都有人跳出來反對。」
「不是這個,就是那個,臣以為陛下早就習慣了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