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多謝多謝。」無絕揖手道謝後,與天鏡就此分別。

  天鏡也未留他,畢竟他身邊有聖人眼線跟隨,暫時並不方便與無絕同行。

  但是……

  看著無絕離開的背影,天鏡實難放心,思索片刻後,決定給常歲寧寫一封信。

  若需與天道博弈,那麼,她至少有權知曉自己身在一個怎樣的局中,如此才能更好應對抉擇。

  究竟要如何以一人之轉機為天下萬民改命,她能否贏下此局……無人能夠預料。

  正因無從窺測,他才萬分好奇。

  他會拭目以待。

  比天鏡的密信更先到達江都刺史府的,是自京師而來的孟列。

  時值正午,一輛風塵僕僕的馬車,在刺史府後門處停下。

  第365章 是否有不臣之心?

  白日裡,刺史府前衙的門大開著,日常由官差站守。後門大多時間則是緊閉狀態,但門內也有人值守,因屬於內院事務之列,便多由常歲寧的親衛輪換負責。

  此刻聽到叩門聲,一名出身五虎山的護衛將門打開,視線掃視著來人:「……你們是?」

  帶著一名家僕的孟列抬手:「鄙人姓孟,前來見常刺史。」

  護衛警惕地問:「自何處來?為何事來見我們刺史大人?」

  「我得常刺史書信相邀而來。」孟列歷來謹慎,不欲對一個護衛過多透露身份來歷:「此行隱秘,不宜聲張,你只需前去通傳一聲,只道姓孟之人求見,常刺史必然就知曉了。」

  護衛皺了下眉,真是刺史大人的熟人的話,為何不知刺史大人此刻不在刺史府中?

  他也是懂得謹慎二字的,並不多言自家大人之事,一時只又拿戒備的視線看著言辭含糊的孟列。

  非是他存心刁難,而是想見他家刺史大人的人太多了,各類手段託詞他都見多了,甚至先前還有自認俊美之人守在刺史大人經過之處吟詩賣弄,製造偶遇什麼的——

  沒法子,雖然他們刺史府中如今已有了十分完善的廣招人才之政令,但防不住總有人想走捷徑。

  見這護衛如此嚴格,心中急切的孟列只好道:「……我自京師而來,乃常刺史半個阿爹,有勞速去通傳,但不必聲張。」

  雖然這些年來他表面上與常闊等人並無往來,但當年殿下撿回這女娃時,他也是抱過的,照輩分來說,這權宜之下的半個阿爹的說法,也不算過分。

  孟列是懂得拿捏人心的,那護衛聽得這說法,不禁訝然地瞪大了眼睛,神情果然客氣許多——託詞他聽多了,但敢以「半爹」自稱的,倒是頭一個,料想也沒人有膽子敢拿這種事來造假吧?

  「那您稍等一等,我這便去通傳!」護衛言畢,「嘭」地將門關上。

  「……」孟列身側的僕從愕然,都說了是刺史大人半個爹,竟也無法擁有被請進去喝茶等候通傳的待遇嗎?

  孟列固然心急,但也能夠理解那護衛的做法,這座江都刺史府不知多少眼睛在盯著,戒備森嚴些是好事。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這常家女娃治下有方。

  孟列焦灼地等待間,那護衛尋到了王長史幾人所在的外書房內,將此事說明。

  「……半個阿爹?」王長史一怔,這是什麼說法?

  據他所知,刺史大人統共有爹四人,前不久剛圓寂了一個,如今還剩下仨活的,可這半爹又是什麼?

  駱觀臨面具下方露出不敢恭維之色。

  「自稱姓孟,自京師而來?」一旁的姚冉擱下筆,正色問。

  護衛忙點頭。

  姚冉思索一瞬,起身來,向王長史道:「長史,我去見此人即可,刺史大人臨走前曾有過交待——」

  具體是何交待,姚冉並不多言,但王長史知她得刺史大人信任,此刻便也不多問。

  姚冉出了書房,便對那護衛道:「將人請去偏廳。」

  護衛應是,很快去了。

  姚冉往偏廳而去,心有思索,刺史大人離開前曾單獨交待過她,除去刺史府中的急務與要務之外,另外還有兩件事要及時留意,一是常刃等人帶回的消息,二是京師登泰樓孟東家的回信。

  所以,現下是回信沒等著,人卻親自登門了嗎?

  姚冉很快見到了孟列。

  她從前在京中時,雖因生母管束嚴厲,出門的機會並不多,但登泰樓還是去過的,也偶然見到過這位孟東家。

  但眼下看到的人,卻與她記憶中相差甚遠。

  衣著簡便,風塵僕僕,形容消瘦,兩鬢霜白。

  孟列並不認得姚冉,一則他不可能記得住每個去過登泰樓的客人,且是閨中女郎,而非那些值得他格外留意的權貴官員。二則,此刻的姚冉身穿文袍,做女史裝束,同以往形象判若兩人。

  姚冉抬手還禮罷,道:「您應當便是登泰樓的孟東家吧,刺史大人走之前,曾與我有過交待。」

  「正是。」孟列此刻才袒露身份,忙問道:「女史的意思是,常刺史不在府中?」

  姚冉點頭:「大人十餘日前便去了軍中。」

  孟列不禁皺眉:「那她何時才能回來?」

  「此事說不定。」姚冉並不多透露戰事情況,只道:「若孟掌柜著急,可先修書一封,使人送去軍中,交給大人過目。」

  孟列卻道:「不知我能否前去軍中親自見常刺史一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