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頁
李復心裡發怵,只覺頭頂懸了把劍似的。
見他如此,唐醒又補了一句:【節使道,這第三個原因,王爺日後自然會知曉的。】
李復萬分困惑,但很清楚自己沒有刨根問底的資格,只能應下這話,並連連道謝,再三讓唐醒替他向常歲寧轉達感激之情。
此時,李復將有些僵硬的雙腿放平,拿完好的那隻手捶了捶,這才算是接上兒子那句問話:「她這不是好說話,是篤信咱們就算活著,也不會帶給她半分威脅。」
李昀一臉奇色:「常節使竟然這般信得過咱們?」
「屁。」李復嗤笑一聲:「她信得過咱們?信得過咱們是個廢物還差不多。」
「難道你在路上瞧見兩隻螞蟻,就非得碾死它們才安心嗎?」李復邊捶著腿,邊道:「她看咱們,就跟咱們看螞蟻沒有區別……」
這並非是信得過他們,而是源於她的自信。
她自信自己的判斷,更自信自己的能力,前者決定了她敢於做出仁慈放生之舉,後者則是她不懼此舉有可能帶來的任何變故的底氣。
「這亂世之中,很多人皆掌握不了殺伐與仁慈之間的界限,前者毀滅世道,而後者往往為世道所毀。」李復看向船艙外,眼底漸生幾分感慨:「她這般敢殺,又這般敢放……實為我平生僅見。」
「今日見著的那位唐將軍,也是個奇才……」李復想到什麼便說上一句。
常歲寧說要處死他們父子時,與唐醒並無異樣的眼神交流,但唐醒卻能瞬間領會到常歲寧的用意,且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見默契程度。
他與唐醒接觸交談之下,可知對方見識廣博,行事看似灑脫隨性卻又章程嚴謹。
此類奇才,是強搶不來,強留不了的,此人願意留在常歲寧身邊效力,必然是出於真心折服。
而能折服此一類人,從人格到能力,缺一不可。
對此,李復此時已無半點質疑,他嘆了一聲,道:「若我再年輕個二十來歲,倒也想習得一身本領,跟隨這樣的人成就一番大業。」
少年奇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世間僅有啊。
李昀吃了一驚:「能叫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這常歲寧當真格外了不得……」
倒不是說他父親多麼高傲不服人,而是父親從年輕時便十分愛好享樂,實在很難生出這樣的熱血少年心思。
李復看熱鬧不嫌事大:「且看吧,李隱有得頭疼了。」
李隱借段士昂之手利用他攻下洛陽,這棋走得好好的,忽然被人一刀砍翻了棋盤,能不頭疼麼?真正頭疼的怕是還在後頭呢。
李昀也跟了一句:「這下,那位聖人倒是能松上一口氣了。」
「那也是一時的……難道你覺著常歲寧她收回洛陽,是要獻給那位聖人的?」李復道:「她這樣的人,豈會甘心屈居人下?」
「而當今聖人既降馭不了,也容不下這樣的人物。」李復估摸著道:「遲早得打起來……」
李昀聽得來了興趣:「那今後誰輸誰贏,父王您怎麼看?」
「我怎麼看……」李復道:「我自然是躲起來看。」
他說著,又喟嘆一聲:「這天下果然還是看別人打,才更有意思。」
熱鬧這種事,看看就得了,真摻和進去,那自己就成熱鬧了——先前他這腦子當真是被糞給糊了,怎麼就覺得自己也行了呢?
答應段士昂的那一日,他必然是餓得不輕,才會糊塗至此。
想到這裡,李復又有些餓了,讓李昀取出一張肉餅啃了起來。
李昀也跟著一起吃餅,啃到一半,不由問:「父王,母親他們會不會有事?」
他和父王是「已死」之人,註定是不能回范陽去了,而母親他們定然會遭到牽連。
「被發落是免不了的。」李復咽了一口,才道:「但你我已被『處死』,待那封血書再傳開……拿來保住你母親他們性命應是夠用的。」
雖是難逃被貶為庶人的下場,但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了。
思及此,再想到那封血書,李復對常歲寧又多了一分感激。
李昀心中安定一些,這才問一句:「唐將軍讓父親抄寫下的那封血書……到底是何物?」
李復:「告罪書。」
冬至之際,河水雖尚未結冰,但水流放緩,今夜無風,船隻便行得很慢。
咽下了最後一口餅時,李昀擦了擦嘴,看向前方茫茫夜色,不由問:「父親,咱們要去何處?」
「你我二人身無長處,自然要尋一處安穩地暫避……」
李昀神情茫然:「如今這世道,還有哪裡是安穩的嗎?」
范陽王吃飽了就躺,拉過船艙里硬邦邦的舊被子蓋在身上,困意上涌間,打了個呵欠:「怎麼沒有……」
有常歲寧那「未言」的第三個原因在,李復總覺著,之後還會再有交集的。
既如此,他也別跑太遠,省得來日被她抓回來時太麻煩……他這個人,最怕走路了。
隨著小船漸遠,水面上被撕開留下的痕跡,在月色的照拂下,慢慢重新癒合平整,正如人心逐漸平穩下來的洛陽城。
次日,洛陽城中早鍾齊鳴,試著恢復了外出的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打聽著消息。
范陽王李復被處決之事很快傳開,一併被示之人前的,還有一封李復用鮮血寫下的《告罪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見他如此,唐醒又補了一句:【節使道,這第三個原因,王爺日後自然會知曉的。】
李復萬分困惑,但很清楚自己沒有刨根問底的資格,只能應下這話,並連連道謝,再三讓唐醒替他向常歲寧轉達感激之情。
此時,李復將有些僵硬的雙腿放平,拿完好的那隻手捶了捶,這才算是接上兒子那句問話:「她這不是好說話,是篤信咱們就算活著,也不會帶給她半分威脅。」
李昀一臉奇色:「常節使竟然這般信得過咱們?」
「屁。」李復嗤笑一聲:「她信得過咱們?信得過咱們是個廢物還差不多。」
「難道你在路上瞧見兩隻螞蟻,就非得碾死它們才安心嗎?」李復邊捶著腿,邊道:「她看咱們,就跟咱們看螞蟻沒有區別……」
這並非是信得過他們,而是源於她的自信。
她自信自己的判斷,更自信自己的能力,前者決定了她敢於做出仁慈放生之舉,後者則是她不懼此舉有可能帶來的任何變故的底氣。
「這亂世之中,很多人皆掌握不了殺伐與仁慈之間的界限,前者毀滅世道,而後者往往為世道所毀。」李復看向船艙外,眼底漸生幾分感慨:「她這般敢殺,又這般敢放……實為我平生僅見。」
「今日見著的那位唐將軍,也是個奇才……」李復想到什麼便說上一句。
常歲寧說要處死他們父子時,與唐醒並無異樣的眼神交流,但唐醒卻能瞬間領會到常歲寧的用意,且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見默契程度。
他與唐醒接觸交談之下,可知對方見識廣博,行事看似灑脫隨性卻又章程嚴謹。
此類奇才,是強搶不來,強留不了的,此人願意留在常歲寧身邊效力,必然是出於真心折服。
而能折服此一類人,從人格到能力,缺一不可。
對此,李復此時已無半點質疑,他嘆了一聲,道:「若我再年輕個二十來歲,倒也想習得一身本領,跟隨這樣的人成就一番大業。」
少年奇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世間僅有啊。
李昀吃了一驚:「能叫父親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看來這常歲寧當真格外了不得……」
倒不是說他父親多麼高傲不服人,而是父親從年輕時便十分愛好享樂,實在很難生出這樣的熱血少年心思。
李復看熱鬧不嫌事大:「且看吧,李隱有得頭疼了。」
李隱借段士昂之手利用他攻下洛陽,這棋走得好好的,忽然被人一刀砍翻了棋盤,能不頭疼麼?真正頭疼的怕是還在後頭呢。
李昀也跟了一句:「這下,那位聖人倒是能松上一口氣了。」
「那也是一時的……難道你覺著常歲寧她收回洛陽,是要獻給那位聖人的?」李復道:「她這樣的人,豈會甘心屈居人下?」
「而當今聖人既降馭不了,也容不下這樣的人物。」李復估摸著道:「遲早得打起來……」
李昀聽得來了興趣:「那今後誰輸誰贏,父王您怎麼看?」
「我怎麼看……」李復道:「我自然是躲起來看。」
他說著,又喟嘆一聲:「這天下果然還是看別人打,才更有意思。」
熱鬧這種事,看看就得了,真摻和進去,那自己就成熱鬧了——先前他這腦子當真是被糞給糊了,怎麼就覺得自己也行了呢?
答應段士昂的那一日,他必然是餓得不輕,才會糊塗至此。
想到這裡,李復又有些餓了,讓李昀取出一張肉餅啃了起來。
李昀也跟著一起吃餅,啃到一半,不由問:「父王,母親他們會不會有事?」
他和父王是「已死」之人,註定是不能回范陽去了,而母親他們定然會遭到牽連。
「被發落是免不了的。」李復咽了一口,才道:「但你我已被『處死』,待那封血書再傳開……拿來保住你母親他們性命應是夠用的。」
雖是難逃被貶為庶人的下場,但能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了。
思及此,再想到那封血書,李復對常歲寧又多了一分感激。
李昀心中安定一些,這才問一句:「唐將軍讓父親抄寫下的那封血書……到底是何物?」
李復:「告罪書。」
冬至之際,河水雖尚未結冰,但水流放緩,今夜無風,船隻便行得很慢。
咽下了最後一口餅時,李昀擦了擦嘴,看向前方茫茫夜色,不由問:「父親,咱們要去何處?」
「你我二人身無長處,自然要尋一處安穩地暫避……」
李昀神情茫然:「如今這世道,還有哪裡是安穩的嗎?」
范陽王吃飽了就躺,拉過船艙里硬邦邦的舊被子蓋在身上,困意上涌間,打了個呵欠:「怎麼沒有……」
有常歲寧那「未言」的第三個原因在,李復總覺著,之後還會再有交集的。
既如此,他也別跑太遠,省得來日被她抓回來時太麻煩……他這個人,最怕走路了。
隨著小船漸遠,水面上被撕開留下的痕跡,在月色的照拂下,慢慢重新癒合平整,正如人心逐漸平穩下來的洛陽城。
次日,洛陽城中早鍾齊鳴,試著恢復了外出的百姓們小心翼翼地打聽著消息。
范陽王李復被處決之事很快傳開,一併被示之人前的,還有一封李復用鮮血寫下的《告罪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