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不管怎麼說,蕭四爺始終有強權在手,倘若他威逼利誘,讓阿姐低頭,那這樣的前程,阿寶不要也罷。」
看著對方清澈的眼睛,沈映蓉有點慚愧,她語重心長道:「阿寶現在還小,以後待你長大,就會明白我今日做出的選擇。」
沈旭不解,「為什麼要等到長大才能明白?」又道,「比起阿寶的前程,我更希望看到阿姐像以前那樣活得自在開懷。」
沈映蓉想了想,回答道:「最初我與蕭四郎確實牛頭不對馬嘴。」
沈旭嫌棄道:「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沈映蓉點頭,「確實如此。」
沈旭:「那阿姐為何還要委曲求全?」
沈映蓉:「……」
這個……tຊ真的沒法跟他解釋,因為會破壞她的形象。
一個比她年紀小,有八塊腹肌,床上又得勁兒,還是初婚,臉嘴身段也上乘,願意給她鋪下錦繡前程,對她有著狂熱的偏執仰慕,願意為她處處周全妥帖,以她為首的男人。
寶啊,這個……真的沒法拒絕。
第四十四章
沈映蓉忽悠了好一會兒才把沈旭給忽悠過去了, 第二天上午沈家人前往鍾府拜訪。
沈映蓉一一介紹,雙方相互見禮寒暄。
鍾府的小兒子鍾三郎跟沈旭差不多大的年歲,倒也能說到一塊兒去。
長輩們在前廳提起當年沈肅在京時的情形, 沈方哲不敢丟閨女的臉,處處注意言行, 不卑不亢, 就算家道中落, 也要留幾分文士風骨。
趙氏也很知趣, 雖然言語少了些, 卻也大方體面。
鍾國淮對他們的態度甚好, 輕言細語,一點都沒有官架子。
雙方多聊了陣兒, 沈方哲緊繃的狀態才稍稍松泛自在了些。
如果說鍾家最初的幫助是出自於祖輩的情誼, 那現在的接觸就多了幾分現實的考量。
一來沈映蓉自身優秀,能把蕭煜抓牢可見有幾分本事。
二來則是沈家攀上蕭家這棵大樹, 未來有極大的可能翻身重回往日榮光, 與他們親近對鍾府前程有裨益。
整整一日沈家都在鍾府敘舊,敘祖輩情誼,敘敗落過往,敘宜州的鄉土風情。
正午庖廚備下不少好菜招待, 因著有蕭煜暖場子, 氣氛倒是活躍。
兩邊長輩把議親的事情商談穩妥後,之後三書六禮鍾家打算請官媒娘子代他們去國公府走過程。
下午晚些時候沈家打道回府,鍾家夫妻相送。
與他們拜別,在回去的途中, 沈方哲嘆道:「我兒能結交到鍾家,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沈映蓉道:「不瞞父親, 當初我曾書寫過三封求救信函送出去,結果只有鍾府回應,其餘兩家皆置之不理。
「若我沒猜錯,待這樁親事走上流程,另外兩家多半會來拜訪咱們沈家。」
沈方哲年輕時早已見慣人情冷暖,感慨道:「人在,情在;人走,茶涼。」
沈映蓉現實道:「可不是,待你有益處時,周邊一切都是友善的。」又道,「現在爹娘既然進京來了,以後自要想法子站穩腳跟,為阿寶鋪路。」
沈方哲點頭,「惠娘所言甚是。」
沈映蓉慫恿道:「爹熬了大半輩子仍舊是個秀才,往日要養家餬口,沒有多餘的心思花費在功課上。
「如今你到了這兒,待把阿寶送去國子監求學,你便輕鬆許多。
「若有興致,爹也可再試一試科舉這條路,還心中之願。」
聽到這話,沈方哲連連擺手,「惠娘莫要打趣我,你爹年紀大了,眼花心盲的,學不進去。」
沈映蓉:「瞎說,爹做了那麼多年的教書先生,哪有看不進去的道理?
「朝廷官員致仕得七十歲,你還不到五十,還有二十多年折騰呢。
「反正日後你們不用為生計操勞,家裡頭也有僕人照料,給自己找點事打發時日,莫要把心思都放到阿寶身上了,他在國子監有頂尖的夫子教學,無需你們費心。
「依我之見,爹平生所願既然是科舉,不妨重新撿起。
「你是你,阿寶是阿寶,以前為著養家餬口把自己放到了一邊,如今子女們無需你操勞,便該好好為自己活一回。」
這話頗令人窩心。
沈方哲頗覺詫異,笑吟吟問:「惠娘什麼時候有這般覺悟了?」
沈映蓉也笑了起來,「是四郎跟我說的,你別看他紈絝,卻比多數人都活得通透。
「以往我就當他是個不務正業的,不曾想對處世很有一番見解。
「他同女兒說,讓我走出去,像個男兒那樣立起來。既然喜歡書畫,便走出去結交志同道合之士,勿要守著後宅那一畝三分地瞎折騰。
「爹還是讀書人呢,到底沒有他活得通透,在他眼裡,從來不會拘泥於女兒身,只要是自己想去做的,就只管放手去做。
「起初我怎麼都看他不順眼,一門心思想著回宜州,後來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豁達把我打動,覺得他比吳閱的格局大,容得下人,便想著,或許這個人沒有那麼不堪。」
聽了她的感悟,沈方哲欣慰道:「天底下的男兒到底受禮教約束,包括你爹我,也不能免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看著對方清澈的眼睛,沈映蓉有點慚愧,她語重心長道:「阿寶現在還小,以後待你長大,就會明白我今日做出的選擇。」
沈旭不解,「為什麼要等到長大才能明白?」又道,「比起阿寶的前程,我更希望看到阿姐像以前那樣活得自在開懷。」
沈映蓉想了想,回答道:「最初我與蕭四郎確實牛頭不對馬嘴。」
沈旭嫌棄道:「他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沈映蓉點頭,「確實如此。」
沈旭:「那阿姐為何還要委曲求全?」
沈映蓉:「……」
這個……tຊ真的沒法跟他解釋,因為會破壞她的形象。
一個比她年紀小,有八塊腹肌,床上又得勁兒,還是初婚,臉嘴身段也上乘,願意給她鋪下錦繡前程,對她有著狂熱的偏執仰慕,願意為她處處周全妥帖,以她為首的男人。
寶啊,這個……真的沒法拒絕。
第四十四章
沈映蓉忽悠了好一會兒才把沈旭給忽悠過去了, 第二天上午沈家人前往鍾府拜訪。
沈映蓉一一介紹,雙方相互見禮寒暄。
鍾府的小兒子鍾三郎跟沈旭差不多大的年歲,倒也能說到一塊兒去。
長輩們在前廳提起當年沈肅在京時的情形, 沈方哲不敢丟閨女的臉,處處注意言行, 不卑不亢, 就算家道中落, 也要留幾分文士風骨。
趙氏也很知趣, 雖然言語少了些, 卻也大方體面。
鍾國淮對他們的態度甚好, 輕言細語,一點都沒有官架子。
雙方多聊了陣兒, 沈方哲緊繃的狀態才稍稍松泛自在了些。
如果說鍾家最初的幫助是出自於祖輩的情誼, 那現在的接觸就多了幾分現實的考量。
一來沈映蓉自身優秀,能把蕭煜抓牢可見有幾分本事。
二來則是沈家攀上蕭家這棵大樹, 未來有極大的可能翻身重回往日榮光, 與他們親近對鍾府前程有裨益。
整整一日沈家都在鍾府敘舊,敘祖輩情誼,敘敗落過往,敘宜州的鄉土風情。
正午庖廚備下不少好菜招待, 因著有蕭煜暖場子, 氣氛倒是活躍。
兩邊長輩把議親的事情商談穩妥後,之後三書六禮鍾家打算請官媒娘子代他們去國公府走過程。
下午晚些時候沈家打道回府,鍾家夫妻相送。
與他們拜別,在回去的途中, 沈方哲嘆道:「我兒能結交到鍾家,也算是祖墳冒青煙了。」
沈映蓉道:「不瞞父親, 當初我曾書寫過三封求救信函送出去,結果只有鍾府回應,其餘兩家皆置之不理。
「若我沒猜錯,待這樁親事走上流程,另外兩家多半會來拜訪咱們沈家。」
沈方哲年輕時早已見慣人情冷暖,感慨道:「人在,情在;人走,茶涼。」
沈映蓉現實道:「可不是,待你有益處時,周邊一切都是友善的。」又道,「現在爹娘既然進京來了,以後自要想法子站穩腳跟,為阿寶鋪路。」
沈方哲點頭,「惠娘所言甚是。」
沈映蓉慫恿道:「爹熬了大半輩子仍舊是個秀才,往日要養家餬口,沒有多餘的心思花費在功課上。
「如今你到了這兒,待把阿寶送去國子監求學,你便輕鬆許多。
「若有興致,爹也可再試一試科舉這條路,還心中之願。」
聽到這話,沈方哲連連擺手,「惠娘莫要打趣我,你爹年紀大了,眼花心盲的,學不進去。」
沈映蓉:「瞎說,爹做了那麼多年的教書先生,哪有看不進去的道理?
「朝廷官員致仕得七十歲,你還不到五十,還有二十多年折騰呢。
「反正日後你們不用為生計操勞,家裡頭也有僕人照料,給自己找點事打發時日,莫要把心思都放到阿寶身上了,他在國子監有頂尖的夫子教學,無需你們費心。
「依我之見,爹平生所願既然是科舉,不妨重新撿起。
「你是你,阿寶是阿寶,以前為著養家餬口把自己放到了一邊,如今子女們無需你操勞,便該好好為自己活一回。」
這話頗令人窩心。
沈方哲頗覺詫異,笑吟吟問:「惠娘什麼時候有這般覺悟了?」
沈映蓉也笑了起來,「是四郎跟我說的,你別看他紈絝,卻比多數人都活得通透。
「以往我就當他是個不務正業的,不曾想對處世很有一番見解。
「他同女兒說,讓我走出去,像個男兒那樣立起來。既然喜歡書畫,便走出去結交志同道合之士,勿要守著後宅那一畝三分地瞎折騰。
「爹還是讀書人呢,到底沒有他活得通透,在他眼裡,從來不會拘泥於女兒身,只要是自己想去做的,就只管放手去做。
「起初我怎麼都看他不順眼,一門心思想著回宜州,後來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豁達把我打動,覺得他比吳閱的格局大,容得下人,便想著,或許這個人沒有那麼不堪。」
聽了她的感悟,沈方哲欣慰道:「天底下的男兒到底受禮教約束,包括你爹我,也不能免俗。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