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頁
而隨著大人升任淮南道節度使,他們這座書房的含金量,日後大約可居於淮南道之首了……
這是何等責任,又是何等榮光?
想他原本仕途艱難,性子更如老母親鍋里燉著的爛面瓜一團,也就是占了來得早的便宜,否則此時來投,至多也只有進前七堂做事的資格而已。
想到這裡,王岳忍不住又感性了,暗自決定務必更加勤奮用心做事,以報刺史大人知遇重用之恩。
內心動容而激盪的王岳,在走進書房時,眼中不禁浮現些許淚光,遂拿衣袖攢了攢。
這一幕恰落在起身向常歲寧施禮的駱觀臨眼中:「……」
王望山又在抹眼淚了——自大人昨日回府後,這已是他看到的第四次了。
王長史前腳剛跟著踏進書房,便有人來傳話,說是前七堂那邊請他去一趟,有事要請示。
王長史向常歲寧一禮,便與傳話者一同離開了。
「錢先生可用過午食了?」常歲寧在主位上坐下之際,隨口向駱觀臨關切問道。
「回大人,已用過了。」駱觀臨的態度不冷不熱,但「不冷」已是莫大進步了。
人多的宴席,他註定是沒辦法參與的,但是每每常歲寧還總要讓人請他,有時還親自來請,譬如昨日。
昨日自絲織坊晚歸的母親問起時,他說常歲寧此舉不過是面子工夫,他為此嗤之以鼻,而下一刻,母親的手指便刺他之以鼻——
母親邊狠戳他的鼻樑額頭,邊罵他「糊塗東西」:【面子工夫怎麼了?刺史大人何等日理萬機,肯為你花心思做面子,這是你的福氣!難道非要大人明著冷落你,叫底下人也跟著輕視你,你這身又硬又臭的骨頭才能舒坦?】
……底下的人倒的確不敢輕視他,但因為他每每拒絕之故,久而久之,刺史府上暗中便開始有傳聞,說他不單樣貌鋒利,性子也十分倨傲孤僻,很不易相處——雖然這也是事實。
不過如此一來,倒叫人愈發高看神化他的能力了……長得醜,脾氣又爛,還能得刺史大人如此看重,那得多有本領?
「待今日晚間,我單獨為先生設宴,還望先生務必賞光。」常歲寧笑著說。
「大人事忙,也不必特意為某設宴。」駱觀臨一副「某不是計較之人」的淡然姿態。
「再忙也總要吃飯的嘛。」常歲寧說著,抬手翻開了書案上姚冉備好的事務匯總,邊道:「今日便有勞二位先生同我詳說一說諸事進展了。」
駱觀臨還未來得及應聲,王岳已經開始清嗓子了,並拿起了手邊準備好的冊子。
王岳同時笑著朝好友看過去,用眼神傳達意圖——多給他一點機會吧,他可是要長留在大人身側的!
駱觀臨便沉默下來。
接下來多是王岳和姚冉在說,但常歲寧偶爾還是會向駱觀臨詢問幾句。
如此談了一個多時辰,進了申時之後,喜兒來送茶點。
常歲寧飲了半盞茶,忽有人來傳話,經阿稚稟到她跟前:「女郎,前面有人登門求見,據說姓鄭,自稱與女郎早有約定,此行是赴約而來。」
常歲寧反應了一下,眼睛頓時亮起,連忙趕去相見。
見她去得匆忙,驚喜之色溢於言表,王岳不禁道:「這貴客什麼來歷,竟叫大人如此看重?姓鄭……老錢,你可知是何人?」
聽王岳嗓子都有些沙啞了,駱觀臨乜他一眼:「喝你的茶,做你的事吧。」
沒他王望山不打聽的。
駱觀臨面上不做搭理議論,心中卻也在暗自思忖,提到鄭姓,自然免不了會想到天下第一大鄭姓,滎陽鄭氏……
鄭氏去年險遭滅族,之後僥倖保得一線生機,免罪的族人卻也皆被盡數驅逐出了滎陽,據聞如今多在四處尋求出路……今次來客,莫非與這個鄭姓有關?
常歲寧快步來到了前廳。
等候在此的來人身著灰布長衫,短須看起來在來之前特意修剪過,形容素樸,氣質儒雅沉定。
聽得廳外的行禮聲,他忙轉身看來,抬手施禮:「常刺史——」
「鄭先生。」常歲寧走到他面前,抬手扶起他的手臂,笑著道:「先生終於記起去年的滎陽之約了。」
鄭潮抬首間,也露出笑意:「勞刺史大人還記得在下。」
「觀滄先生如此大才,怎能不惦念。」常歲寧抬手引著鄭潮落座說話,邊道:「一年未見,先生清減了。」
鄭潮口中寒暄著,落座下來,這間隙他也打量了常歲寧一番,一年間,她又長高了些,節度使官袍華服加身,叫她眉眼間的氣勢愈發無從斂藏了。
鄭潮在心底暗嘆一聲,滎陽一見時,他便知這女娃絕非池中物,但對方短短一載間的成就,卻依舊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路往江都城而來,走了多久,便聽了多久有關她的傳聞與功績。
待進了淮南道,那些聲音便更是喧囂,如此一人,實乃世所罕見。
二人坐下喝茶說話,常歲寧便閒談著問起鄭潮這一年來的見聞,又道:「我在江都也偶然能聽到先生的消息,先生遊歷四方,無私授學,所到之處,上下無不折服稱頌先生之德。」
這位鄭先生此一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說了鍍了層金也不為過。
聽得此一句「上下無不折服先生之德」,鄭潮笑著道:「哪裡哪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是何等責任,又是何等榮光?
想他原本仕途艱難,性子更如老母親鍋里燉著的爛面瓜一團,也就是占了來得早的便宜,否則此時來投,至多也只有進前七堂做事的資格而已。
想到這裡,王岳忍不住又感性了,暗自決定務必更加勤奮用心做事,以報刺史大人知遇重用之恩。
內心動容而激盪的王岳,在走進書房時,眼中不禁浮現些許淚光,遂拿衣袖攢了攢。
這一幕恰落在起身向常歲寧施禮的駱觀臨眼中:「……」
王望山又在抹眼淚了——自大人昨日回府後,這已是他看到的第四次了。
王長史前腳剛跟著踏進書房,便有人來傳話,說是前七堂那邊請他去一趟,有事要請示。
王長史向常歲寧一禮,便與傳話者一同離開了。
「錢先生可用過午食了?」常歲寧在主位上坐下之際,隨口向駱觀臨關切問道。
「回大人,已用過了。」駱觀臨的態度不冷不熱,但「不冷」已是莫大進步了。
人多的宴席,他註定是沒辦法參與的,但是每每常歲寧還總要讓人請他,有時還親自來請,譬如昨日。
昨日自絲織坊晚歸的母親問起時,他說常歲寧此舉不過是面子工夫,他為此嗤之以鼻,而下一刻,母親的手指便刺他之以鼻——
母親邊狠戳他的鼻樑額頭,邊罵他「糊塗東西」:【面子工夫怎麼了?刺史大人何等日理萬機,肯為你花心思做面子,這是你的福氣!難道非要大人明著冷落你,叫底下人也跟著輕視你,你這身又硬又臭的骨頭才能舒坦?】
……底下的人倒的確不敢輕視他,但因為他每每拒絕之故,久而久之,刺史府上暗中便開始有傳聞,說他不單樣貌鋒利,性子也十分倨傲孤僻,很不易相處——雖然這也是事實。
不過如此一來,倒叫人愈發高看神化他的能力了……長得醜,脾氣又爛,還能得刺史大人如此看重,那得多有本領?
「待今日晚間,我單獨為先生設宴,還望先生務必賞光。」常歲寧笑著說。
「大人事忙,也不必特意為某設宴。」駱觀臨一副「某不是計較之人」的淡然姿態。
「再忙也總要吃飯的嘛。」常歲寧說著,抬手翻開了書案上姚冉備好的事務匯總,邊道:「今日便有勞二位先生同我詳說一說諸事進展了。」
駱觀臨還未來得及應聲,王岳已經開始清嗓子了,並拿起了手邊準備好的冊子。
王岳同時笑著朝好友看過去,用眼神傳達意圖——多給他一點機會吧,他可是要長留在大人身側的!
駱觀臨便沉默下來。
接下來多是王岳和姚冉在說,但常歲寧偶爾還是會向駱觀臨詢問幾句。
如此談了一個多時辰,進了申時之後,喜兒來送茶點。
常歲寧飲了半盞茶,忽有人來傳話,經阿稚稟到她跟前:「女郎,前面有人登門求見,據說姓鄭,自稱與女郎早有約定,此行是赴約而來。」
常歲寧反應了一下,眼睛頓時亮起,連忙趕去相見。
見她去得匆忙,驚喜之色溢於言表,王岳不禁道:「這貴客什麼來歷,竟叫大人如此看重?姓鄭……老錢,你可知是何人?」
聽王岳嗓子都有些沙啞了,駱觀臨乜他一眼:「喝你的茶,做你的事吧。」
沒他王望山不打聽的。
駱觀臨面上不做搭理議論,心中卻也在暗自思忖,提到鄭姓,自然免不了會想到天下第一大鄭姓,滎陽鄭氏……
鄭氏去年險遭滅族,之後僥倖保得一線生機,免罪的族人卻也皆被盡數驅逐出了滎陽,據聞如今多在四處尋求出路……今次來客,莫非與這個鄭姓有關?
常歲寧快步來到了前廳。
等候在此的來人身著灰布長衫,短須看起來在來之前特意修剪過,形容素樸,氣質儒雅沉定。
聽得廳外的行禮聲,他忙轉身看來,抬手施禮:「常刺史——」
「鄭先生。」常歲寧走到他面前,抬手扶起他的手臂,笑著道:「先生終於記起去年的滎陽之約了。」
鄭潮抬首間,也露出笑意:「勞刺史大人還記得在下。」
「觀滄先生如此大才,怎能不惦念。」常歲寧抬手引著鄭潮落座說話,邊道:「一年未見,先生清減了。」
鄭潮口中寒暄著,落座下來,這間隙他也打量了常歲寧一番,一年間,她又長高了些,節度使官袍華服加身,叫她眉眼間的氣勢愈發無從斂藏了。
鄭潮在心底暗嘆一聲,滎陽一見時,他便知這女娃絕非池中物,但對方短短一載間的成就,卻依舊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路往江都城而來,走了多久,便聽了多久有關她的傳聞與功績。
待進了淮南道,那些聲音便更是喧囂,如此一人,實乃世所罕見。
二人坐下喝茶說話,常歲寧便閒談著問起鄭潮這一年來的見聞,又道:「我在江都也偶然能聽到先生的消息,先生遊歷四方,無私授學,所到之處,上下無不折服稱頌先生之德。」
這位鄭先生此一年的努力沒有白費,說了鍍了層金也不為過。
聽得此一句「上下無不折服先生之德」,鄭潮笑著道:「哪裡哪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