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頁
李歲寧伏在顛簸的馬背上,御風一路在前,為歸期指引方向。
歸期力疲之下,與後方追兵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縮短。
幸而此路蜿蜒多變,後方追兵不具備放箭的條件。
如此拼命奔行二十餘里,歸期再次臨近力竭之際,猛然嘶鳴著急停下來。
前方是斷崖邊緣!
此處斷崖如同大山探出來的一隻巨手,三面皆是險峻山崖,正前方與另一處山體邊沿相鄰,但至少也隔了接近一丈之距。
御風已飛至對面,盤旋著催促歸期。
歸期驚懼後退,一向脾氣不好的它簡直想罵鳥了——這破鳥怎麼帶的路,它可是馬!它是馬啊!
看著那不可能跨越的溝壑,歸期嘶鳴後退著。
這時,忽有馬蹄聲至,卻是一匹空騎。
它通身棕紅,唯額間一點勝雪白,穿過一片半人高的枯草地,在大雪中奔現而出。
那是榴火。
原本被留下的榴火,在李歲寧動身不久之後,便獨自跟了上來。
但它跑得慢,沒能及時追上隊伍,於是一路循著蹤跡氣息,直到此時才來到此處。
後方追兵漸近,榴火催促歸期過崖。
歸期仍舊不敢,哀鳴著不復往日威風,眼睛裡泛出淚光。
榴火怒其不爭般嘶吼一聲,不知在傳達著何意,並重重擠撞了一下歸期,而後突然奔向斷崖。
歸期見狀,神情與通身皮毛一凜,不再猶疑,立即緊隨而上。
榴火年少時,曾經帶著它的主人,成功跨越過類似寬度的壕溝,除它之外,軍中再無第二匹戰馬可以做到。
但如今的榴火已經老了。
它也知道自己老了。
垂垂老矣的戰馬凌空躍至斷崖上方,屈起的馬腿前蹄在即將觸碰到對面崖壁時,伸出前蹄,奮力往前扒去,勉強扒住積雪山石——
在它的下半身懸空下墜之際,緊隨而至的年輕戰馬飛踏而來,一瞬間以身下老馬將墜的軀體為橋,成功奔躍而上!
歸期驟然落地,蹄下不支打滑,嘶鳴著摔滑而出,將背上的李歲寧也甩了出去。
同一刻,榴火的嘶鳴聲伴隨著積雪和山石碎塊,一同往崖下墜去,迴蕩著,直至消失。
相傳羚羊一族需要翻越山崖峭壁之時,老去的羚羊會以身軀性命為橋,助年幼的羚羊飛渡,這是生存本能,亦見舐犢之情。
而在這二者之外,從江都到太原,再從太原來到北狄的榴火,始終都在踐行著它的忠誠與勇毅。
它的身軀老去,忠心卻從未消減。
於燭火將熄之年固執地奔襲萬里,它等得似乎便是此刻。
那些北狄軍很快趕到,他們無不急急勒馬,而他們身下的馬匹無一敢試圖跨越這斷崖。
看著對面的馬蹄滑摔之痕,那些北狄人震驚之餘,甚至有人流露出一瞬的嘆服之色。
為首之人抬起手,讓身側的部將收起了長弓。
那一人一馬似乎是摔落於對面雪中下坡之處,又有山石阻擋,視線根本看不到具體位置,再多的箭矢也是白費。
想到今晨在帳中聽到的那個消息以及方才所見阿史那提烈之死,那名部將下令後撤,先擇路繞行再說。
而即便是最近的一條路繞至對面山中,至少需要大半日的時間,甚至更久。
摔落雪中的李歲寧嘗試起身,又再次倒下。
歸期步伐艱難地走到李歲寧身邊,悲鳴著摔臥在她身側。
李歲寧翻轉身形,仰躺於雪中,屈指於蒼白染血的唇邊,吹出一聲哨音。
沒有回應,她便又持續吹出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直到沒了氣力。
大片雪花砸在女子眉眼間,壓著雪花的蒼白眼睫一顫,一顆圓圓的淚珠自眼角滾落而出,划過眉尾,黏上雪片,瞬間便將其融化。
待再積攢了些力氣,李歲寧便再次吹響哨聲,一遍遍重複著,不肯放棄。
不知過了多久,一聲鷹嘯入耳。
李歲寧正待再次吹哨時,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拔出靴間短刀,插入雪中,撐著坐直起身,看向前側方。
御風飛到李歲寧面前,鳴叫著盤旋了數圈之後,又忽而飛去,在不遠處打轉。
直到它的後方出現了一抹棕紅。
凜冽風雪中,年邁的馬匹步伐緩慢吃力地蹚著厚厚的積雪走來。
李歲寧怔怔而望,直到一身皆是刮傷的老馬走到她眼前,嘶鳴一聲,折腿無力地跪倒下來。
李歲寧猛然緊緊抱住它的頭,以額相貼,閉眼淚如雨下,像個失而復得的孩子,近乎感激地喊它的名字:「……榴火!」
御風盤旋了一陣後,落在歸期身上,正累得大喘氣的歸期四腳朝天將它甩下,御風沾了一身雪,大力地撲棱著翅膀,撲棱乾淨後,收膀於身側,幾分神氣。
御風對此一帶的地形最為熟悉,榴火墜落的崖底是一條急流,水流由上至下十分湍急,結冰不厚,冰面上方被積雪覆蓋真容,乍然看不出端倪。
榴火墜入水中,被沖入下游,御風一路追去,將它帶回。
榴火身上破開了許多口子,有被山石剮蹭,有被冰塊劃傷,但它下墜之際屈藏起了四肢,因此未曾重傷腿部。
馬腿是戰馬最重要的部位,馬腿斷則必死,即便存了必死之心的榴火在最後關頭,也未曾放棄過求生,這一點和它的主人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歸期力疲之下,與後方追兵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縮短。
幸而此路蜿蜒多變,後方追兵不具備放箭的條件。
如此拼命奔行二十餘里,歸期再次臨近力竭之際,猛然嘶鳴著急停下來。
前方是斷崖邊緣!
此處斷崖如同大山探出來的一隻巨手,三面皆是險峻山崖,正前方與另一處山體邊沿相鄰,但至少也隔了接近一丈之距。
御風已飛至對面,盤旋著催促歸期。
歸期驚懼後退,一向脾氣不好的它簡直想罵鳥了——這破鳥怎麼帶的路,它可是馬!它是馬啊!
看著那不可能跨越的溝壑,歸期嘶鳴後退著。
這時,忽有馬蹄聲至,卻是一匹空騎。
它通身棕紅,唯額間一點勝雪白,穿過一片半人高的枯草地,在大雪中奔現而出。
那是榴火。
原本被留下的榴火,在李歲寧動身不久之後,便獨自跟了上來。
但它跑得慢,沒能及時追上隊伍,於是一路循著蹤跡氣息,直到此時才來到此處。
後方追兵漸近,榴火催促歸期過崖。
歸期仍舊不敢,哀鳴著不復往日威風,眼睛裡泛出淚光。
榴火怒其不爭般嘶吼一聲,不知在傳達著何意,並重重擠撞了一下歸期,而後突然奔向斷崖。
歸期見狀,神情與通身皮毛一凜,不再猶疑,立即緊隨而上。
榴火年少時,曾經帶著它的主人,成功跨越過類似寬度的壕溝,除它之外,軍中再無第二匹戰馬可以做到。
但如今的榴火已經老了。
它也知道自己老了。
垂垂老矣的戰馬凌空躍至斷崖上方,屈起的馬腿前蹄在即將觸碰到對面崖壁時,伸出前蹄,奮力往前扒去,勉強扒住積雪山石——
在它的下半身懸空下墜之際,緊隨而至的年輕戰馬飛踏而來,一瞬間以身下老馬將墜的軀體為橋,成功奔躍而上!
歸期驟然落地,蹄下不支打滑,嘶鳴著摔滑而出,將背上的李歲寧也甩了出去。
同一刻,榴火的嘶鳴聲伴隨著積雪和山石碎塊,一同往崖下墜去,迴蕩著,直至消失。
相傳羚羊一族需要翻越山崖峭壁之時,老去的羚羊會以身軀性命為橋,助年幼的羚羊飛渡,這是生存本能,亦見舐犢之情。
而在這二者之外,從江都到太原,再從太原來到北狄的榴火,始終都在踐行著它的忠誠與勇毅。
它的身軀老去,忠心卻從未消減。
於燭火將熄之年固執地奔襲萬里,它等得似乎便是此刻。
那些北狄軍很快趕到,他們無不急急勒馬,而他們身下的馬匹無一敢試圖跨越這斷崖。
看著對面的馬蹄滑摔之痕,那些北狄人震驚之餘,甚至有人流露出一瞬的嘆服之色。
為首之人抬起手,讓身側的部將收起了長弓。
那一人一馬似乎是摔落於對面雪中下坡之處,又有山石阻擋,視線根本看不到具體位置,再多的箭矢也是白費。
想到今晨在帳中聽到的那個消息以及方才所見阿史那提烈之死,那名部將下令後撤,先擇路繞行再說。
而即便是最近的一條路繞至對面山中,至少需要大半日的時間,甚至更久。
摔落雪中的李歲寧嘗試起身,又再次倒下。
歸期步伐艱難地走到李歲寧身邊,悲鳴著摔臥在她身側。
李歲寧翻轉身形,仰躺於雪中,屈指於蒼白染血的唇邊,吹出一聲哨音。
沒有回應,她便又持續吹出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直到沒了氣力。
大片雪花砸在女子眉眼間,壓著雪花的蒼白眼睫一顫,一顆圓圓的淚珠自眼角滾落而出,划過眉尾,黏上雪片,瞬間便將其融化。
待再積攢了些力氣,李歲寧便再次吹響哨聲,一遍遍重複著,不肯放棄。
不知過了多久,一聲鷹嘯入耳。
李歲寧正待再次吹哨時,忽然意識到了什麼,拔出靴間短刀,插入雪中,撐著坐直起身,看向前側方。
御風飛到李歲寧面前,鳴叫著盤旋了數圈之後,又忽而飛去,在不遠處打轉。
直到它的後方出現了一抹棕紅。
凜冽風雪中,年邁的馬匹步伐緩慢吃力地蹚著厚厚的積雪走來。
李歲寧怔怔而望,直到一身皆是刮傷的老馬走到她眼前,嘶鳴一聲,折腿無力地跪倒下來。
李歲寧猛然緊緊抱住它的頭,以額相貼,閉眼淚如雨下,像個失而復得的孩子,近乎感激地喊它的名字:「……榴火!」
御風盤旋了一陣後,落在歸期身上,正累得大喘氣的歸期四腳朝天將它甩下,御風沾了一身雪,大力地撲棱著翅膀,撲棱乾淨後,收膀於身側,幾分神氣。
御風對此一帶的地形最為熟悉,榴火墜落的崖底是一條急流,水流由上至下十分湍急,結冰不厚,冰面上方被積雪覆蓋真容,乍然看不出端倪。
榴火墜入水中,被沖入下游,御風一路追去,將它帶回。
榴火身上破開了許多口子,有被山石剮蹭,有被冰塊劃傷,但它下墜之際屈藏起了四肢,因此未曾重傷腿部。
馬腿是戰馬最重要的部位,馬腿斷則必死,即便存了必死之心的榴火在最後關頭,也未曾放棄過求生,這一點和它的主人一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