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頁
言辭決絕而不留情面,一如他一貫脾性作風。
片刻,褚太傅將信放下,看不出情緒反應,只自語般思索著道:「你走了,洛陽卻不能無人坐鎮啊……」
次日午後,褚太傅讓人請了魏叔易過來。
二人議事之際,一隻自洛陽而來的匣子被送到,褚太傅打開後,取出一隻金鎖,並一封來自吳春白的書信。
吳春白並未擅自打開金鎖,只將此物的來處詳細說明。
褚太傅端詳了一會兒,交給了魏叔易:「我這老眼不頂用,你來看看有什麼玄機沒有。」
魏叔易接過,只片刻,便打開了金鎖的暗扣機關,發現了藏在鎖心中的舊紙。
至此,褚太傅依舊沒太大反應,端起茶盞,隨口道:「讀來聽一聽。」
魏叔易依言將那半張信紙展開,面上神情突然凝滯住,片刻,才得以開口:「……」
褚太傅湊到嘴邊的茶盞頓住。
聽魏叔易念罷全部內容,從先太子殿下實為女兒身的真相,再到榮王毒害崇月長公主的內情——
褚太傅將那盞茶,原封不動地放了回去。
茶盞與茶几磕碰相觸,發出細微聲響,除此外,室內便只剩下了凝滯的寂靜。
不知過了多久,褚太傅才慢慢地開口:「好啊。」
第606章 老夫代她討還
「遭人毒害……」
褚太傅複述罷這四個字,緩聲道:「這樣的事,卻是半個字也未曾聽她提起過。」
老人胸口處似堵了一口極長的嘆息,卻始終壓著未曾吁出,只喃喃道:「還真是老夫的好學生啊。」
莫要說她不知,他這個學生不是那等蠢東西……不至於連這點覺察都沒有!
難怪她成了常歲寧後,從起初便未曾考慮過同昔日與她關係極近的小王叔為伍……這勢必是早就查明真相了!卻隻字不曾提!
太傅搭放在茶几上的手慢慢攥起,語氣漸重:「殺人的,被殺的……都『好得很』哪。」
魏叔易靜靜垂著眼睛,動作很慢地將那字條妥善收好,此時方才開口:「殿下大約是不願太傅為此動怒痛心……還請太傅不要怪她有心隱瞞。」
「怪她……」太傅的聲音重新低了下去:「只說她此刻在做些什麼,我又哪裡能怪得到她身上去。」
這話中似乎帶著一貫常有的冷嘲熱諷,而這之下掩藏著的卻不外乎是一位老人的錐心之痛及「怒其不爭」,但這些情緒一概皆敵不過老人胸中越燃越熾的怒氣。
這怒氣未曾浮於表面,太傅甚至比往常看起來冷靜沉定百倍,細微的情緒波動只如靜水微瀾:
「她顧全大局,看不上這區區私仇,可我這做老師的,卻一向小肚雞腸——」
老人看向窗外翠綠芭蕉,蒼老的眼睛裡僅有平靜:「她既騰不出手來清算此事,那這筆帳,便由老夫代她討還。」
魏叔易垂眸施禮:「但憑太傅驅使。」
此刻她以性命浴血守關,凡立於她身後者,皆沐其恩,他也不例外。
她為天下人撐起將傾之天,天下人當為她討還塵封的公道。
此時此刻,他魏叔易也是天下人——不是她的臣子,非是出於傾慕,即便只是身為天下人,也當義無反顧。
「如此,魏相便往洛陽去。」褚太傅眸如沉淵,吐字如落子般決然:「設局者也當有入局之日,魏相且與老夫一同於局中靜候來者。」
當日,褚太傅親筆修書兩封,一封令人秘密送往黔中道長孫氏,另一封送往江都與忠勇侯常闊。
後一封信,未經信兵之手,而是由宣安大長公主順道捎帶而去。
李容動身離開了太原,耗時半月,至江都。
此次李容未以冪籬遮面,也未假借「容夫人」化名,於江都刺史府外堂堂正正地下了馬車,婢女在前手持大長公主玉令,徑直踏入了刺史府。
傳話的官吏在前面快步走著,李容等也未等,跟在後面大步往常闊的居院而去。
那官吏一頭汗,卻也不敢往身後瞧,總覺得這大長公主來者不善。
李容幾乎是半闖進了常闊的院子,常闊早食剛吃一半,冷不丁地見著來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屋子裡的人就被李容趕了出去,緊接著沖他劈頭蓋臉便是一頓質問責罵。
「……不管怎麼算,那都是我的親侄女,這些年來你前前後後卻是半個字也不敢喘,竟將我瞞得死死地!」
常闊聽這話,便知她什麼都知道了,但他毫不心虛:「你以為我又比你早知道多少!再者說了,那是殿下,殿下!——殿下沒發話,我多的哪門子嘴?我算什麼東西!也敢替殿下做主!」
「那在你眼裡,我又算什麼東西!」大長公主猛然拔高聲音,如同被戳到了痛處:「我的親侄女,我相見不相識!我的親兒子,相識相見卻沒法子相認!此時這兩個孩子都守在北境那等鬼門關外……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沒機會同他們好好說一說話,聽他們正兒八經地再多喊兩聲姑母、阿娘!」
緊緊擰眉的常闊聽到此處,倏然一愣,等等……什麼叫「再多喊兩聲姑母、阿娘」?——「再」?!
常闊猛地反應過來:「李容,你和歲安說了!」
他說這女人藉故發的哪門子癲,合著在這兒等著呢!她自個兒違背了約定,卻還要先來反咬他!——這女人慣用的混淆伎倆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片刻,褚太傅將信放下,看不出情緒反應,只自語般思索著道:「你走了,洛陽卻不能無人坐鎮啊……」
次日午後,褚太傅讓人請了魏叔易過來。
二人議事之際,一隻自洛陽而來的匣子被送到,褚太傅打開後,取出一隻金鎖,並一封來自吳春白的書信。
吳春白並未擅自打開金鎖,只將此物的來處詳細說明。
褚太傅端詳了一會兒,交給了魏叔易:「我這老眼不頂用,你來看看有什麼玄機沒有。」
魏叔易接過,只片刻,便打開了金鎖的暗扣機關,發現了藏在鎖心中的舊紙。
至此,褚太傅依舊沒太大反應,端起茶盞,隨口道:「讀來聽一聽。」
魏叔易依言將那半張信紙展開,面上神情突然凝滯住,片刻,才得以開口:「……」
褚太傅湊到嘴邊的茶盞頓住。
聽魏叔易念罷全部內容,從先太子殿下實為女兒身的真相,再到榮王毒害崇月長公主的內情——
褚太傅將那盞茶,原封不動地放了回去。
茶盞與茶几磕碰相觸,發出細微聲響,除此外,室內便只剩下了凝滯的寂靜。
不知過了多久,褚太傅才慢慢地開口:「好啊。」
第606章 老夫代她討還
「遭人毒害……」
褚太傅複述罷這四個字,緩聲道:「這樣的事,卻是半個字也未曾聽她提起過。」
老人胸口處似堵了一口極長的嘆息,卻始終壓著未曾吁出,只喃喃道:「還真是老夫的好學生啊。」
莫要說她不知,他這個學生不是那等蠢東西……不至於連這點覺察都沒有!
難怪她成了常歲寧後,從起初便未曾考慮過同昔日與她關係極近的小王叔為伍……這勢必是早就查明真相了!卻隻字不曾提!
太傅搭放在茶几上的手慢慢攥起,語氣漸重:「殺人的,被殺的……都『好得很』哪。」
魏叔易靜靜垂著眼睛,動作很慢地將那字條妥善收好,此時方才開口:「殿下大約是不願太傅為此動怒痛心……還請太傅不要怪她有心隱瞞。」
「怪她……」太傅的聲音重新低了下去:「只說她此刻在做些什麼,我又哪裡能怪得到她身上去。」
這話中似乎帶著一貫常有的冷嘲熱諷,而這之下掩藏著的卻不外乎是一位老人的錐心之痛及「怒其不爭」,但這些情緒一概皆敵不過老人胸中越燃越熾的怒氣。
這怒氣未曾浮於表面,太傅甚至比往常看起來冷靜沉定百倍,細微的情緒波動只如靜水微瀾:
「她顧全大局,看不上這區區私仇,可我這做老師的,卻一向小肚雞腸——」
老人看向窗外翠綠芭蕉,蒼老的眼睛裡僅有平靜:「她既騰不出手來清算此事,那這筆帳,便由老夫代她討還。」
魏叔易垂眸施禮:「但憑太傅驅使。」
此刻她以性命浴血守關,凡立於她身後者,皆沐其恩,他也不例外。
她為天下人撐起將傾之天,天下人當為她討還塵封的公道。
此時此刻,他魏叔易也是天下人——不是她的臣子,非是出於傾慕,即便只是身為天下人,也當義無反顧。
「如此,魏相便往洛陽去。」褚太傅眸如沉淵,吐字如落子般決然:「設局者也當有入局之日,魏相且與老夫一同於局中靜候來者。」
當日,褚太傅親筆修書兩封,一封令人秘密送往黔中道長孫氏,另一封送往江都與忠勇侯常闊。
後一封信,未經信兵之手,而是由宣安大長公主順道捎帶而去。
李容動身離開了太原,耗時半月,至江都。
此次李容未以冪籬遮面,也未假借「容夫人」化名,於江都刺史府外堂堂正正地下了馬車,婢女在前手持大長公主玉令,徑直踏入了刺史府。
傳話的官吏在前面快步走著,李容等也未等,跟在後面大步往常闊的居院而去。
那官吏一頭汗,卻也不敢往身後瞧,總覺得這大長公主來者不善。
李容幾乎是半闖進了常闊的院子,常闊早食剛吃一半,冷不丁地見著來人,還沒來得及反應,屋子裡的人就被李容趕了出去,緊接著沖他劈頭蓋臉便是一頓質問責罵。
「……不管怎麼算,那都是我的親侄女,這些年來你前前後後卻是半個字也不敢喘,竟將我瞞得死死地!」
常闊聽這話,便知她什麼都知道了,但他毫不心虛:「你以為我又比你早知道多少!再者說了,那是殿下,殿下!——殿下沒發話,我多的哪門子嘴?我算什麼東西!也敢替殿下做主!」
「那在你眼裡,我又算什麼東西!」大長公主猛然拔高聲音,如同被戳到了痛處:「我的親侄女,我相見不相識!我的親兒子,相識相見卻沒法子相認!此時這兩個孩子都守在北境那等鬼門關外……在此之前,我甚至都沒機會同他們好好說一說話,聽他們正兒八經地再多喊兩聲姑母、阿娘!」
緊緊擰眉的常闊聽到此處,倏然一愣,等等……什麼叫「再多喊兩聲姑母、阿娘」?——「再」?!
常闊猛地反應過來:「李容,你和歲安說了!」
他說這女人藉故發的哪門子癲,合著在這兒等著呢!她自個兒違背了約定,卻還要先來反咬他!——這女人慣用的混淆伎倆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