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頁
待那之後,各處局勢大定,她便會正式廢弛節度使官制。
作為手握兵權起家的新帝,李歲寧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節度使之制尾大不掉的致命弊端,她不會重蹈前人覆轍,成為被地方軍權挾制的傀儡君王。
如今大勢初定,邊境不容許有任何閃失,西南部有了肖旻和薺菜鎮守收攏,東部有康叢和石滿,北方有朔方軍和隴右大軍——以及李歲寧先前與北狄議和時,提到的安北大都護府。
李歲寧要改安北都護府為大都護府,另要在北狄境內建立三座都護府,歸大都護府統轄——白鴻已自薦前往北狄負責督進此事。
唐醒在北狄之戰中有功,亦當賞,但他實在不習慣被一個官職長久枯燥地拘於一處,於是李歲寧給了他一個監察御史的身份,讓他代天子巡查天下去了。
之後有出使異邦的差事,李歲寧也打算一併交給他,也算兩相得宜,人盡其用。
除了以上有功者的封賞之外,餘下的便是對殉國者的追封了。
何武虎等武將皆得追封,戰死的普通士卒,凡有家眷後代者一概得撫恤厚待。
何武虎沒有家人,賞賜由七虎代為領下,七虎想了想,將那些賞賜交給了薺菜。
薺菜取出一半,分給了七虎等陪著何武虎出生入死的弟兄,餘下的用於撫恤何武虎麾下的戰死者家眷,薺菜自己則未有留下分毫——何武虎將江都的小院留給了她,從心意上來說,那已經很貴重了。
薺菜會用江都城中那兩座相鄰的小院,來收養更多的孩子。
駱觀臨被追封為太子太傅,諡號「貞信」,入其家鄉州府文廟與鄉賢祠中,並賜爵蘄國公,由其後人承襲。
其女駱溪,入了工部學習歷練。
其子駱澤跟隨刑部侍郎宋顯左右,暫任主簿職。
金婆婆卻也閒不住,她本要自請回江都作坊去,姚冉得知此事,與她道,作坊不會只建在江都,洛陽等地也已在選址了,之後少不了她老人家用武之地。
金婆婆這才滿口應下,安心留了下來。
說到作坊與工造之事,先前沈三貓婉拒入京為官,曾在信中隨口提議,再過幾年,倒可以讓阿澈入工部磨練,孩子正年少,做人也比他有底線,是個可造之材。
李歲寧還沒來得及抽出時間考慮此事,阿澈卻已經被孟列先一步拐去登泰樓了。
先前在江都時,阿澈一直跟在孟列身邊做事,不知何時卻是入了孟列的眼。
阿澈踏實勤奮,更重要的是,他無親無故,曾得陛下所救,待陛下忠心不二……這一點,和當年的孟列很相似。
孟列自認年紀也要大了,但他手中的暗樁情報網卻不能因陛下登基而就此廢弛,相反,理應要更加用心經營下去。
孟列需要找一個可以接手的人帶在身邊用心培養,阿澈就是他選定的人。
阿澈跟在孟列身後學習打理樓中事務,此一日阿澈學著向孟列匯總近日京畿被人關注的大小消息,其中便有關於忠勇侯和大長公主李容之間的大量傳聞,孟列聽得一臉無語,乾脆道:「……有關此二人的,略過。」
如今滿京城幾乎都知道了常歲安是宣安大長公主所出,這已是個公開的秘密。
知曉了這段關係後,便有人暗中猜測對賭——忠勇侯是否有望博得名分,成為盤古開天地以來最老的駙馬?
常闊聽說此事,氣得好幾天沒出門。
他不出門,宣安大長公主倒來尋他,當然,必是打著「來看兒子」的名號。
常歲安回京後實在很忙,凡是待在城中時,總要在侯府和大長公主府之間兩頭跑,端水端到汗流浹背懷疑人生。
好在他得封歸德將軍之後,大多時候都在城外玄策軍營中處理軍務,三五日也回不來一趟。
今日常歲安便不在城中,但不妨礙醉翁李容來尋。
……
天色將晚,等在皇城外的崔琅,見到那身穿醫士袍服的熟悉身影走出來,忙迎上去:「綿綿!」
喬玉綿如今在宮中太醫署中為醫官。
喬玉綿本想將拖油瓶師父也帶上,但孫大夫如何也不敢進宮。
最後,孫大夫同意了跟隨褚老太傅住去京郊別院,那裡山清水秀安靜自在,太傅的身體需要有一位醫者照看調養,也方便喬玉綿隨時去向師父請教醫理。
此時,喬玉綿看一眼投來目光的幾名官員,小聲問崔琅:「你等在這裡作何?」
「今日我阿娘登門去了……」崔琅學著她壓低聲音:「一壺午後來傳話,說是相談甚歡!王夫人還留了我阿娘用飯呢嘿嘿。」
喬玉綿臉色微紅,也不掩飾自己眼底的歡喜,點頭說:「我阿爹前日裡也誇你了。」
崔琅忙問怎麼夸的。
喬玉綿邊往前走,邊說:「原以為是棵歹筍,卻未成想筍皮一層層剝開後,竟長成這樣直溜的好竹子了。」
「……」崔琅豎起大拇指:「岳父大人眼光果然毒辣!」
說著,挺直腰背,輕拍了拍胸膛,自信道:「我往後必定努力長得更直溜些!」
喬玉綿臉紅得更厲害了,又看一眼身後,嗔道:「快別瞎喊了……」
崔琅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喊出了心裡話,忙拍了拍自己的嘴,以示懲戒。
二人說著話一同往前走,崔琅才另又問:「選立皇夫之事……陛下可有示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作為手握兵權起家的新帝,李歲寧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節度使之制尾大不掉的致命弊端,她不會重蹈前人覆轍,成為被地方軍權挾制的傀儡君王。
如今大勢初定,邊境不容許有任何閃失,西南部有了肖旻和薺菜鎮守收攏,東部有康叢和石滿,北方有朔方軍和隴右大軍——以及李歲寧先前與北狄議和時,提到的安北大都護府。
李歲寧要改安北都護府為大都護府,另要在北狄境內建立三座都護府,歸大都護府統轄——白鴻已自薦前往北狄負責督進此事。
唐醒在北狄之戰中有功,亦當賞,但他實在不習慣被一個官職長久枯燥地拘於一處,於是李歲寧給了他一個監察御史的身份,讓他代天子巡查天下去了。
之後有出使異邦的差事,李歲寧也打算一併交給他,也算兩相得宜,人盡其用。
除了以上有功者的封賞之外,餘下的便是對殉國者的追封了。
何武虎等武將皆得追封,戰死的普通士卒,凡有家眷後代者一概得撫恤厚待。
何武虎沒有家人,賞賜由七虎代為領下,七虎想了想,將那些賞賜交給了薺菜。
薺菜取出一半,分給了七虎等陪著何武虎出生入死的弟兄,餘下的用於撫恤何武虎麾下的戰死者家眷,薺菜自己則未有留下分毫——何武虎將江都的小院留給了她,從心意上來說,那已經很貴重了。
薺菜會用江都城中那兩座相鄰的小院,來收養更多的孩子。
駱觀臨被追封為太子太傅,諡號「貞信」,入其家鄉州府文廟與鄉賢祠中,並賜爵蘄國公,由其後人承襲。
其女駱溪,入了工部學習歷練。
其子駱澤跟隨刑部侍郎宋顯左右,暫任主簿職。
金婆婆卻也閒不住,她本要自請回江都作坊去,姚冉得知此事,與她道,作坊不會只建在江都,洛陽等地也已在選址了,之後少不了她老人家用武之地。
金婆婆這才滿口應下,安心留了下來。
說到作坊與工造之事,先前沈三貓婉拒入京為官,曾在信中隨口提議,再過幾年,倒可以讓阿澈入工部磨練,孩子正年少,做人也比他有底線,是個可造之材。
李歲寧還沒來得及抽出時間考慮此事,阿澈卻已經被孟列先一步拐去登泰樓了。
先前在江都時,阿澈一直跟在孟列身邊做事,不知何時卻是入了孟列的眼。
阿澈踏實勤奮,更重要的是,他無親無故,曾得陛下所救,待陛下忠心不二……這一點,和當年的孟列很相似。
孟列自認年紀也要大了,但他手中的暗樁情報網卻不能因陛下登基而就此廢弛,相反,理應要更加用心經營下去。
孟列需要找一個可以接手的人帶在身邊用心培養,阿澈就是他選定的人。
阿澈跟在孟列身後學習打理樓中事務,此一日阿澈學著向孟列匯總近日京畿被人關注的大小消息,其中便有關於忠勇侯和大長公主李容之間的大量傳聞,孟列聽得一臉無語,乾脆道:「……有關此二人的,略過。」
如今滿京城幾乎都知道了常歲安是宣安大長公主所出,這已是個公開的秘密。
知曉了這段關係後,便有人暗中猜測對賭——忠勇侯是否有望博得名分,成為盤古開天地以來最老的駙馬?
常闊聽說此事,氣得好幾天沒出門。
他不出門,宣安大長公主倒來尋他,當然,必是打著「來看兒子」的名號。
常歲安回京後實在很忙,凡是待在城中時,總要在侯府和大長公主府之間兩頭跑,端水端到汗流浹背懷疑人生。
好在他得封歸德將軍之後,大多時候都在城外玄策軍營中處理軍務,三五日也回不來一趟。
今日常歲安便不在城中,但不妨礙醉翁李容來尋。
……
天色將晚,等在皇城外的崔琅,見到那身穿醫士袍服的熟悉身影走出來,忙迎上去:「綿綿!」
喬玉綿如今在宮中太醫署中為醫官。
喬玉綿本想將拖油瓶師父也帶上,但孫大夫如何也不敢進宮。
最後,孫大夫同意了跟隨褚老太傅住去京郊別院,那裡山清水秀安靜自在,太傅的身體需要有一位醫者照看調養,也方便喬玉綿隨時去向師父請教醫理。
此時,喬玉綿看一眼投來目光的幾名官員,小聲問崔琅:「你等在這裡作何?」
「今日我阿娘登門去了……」崔琅學著她壓低聲音:「一壺午後來傳話,說是相談甚歡!王夫人還留了我阿娘用飯呢嘿嘿。」
喬玉綿臉色微紅,也不掩飾自己眼底的歡喜,點頭說:「我阿爹前日裡也誇你了。」
崔琅忙問怎麼夸的。
喬玉綿邊往前走,邊說:「原以為是棵歹筍,卻未成想筍皮一層層剝開後,竟長成這樣直溜的好竹子了。」
「……」崔琅豎起大拇指:「岳父大人眼光果然毒辣!」
說著,挺直腰背,輕拍了拍胸膛,自信道:「我往後必定努力長得更直溜些!」
喬玉綿臉紅得更厲害了,又看一眼身後,嗔道:「快別瞎喊了……」
崔琅這才意識到自己方才喊出了心裡話,忙拍了拍自己的嘴,以示懲戒。
二人說著話一同往前走,崔琅才另又問:「選立皇夫之事……陛下可有示下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