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名侍女上前相扶,另一侍女取過龍頭金杖,送到女帝手邊。

  女帝拄拐靜立,看向那被打起的珠簾,以及緊跟著走進來的人影。

  來人金笄束髮,著月白袍服外罩淺丹橘色圓領紗衣,乾淨明亮。

  室內剛掌了燈,屋外尚未完全暗下,光影交織間,聖冊帝眼前幾分恍惚,看著那比京師「初見」時要深刻許多的眉眼,仿佛又回到了許多年前。

  那時,阿尚每從外面回來,入宮見她,便是如此。

  阿尚重孝道,若是久未歸京,每每總要行跪拜大禮,仰起臉喊一聲母妃或是母后。

  喊母妃時的歲月里,阿尚仰起的臉是生動帶笑的。後來喊母后時,神態氣質便日漸沉穩下來,直到只剩下了恭敬。

  此時走進來的人影未有跪拜,抬手行禮,平靜地喚她一聲:「見過聖上。」

  聖冊帝回過神,看進那雙眼睛裡,四目相視,李歲寧不曾迴避。

  隨著聖冊帝輕抬一手,室內的婢女內侍們皆躬身無聲退了出去。

  女帝靜靜看著眼前的少年女子。

  李歲寧也在靜靜回望著女帝。

  事實上,她自重生以來,還未像現在這樣認真直視過這位女子君王。

  此時她視線中的人,整潔的髮髻幾乎全白,寬大的衣袍難掩身形消瘦之感。

  李歲寧倏地意識到,她是真的老了,哪怕她應當還要等兩年才能滿六十歲。

  她得到了皇位,也將自己獻祭給了皇位。

  老弱者總會叫人心生憐憫,君王遲暮更易給人悲涼之感,更何況是一位丟了京畿,被放逐太原的君王,尤其是這位君王此時特意卸下了威儀,緩緩喚了一聲:

  「阿尚。」

  久違地從對方口中聽到這兩個字,李歲寧倏忽間,就體會到了昨日崔璟的那個說法——言名即為咒。

  且同樣的名字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來,會是不同的咒。

  此時這「阿尚」二字,經面前之人喚出,便好似這世間最便於困縛她靈魂的咒語,帶著與生俱來的力量,以鮮紅的血脈畫就符文,一旦沾身,便叫人永生難以掙脫。

  「陛下糊塗了。」她認真糾正:「我名李歲寧,乳名喚作阿鯉。」

  對上那過於平靜的眼眸,聖冊帝無聲片刻,慢慢點頭道:「也好,阿鯉……」

  「阿鯉。」她又喚一聲,道:「既來了,便坐下陪朕說說話吧。」

  她握著金龍杖,慢慢地在羅漢床邊坐下。

  李歲寧就近尋了張椅子落座,主動開口:「陛下是想與我談歸宗和儲君之事嗎。」

  聖冊帝不置可否,只是神態溫和地注視著說話的女子。

  「據聞許多官員私下都在說,陛下助我歸宗,主動提議立我為皇太女,是大度退讓之舉,我理應感激感恩——」李歲寧話至此處,微微一笑:「可兒臣相信,英明如聖上,卻必然不會也這樣認為。」

  「聖上主動助我,幫得不是我,而是聖上自己。」她道:「我做儲君,總比其他人待陛下要更心軟些。且我成了儲君,聖人便可安然居於我之身後,一切明刀暗箭只會先衝著我來。」

  聖冊帝凝望著不帶情緒的女孩子:「阿鯉,在你眼裡,朕心中便只有這些算計嗎?」

  李歲寧未有避開這句問話,淡淡地道:「至少您還想做皇帝時,是這樣的。」

  聽著這句沒有波瀾的肯定之言,聖冊帝微握緊了手中龍杖,蒼老的眼睛裡是少見的怔然。

  「但聖上主動相助,這份情面我承下了。」李歲寧道:「我此次來,是為了告訴聖上,只要聖上之後依舊如此行事,我不會行濫殺之舉。」

  只是不會濫殺。

  更多的,卻是不能了。

  她話中之意已經十分明白,沒有給人留下絲毫幻想的餘地。

  一切準備好的說辭全然沒有意義了,聖冊帝壓下心底那一絲空洞的自嘲,未有直言接話,而是問:「阿鯉,朕能為你做些什麼?」

  李歲寧沒有思索,輕搖頭。

  「我想要的,自己可以取。」

  說話間,她已站起身來,道:

  「聖人只需為自己思慮——」

  「思慮要如何活下去。」

  畢竟她將會掃除每一個試圖攔在她前面的人。

  李歲寧說罷自己的來意,便不再看聖冊帝的反應,抬手一禮,便要離開。

  「阿尚。」

  聖冊帝握杖而起,身形有些顫巍巍的,不知是病弱之故還是在竭力壓制著情緒,連帶著聲音也有一絲顫意,她向那道駐足的背影問道:

  「你是不是……很恨我這個阿娘?」

  第598章 徹底離開了

  聖冊帝的聲音不重,其中卻有著極深的堅持,仿佛這個問題已經盤桓於她心頭太久,她曾在心中問出過無數次,執意想要聽到一個答案。

  李歲寧腳下微頓,提醒道:「陛下,我的阿娘是仲家九娘,此事在歸宗大典之上已有定論了。」

  「是……朕知道。」聖冊帝怕她就此離開,看著那道背影,退讓般道:「可你必然聽說過阿尚的故事……若你是她,你會不會恨朕?」

  李歲寧一時未動,似在思索要不要「代替」李尚回答。

  聖冊帝的聲音裡帶上了艱澀愧疚的沙啞:「當初她之所以和親北狄,是因為我這個阿娘的請求……」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