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7頁
魏妙青回頭看他,只見那已比自己高了足足一個頭的漂亮少年,拿真誠的眼神請求道:「我在此處很不習慣……一個人有些害怕。」
於是,魏妙青只有帶上這隻拖油瓶,悄悄溜出了宮苑。
魏家在洛陽城中置有一座別院,是鄭國公專拿來養牡丹用的。
鄭國公府族人眾多,註定沒法子全部離京,還有些在離京的路上路上失散了,鄭國公夫婦也是今日晨早才在此處安頓好。
鄭國公已經吩咐了僕從去各處打探消息、打點人脈,此刻便一邊憂心族人,一邊嘆著氣澆花。
段氏則在指揮著僕婦們收拾院子,讓人準備午食。
見魏妙青帶著太子過來,段氏的最先反應是讓人多備些飯菜,另外叫人不要聲張,一切如常。
四處還有些忙亂,但李智置身此處,跟著一路往裡走,頗有種屍體回溫的感覺。
這些年來,他自覺像極了一隻渾身穴位扎滿了長針的木偶,此刻卻覺自己好似變成了一團由西域進貢而來的棉花,柔軟又安逸。
李智在廳內坐下後,段氏將女兒拉到一旁,小聲問:「青兒,你怎將他帶來了?」
魏妙青抬起眉毛,拿心機深沉謀算長遠的語氣道:「阿娘,如今阿兄人在太原養傷,也算是常節使的人了對吧?既然如此,咱們怎能不為常節使打算?他這個太子還是有些用處的,咱們將他看緊了,用好了,不是也能幫上常節使嗎?」
段氏覺得女兒的話倒也有些道理,可是:「……你說得這樣大聲幹什麼?」
那太子想裝作聽不見都是難事,這丫頭,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悄悄話!
「哎呀,阿娘怕什麼。」魏妙青回過頭去,看向李智:「這些話殿下又不是聽不得,對吧?」
見段氏看過來,李智赧然一笑,很是乖覺地點頭。
段氏勉強回以一笑,心情很是複雜,她是當真沒想到,心思淺到這般地步的女兒,入宮一趟,竟還能拐個大活人回來,也是邪門了。
那大活人頗有些討好型人格,生怕自己不能物盡其用,用罷飯之後,又私下與段氏母女二人保證,自己必會事事聽從常節使安排,並自願充當常節使耳目,向她傳遞消息。
魏妙青覺得此法甚妙,之後那些大臣們只怕想破頭也想不到,奸細竟是儲君自己。
李智毫不質疑自己的選擇,那些大臣們若果真靠得住,大盛也不會馬上就要變成大齊了……他還是覺得太子妃的眼光好,抱緊常節使大腿,才更有活頭。
更何況,他一點兒也不想登基,當一個不中用的太子已經這樣危險重重了,再成了不中用的皇帝,豈不更是罪該萬死的活靶子?
他這樣,也是為了大家好,包括那些擁護他的官員們,畢竟扶持他真的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那些自顧奔忙的官員們全然不知太子這番「良苦用心」,他們今日去見「錢甚」,卻撲了個空,官吏只道錢先生外出去了。
眾人疑心錢甚是刻意避而不見,遂壓抑著怒氣離去。
殊不知,錢先生的確是外出了。
當然,不樂意見那些官員也是事實。
駱觀臨親自去拜訪了褚太傅。
前來洛陽一路冒險奔勞,又多雨水,已多年不曾遠行的褚太傅病下了。
褚太傅和其他官員一樣,都已在洛陽城中安頓了下來,居所是先前朝廷從洛陽士族手中查封而來的房屋宅院,暫時拿來借用。
初安頓下來,各處尚無僕從可以使喚,好在太傅家中不缺幹活的子子孫孫,真正做到了人多活少,很快將一切收拾妥當。
帶著補品前來探望的駱觀臨深知太傅性情,輕易不給任何人面子,本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不料卻被直接請去褚太傅房中單獨說話,反倒叫他有些受寵若驚。
駱觀臨性子犟,很少對誰心服,卻一直對憑一人之力排擠整個官場的褚太傅敬重有加。
駱觀臨這份至高無上的敬重有兩重原因,一重是因太傅的學識與人品,另一重是因太傅曾教導出先太子效那樣一位儲君。
臉色有些虛弱的褚太傅靠坐在床上,披一件外衫,看著抬手行禮之人,瞭然道:「果然是你這後生。」
仍以半張面具遮面的駱觀臨意外地抬頭:「太傅怎知……」
褚太傅擺擺手:「江都錢甚的那幾首詩詞,字裡行間透著的辛辣酸氣,嗆得老夫直打噴嚏!仔細想想,又還能有誰?」
這話旁人來說,駱觀臨多半是要生氣的,但由老太傅口中出來,他卻只有赧然與慚愧,再施一禮,道:「學生自認刻意摒棄了舊習,不料還是瞞不過您的眼睛。」
褚太傅不置可否,道:「她是貫會撿人來用的……」
駱觀臨自然聽得出這裡的「她」是指自家主公,可這句「貫會」……怎聽來好似透著熟悉、甚至是親近之感?
據他所知,自家主公與太傅的交集並不算深,大約是通過喬祭酒見過幾次面的程度。
至於是常歲寧暗中使人護送褚太傅來洛陽的內情,那群朝廷官員不知,駱觀臨卻是知曉的。但他只當這是自家主公單方面的獻殷勤之舉——畢竟主公她真的很喜歡「結善緣」,更何況太傅在朝中及天下文人間的地位無人能及,主公她諂媚狗腿些也是正常,符合她一貫作風。
可是太傅這邊此刻給他的感覺卻是有些出乎意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於是,魏妙青只有帶上這隻拖油瓶,悄悄溜出了宮苑。
魏家在洛陽城中置有一座別院,是鄭國公專拿來養牡丹用的。
鄭國公府族人眾多,註定沒法子全部離京,還有些在離京的路上路上失散了,鄭國公夫婦也是今日晨早才在此處安頓好。
鄭國公已經吩咐了僕從去各處打探消息、打點人脈,此刻便一邊憂心族人,一邊嘆著氣澆花。
段氏則在指揮著僕婦們收拾院子,讓人準備午食。
見魏妙青帶著太子過來,段氏的最先反應是讓人多備些飯菜,另外叫人不要聲張,一切如常。
四處還有些忙亂,但李智置身此處,跟著一路往裡走,頗有種屍體回溫的感覺。
這些年來,他自覺像極了一隻渾身穴位扎滿了長針的木偶,此刻卻覺自己好似變成了一團由西域進貢而來的棉花,柔軟又安逸。
李智在廳內坐下後,段氏將女兒拉到一旁,小聲問:「青兒,你怎將他帶來了?」
魏妙青抬起眉毛,拿心機深沉謀算長遠的語氣道:「阿娘,如今阿兄人在太原養傷,也算是常節使的人了對吧?既然如此,咱們怎能不為常節使打算?他這個太子還是有些用處的,咱們將他看緊了,用好了,不是也能幫上常節使嗎?」
段氏覺得女兒的話倒也有些道理,可是:「……你說得這樣大聲幹什麼?」
那太子想裝作聽不見都是難事,這丫頭,到底懂不懂什麼叫悄悄話!
「哎呀,阿娘怕什麼。」魏妙青回過頭去,看向李智:「這些話殿下又不是聽不得,對吧?」
見段氏看過來,李智赧然一笑,很是乖覺地點頭。
段氏勉強回以一笑,心情很是複雜,她是當真沒想到,心思淺到這般地步的女兒,入宮一趟,竟還能拐個大活人回來,也是邪門了。
那大活人頗有些討好型人格,生怕自己不能物盡其用,用罷飯之後,又私下與段氏母女二人保證,自己必會事事聽從常節使安排,並自願充當常節使耳目,向她傳遞消息。
魏妙青覺得此法甚妙,之後那些大臣們只怕想破頭也想不到,奸細竟是儲君自己。
李智毫不質疑自己的選擇,那些大臣們若果真靠得住,大盛也不會馬上就要變成大齊了……他還是覺得太子妃的眼光好,抱緊常節使大腿,才更有活頭。
更何況,他一點兒也不想登基,當一個不中用的太子已經這樣危險重重了,再成了不中用的皇帝,豈不更是罪該萬死的活靶子?
他這樣,也是為了大家好,包括那些擁護他的官員們,畢竟扶持他真的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那些自顧奔忙的官員們全然不知太子這番「良苦用心」,他們今日去見「錢甚」,卻撲了個空,官吏只道錢先生外出去了。
眾人疑心錢甚是刻意避而不見,遂壓抑著怒氣離去。
殊不知,錢先生的確是外出了。
當然,不樂意見那些官員也是事實。
駱觀臨親自去拜訪了褚太傅。
前來洛陽一路冒險奔勞,又多雨水,已多年不曾遠行的褚太傅病下了。
褚太傅和其他官員一樣,都已在洛陽城中安頓了下來,居所是先前朝廷從洛陽士族手中查封而來的房屋宅院,暫時拿來借用。
初安頓下來,各處尚無僕從可以使喚,好在太傅家中不缺幹活的子子孫孫,真正做到了人多活少,很快將一切收拾妥當。
帶著補品前來探望的駱觀臨深知太傅性情,輕易不給任何人面子,本做好了吃閉門羹的準備,不料卻被直接請去褚太傅房中單獨說話,反倒叫他有些受寵若驚。
駱觀臨性子犟,很少對誰心服,卻一直對憑一人之力排擠整個官場的褚太傅敬重有加。
駱觀臨這份至高無上的敬重有兩重原因,一重是因太傅的學識與人品,另一重是因太傅曾教導出先太子效那樣一位儲君。
臉色有些虛弱的褚太傅靠坐在床上,披一件外衫,看著抬手行禮之人,瞭然道:「果然是你這後生。」
仍以半張面具遮面的駱觀臨意外地抬頭:「太傅怎知……」
褚太傅擺擺手:「江都錢甚的那幾首詩詞,字裡行間透著的辛辣酸氣,嗆得老夫直打噴嚏!仔細想想,又還能有誰?」
這話旁人來說,駱觀臨多半是要生氣的,但由老太傅口中出來,他卻只有赧然與慚愧,再施一禮,道:「學生自認刻意摒棄了舊習,不料還是瞞不過您的眼睛。」
褚太傅不置可否,道:「她是貫會撿人來用的……」
駱觀臨自然聽得出這裡的「她」是指自家主公,可這句「貫會」……怎聽來好似透著熟悉、甚至是親近之感?
據他所知,自家主公與太傅的交集並不算深,大約是通過喬祭酒見過幾次面的程度。
至於是常歲寧暗中使人護送褚太傅來洛陽的內情,那群朝廷官員不知,駱觀臨卻是知曉的。但他只當這是自家主公單方面的獻殷勤之舉——畢竟主公她真的很喜歡「結善緣」,更何況太傅在朝中及天下文人間的地位無人能及,主公她諂媚狗腿些也是正常,符合她一貫作風。
可是太傅這邊此刻給他的感覺卻是有些出乎意料……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