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頁
他推波助瀾帶來的禍事,理應由他費心來平。
而在那之後,究竟是誰為誰做嫁衣,尚未可知。
她為思慮北境,固然有犧牲與讓步,但這讓步絕非代表拋下一切,就此聽之任之。
若她的小王叔認為她僅是衝動意氣者,那便更好不過。
李歲寧未曾細說自己做下的安排,鍾老將軍心下卻已然安定了些,無論如何,只要她來此不是盲目衝動之下的決定就好。
可是,無論什麼安排,她以身犯險總是事實……
鍾老將軍說話向來都很直接:「殿下既來此處,再想順利回京師,前提是我等能贏下北狄這一戰……」
可是此時誰也沒有把握敢說下這句話。
卻聽李歲寧反過來道:「如若加上我,此一戰仍勝負未知,那便更加不能只讓諸位將士在此獨力支撐了,如此我更是非來不可。」
鍾老將軍聞言,看向前方半步的玄披女子,一時竟再無法言語。
「我覺得此戰我們一定能贏。」李歲寧說著,看向左側的崔璟:「崔大都督覺得呢?」
崔璟:「殿下親至,定可克殺北狄賊子。」
龔斗等人精神百倍地附和著。
一向腳踏實地的鐘老將軍聽在耳中,略有些發愁——這位皇太女殿下的威名他固然不曾質疑,可對方並無對戰北狄的經驗,何來「克殺」二字?上將軍他向來實事求是,怎也說起這無根無據的漂亮話來了?
這種話拿來振奮士氣無可厚非,可上將軍的神態儼然無比篤信,顯然是連自己都深信不疑了。
眾聲附和呼喝之下,崔璟無聲看向前方的李歲寧,心中的篤信更勝過神態。
此次他們有兩位上將軍。
甚至是兩支玄策軍。
玄策軍可以是精銳凝聚之師的統稱,只要是她帶出來的將士,便皆可是玄策軍。
有她在,便能取勝。
而他要做的,是竭盡一切讓她儘可能平安地取勝。
此次李歲寧帶來的十萬人,九萬餘皆為步兵、弓弩手及輜重軍。最先她帶去太原的一萬騎兵,早在正月里便已同崔璟那四萬太原騎兵抵達北境,之後又抽調兩千隨她回太原,此時復才折返。
經過清點可知,包括隴右軍和朔方軍在內,加上李歲寧帶來的人馬,如今用以駐守北境的全部兵力,共計三十二萬,除去損亡,現有可用騎兵接近八萬之數,其中精騎約四千。
這個湊集而來的騎兵數目放眼大盛,是極其強悍的存在,但他們需要抵擋的北狄騎兵,卻仍是數倍之眾。
數日後,唐醒和康芷自范陽率軍三萬趕到,又帶來數千騎兵。
當初唐醒等人率兵往范陽方向而去,又一路收服范陽軍殘部,在范陽一帶擁兵數目自然不止這三萬人。但全部兵力是一回事,可以聚集調離的數目是另一回事,河北道剛被收復,需要兵力分散各處鎮壓,此事在由白鴻負責——
再加上盧龍軍節度使重新易主,同時需要有充足兵力提防國境東北方向的各遊牧異族入侵,這三萬人馬已是可以抽調的最大數目。
見到康芷後,李歲寧便詢問起康叢接任盧龍節度使之事是否順利。
「節使……殿下放心,一切順利!」康芷道:「多虧殿下仁慈!」
在聽聞京畿被破的消息後,她本打算做掉那個由女帝任命的盧龍節度使的,計劃都已經備下了,正待實施時,突然聽太原傳信,說她家節使成了皇太女!
而皇太女殿下很快下達了任命康叢為新任盧龍節度使的敕封。
原盧龍節度使則被調去了江都聽候任用。
因此躲過一劫的原盧龍節度使一再朝著太原方向磕頭,收拾包袱乖乖往江都接受思想改造去了。
如此一來,盧龍軍又再次改回了康姓。
但康芷很清楚自家兄長的本領和威望仍需要磨練沉澱,少不了石滿這個昔日盧龍軍將領在旁相助,於是她一咬牙,答應了兄長和石雯的親事——就當兄長是為大局而和親了!
但她一點也不想留下吃喜酒,聽聞有調兵令下達,趕忙主動跟了過來。
問罷盧龍軍中的局面,李歲寧才問康芷:「為何不和白將軍一起留在河北道?」
「屬下想著,殿下雖然沒說讓屬下來,卻也沒說不準屬下來……」
康芷說著,見自家主公似乎沒有怪罪的意思,腰杆兒逐漸直起來:「且殿下萬金之軀都能來此地,阿妮賤命一條沒道理不能來。」
女孩子深邃的眼眶裡帶著不加掩飾的野心:「阿妮想和殿下一起,殺最兇悍的敵人,立最勇猛的戰功!」
「好。」李歲寧對她道:「去找薺菜,讓她帶你去見龔斗將軍,從明日起,便和他們一同操練。」
「是!」康芷用力抱拳:「屬下領命!」
康芷退出去後,唐醒被李歲寧單獨留了下來。
「休困,我有一事需要託付下去,你是最好的人選。」李歲寧在前面先直言道:「但此去萬分兇險艱難,需心無旁騖,為常人所不能為,百死而一生。你若不願,我絕不會勉強或怪罪。」
唐醒聞言即抬手執禮:「請殿下託付,醒願往!」
李歲寧看著他:「我還沒說是何事——」
「為常人所不能為,必是奇偉不凡之事。」唐醒含笑,目色堅定:「隨殿下成事,早已是醒畢生所往,凡殿下所託,無有不從之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而在那之後,究竟是誰為誰做嫁衣,尚未可知。
她為思慮北境,固然有犧牲與讓步,但這讓步絕非代表拋下一切,就此聽之任之。
若她的小王叔認為她僅是衝動意氣者,那便更好不過。
李歲寧未曾細說自己做下的安排,鍾老將軍心下卻已然安定了些,無論如何,只要她來此不是盲目衝動之下的決定就好。
可是,無論什麼安排,她以身犯險總是事實……
鍾老將軍說話向來都很直接:「殿下既來此處,再想順利回京師,前提是我等能贏下北狄這一戰……」
可是此時誰也沒有把握敢說下這句話。
卻聽李歲寧反過來道:「如若加上我,此一戰仍勝負未知,那便更加不能只讓諸位將士在此獨力支撐了,如此我更是非來不可。」
鍾老將軍聞言,看向前方半步的玄披女子,一時竟再無法言語。
「我覺得此戰我們一定能贏。」李歲寧說著,看向左側的崔璟:「崔大都督覺得呢?」
崔璟:「殿下親至,定可克殺北狄賊子。」
龔斗等人精神百倍地附和著。
一向腳踏實地的鐘老將軍聽在耳中,略有些發愁——這位皇太女殿下的威名他固然不曾質疑,可對方並無對戰北狄的經驗,何來「克殺」二字?上將軍他向來實事求是,怎也說起這無根無據的漂亮話來了?
這種話拿來振奮士氣無可厚非,可上將軍的神態儼然無比篤信,顯然是連自己都深信不疑了。
眾聲附和呼喝之下,崔璟無聲看向前方的李歲寧,心中的篤信更勝過神態。
此次他們有兩位上將軍。
甚至是兩支玄策軍。
玄策軍可以是精銳凝聚之師的統稱,只要是她帶出來的將士,便皆可是玄策軍。
有她在,便能取勝。
而他要做的,是竭盡一切讓她儘可能平安地取勝。
此次李歲寧帶來的十萬人,九萬餘皆為步兵、弓弩手及輜重軍。最先她帶去太原的一萬騎兵,早在正月里便已同崔璟那四萬太原騎兵抵達北境,之後又抽調兩千隨她回太原,此時復才折返。
經過清點可知,包括隴右軍和朔方軍在內,加上李歲寧帶來的人馬,如今用以駐守北境的全部兵力,共計三十二萬,除去損亡,現有可用騎兵接近八萬之數,其中精騎約四千。
這個湊集而來的騎兵數目放眼大盛,是極其強悍的存在,但他們需要抵擋的北狄騎兵,卻仍是數倍之眾。
數日後,唐醒和康芷自范陽率軍三萬趕到,又帶來數千騎兵。
當初唐醒等人率兵往范陽方向而去,又一路收服范陽軍殘部,在范陽一帶擁兵數目自然不止這三萬人。但全部兵力是一回事,可以聚集調離的數目是另一回事,河北道剛被收復,需要兵力分散各處鎮壓,此事在由白鴻負責——
再加上盧龍軍節度使重新易主,同時需要有充足兵力提防國境東北方向的各遊牧異族入侵,這三萬人馬已是可以抽調的最大數目。
見到康芷後,李歲寧便詢問起康叢接任盧龍節度使之事是否順利。
「節使……殿下放心,一切順利!」康芷道:「多虧殿下仁慈!」
在聽聞京畿被破的消息後,她本打算做掉那個由女帝任命的盧龍節度使的,計劃都已經備下了,正待實施時,突然聽太原傳信,說她家節使成了皇太女!
而皇太女殿下很快下達了任命康叢為新任盧龍節度使的敕封。
原盧龍節度使則被調去了江都聽候任用。
因此躲過一劫的原盧龍節度使一再朝著太原方向磕頭,收拾包袱乖乖往江都接受思想改造去了。
如此一來,盧龍軍又再次改回了康姓。
但康芷很清楚自家兄長的本領和威望仍需要磨練沉澱,少不了石滿這個昔日盧龍軍將領在旁相助,於是她一咬牙,答應了兄長和石雯的親事——就當兄長是為大局而和親了!
但她一點也不想留下吃喜酒,聽聞有調兵令下達,趕忙主動跟了過來。
問罷盧龍軍中的局面,李歲寧才問康芷:「為何不和白將軍一起留在河北道?」
「屬下想著,殿下雖然沒說讓屬下來,卻也沒說不準屬下來……」
康芷說著,見自家主公似乎沒有怪罪的意思,腰杆兒逐漸直起來:「且殿下萬金之軀都能來此地,阿妮賤命一條沒道理不能來。」
女孩子深邃的眼眶裡帶著不加掩飾的野心:「阿妮想和殿下一起,殺最兇悍的敵人,立最勇猛的戰功!」
「好。」李歲寧對她道:「去找薺菜,讓她帶你去見龔斗將軍,從明日起,便和他們一同操練。」
「是!」康芷用力抱拳:「屬下領命!」
康芷退出去後,唐醒被李歲寧單獨留了下來。
「休困,我有一事需要託付下去,你是最好的人選。」李歲寧在前面先直言道:「但此去萬分兇險艱難,需心無旁騖,為常人所不能為,百死而一生。你若不願,我絕不會勉強或怪罪。」
唐醒聞言即抬手執禮:「請殿下託付,醒願往!」
李歲寧看著他:「我還沒說是何事——」
「為常人所不能為,必是奇偉不凡之事。」唐醒含笑,目色堅定:「隨殿下成事,早已是醒畢生所往,凡殿下所託,無有不從之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