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事雖多苦難殺戮,但回想起與她並肩作戰的日子,更多的卻是安心,坦然,無畏。

  這也是肖旻此刻的心情寫照,他很希望能在這樣的心境中多停留療愈片刻。

  常歲寧是將安州事務悉數料理妥當後才來的此處,左右也無急事,便繼續坐下與肖旻說話。

  肖旻的表達欲和傾聽欲都很強烈,從大局聊到家常,又從淮南道掰扯到京師。直到東方現出光亮,才依依不捨地起身作別。

  薺菜帶人將蓆子和茶爐收起。

  臨別之際,常歲寧忽而問肖旻:「肖將軍可曾記得,當初你我就徐正業是否會改道洛陽之事作賭,肖將軍賭輸後,曾欠下我一件事未做?」

  肖旻愣了一下,想了想,旋即一笑:「肖某記得!」

  那時他與常娘子作賭,約定輸了的人要答應贏了的人一個要求,當時他還說,等贏了後,便讓常娘子指點他刀法……結果他輸了。

  但最後,常節使還是認真指點了他。

  回想起此事,肖旻不禁感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好感,從來不是憑空生出的,細細想來,常節使做過太多值得他人交付真心之事。

  肖旻真心實意地笑著道:「常節使若有需要肖某效勞之事,莫說一件,百件也只管說來。」

  他相信常節使的要求,必然都在情理之中。

  「尚未想到。」常歲寧笑道:「所以此一別後,肖將軍務必保重,否則我便當肖將軍食言了。」

  肖旻心中動容,說來道去,常節使竟還是在關心他的安危。

  面前這小姑娘,年歲輕他許多,肩上的擔子卻重他許多,要做的事也多他許多,對方此番冒著夜色渡漢江而來,既是為了岳州戰事與天下大局生民,也是為了他肖某人的安危。

  肖旻不覺間紅了眼角,重重抱拳:「常節使也請保重!」

  互相道別後,常歲寧上了馬。

  肖旻堅持在原處目送她離開。

  雲層中迸現出縷縷金光,少女策馬,迎著朝陽,沿著金燦燦的漢水河畔離開,隨著遠去,其身後拂動著的披風,似與天相接。

  ……

  安州刺史曹宏宣謀逆,欲與卞春梁合謀荊州的消息傳至京師,朝臣驚怒之餘,又因這有驚無險的結果而鬆了口氣。

  若果真任由曹宏宣攻去荊州,必當生出大亂……幸而那常歲寧及時阻斷了此事的發生。

  雖說的確是分內之事,但常歲寧此舉,卻也讓一些平日裡質疑她有異心的官員,對自己的質疑產生了一絲質疑。

  若此女果真有異心,豈會如此積極地阻止荊州生亂呢?

  雖說是不可輕易被表象迷惑,但這表象,卻也很值得深思一二。

  站在褚太傅身側的魏叔易,察覺到身側官員的「反省之心」,微微笑而不語——世人對她總有誤解,但又很容易從一種誤解,走向另一種誤解。

  安州遞來的急報中,也有著曹宏宣部下的供詞。

  其中有一句,說明了曹宏宣謀逆的原因,道是「不願屈於女節度使之下」。

  女帝聞之,於心底冷笑出聲。

  這些人總喜歡打著不滿女子的幌子來行事,好似這樣便能讓他們的私心之舉更站得住腳,可偏偏世人就是很受用,因為在大多人看來,這也是一種「為群體尊嚴利益而戰」,足以引起他們的共鳴與感同身受。

  可是「不願屈居」又如何?到最後,不還是只剩下一隻愚昧的頭顱,被送來京師她這個女子君王面前嗎。

  果然,讓阿尚接任淮南道節使是很正確的決定。

  阿尚也果真不曾讓她這個母親失望。

  同一日早朝之上,李獻讓人快馬送回的岳州戰報也被呈至了女帝面前。

  其上言,此番斬殺萬餘卞軍,不日便能收回岳州城。

  褚太傅對此嗤之以鼻,那怎不等收回岳州城再報?卡在此時送回這封多餘的「捷報」,分明是在掩飾有關荊州之危的失察之嫌。

  早朝散後,百官三三兩兩地結伴離開。

  戶部尚書湛勉低聲喟嘆道:「常節使待朝廷,當真一片忠心……」

  他之前就覺得,一個處處想著為戶部省錢的小姑娘,再壞又能壞到哪裡去?

  褚太傅沒有吭聲。

  她守著的那是忠心嗎?分明是她自己的道心。

  師生二人踏上筆直的宮道,正說著話,忽見前方有快馬疾奔而來。

  湛勉忙護著太傅避至一側。

  那是傳送急報的馬匹,馬上傳信的士兵風塵僕僕,面色緊繃,一路疾奔至禁宮門外,遂才棄馬疾奔。

  「報!」

  「隴右道急報!」

  「西北邊境,北狄異動!」

  「北狄鐵騎自西部防線犯境,已破伊州!」

  聖冊帝驀地從龍椅上起身,立時問:「崔璟何在!」

  報信士兵道:「崔大都督率兵自安北都護府趕去馳援,已達玉門關!」

  聖冊帝微合眼一瞬,慢慢坐了回去,如此便還算及時,至少玉門關尚未失守!

  帝王一手緊攥著龍椅上的浮雕,眼底滲出冰冷怒意:「……北狄賊子,亡我大盛之心果然不死!」

  第477章 以身入局,續以白晝

  北狄非尋常小國可比,占地面積由西到東,幾乎綿延占據大盛整面北部國境,也是大盛對外最長的邊境防線所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