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頁
江都的火藥房是前年便建成了的,只是今年才算真正擺到明面上來。
火藥易燃且助燃,又值酷暑,被攔下的工匠們不安地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可有人傷亡等等。
火藥房裡的一名管事走來,對他們道:「無人受傷!也不曾起火!」
「那方才的聲音是……」
「悶雷而已。」那管事伸手指天:「夏日悶雷,常見得很,不必大驚小怪!都散了,且回去做活吧!」
那些工匠們下意識地抬頭看天,入目晴空萬里,風都沒有一縷。
但見那管事已轉身離開,他們也不好再多做打聽,且冶煉坊事關國之重器,與絲織坊不同,凡是此處工匠皆是簽了死契的,坊內工事技藝、包括坊中事務等,一概不允許外泄。
一來二去,眾工匠養成了嘴嚴的習慣,即便覺得那一聲炸響有些蹊蹺,卻不曾多做議論探究。
沈三貓從火藥房中出來,頭髮上衣袍上都沾著黑塵,看起來十分狼狽,唯獨一雙眼睛裡盛滿了激動振奮,跟在他身後出來的幾名工匠則比他還要興奮。
沈三貓立時找了阿澈過來,交待道:「……阿澈,此次運往北境的兵械火藥,由你跟隨押送,務必要親自送到女郎面前!要快,也要穩妥!」
如今身形已有沈三貓一般高的阿澈眼睛大亮著應下,即刻跑著準備去了。
將一切交代完畢後,已經兩天兩夜不曾合眼的沈三貓身形微晃,有些站不住了。
左右的工匠要抬手扶他,卻被他抬手擋下,而後,只見他撩起袍角,卻是跪了下去。
沈三貓跪向的乃是正北方。
他雙眼熬得通紅,眉毛上也沾著煙塵,卻並不妨礙他雙手伏地,行出最端正標準的大禮。
「小人幸而未負女郎所託……」沈三貓的聲音幾分顫慄,神態似哭似笑:「小人無所長,寄以雕蟲之技,稍助於女郎……萬求女郎務必大捷而歸!」
言畢,重重叩首,帶著期許祈佑。
三日後,阿澈即與運送軍械補給的隊伍一同動身,離開了江都。
北境的戰事固然令人懸心,但相較之下,各方勢力更多的卻是在緊盯著榮王大軍的戰況,於他們而言,這才是眼下真正關乎內政走向的大事。
榮王大軍數戰告捷,打得卞軍節節敗退之餘,並一路安撫民心,安置因戰禍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所到之處萬眾歸心。
有人傳言,那駱觀臨在其中功不可沒,數場戰事下來,其人如今很得李隱倚重。
且今年京畿西面的雨水比往年要少,汛期並未給榮王大軍造成太大影響,間接加快了大軍攻往京師的腳步——有人趁機宣揚此乃榮王得天相助,乃天命所歸之徵兆。
第607章 明洛密信
一名士兵策馬歸營,快步來至榮王帳中,帶回了最新的捷報。
帳內謀士們俱振奮,有人道:「如此看來,最遲只需再有一月,我軍即可兵臨京畿!」
「屆時這卞賊的皇位,怕是坐不足一載!」
「王爺有望於今歲冬前取回京師!」
「我等在此先行賀喜王爺……」
眾人無不附和著道賀,只有盤坐下首的駱觀臨未曾開口。
這一戰比眾人想像中順利,而這份順利,也讓越來越多的勢力開始向榮王李隱靠攏傾斜,在一眾榮王府謀士眼中,這不外乎是因:是非成敗,人心自有分辨。
他們眼見便要逼近京師,而那李歲寧卻選擇將自己置於死地之中——
王爺的大業之行尤為順遂,而那強敵對手卻昏招百出……這便是氣運與天命!
有謀士提及李歲寧,嗤笑道:「……此女借太原祥瑞之事宣揚天命之說,然而天命豈會在一女子之身!果不其然,任憑她竊得儲君之位又如何?目光短缺婦人之仁者,拿什麼來守住所竊之物!」
「聽聞太原所出政令,多處不願遵從……誰願尊一位生死未卜,罔顧大局的少年女子為主?」
「那常歲寧做事之前也不想想,即便以此舉博來護國仁名,然而大勢當前,誰人能不為後路思慮?去往北境博取美名,實在天真愚昧!」
她年少輕狂,怕是根本不懂得身為君主的首要職責是什麼……不是能力手段,更不是仁義之名,而是活著。
活著才是一切的根本,一個連自己的性命安危都無法保證的人,且主動背離了權勢的爭奪中心,她拿什麼來聚攏人心?試問有幾人能放心將自己的身家前程押到這樣一個充滿變數到不負責任的年輕女郎身上?
年少有成者固然叫人矚目,但能穩妥取勝之人才是最佳選擇。
這常歲寧終究太稚嫩,根本不知何為真正輕重,此去北境,簡直自毀前路。
但古來此等先例也屢見不鮮,分明是手握大好形勢者,卻可於一夕一念之間的一個決定之下敗壞局面,這種決策之失,往往被視之為自身的見識承不住氣運,便註定會用另一種方式將氣運交還回去。而一旦失了這氣運,很快被會打回原形,一敗塗地。
現如今這常歲寧,已然具備了氣運將失之敗相!
聽著這種種議論,李隱面上並無輕視取笑或是得意,他反而道:「無論如何,她此去確是為國為民仁義之舉,無論其成敗,本王皆會替大盛子民記下她這份恩情。」
言辭間透露出,若來日李歲寧在他手中落敗,他會念及對方此舉,而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火藥易燃且助燃,又值酷暑,被攔下的工匠們不安地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可有人傷亡等等。
火藥房裡的一名管事走來,對他們道:「無人受傷!也不曾起火!」
「那方才的聲音是……」
「悶雷而已。」那管事伸手指天:「夏日悶雷,常見得很,不必大驚小怪!都散了,且回去做活吧!」
那些工匠們下意識地抬頭看天,入目晴空萬里,風都沒有一縷。
但見那管事已轉身離開,他們也不好再多做打聽,且冶煉坊事關國之重器,與絲織坊不同,凡是此處工匠皆是簽了死契的,坊內工事技藝、包括坊中事務等,一概不允許外泄。
一來二去,眾工匠養成了嘴嚴的習慣,即便覺得那一聲炸響有些蹊蹺,卻不曾多做議論探究。
沈三貓從火藥房中出來,頭髮上衣袍上都沾著黑塵,看起來十分狼狽,唯獨一雙眼睛裡盛滿了激動振奮,跟在他身後出來的幾名工匠則比他還要興奮。
沈三貓立時找了阿澈過來,交待道:「……阿澈,此次運往北境的兵械火藥,由你跟隨押送,務必要親自送到女郎面前!要快,也要穩妥!」
如今身形已有沈三貓一般高的阿澈眼睛大亮著應下,即刻跑著準備去了。
將一切交代完畢後,已經兩天兩夜不曾合眼的沈三貓身形微晃,有些站不住了。
左右的工匠要抬手扶他,卻被他抬手擋下,而後,只見他撩起袍角,卻是跪了下去。
沈三貓跪向的乃是正北方。
他雙眼熬得通紅,眉毛上也沾著煙塵,卻並不妨礙他雙手伏地,行出最端正標準的大禮。
「小人幸而未負女郎所託……」沈三貓的聲音幾分顫慄,神態似哭似笑:「小人無所長,寄以雕蟲之技,稍助於女郎……萬求女郎務必大捷而歸!」
言畢,重重叩首,帶著期許祈佑。
三日後,阿澈即與運送軍械補給的隊伍一同動身,離開了江都。
北境的戰事固然令人懸心,但相較之下,各方勢力更多的卻是在緊盯著榮王大軍的戰況,於他們而言,這才是眼下真正關乎內政走向的大事。
榮王大軍數戰告捷,打得卞軍節節敗退之餘,並一路安撫民心,安置因戰禍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所到之處萬眾歸心。
有人傳言,那駱觀臨在其中功不可沒,數場戰事下來,其人如今很得李隱倚重。
且今年京畿西面的雨水比往年要少,汛期並未給榮王大軍造成太大影響,間接加快了大軍攻往京師的腳步——有人趁機宣揚此乃榮王得天相助,乃天命所歸之徵兆。
第607章 明洛密信
一名士兵策馬歸營,快步來至榮王帳中,帶回了最新的捷報。
帳內謀士們俱振奮,有人道:「如此看來,最遲只需再有一月,我軍即可兵臨京畿!」
「屆時這卞賊的皇位,怕是坐不足一載!」
「王爺有望於今歲冬前取回京師!」
「我等在此先行賀喜王爺……」
眾人無不附和著道賀,只有盤坐下首的駱觀臨未曾開口。
這一戰比眾人想像中順利,而這份順利,也讓越來越多的勢力開始向榮王李隱靠攏傾斜,在一眾榮王府謀士眼中,這不外乎是因:是非成敗,人心自有分辨。
他們眼見便要逼近京師,而那李歲寧卻選擇將自己置於死地之中——
王爺的大業之行尤為順遂,而那強敵對手卻昏招百出……這便是氣運與天命!
有謀士提及李歲寧,嗤笑道:「……此女借太原祥瑞之事宣揚天命之說,然而天命豈會在一女子之身!果不其然,任憑她竊得儲君之位又如何?目光短缺婦人之仁者,拿什麼來守住所竊之物!」
「聽聞太原所出政令,多處不願遵從……誰願尊一位生死未卜,罔顧大局的少年女子為主?」
「那常歲寧做事之前也不想想,即便以此舉博來護國仁名,然而大勢當前,誰人能不為後路思慮?去往北境博取美名,實在天真愚昧!」
她年少輕狂,怕是根本不懂得身為君主的首要職責是什麼……不是能力手段,更不是仁義之名,而是活著。
活著才是一切的根本,一個連自己的性命安危都無法保證的人,且主動背離了權勢的爭奪中心,她拿什麼來聚攏人心?試問有幾人能放心將自己的身家前程押到這樣一個充滿變數到不負責任的年輕女郎身上?
年少有成者固然叫人矚目,但能穩妥取勝之人才是最佳選擇。
這常歲寧終究太稚嫩,根本不知何為真正輕重,此去北境,簡直自毀前路。
但古來此等先例也屢見不鮮,分明是手握大好形勢者,卻可於一夕一念之間的一個決定之下敗壞局面,這種決策之失,往往被視之為自身的見識承不住氣運,便註定會用另一種方式將氣運交還回去。而一旦失了這氣運,很快被會打回原形,一敗塗地。
現如今這常歲寧,已然具備了氣運將失之敗相!
聽著這種種議論,李隱面上並無輕視取笑或是得意,他反而道:「無論如何,她此去確是為國為民仁義之舉,無論其成敗,本王皆會替大盛子民記下她這份恩情。」
言辭間透露出,若來日李歲寧在他手中落敗,他會念及對方此舉,而網開一面從輕發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