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頁
「若倭軍今日是借這些人質,脅迫我開國門,我斷然不會答應,縱然不顧同袍生死,卻是為守大義,無可指摘。」
「但是,他們只是脅迫一個叫常闊的老匹夫,出面去和藤原打上一場。」常闊道:「如此局面,我軍本就處於下風,我若再甘縮於後,任由倭軍虐殺凌辱我軍俘虜,人心便要散了。」
「此處軍心,不能因我常闊一人而散,否則若此戰落敗,我便為千古罪人!」常闊凝聲道:「穩固軍心,亦是將領之職。」
「但倭軍逼您出面,顯然是……」金副將忍不住道:「請恕屬下直言,若您明日敗在藤原麻呂手中,豈不是同樣打擊士氣?」
這必然是那藤原麻呂的算計之一!
「敗也有不同的敗法。」常闊眉眼堅毅:「我縱然敗,卻也要拿出大盛的脊樑,以我性命激發士氣,縱敗也算值得!」
「大將軍!」聽得這似乎抱了死志之言,金副將驟然紅了眼睛,屈膝單腿跪下,抱拳求道:「可是您若有什麼閃失,誰來指揮大局!」
「廢話,我即便死了,卻還有主帥!」常闊看向船艙外深濃的夜色,篤信道:「歲寧一定會及時趕回來的。」
殿下擅長推演局勢,從一開始也料到了藤原麻呂會集重兵攻打江都防禦,如此,她便也必然清楚,若無她指揮戰局,此處士兵至多可以支撐到幾時。
所以,他斷定,殿下一定會及時趕回。
此處戰況慘烈,殿下未出現於人前,非是她退縮,而是她需要在後方親自布局,她所涉險境,遠超此處之險。
此次抗倭之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艱難……但他相信,有殿下在,這些倭賊便絕不可能得逞!
常闊看向金副將等人:「聽我的,你們只管安心等著歲寧回來。」
說到「歲寧」二字時,常闊的眼睛已在告訴眾人,這不是撫慰人心之言,而是真切的篤信。
這份看似「寵女無度」的篤信,於常闊而言,卻是無比紮實的。
殿下並不會帶援兵前來,但她一人,便可抵千軍萬馬。
論起斬殺倭賊,殿下是放眼大盛,獨一無二,最鋒利的那把劍。
昔日擊退倭兵的關鍵之戰,便全由殿下一人指揮。在這片海域上,論起用兵,布局,籌謀,判斷,抉擇,沒人能比得上殿下,抗倭大元帥之職,只能是殿下的。
縱然不提昔日榮耀,此刻外面那些士兵,比起他,更信重的也是殿下。
因為帶著他們擊殺徐正業,收復江都的人,是寧遠將軍常歲寧,而不是他這個糟老頭子。
士兵和將領之間,會因為一同拼殺打過勝仗,而建立起牢固的羈絆和信任。
他們很多人腰間都掛著寧遠將軍「開過光」的銅錢,甚至當初能夠留在江都,還是他們主動在抓鬮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那個橫空出世的少女將軍,正因超出了世俗認知的範疇,在諸多「可為旁人所不能為」的加持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在她麾下士兵眼中,已經成為了某種奇蹟的化身。
奇蹟二字,會給人帶來超乎尋常的勇氣,勇氣即為士氣。
此刻士氣不振,同他們遲遲見不到主帥前來,也有脫不開的干係。
一場戰事中,主帥是士兵們最大的主心骨。
而此刻在很多士兵眼中,他們的主帥仍在潤州禦敵,甚至生死未卜,自然人心難安。
所以,只要殿下能夠回來,他即便當真死在藤原麻呂手中,也影響不了大局。
這一點,藤原麻呂顯然並不知曉,這蠢東西當真以為殺了他,就能定下此戰勝負。
殊不知,他常闊算個啥?
真正能左右大局軍心的,是他閨女殿下!
藤原麻呂能想到這個?慢慢猜去吧!
常闊一點不怵,甚至眉眼間還有兩分得意洋洋之色。
「行了,不必多說了,且待明日!」常闊阻止了手下們再說下去,瞪眼道:「一個個的都把臉上的晦氣收一收,老子且還拎得動斬岫,未必就會輸給那獨眼兒鱉,不用急著給我哭喪!」
金副將欲言又止,到底沒敢再吭聲。
若是換作十多年前,那藤原麻呂膽敢要和大將軍單挑,那他且算那藤原麻呂是個人物,可如今大將軍年事已高,又有疾痛在身……那藤原小人,擺明了是趁虛而入!
他們憤怒,不齒,但局勢所迫,大將軍之意已決……
常闊問罷老康的情形後,略微安心下來,把部下都趕了出去,喝了藥,便吹燈躺下歇息,準備養精蓄銳。
但右腿的疼痛卻讓他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他的腿疾每到冬日都格外難熬,此刻又在海上,潮冷之氣侵體,加之一直高度集中,站立指揮戰局,此刻發作得便尤為嚴重。
宣安大長公主給他的藥丸,他接連吞了好些,卻也只能稍微緩解。
常闊忍著疼痛,雙手枕在腦後,望著黑漆漆的船頂,在心中默數著時辰。
他選擇拖延一夜,並非是為了自己這條廢腿,也不是為了激怒藤原麻呂。
殿下必然不分晝夜,在全力趕來,一夜的時間,是他留給殿下趕路的時間。
戰場之上,部下與主公之間,務必要傾力協作,彼此誰都不怕死,才能打勝仗。
或許,這將是他與殿下之間最後一次協作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是,他們只是脅迫一個叫常闊的老匹夫,出面去和藤原打上一場。」常闊道:「如此局面,我軍本就處於下風,我若再甘縮於後,任由倭軍虐殺凌辱我軍俘虜,人心便要散了。」
「此處軍心,不能因我常闊一人而散,否則若此戰落敗,我便為千古罪人!」常闊凝聲道:「穩固軍心,亦是將領之職。」
「但倭軍逼您出面,顯然是……」金副將忍不住道:「請恕屬下直言,若您明日敗在藤原麻呂手中,豈不是同樣打擊士氣?」
這必然是那藤原麻呂的算計之一!
「敗也有不同的敗法。」常闊眉眼堅毅:「我縱然敗,卻也要拿出大盛的脊樑,以我性命激發士氣,縱敗也算值得!」
「大將軍!」聽得這似乎抱了死志之言,金副將驟然紅了眼睛,屈膝單腿跪下,抱拳求道:「可是您若有什麼閃失,誰來指揮大局!」
「廢話,我即便死了,卻還有主帥!」常闊看向船艙外深濃的夜色,篤信道:「歲寧一定會及時趕回來的。」
殿下擅長推演局勢,從一開始也料到了藤原麻呂會集重兵攻打江都防禦,如此,她便也必然清楚,若無她指揮戰局,此處士兵至多可以支撐到幾時。
所以,他斷定,殿下一定會及時趕回。
此處戰況慘烈,殿下未出現於人前,非是她退縮,而是她需要在後方親自布局,她所涉險境,遠超此處之險。
此次抗倭之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艱難……但他相信,有殿下在,這些倭賊便絕不可能得逞!
常闊看向金副將等人:「聽我的,你們只管安心等著歲寧回來。」
說到「歲寧」二字時,常闊的眼睛已在告訴眾人,這不是撫慰人心之言,而是真切的篤信。
這份看似「寵女無度」的篤信,於常闊而言,卻是無比紮實的。
殿下並不會帶援兵前來,但她一人,便可抵千軍萬馬。
論起斬殺倭賊,殿下是放眼大盛,獨一無二,最鋒利的那把劍。
昔日擊退倭兵的關鍵之戰,便全由殿下一人指揮。在這片海域上,論起用兵,布局,籌謀,判斷,抉擇,沒人能比得上殿下,抗倭大元帥之職,只能是殿下的。
縱然不提昔日榮耀,此刻外面那些士兵,比起他,更信重的也是殿下。
因為帶著他們擊殺徐正業,收復江都的人,是寧遠將軍常歲寧,而不是他這個糟老頭子。
士兵和將領之間,會因為一同拼殺打過勝仗,而建立起牢固的羈絆和信任。
他們很多人腰間都掛著寧遠將軍「開過光」的銅錢,甚至當初能夠留在江都,還是他們主動在抓鬮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那個橫空出世的少女將軍,正因超出了世俗認知的範疇,在諸多「可為旁人所不能為」的加持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在她麾下士兵眼中,已經成為了某種奇蹟的化身。
奇蹟二字,會給人帶來超乎尋常的勇氣,勇氣即為士氣。
此刻士氣不振,同他們遲遲見不到主帥前來,也有脫不開的干係。
一場戰事中,主帥是士兵們最大的主心骨。
而此刻在很多士兵眼中,他們的主帥仍在潤州禦敵,甚至生死未卜,自然人心難安。
所以,只要殿下能夠回來,他即便當真死在藤原麻呂手中,也影響不了大局。
這一點,藤原麻呂顯然並不知曉,這蠢東西當真以為殺了他,就能定下此戰勝負。
殊不知,他常闊算個啥?
真正能左右大局軍心的,是他閨女殿下!
藤原麻呂能想到這個?慢慢猜去吧!
常闊一點不怵,甚至眉眼間還有兩分得意洋洋之色。
「行了,不必多說了,且待明日!」常闊阻止了手下們再說下去,瞪眼道:「一個個的都把臉上的晦氣收一收,老子且還拎得動斬岫,未必就會輸給那獨眼兒鱉,不用急著給我哭喪!」
金副將欲言又止,到底沒敢再吭聲。
若是換作十多年前,那藤原麻呂膽敢要和大將軍單挑,那他且算那藤原麻呂是個人物,可如今大將軍年事已高,又有疾痛在身……那藤原小人,擺明了是趁虛而入!
他們憤怒,不齒,但局勢所迫,大將軍之意已決……
常闊問罷老康的情形後,略微安心下來,把部下都趕了出去,喝了藥,便吹燈躺下歇息,準備養精蓄銳。
但右腿的疼痛卻讓他翻來覆去難以入睡。
他的腿疾每到冬日都格外難熬,此刻又在海上,潮冷之氣侵體,加之一直高度集中,站立指揮戰局,此刻發作得便尤為嚴重。
宣安大長公主給他的藥丸,他接連吞了好些,卻也只能稍微緩解。
常闊忍著疼痛,雙手枕在腦後,望著黑漆漆的船頂,在心中默數著時辰。
他選擇拖延一夜,並非是為了自己這條廢腿,也不是為了激怒藤原麻呂。
殿下必然不分晝夜,在全力趕來,一夜的時間,是他留給殿下趕路的時間。
戰場之上,部下與主公之間,務必要傾力協作,彼此誰都不怕死,才能打勝仗。
或許,這將是他與殿下之間最後一次協作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