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之下,如何選似乎都是中計,那麼,難道只能死守京師嗎?可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坐以待斃?

  「可是,李隱他遺漏了一點。」聖冊帝道:「這封信離開益州之時,范陽軍尚且未嘗敗績,段士昂也尚未被重傷——李隱能如此篤定朕會陷入兩難,倒也情有可原。」

  「朕根本不必往洛陽出兵。」聖冊帝眼神中並未見分寸大亂之色,反而一點點沉定下來:「洛陽已有常節使在。」

  看著帝王的神態,馬行舟幾乎脫口問道:「陛下仍這般信得過常節使嗎?」

  江都密旨被篡改之事,他亦是知情者……

  聖人暫時未曾戳破此事,他可以理解是為了穩固局勢的權宜之計,但他無法理解的是,在對方已然做出了此等與反叛無異的舉動後,聖人竟然還能做到安心將洛陽徹底交託出去……

  這並不符合聖人一貫的性情作風。

  「朕不得不信。」

  這個回答,卻讓馬行舟陷入了更深的驚惑之中。

  隱約間,他甚至從聖人對待常歲寧異常「信任」與「放任」的態度中,捕捉到了一絲某種隱秘的伴生關係。

  這種羈絆,或也存有反噬成敵的可能,但是在聖人眼中,卻仿佛被天然地置於其它的敵人之後。

  馬行舟困惑猜測間,已聽聖冊帝道:「李隱很快便會知道,局勢未必一定盡在他操縱之中。」

  真正的「變故」,在李隱看不到的地方早就出現了。

  「馬相不妨與朕一同等一等。」聖冊帝將那封信壓在龍案上方。

  馬行舟微抬首間,只見帝王眼底已有決斷,她一手按在案頭,寬大龍袍曳地,定定地望著殿外天光:「再等一等洛陽的消息。」

  天光大亮時,雨水方休。

  同樣數日陰雨的洛陽城,今日終於現出一抹晴色。

  和前幾日一樣,崔琅拖著族人們早早出了門,在洛陽城中聽曲兒吃酒,吟詩作賦,甚至還招來了一幫洛陽子弟一同作樂。

  但這一日,反常的事情卻發生了。

  第544章 是否足以將她打動?

  這數日來,崔琅在洛陽城中甚是張揚。

  為了將這份張揚貫徹到底,崔琅每每總要選在洛陽城中數一數二的酒樓中飲酒作樂,當然,一應帳單都記在范陽王頭上。

  此一日午後,崔琅扶著酩酊大醉的叔父從酒樓中出來,聽著叔父口中醉醺醺吟誦著今日的《不如速死賦其五》——

  近來出門,崔琅這位名喚崔秉的叔父,自來到洛陽之後,不時便會有一首《不如速死賦》面世,靈感噴發而從無衰竭之相。

  「如此世道,不如速死……」

  「為人魚肉,不如速死……」

  「良辰好景,不如速死……」

  「恰逢美酒,不如速死……」

  崔琅每每聽在耳中,只覺若將自家叔父之號改稱為速死居士,倒也相得益彰。

  但還真別說,他家這位叔父,這幾日來倒是憑著這一首首《不如速死賦》,在洛陽城的文人間殺出了一番名號來。

  大約是世道的確艱難,大家的精神狀態普遍不算樂觀,叔父這自成一派的頹然批判之風,竟陰差陽錯地很是吸引了一批擁簇者。

  不說別的,今日酒樓中慕名而來的文人,便有五六十號人。

  崔琅大手一揮,宴請諸人,很是豪爽。

  當然,帳依舊記在范陽王名下。

  花著范陽王的錢,藉此結交了一把洛陽文人的崔琅,此際剛扶著自家叔父離開酒樓,忽聽身側的一名族中少年小聲問道:「六哥,你有沒有覺得哪裡不對?」

  崔琅腳下一頓,看向周圍。

  這時,另一名族人也發覺了不對:「……那些跟著咱們一起過來的人呢?」

  他們外出走動,總有一支護衛跟隨在側,時刻監視著他們的動向,可此時那些本等在酒樓外的護衛卻不見了人影。

  崔琅將崔秉交給另一人來扶,自己則退後數步,回到酒樓門外,隨口向酒樓外招攬客人的夥計問道:「小哥可有瞧見隨我們一同前來的那些人去了何處?」

  「約是兩刻鐘前就走了!」那年輕的夥計道:「那時有人尋了過來,同他們說了一句什麼,似乎是出了什麼事,便見他們匆匆忙忙地離開了。」

  崔琅面色如常地點了頭,笑著同那夥計道了句謝,正要抬腳離開時,忽聽那夥計笑問道:「崔六郎君明日還過來麼,來的話,小人提早給您留好雅間兒!」

  崔琅眼睛微動,回頭朝那夥計一笑:「來,怎麼不來!好位置好酒,且都給本郎君留著!」

  夥計咧嘴弓腰應著:「好嘞!您慢走!」

  「六郎,那些人真走了?」見崔琅折返,崔氏一群族人們又走遠了些,一名子弟才緊張地壓低聲音問:「那咱們……逃是不逃?」

  趁著此時天還沒黑,正是出逃的大好機會!

  崔家眾人一時都躁動忐忑起來,這機會來得太過突然,他們甚至有種沒做好準備的感覺。

  而如此關頭,大家都莫名下意識地看向崔琅,當然,除了崔塵——

  崔塵緩緩搖頭,神情變幻不定地道:「此事頗為蹊蹺,恐怕其中有詐……」

  崔琅謙虛求問:「那依塵堂兄之見,應當如何應對?」

  崔塵神情鄭重:「六郎,你且容我想一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