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名內侍連忙面色惶恐地道:「崔大都督您有傷在身,我等豈能勞駕於您!」

  說著,嗅著屋中還未散去的血腥氣與藥味,那內侍又不免嘆息:「此番叫崔大都督受苦了。」

  李獻眼中也有著關切與同情:「……崔大都督身上的傷勢是否要緊?」

  繼帶兵鎮壓鄭氏之後,崔璟竟然被除族了,當真是每一步都不在他最初的預料之中。

  崔璟竟然就這麼與清河崔氏斷絕了關係……

  而更荒謬的是,姨母此番令人傳旨叱責他行事手段殘暴……讓他與欽差共同妥善處理後續之事,待回京之後再行請罪。

  所以,現下是崔璟立功領賞,而他要領罰請罪。

  李獻在心中諷刺冷笑,面上則不動聲色地注視著那竹榻之上臉色蒼白的青年。

  崔璟:「皮肉傷而已,不值一提。」

  李獻不置可否,含笑道:「還是要仔細養傷,須知日後國朝安定之大業,還需仰仗崔大都督。」

  「崔大都督這都是為了朝廷,為了聖人……」內侍滿眼欽佩與同情,向京師方向揖了下手:「您這般忠直大義,聖人定是能夠體察的。」

  此前這位崔大都督親自率軍鎮壓鄭家,而今又遭崔氏除族,這兩樁事,註定令其成為天下士族唾棄之人,但在聖人面前,卻是恰恰相反的。

  這相當於,這位崔大都督在聖人和士族之間,最終選擇了前者。

  如此,他們作為天子欽差,即代表著聖人的態度,此刻面對這位大人,便要將姿態放得更低一些才行。

  一番格外恭謹的噓寒問暖之後,才由湛侍郎宣讀了聖旨,此道聖旨是為褒獎崔璟盡心救災及鎮壓鄭氏之舉。

  同一件事,一面遭除族,一面被褒獎。

  湛侍郎身後的一群新科進士官員,心中對此大多感到唏噓。

  後面的一位年輕人,回頭看向最後面的同窗同僚,拿眼神示意——又記什麼呢?

  譚離這一路來,懷中總揣著一個小冊子,及幾塊炭筆,成日記個不停。

  譚離不能再小聲地道:「自然是為官者的話術啊……」

  此時此刻此複雜情形,多好的現場教學啊。

  他們剛入官場,便被揪出來用了,許多東西都是現學,不懂的實在太多了,每日湛侍郎被他們圍著問,一個頭十個大,眼看離崩潰只差一步之遙……

  於是勤奮如譚離,選擇儘量自學。

  那同僚眼神震驚,路上記些風土地貌也就罷了,如今竟連話術都要記?

  震驚之餘,即將落於人後的危機感也油然而生,倉皇之下,道:「譚賢弟回頭可否借我也看看?」

  譚離面色為難了一下:「這炭筆與冊子,皆是宋兄借予我的……」

  畢竟這麼大的開銷,他哪裡負擔得起?

  那同僚立時會意,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背:「好說,好說……」

  說著,垂目去看,不由小聲問:「怎連蔡公公的話也要記?」

  他們是要文官,又不是要做佞臣宦官!

  譚離坦然一笑:「多學些,心裡踏實。」

  什麼都學只會讓他營養均衡,使前路又廣又寬。

  年輕同僚表情複雜,有些擔心學得太雜,自己會消化不了。

  湛侍郎等人又與崔璟提早知會了鄭家的處置結果,一行人久久未曾離去,譚離手中的炭筆逐漸變得嬌小玲瓏。

  另一邊,常歲寧已離開崔璟的住處,策馬往滎陽城中的臨時住處而去。

  風中有洪水消止,萬物復甦的氣息,常歲寧一路心情甚好,回到住處,翻身下馬,將歸期交給阿澈,彎著嘴角上了石階,跨過門檻。

  她的腳步格外輕快,阿點小跑跟上,不解地問:「阿鯉,見小璟受傷,你為何這般高興?」

  常歲寧眨了下眼睛:「有嗎?」

  她缺德的這般明顯嗎?

  阿點重重點頭:「有!」

  「你看錯了。」常歲寧負手往前,眼角眉梢仍有舒展笑意。

  雖然缺德,但崔璟被除族之事,她當真越思量越高興,若非不可飲酒,她必要慶賀一番,慶賀他此後得自由,也慶賀此事劈開了並不算壞的新局面。

  常歲寧來到前堂中坐下,對薺菜等人道:「在滎陽歇息兩日後再返回汴州。」

  這兩日來回折騰奔波,大家都累了,汴州大營有肖旻在,一切安穩,她無需急著回去。且欽差此刻來了滎陽,她必然也有旨要接,恰好留下看一看鄭家的後續處置之事。

  薺菜應下,剛轉身出了堂門去安排傳達此事,忽見一股匪氣迎面而來,那成精的匪氣會說話,沖她問:「薺菜大姐,咱們將軍呢!」

  聽得這道聲音,常歲寧精神一提——是何武虎。

  水災發生之初,她即令何武虎等人前去接應常歲安,此近二十餘日都不曾等到消息,她又數次讓人去尋,前日才得了零碎消息,說是在宋州附近有人見過何武虎他們。

  常歲寧立時站起身來,往堂外看去。

  何武虎回來了,那阿兄他們呢?可接應到了?是否平安?

  下一刻,一道熟悉的聲音即給了她答案。

  「寧寧!」

  瘦了一大圈的常歲安快步而來,跨入堂中,見得常歲寧,眼睛登時一紅,聲音拐了個彎兒,險些喜極而泣:「……寧寧!」

  第312章 他不乾淨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