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頁
見守在堂外的范陽王府親衛要拔刀去攔,范陽王連忙出聲阻止,未讓他們擅動刀劍,而是無聲示意身側的一名親信退了出去。
梅義帶人大步跨入堂中,眉眼間似攜著冷風:「敢問王爺,大將軍何在!」
范陽王神情迷茫:「士昂他……不在軍中?」
「王爺何必明知故問!」梅義的語氣並不客氣,只有一絲勉強維持住的隱忍:「若大將軍還在軍中,從不理會軍中之事的王爺又為何要代大將軍下令取消夜襲,並令大軍北歸?!」
見范陽王語塞,梅義按住腰間佩刀,一字一頓道:「大將軍究竟人在何處,還請王爺給我等一個交代!」
范陽王輕嘆了一口氣,啞著聲音道:「士昂已經死了。」
梅義一眾人神情大駭,驚怒到了極致,幾乎紛紛拔刀。
梅義舉刀指向范陽王,額角青筋暴突:「……王爺為了從洛陽撤兵,竟殺了大將軍?!」
來的路上,他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他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范陽王這個窩囊廢竟有本領在軍中對大將軍下殺手,並且成功了!
「士昂他真正效忠的是益州榮王府,因此行事才這般不顧軍中將士存亡,執意要留在洛陽……」范陽王痛心疾首道:「本王殺他,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為軍中將士們思慮。」
此言出,那四名副將神情各異,亦不乏憤怒之人:「李復,你殺了大將軍,竟還要編造出如此荒誕的理由!」
說著,舉刀便向李復殺去。
范陽王左右的護衛立刻湧上前去。
堂外也很快有護衛拔刀圍殺而來。
混亂間,范陽王被護著從此處退離。
梅義等人不是單槍匹馬而來,他們帶了一千精兵,此處的動靜傳開之後,宮苑四下很快便廝殺起來。
「緊閉宮門,一個不留!」范陽王身側的一名部將下令。
事已至此,范陽王乾脆讓人將段士昂已死的消息傳去了軍中,以此來為自己爭取人心。
宮苑中鮮血飛濺,處處可聞拼殺聲,范陽王躲去了後殿,兀自心焦時,忽然聽到一聲轟鳴自夜空上方炸開。
廊下,范陽王趕忙抬眼去看,只見是一簇煙花在夜幕之上綻放。
范陽王先是一愣,他這邊正殺著人呢,哪個不開眼的這個時候放煙花湊熱鬧?
待第二支煙花綻開時,范陽王卻已是悚然大驚——壞了!
煙花一物出現在大盛不過十多年,但范陽王隱約也聽說過,此物有傳遞消息的作用!
誰在傳遞消息?又是向誰傳遞消息?
煙花聲未停,一聲接著一聲,而范陽王細觀之下發現,那些煙花接替炸開的方向,在有秩序地逐漸往東面轉移……東面,鄭州!
常歲寧!
范陽王驀地瞪大了眼睛,只覺那煙花炸開的火星子已經燒著了他的眉毛,而他心底和焦灼感一同出現的還有驚惑不解。
通過崔琅一事,他自然已經猜到了洛陽城中必有常歲寧的眼線,他也試著讓人審過崔琅,試圖逼問出常歲寧設下的眼線所在,而負責審問的正是那手持斷子絕孫刀的老內侍——
那把刀幾次逼近崔琅胯下,崔琅人都嚇暈過去好幾回,被潑醒之後,每每頭一句話都是哭喊著道:【……消息都是借飛箭射過來的,我從未見著過人,根本不知他們長什麼模樣啊嗚嗚嗚!】
如此逼問之下,屢屢不曾改口,范陽王便勉強信了。
但眼下……他只想親自操刀將那崔家小子給閹了!
如此協作緊密有序的行動,常歲寧在洛陽的眼線顯然不止一處!
但是他才殺了段士昂,這消息甚至尚未在軍中傳開,她那些眼線又是如何判斷的?
耳邊未消的廝殺聲,給了范陽王答案——大約是梅義等人突然率兵入城的動靜,讓常歲寧的人瞧見了!
所以,她安插在洛陽城中的那些眼睛不單夠多,夠亮,還十分擅長判斷局面!
突然覺得渾身都已被這些眼睛洞穿了的范陽王,簡直要被這世道險惡的程度氣哭了——常歲寧統共才來汴州不到一月,這些眼線她到底是何時埋下的?這些手段它真的合理嗎!
對上這樣的人,這仗根本就沒法兒打!
范陽王也不敢等到天亮動身了,急忙奔出長廊,催促道:「快些將梅義那些人解決了!得趕緊走,常歲寧要來了!」
他說到「常歲寧要來了」時,聲音都在發顫,不亞於民間百姓對「天狗要來吃月亮了」的天然恐懼。
這與天狗將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氣氛,讓李復身邊的人也跟著恐慌起來,急忙忙地奔走而去,安排動身事宜。
宮苑廝殺聲未停,洛陽城內外時有煙火轟鳴,亦有不明情況的醉酒文人結伴登高吟詩,痛批范陽王荒淫無德。
月色,鮮血,酒氣,詩歌,奔逃,煙花……為今夜的洛陽城蒙上了一層荒誕血腥而又緋麗絢爛的混雜色彩。
鄭州城,刺史府內,聽得士兵來報,常歲寧放下手中已書寫完最後一字的筆,抬眼道:「傳令下去,即刻動兵洛陽。」
「屬下遵令!」
言落之際,常歲寧起了身,一旁的女兵為其披上軟甲後,她一手取下掛在屏風上的披風,一手拿過曜日,大步而出。
駱觀臨等人在後方行禮恭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梅義帶人大步跨入堂中,眉眼間似攜著冷風:「敢問王爺,大將軍何在!」
范陽王神情迷茫:「士昂他……不在軍中?」
「王爺何必明知故問!」梅義的語氣並不客氣,只有一絲勉強維持住的隱忍:「若大將軍還在軍中,從不理會軍中之事的王爺又為何要代大將軍下令取消夜襲,並令大軍北歸?!」
見范陽王語塞,梅義按住腰間佩刀,一字一頓道:「大將軍究竟人在何處,還請王爺給我等一個交代!」
范陽王輕嘆了一口氣,啞著聲音道:「士昂已經死了。」
梅義一眾人神情大駭,驚怒到了極致,幾乎紛紛拔刀。
梅義舉刀指向范陽王,額角青筋暴突:「……王爺為了從洛陽撤兵,竟殺了大將軍?!」
來的路上,他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但他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范陽王這個窩囊廢竟有本領在軍中對大將軍下殺手,並且成功了!
「士昂他真正效忠的是益州榮王府,因此行事才這般不顧軍中將士存亡,執意要留在洛陽……」范陽王痛心疾首道:「本王殺他,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為軍中將士們思慮。」
此言出,那四名副將神情各異,亦不乏憤怒之人:「李復,你殺了大將軍,竟還要編造出如此荒誕的理由!」
說著,舉刀便向李復殺去。
范陽王左右的護衛立刻湧上前去。
堂外也很快有護衛拔刀圍殺而來。
混亂間,范陽王被護著從此處退離。
梅義等人不是單槍匹馬而來,他們帶了一千精兵,此處的動靜傳開之後,宮苑四下很快便廝殺起來。
「緊閉宮門,一個不留!」范陽王身側的一名部將下令。
事已至此,范陽王乾脆讓人將段士昂已死的消息傳去了軍中,以此來為自己爭取人心。
宮苑中鮮血飛濺,處處可聞拼殺聲,范陽王躲去了後殿,兀自心焦時,忽然聽到一聲轟鳴自夜空上方炸開。
廊下,范陽王趕忙抬眼去看,只見是一簇煙花在夜幕之上綻放。
范陽王先是一愣,他這邊正殺著人呢,哪個不開眼的這個時候放煙花湊熱鬧?
待第二支煙花綻開時,范陽王卻已是悚然大驚——壞了!
煙花一物出現在大盛不過十多年,但范陽王隱約也聽說過,此物有傳遞消息的作用!
誰在傳遞消息?又是向誰傳遞消息?
煙花聲未停,一聲接著一聲,而范陽王細觀之下發現,那些煙花接替炸開的方向,在有秩序地逐漸往東面轉移……東面,鄭州!
常歲寧!
范陽王驀地瞪大了眼睛,只覺那煙花炸開的火星子已經燒著了他的眉毛,而他心底和焦灼感一同出現的還有驚惑不解。
通過崔琅一事,他自然已經猜到了洛陽城中必有常歲寧的眼線,他也試著讓人審過崔琅,試圖逼問出常歲寧設下的眼線所在,而負責審問的正是那手持斷子絕孫刀的老內侍——
那把刀幾次逼近崔琅胯下,崔琅人都嚇暈過去好幾回,被潑醒之後,每每頭一句話都是哭喊著道:【……消息都是借飛箭射過來的,我從未見著過人,根本不知他們長什麼模樣啊嗚嗚嗚!】
如此逼問之下,屢屢不曾改口,范陽王便勉強信了。
但眼下……他只想親自操刀將那崔家小子給閹了!
如此協作緊密有序的行動,常歲寧在洛陽的眼線顯然不止一處!
但是他才殺了段士昂,這消息甚至尚未在軍中傳開,她那些眼線又是如何判斷的?
耳邊未消的廝殺聲,給了范陽王答案——大約是梅義等人突然率兵入城的動靜,讓常歲寧的人瞧見了!
所以,她安插在洛陽城中的那些眼睛不單夠多,夠亮,還十分擅長判斷局面!
突然覺得渾身都已被這些眼睛洞穿了的范陽王,簡直要被這世道險惡的程度氣哭了——常歲寧統共才來汴州不到一月,這些眼線她到底是何時埋下的?這些手段它真的合理嗎!
對上這樣的人,這仗根本就沒法兒打!
范陽王也不敢等到天亮動身了,急忙奔出長廊,催促道:「快些將梅義那些人解決了!得趕緊走,常歲寧要來了!」
他說到「常歲寧要來了」時,聲音都在發顫,不亞於民間百姓對「天狗要來吃月亮了」的天然恐懼。
這與天狗將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氣氛,讓李復身邊的人也跟著恐慌起來,急忙忙地奔走而去,安排動身事宜。
宮苑廝殺聲未停,洛陽城內外時有煙火轟鳴,亦有不明情況的醉酒文人結伴登高吟詩,痛批范陽王荒淫無德。
月色,鮮血,酒氣,詩歌,奔逃,煙花……為今夜的洛陽城蒙上了一層荒誕血腥而又緋麗絢爛的混雜色彩。
鄭州城,刺史府內,聽得士兵來報,常歲寧放下手中已書寫完最後一字的筆,抬眼道:「傳令下去,即刻動兵洛陽。」
「屬下遵令!」
言落之際,常歲寧起了身,一旁的女兵為其披上軟甲後,她一手取下掛在屏風上的披風,一手拿過曜日,大步而出。
駱觀臨等人在後方行禮恭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