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憶作祟,他一瞬間猛地閉上眼睛,頭臉上留下的傷疤仿佛又變得鮮血淋漓,阿史那提烈睜開眼睛時,猛地將短刀穿入羊頸,發泄內心涌動著的恨意與暴虐。

  他未曾擦拭手上的血污,跨上馬去,帶著一身殺意,率兵離開王庭。

  冬月至,灰色雲層浮動著,送來了初雪的氣息。

  天將拂曉,京師榮王府內,李隱披衣立於閣樓窗內,靜靜望著空中飄蕩著的細小雪粒。

  說來很荒謬,他做了一場噩夢,被驚醒了。

  他很少做夢,更從未在夢中感到過驚嚇。

  他夢到了阿尚。

  準確來說,他夢到的是李歲寧,他從未見過李歲寧,夢中她的臉變成了阿尚的模樣。

  或是日有所思……

  太原傳回消息,女帝拒絕了他的「相迎」,並言:

  【大盛是否得安,不在京畿,而在北境。】

  【朕為天子,北境一日未安,朕便一日留守太原。】

  【待北境戰事告捷,朕自與儲君同歸。】

  話語中非但拒絕了榮王迎其回京的提議,也破除了皇太女已葬身北狄的傳言,且愈發堅定地承認並支持著李歲寧作為李氏江山皇太女的身份。

  天子此言,傳揚甚廣,四下議論紛紛。

  身處太原的官員中,已有人暗中倒戈榮王,傳信告知,女帝此舉此言並非受人脅迫,而是主動為之——

  李隱由此心生猜疑。

  他很了解明後,自然也想過她拒絕返京的可能,但是明後如此堅定而不留後路的態度,已不單單只是在與他抗衡,而像是堅信李歲寧必然能活著回來……

  明後從來不是甘願為他人作嫁衣者,魚死網破才是她的作風,時至今日她大勢已去,她該知曉自己已沒有機會重掌皇權,可她仍主動堅定地為李歲寧鋪路……是相信李歲寧之後必然會留她一條活路嗎?

  面對皇權性命之爭,明後何以會這般信任李歲寧?

  仔細想來,從最開始,明後對李歲寧似乎便有著無由來的信任……

  從不信人者,敢去信人,且是去信一個野心勃勃的威脅者……這是為何?因為明後自覺能夠掌控對方?她拿什麼來掌控?

  據他所知,上一個「有幸」被明後以如此態度對待之人,還是阿尚。

  李隱本能地想去否認那個荒謬的可能,但此時思及那個夢,以及明洛所言「秘事」,卻不禁想——他一心想要避開那心魔,以免被其所擾影響判斷,是否反倒因此忽略錯失了某些真相?

  李隱忽然陷入詭異矛盾的冷靜與虛幻並存的感受之中。

  他遙望著太原與北境,心間慢慢做出了一個決定。

  或許他不該輕敵,不該認定李歲寧就一定不能活著回來……

  他很好奇那個真相,但他不打算去親自印證了。

  很多時候,所謂真相是這世間最大的魚餌,當你走到它面前時,便也落入了它的陷阱中,想反抗卻已經晚了。

  他終於走到了京師,已至這最後關頭,不該再容許任何差池出現……

  「她」也好,明後也罷,還有那個真相……統統都留在太原和北境吧。

  等來日黃泉下相見,他再親自與阿尚印證不遲。

  死掉的人,只該死後再相見。

  李隱一向平靜的眼底無聲聚起風雪,欲以此風雪埋葬一切意外。

  天亮時,李隱折返房中,提筆寫下了一封回信。

  駱觀臨前來求見時,一名護衛自閣中行出。

  駱觀臨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那遠去的護衛。

  經他觀察,此人乃是榮王心腹,只負責往來傳遞與劍南道之間的重要信件。

  這麼早的時辰,必然不會是來向榮王送信的,那麼便是要替榮王送信回劍南道了……

  可此時劍南道有什麼重要之事,竟能讓榮王親自寫信?

  駱觀臨看向西面方向,山南西道,劍南道……而劍南道之外,即是異域。

  駱觀臨眼底微動,結合暗中所知以及此時局面,心間迅速浮現一個近乎瘋狂的猜測。

  「駱先生。」

  一名僕從行出,恭敬道:「王爺請先生入內。」

  駱觀臨斂容頷首,踏入閣中。

  風雪飄渺,蒼穹是一望無際的灰色。

  天地如將熄之爐,雪片如爐上灰燼浮旋。

  經過半月的搜尋,阿史那提烈終究是探查到了盛軍隊伍的蹤跡。

  這裡是北狄的地界,可以通往王庭的路,無論明暗,阿史那提烈每一條都很清楚。天公不作美,雪不大不小,剛好足夠馬蹄留下痕跡,而又不會那麼快便被掩蓋。

  在北狄大軍的圍堵之下,雙方人馬最終在一條山道中相遇對峙。

  一隻首級被拋了過來,在雪地里滾出一道刺目的血痕。

  李歲寧坐於馬上,看向那被拋來的頭顱,片刻後,視線前移,抬起眼睛,目光落在對方為首之人身上。

  看著那半張黃金面具,狐狸絨帽遮蓋下,她露出了意料之中的神情。

  果然是他,阿史那,提烈。

  第619章 盡全力求生路

  阿史那提烈的視線也鎖定在了李歲寧身上。

  他雙手握著韁繩,坐於馬上,注視著那身著玄披的女子,拿漢話一字字揚聲道:「聽聞大盛皇太女親至,特率重兵相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