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謀士說著,向卞春梁的方向抬手,進言道:「大帥,再繼續對峙下去,我軍莫說進軍荊州,能否守得住岳州只怕都是未知……」

  此言出,下面的部將間立刻嘈雜起來。

  卞澄「嘭」地一聲放下杯盞,不悅呵斥道:「對陣當前,敖先生就是這樣漲他人威風的嗎!」

  謀士將頭垂低,抬起執禮的手卻未放下。

  卞春梁掃了一眼酒後失態的長子,抬手示意近隨將其帶下去醒酒。

  卞澄被帶走後,卞春梁遂又揮手,屏退了廳內的樂師。

  「先生不必憂慮,接下來我軍只需繼續拖延,等候時機。」卞春梁看向正色傾聽的眾部將,豪爽一笑,聲音有力:「我卞某人走到今日,憑得便是人心——區區岳州算得上什麼,此次我軍必取荊州,長驅北上,直搗黃龍!」

  他疑心很重,即便如此,也未有詳說作戰安排,眾人也早就習慣了這一點,但見他已有打算,大多便安下心來。

  有武將被這鏗鏘有力之言激得雙眼放光,執起酒杯:「我等滿飲此杯,以敬大帥!」

  眾人紛紛跟隨舉杯。

  卞春梁將杯中酒盞一飲而盡,拋下酒盞後,大笑著將左右侍奉的美人擁入懷中。

  兩名女子衣衫單薄,皆是很年輕的面孔,她們本是岳州城中飽讀詩書的貴族女子,家中父兄皆遭卞軍屠殺……

  二人眼底皆有脂粉掩蓋不住的瑟瑟不安,卻只能拼命作出強顏歡笑之色。

  宴席散後,那名敖姓謀士單獨跟隨卞春梁,去了書房議事。

  沒了旁人在,半醉的卞春梁靠在寬大的圈椅中,隨手拿起桌案上的幾封信件:「那安州刺史曹宏宣,屢屢來信,邀我動兵入主淮南道——」

  敖本忙問道:「大帥意下如何?」

  「區區淮南道……」卞春梁笑了一聲:「我志在京畿,焉有捨近求遠之理?」

  他將那信件摔下:「待我破天子門,為天下主,淮南道也不過是掌中之物而已,又何須我此刻繞道去取!」

  說著,目露嘲諷之色:「那徐正業當初敗就敗在不該中他人之計,太過謹小慎微,選擇改道攻取洛陽!白白耗費了大好時機!」

  謀士知他一心志在京畿,而無意拓展地盤,贊成道:「大帥此舉英明,淮南道雖富饒,但那常歲寧也非尋常之輩,此際貿然前去與之相爭,的確不是上策。」

  末了,問道:「只是,照此說來……大帥是拒絕那安州刺史了?」

  卞春梁:「不,我讓他趁機襲取荊州!」

  謀士眼睛微亮:「善!」

  忙問:「不知此人可願從命?」

  「他不得不從。」卞春梁一笑:「如先生所說,那常歲寧非尋常之輩,安州不願認她為淮南道新主,她必然不會放任!曹宏宣不想坐以待斃,便只能另謀出路!」

  對方也深知這個道理,否則也不會主動投效於他。

  只是想與他共同成事,卻不願涉險,只想著在淮南道坐等好處上門……在他卞春梁這裡,卻是行不通的。

  他不可能去淮南道,他要讓曹宏宣出淮南道,助他攻荊州!

  「如此便再好不過!」謀士道:「若曹宏宣自後方攻往荊州,無論成敗,必會讓前方李獻肖旻大軍陣腳大亂……到時大帥趁亂率二十萬大軍一舉攻上,定能拿下荊州,入山南東道,直取京畿!」

  酒意上頭的卞春梁聞言大笑起來,忽又讓人備酒,要與謀士共飲。

  夜色緩緩褪盡,東方天際現出第一縷魚肚白。

  肖旻已令人點兵,準備下一場攻卞之戰。

  「李將軍。」見得李獻披甲前來,肖旻問道:「不知後方荊州附近這幾日可有異樣?」

  「荊州西有長江,東臨漢水,後通京畿,前方有我等在此阻攔卞氏叛軍,此時又能有何異樣。」面對肖旻『自以為是』的詢問,李獻似笑非笑地問道:「肖將軍為此戰籌備如此之久,倒不知今次能否攻下岳州城?」

  肖旻聞言頓了頓,才道:「自當盡力為之。」

  李獻笑了一聲,拍了拍肖旻的肩:「既如此,那肖將軍便專心備戰吧。」

  言畢,大步離去。

  肖旻看向李獻的背影,又看了一眼荊州方向。

  負責駐守荊州的多為李獻的親兵,肖旻知道李獻對他不滿,但對方立功心切,一心想要將功折罪,想來無論如何也不會大意對待荊州的情況。

  點兵場有號角聲響起,肖旻遂大步而去。

  如肖旻所想,李獻的確十分在意荊州的安危,他私下亦已得知安州欲勾結卞春梁,但他截獲的那封密信中,為安州刺史慫恿卞春梁攻去淮南道,他因出於私心,選擇了視而不見。

  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卞春梁駁回了這個提議,並預備暗中讓安州刺史偷襲荊州。

  ……

  此刻,安州城中,一隊醒目的車馬隊伍,經過長街,往城門處駛去。

  很快便有許多人認出,那是安州刺史府的車駕。

  不多時,便有消息傳開,安州刺史已動身趕往江都,前去拜見新任節度使。

  安州城中的百姓文人,大多因此鬆了口氣,他們刺史大人一直未有表態,他們為此很是不安。

  早幾日,聽說光州刺史已經動身了,他們便盼著自家刺史也能及時醒悟,今日總算是等到好消息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