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頁
北狄如今的這位可汗正當壯年,野心勃勃……所以,此人必須要死。
否則戰事將永遠沒有可能真正停息。
此次李歲寧決意打進北狄後方,不單是為了擾亂前方北狄大軍人心。
在此之前,她早已安排了唐醒秘密潛入北狄,但這條路十分冒險,甚至要看賭運如何,她不能只將希望寄託於此。
既是冒險的路,便當多走幾條來試,或許總有一條走得通,正如下注,不能只押在一處。
李歲寧看進更遠處,站起身來:「崔令安,我該走了。」
她轉頭看向崔璟,語氣如常輕鬆:「你這場掩護打得很不錯,且就送到這裡吧。」
突襲是真,試一試「發機飛火」的威力是真,震懾北狄軍心是真,藉機掩護她深入北狄也是真,只有趁著阿史德元利大軍陷入混亂之際,她才有機會深入北狄境內。
第614章 已經很足夠了
「殿下在此稍候片刻。」
崔璟說罷這句話,轉身走向了自己的馬,片刻便折返,手中多了一隻包袱。
李歲寧看向那隻包袱:「給我的?」
崔璟點頭,遞過去。
李歲寧幾分好奇,當即便打開了包袱,卻見其內之物是一頂由整張銀狐皮縫製而成的絨帽。
此時才是秋初。
李歲寧卻很有興致地將它戴上,絨帽很大很厚實,可以護住整個腦袋和耳朵。李歲寧手指麻利地將下方系帶打了個結,於是兩側臉頰也被裹住大半,只露出一雙眼睛和鼻子。
那雙烏亮的眼睛此刻浸出笑意:「很合適,你做的?」
「是。」崔璟看著她:「秋冬將至,北狄天寒。帶上它,可稍御風雪。」
李歲寧看進青年那雙清冽如銀雪壓青松的眼睛裡,與他點頭,含笑道:「好,再不怕北地風雪了。」
前世葬身北狄雪原的經歷,讓她於酷暑離開太原之際,便得老師叮囑要「多穿些」;又讓她在今次這涼爽的秋風中,收到了這樣厚實的一頂狐狸絨帽。
老師和崔令安,都很怕她受凍。
而若細數,有著同樣憂慮的,尚不止老師與崔令安。
她前世之死,仿佛是身邊知情者心中的一道心病心劫,只要她靠近北地,與北狄二字重疊一處,這心病便會發作出來。
李歲寧近來在想,玄說之中,曾提到天地萬物相連之道,人之一念可更改萬物走向,正是因為萬物無形之中會相互吸引,往通俗了說,似乎便是禍從口出、怕什麼總來什麼——
或許,正是因為太多人放不下那道與她有關的心劫,所謂天道命數吞噬了眾生的心結恐懼,化劫而來,她的那道劫難才會應在北狄舊地。
所以,她務必不能迴避此劫。
她要化解的不單是自己的命劫,還有身邊之人的心劫。
恐懼便是用來打碎的,只有打碎恐懼才能獲得自主的權力,這是她自幼便悟得的道理。
況且,如此時局下,北狄她是必去不可的。
因此於她而言,這道劫並非是應在北狄,而是生在她必行之道上,甚至附在她的骨血性情之中,註定繞不開,她也不欲繞開。
天鏡言,她此番死而復生,是為改天下蒼生命數。那麼她的劫難必然也與眾生息息相關,如若她就此避開,日後尚且不知會另外應驗在何處,又是否會以更加兇猛激烈的方式出現——
她若連此劫都不敢去正視相迎,談何為蒼生改命?
對此,李歲寧談不上早有決定,決定是需要抉擇的結果,而她從未猶豫過。
這些話她未曾與任何人提起,她的決心也無需用言語來闡明。
此刻這臨別之際,她亦不曾有任何壯志豪言,只是轉身面向溪邊,微彎身,借著稀薄的天光,以清澈溪水為鏡,看了看頭頂的絨帽,認真稱讚:「真不錯。」
她看向溪面上多出來的青年倒影,與他的倒影說:「我戴著很不錯,你的手藝也很不錯。」
隨後,道:「崔璟,你為我做太多了。」
青年的聲音如晨風拂過山谷:「何值一提。」
「很值一提。」李歲寧抬起頭,看向對面遠處的山川,目光隨一隻飛鳥而動:「你為我做過的事,我縱然是隨便想上一想,也常覺三天三夜也數不完。」
她轉過頭,看著他,眼中有著笑意:「崔璟,當真已經很足夠了。」
「就連你如今站在這裡,於我而言也是莫大相助。」
「若非是你,若非有你,我斷然不敢安心北行,關內防禦,我只放心交予你一人之手。」
「崔令安,」她最後道:「你好好守著家門,等我回來。」
是叮囑,是交付,也是承諾。
晨光漸出,未見朝陽,戰火似將雲層都染成了淺灰色。
在這灰濛濛的晨光下,崔璟目送李歲寧上了馬。
一直在盯著自家殿下、在不遠處吃餅的阿點,也立時朝自己的馬跑過去——餅是薺菜從北狄人的伙房營里收繳來的,阿點很愛吃,一連啃了三張。阿點吃餅的嘴巴雖未停,眼睛卻一眨不眨,時刻盯著李歲寧,生怕自己被丟下。
此刻,阿點將剩下的半張餅咬在嘴裡,緊忙爬上馬背,驅馬跟過去。
很快,薺菜等人也紛紛上馬,除了李歲寧的心腹之外,跟隨的另有玄策府三千精騎、五百熟知北狄地形的隴右兵士以及遊牧者,與近百名北狄俘虜,共計接近五千人,皆是由崔璟親自挑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否則戰事將永遠沒有可能真正停息。
此次李歲寧決意打進北狄後方,不單是為了擾亂前方北狄大軍人心。
在此之前,她早已安排了唐醒秘密潛入北狄,但這條路十分冒險,甚至要看賭運如何,她不能只將希望寄託於此。
既是冒險的路,便當多走幾條來試,或許總有一條走得通,正如下注,不能只押在一處。
李歲寧看進更遠處,站起身來:「崔令安,我該走了。」
她轉頭看向崔璟,語氣如常輕鬆:「你這場掩護打得很不錯,且就送到這裡吧。」
突襲是真,試一試「發機飛火」的威力是真,震懾北狄軍心是真,藉機掩護她深入北狄也是真,只有趁著阿史德元利大軍陷入混亂之際,她才有機會深入北狄境內。
第614章 已經很足夠了
「殿下在此稍候片刻。」
崔璟說罷這句話,轉身走向了自己的馬,片刻便折返,手中多了一隻包袱。
李歲寧看向那隻包袱:「給我的?」
崔璟點頭,遞過去。
李歲寧幾分好奇,當即便打開了包袱,卻見其內之物是一頂由整張銀狐皮縫製而成的絨帽。
此時才是秋初。
李歲寧卻很有興致地將它戴上,絨帽很大很厚實,可以護住整個腦袋和耳朵。李歲寧手指麻利地將下方系帶打了個結,於是兩側臉頰也被裹住大半,只露出一雙眼睛和鼻子。
那雙烏亮的眼睛此刻浸出笑意:「很合適,你做的?」
「是。」崔璟看著她:「秋冬將至,北狄天寒。帶上它,可稍御風雪。」
李歲寧看進青年那雙清冽如銀雪壓青松的眼睛裡,與他點頭,含笑道:「好,再不怕北地風雪了。」
前世葬身北狄雪原的經歷,讓她於酷暑離開太原之際,便得老師叮囑要「多穿些」;又讓她在今次這涼爽的秋風中,收到了這樣厚實的一頂狐狸絨帽。
老師和崔令安,都很怕她受凍。
而若細數,有著同樣憂慮的,尚不止老師與崔令安。
她前世之死,仿佛是身邊知情者心中的一道心病心劫,只要她靠近北地,與北狄二字重疊一處,這心病便會發作出來。
李歲寧近來在想,玄說之中,曾提到天地萬物相連之道,人之一念可更改萬物走向,正是因為萬物無形之中會相互吸引,往通俗了說,似乎便是禍從口出、怕什麼總來什麼——
或許,正是因為太多人放不下那道與她有關的心劫,所謂天道命數吞噬了眾生的心結恐懼,化劫而來,她的那道劫難才會應在北狄舊地。
所以,她務必不能迴避此劫。
她要化解的不單是自己的命劫,還有身邊之人的心劫。
恐懼便是用來打碎的,只有打碎恐懼才能獲得自主的權力,這是她自幼便悟得的道理。
況且,如此時局下,北狄她是必去不可的。
因此於她而言,這道劫並非是應在北狄,而是生在她必行之道上,甚至附在她的骨血性情之中,註定繞不開,她也不欲繞開。
天鏡言,她此番死而復生,是為改天下蒼生命數。那麼她的劫難必然也與眾生息息相關,如若她就此避開,日後尚且不知會另外應驗在何處,又是否會以更加兇猛激烈的方式出現——
她若連此劫都不敢去正視相迎,談何為蒼生改命?
對此,李歲寧談不上早有決定,決定是需要抉擇的結果,而她從未猶豫過。
這些話她未曾與任何人提起,她的決心也無需用言語來闡明。
此刻這臨別之際,她亦不曾有任何壯志豪言,只是轉身面向溪邊,微彎身,借著稀薄的天光,以清澈溪水為鏡,看了看頭頂的絨帽,認真稱讚:「真不錯。」
她看向溪面上多出來的青年倒影,與他的倒影說:「我戴著很不錯,你的手藝也很不錯。」
隨後,道:「崔璟,你為我做太多了。」
青年的聲音如晨風拂過山谷:「何值一提。」
「很值一提。」李歲寧抬起頭,看向對面遠處的山川,目光隨一隻飛鳥而動:「你為我做過的事,我縱然是隨便想上一想,也常覺三天三夜也數不完。」
她轉過頭,看著他,眼中有著笑意:「崔璟,當真已經很足夠了。」
「就連你如今站在這裡,於我而言也是莫大相助。」
「若非是你,若非有你,我斷然不敢安心北行,關內防禦,我只放心交予你一人之手。」
「崔令安,」她最後道:「你好好守著家門,等我回來。」
是叮囑,是交付,也是承諾。
晨光漸出,未見朝陽,戰火似將雲層都染成了淺灰色。
在這灰濛濛的晨光下,崔璟目送李歲寧上了馬。
一直在盯著自家殿下、在不遠處吃餅的阿點,也立時朝自己的馬跑過去——餅是薺菜從北狄人的伙房營里收繳來的,阿點很愛吃,一連啃了三張。阿點吃餅的嘴巴雖未停,眼睛卻一眨不眨,時刻盯著李歲寧,生怕自己被丟下。
此刻,阿點將剩下的半張餅咬在嘴裡,緊忙爬上馬背,驅馬跟過去。
很快,薺菜等人也紛紛上馬,除了李歲寧的心腹之外,跟隨的另有玄策府三千精騎、五百熟知北狄地形的隴右兵士以及遊牧者,與近百名北狄俘虜,共計接近五千人,皆是由崔璟親自挑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