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頁
這時,坐在下首的元祥舉起杯盞,向自家大都督和一眾同袍們辭別。
看著自顧開始辭別的下屬,崔璟覺得,這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不辭而別,因為他這次依舊不曾說過要讓元祥跟著回江都去……
但大家都普遍習慣了。
眾人以茶代酒為元祥送別間,有武將起了一句哄:「……元祥自然要一同回去的,虞將軍說過,元祥是咱們大都督的陪嫁來著!」
那武將說罷哈哈大笑起來,並悄悄留意孟列的反應。
然而孟列毫無反應,甚至喝了口茶。
於孟列而言,他雖暗中打量,卻並無替自家殿下表態之權,自然不適宜流露出任何明確的態度。
虞副將見狀,朝那武將道:「……我看你是喝多了!瞎說什麼呢!」
那武將忙做出兩分神志不清的醉態,然而轉念一想……今日喝得根本也不是酒啊!
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演,乾笑道:「……久沒沾茶水了,猛地一喝,這茶倒也醉人哈哈!」
四下眾人哈哈打著圓場,便也很快揭過這話。
常歲安聽得有些心驚膽戰,這些人瞎開什麼玩笑,崔大都督不會生氣吧?
如此想著,常歲安不禁悄悄看了眼崔璟的神態,見人並未流露出惱色與冷臉,只是略有些許不自在,才暗暗鬆了口氣。
這些人,真是無知者無畏……當初芙蓉花宴上,崔大都督根本是演得啊。
常歲安在心中頗有些發愁地嘆氣——也不知這因做戲而釀出的荒誕流言,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常歲安一番發愁罷,也單獨敬了元祥一盞茶。
禮數使然,又緊跟著敬了孟列一盞。
孟列端起茶盞,向常歲安微微點頭。
同孟列對視間,常歲安心中仍有一絲費解。
起初常歲安在軍中見到孟列,很是大吃了一驚,他不解京師登泰樓的孟東家,為何會是負責押送此次錢糧之人,為何會替寧寧辦事?
常歲安大驚之下,心中冒出一個想法,忍了好幾日,到底沒忍住向孟列開口試探,他試探的言辭並不高明,就差直接向孟列問一句:【莫非您就是寧寧的親阿爹?】
自從得知妹妹很有可能理清了真正的身世之後,常歲安每日每夜都在替妹妹猜爹。
孟列自然是否認。
常歲安鬆了口氣,又旁敲側擊地問:【那您知道誰才是寧寧的親阿爹嗎?】
孟列亦是搖頭。
至此,常歲安才試著問起孟東家此行為自家妹妹辦事的緣故。
孟列答:【因常大將軍之故。】
——拿老常的名義來哄一哄老常的兒子,事後有麻煩也是老常來解釋,這很合理也很省力。
常歲安聽得半知半解,但見孟列無意多言,便也只好打消了深究的念頭。
因而直到此刻,常歲安看向孟列時,心中依舊存有一份不解,總覺得哪裡不對。
這場肉眼可見頗費了心意的餞行宴,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宴散後,孟列和崔璟於帳外無人處,又單獨說了會兒話。
「崔大都督可有什麼話,亦或是書信需讓孟某帶回江都轉交給大人?」
孟列如今在外行走,習慣用得乃是蒙姓,但對於原本就知曉他身份的人來說,則沒有必要掩飾。
崔璟:「多謝,並無。」
聽得這乾脆的拒絕,孟列微轉頭看去,只聽那青年解釋道:「十日前,我已令人送信去江都了。」
孟列沉默了一下,十日前,而不是一月前,那便說明對方起初是想過讓他捎帶回江都的,但是見他遲遲不動身,最終還是選擇了另外使人送信。
他走得的確慢了些,這位崔大都督想送信的心也的確急了些。
孟列點了頭,看著眼前無論哪方面都足夠出色的青年,正色問:「崔大都督是否對吾主有心?」
這無疑是極直白的詢問。
孟列問罷,甚至見面前的青年少見地怔愣了一下。
片刻,那眉目如星沉入海的青年,才開口道了一個字:「是。」
這聲音不重,但透著堅定不移。
對視片刻,孟列微微一笑,點頭讚許道:「崔大都督眼光很好。」
又讚許一句:「能得吾主另眼相待,崔大都督的運氣也很好。」
誠然,這青年有諸多旁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優點,但對孟列而言,最大的優點卻莫過於這兩點。
孟列與常闊等人最大的不同,便在於他內心只看重他的主人——相較之下,這世間秩序善惡對錯,亦或是評斷一個人優劣的世俗標準,於他而言都是一堆空物。
崔璟卻也一笑:「你我所見略同。」
此一生,他也認為自己的眼光與運氣最好。
聽聞崔璟此言,孟列笑了起來,這笑比方才更顯真切。
天女塔之事,崔璟是知情者這一點,孟列也是知曉的。且在江都時,無絕私下也與他說過崔璟當初為了替殿下在聖人面前掩飾身份,而隻身破陣之事。
單是此一事,孟列對崔璟的印象便很不錯。
此時二人相談而笑,孟列心中更添兩分滿意與欣賞。
但他只是詢問確定了崔璟的心意,而不曾叮囑什麼「務必好好對待殿下」之言,亦或是逼迫對方立下誓言等等,這些是無用的,也是毫無必要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看著自顧開始辭別的下屬,崔璟覺得,這亦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不辭而別,因為他這次依舊不曾說過要讓元祥跟著回江都去……
但大家都普遍習慣了。
眾人以茶代酒為元祥送別間,有武將起了一句哄:「……元祥自然要一同回去的,虞將軍說過,元祥是咱們大都督的陪嫁來著!」
那武將說罷哈哈大笑起來,並悄悄留意孟列的反應。
然而孟列毫無反應,甚至喝了口茶。
於孟列而言,他雖暗中打量,卻並無替自家殿下表態之權,自然不適宜流露出任何明確的態度。
虞副將見狀,朝那武將道:「……我看你是喝多了!瞎說什麼呢!」
那武將忙做出兩分神志不清的醉態,然而轉念一想……今日喝得根本也不是酒啊!
但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下演,乾笑道:「……久沒沾茶水了,猛地一喝,這茶倒也醉人哈哈!」
四下眾人哈哈打著圓場,便也很快揭過這話。
常歲安聽得有些心驚膽戰,這些人瞎開什麼玩笑,崔大都督不會生氣吧?
如此想著,常歲安不禁悄悄看了眼崔璟的神態,見人並未流露出惱色與冷臉,只是略有些許不自在,才暗暗鬆了口氣。
這些人,真是無知者無畏……當初芙蓉花宴上,崔大都督根本是演得啊。
常歲安在心中頗有些發愁地嘆氣——也不知這因做戲而釀出的荒誕流言,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常歲安一番發愁罷,也單獨敬了元祥一盞茶。
禮數使然,又緊跟著敬了孟列一盞。
孟列端起茶盞,向常歲安微微點頭。
同孟列對視間,常歲安心中仍有一絲費解。
起初常歲安在軍中見到孟列,很是大吃了一驚,他不解京師登泰樓的孟東家,為何會是負責押送此次錢糧之人,為何會替寧寧辦事?
常歲安大驚之下,心中冒出一個想法,忍了好幾日,到底沒忍住向孟列開口試探,他試探的言辭並不高明,就差直接向孟列問一句:【莫非您就是寧寧的親阿爹?】
自從得知妹妹很有可能理清了真正的身世之後,常歲安每日每夜都在替妹妹猜爹。
孟列自然是否認。
常歲安鬆了口氣,又旁敲側擊地問:【那您知道誰才是寧寧的親阿爹嗎?】
孟列亦是搖頭。
至此,常歲安才試著問起孟東家此行為自家妹妹辦事的緣故。
孟列答:【因常大將軍之故。】
——拿老常的名義來哄一哄老常的兒子,事後有麻煩也是老常來解釋,這很合理也很省力。
常歲安聽得半知半解,但見孟列無意多言,便也只好打消了深究的念頭。
因而直到此刻,常歲安看向孟列時,心中依舊存有一份不解,總覺得哪裡不對。
這場肉眼可見頗費了心意的餞行宴,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宴散後,孟列和崔璟於帳外無人處,又單獨說了會兒話。
「崔大都督可有什麼話,亦或是書信需讓孟某帶回江都轉交給大人?」
孟列如今在外行走,習慣用得乃是蒙姓,但對於原本就知曉他身份的人來說,則沒有必要掩飾。
崔璟:「多謝,並無。」
聽得這乾脆的拒絕,孟列微轉頭看去,只聽那青年解釋道:「十日前,我已令人送信去江都了。」
孟列沉默了一下,十日前,而不是一月前,那便說明對方起初是想過讓他捎帶回江都的,但是見他遲遲不動身,最終還是選擇了另外使人送信。
他走得的確慢了些,這位崔大都督想送信的心也的確急了些。
孟列點了頭,看著眼前無論哪方面都足夠出色的青年,正色問:「崔大都督是否對吾主有心?」
這無疑是極直白的詢問。
孟列問罷,甚至見面前的青年少見地怔愣了一下。
片刻,那眉目如星沉入海的青年,才開口道了一個字:「是。」
這聲音不重,但透著堅定不移。
對視片刻,孟列微微一笑,點頭讚許道:「崔大都督眼光很好。」
又讚許一句:「能得吾主另眼相待,崔大都督的運氣也很好。」
誠然,這青年有諸多旁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優點,但對孟列而言,最大的優點卻莫過於這兩點。
孟列與常闊等人最大的不同,便在於他內心只看重他的主人——相較之下,這世間秩序善惡對錯,亦或是評斷一個人優劣的世俗標準,於他而言都是一堆空物。
崔璟卻也一笑:「你我所見略同。」
此一生,他也認為自己的眼光與運氣最好。
聽聞崔璟此言,孟列笑了起來,這笑比方才更顯真切。
天女塔之事,崔璟是知情者這一點,孟列也是知曉的。且在江都時,無絕私下也與他說過崔璟當初為了替殿下在聖人面前掩飾身份,而隻身破陣之事。
單是此一事,孟列對崔璟的印象便很不錯。
此時二人相談而笑,孟列心中更添兩分滿意與欣賞。
但他只是詢問確定了崔璟的心意,而不曾叮囑什麼「務必好好對待殿下」之言,亦或是逼迫對方立下誓言等等,這些是無用的,也是毫無必要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