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家的護衛被迫勒馬,雙方氣氛緊繃間,崔琅帶人下了馬車。很快,范陽軍中為首者驅馬靠近而來,一張削長肅殺的男人臉龐出現在了崔琅等人的視線當中。

  那男人勒馬,抬起握著韁繩的手,姿態並稱不上恭敬地揖了一揖,開口道:「在下段士昂,奉范陽王之命,特往清河拜會崔家眾名士——卻不成想放眼清河竟已全無名士蹤跡,竟險些就此錯失拜會之機。」

  這不乏嘲諷的話語讓崔琅身後的族人們無不色變,率兵追來的人竟是段士昂!

  令段士昂親自率重兵前來,范陽王倒也果真「重視」他們崔家!

  今日想要安然脫身,只怕是不易了……

  這時,崔琅上前一步,面色稱得上和氣地抬手一禮,笑著道:「原來是段將軍親至,失敬了。」

  第520章 六郎不傻

  段士昂看向那站出來的少年人,眼神審視間,開口問道:「不知這位郎君是?」

  「在下崔琅,家中行六。」少年人一笑,自報身份,狀態竟稱得上從容鬆弛,未見分毫緊繃。

  段士昂抬起眉眼,而後再一抬手:「原是崔六郎。」

  他既是衝著清河崔家來了,自然也了解過崔家之事,知曉身在清河的崔家族人中,有一位崔家六郎,乃是崔氏家主崔據的長房嫡孫。

  據說這崔六郎,是因此前在京中犯了錯,才會被送回清河老家反省思過……但此舉究竟是罰還是護,段士昂的看法倒是更偏向後者。

  但崔家也早已做不到操縱當今局面了,他們本以為的老宅安穩處,反倒比京師更先出現了變故。

  此刻,段士昂看著面前的少年,眼神還算滿意,崔據想費心護起來的嫡孫,還是值得他多些耐心與客氣的,遂問道:「不知崔六郎與族人何故突然離開清河?此時是打算往何處去?」

  前半句等同明知故問。

  崔琅便也只答後一問,笑道:「正要遵從長兄的安排,往太原去。」

  段士昂眼神微動:「崔六郎口中的長兄……莫非是并州崔大都督?」

  崔琅點頭:「自然!」

  段士昂似覺得稀奇:「可段某此前聽聞,崔大都督似乎已被崔氏除族——」

  崔琅「嘿」地一笑:「打斷骨頭連著筋嘛。」

  段士昂看著崔琅,旋即也笑了一下:「這倒也是。」

  段士昂不緊不慢地說話間,腦中在快速地思考著利弊。

  他固然也很難不去忌憚崔璟,若崔璟此時身在太原,他或會考慮就此放崔氏族人離開,但要知道的是,崔璟和玄策軍此時在應戰北狄鐵騎……

  崔璟無暇分身趕來,甚至未必知曉清河崔家族人此時情況。

  他若就此被這樣一句話唬住離開,便也不會是一夕間奪取范陽軍兵權,連取三州的段士昂了。

  「然而王爺是真心想與崔家共商大事……段某奉命而來,也多有為難之處。」段士昂看著崔琅,及其身後族人,含笑道:「不如勞煩諸位先隨我返回邢州,待面見罷王爺之後,再由我護送諸位去太原,如何?」

  聽似和氣的提議詢問,仍掩蓋不了強勢的呼來喝去之感。

  崔氏族人間嘈雜起來,許多族人攥緊了拳,面露悲怒之色。

  這段士昂始終不曾下馬說話,態度如何是明擺著的……他們何曾被一個區區武將這樣輕視羞辱過?

  將那些崔家人的隱忍神態看在眼中,段士昂在心中嗤笑出聲。

  他對這些至今還看不清形勢的士族人沒有多少好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人的確還是有用的,許多士人甚至是寒門文人私心裡仍以崔氏為首。

  他們肚子裡的東西,和手中的筆,偏向誰,誰便可以從中得利。

  若能得到崔氏全力支持,此中之益處,絕不亞於他身後攻陷的三座城池所得。

  且他與范陽王起事太快,雖因此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但手中可用的出色謀士卻並不多,這場仗越是往後打,便越是需要有才之士相輔。

  但是……

  以上這些思慮,並不會影響段士昂對面前的崔氏族人生出殺心。

  若這些人執意不肯低下那虛偽高貴的頭顱,他亦不介意將他們盡數誅殺於此……不能為他與范陽王所用,便也最好不要為他人所用。

  自然,如此一來必然會開罪崔家,立下不解之仇……然而,屆時那半亡之族,又何懼之有?

  鄭家可以消失,崔家為何不行?

  且這荒山野嶺之下,流匪四伏,亂世中,手無縛雞之力的崔氏族人不幸被劫殺於此,也很合理不是嗎。至少拿來應付天下文人是足夠的。

  至於崔璟,一個手握利器卻不知擅用,至今仍在北境為朝廷抵擋北狄豺狼之人……假以時日,誰為亡魂,誰為勝者,尚未可知。

  總而言之,崔璟與玄策軍固然叫人畏忌,但局勢飛快變幻之下,實不必因一個此時並不在眼前,且生死未卜之人而太過瞻前顧後。

  且他甚至懷疑,所謂崔璟的安排,不過是這崔六郎試圖拿來震懾他的誆詐之言。

  在段士昂看來,當今這時局下,一切看重眼下才是正解。

  他存下如此想法,再看向崔氏族人時,眼底的輕視與高高在上的主宰之感便愈發沒了掩飾,再次道:「若崔六郎無異議,便請安排族人隨段某折返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