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獻抬手,示意他不必如此,只問道:「不知虞副將此番究竟去了何處巡邏?何故一去多日?」

  虞副將:「屬下等人原本只是在城東例行巡邏之事,在查問一行自滑州而來的商隊時,偶然得知了有一名與大都督特徵相似之人,在滑州附近降服了一群山匪,替當地百姓及行路人解決了一大禍患——」

  李獻不動聲色地問:「所以,虞副將便帶人去了滑州?」

  「正是,極不容易有大都督的線索,屬下不敢怠慢,又因未經證實,故而未敢貿然著急稟明李將軍,便先行帶人前去查實真假。」

  李獻便關切問:「結果如何?那人可是崔大都督?」

  他雖在問話,卻潛意識裡仍然認定崔璟已死的事實,此前自安北都護府傳回的消息很清楚了,崔璟在河東道遭遇刺殺,身受致命傷之後,被刺客擊落冰湖之中,絕不可能還活著。

  只是這些待崔璟忠心耿耿的看門狗們,仍然不知具體而已,雖也聽到了風聲,但還在試圖打聽崔璟的下落。

  「正是。」虞副將露出欣然笑意:「我等未至滑州,便於中途見到了大都督!」

  李獻眼神微變,而後即為意外之色掩蓋:「……當真?」

  又連忙問:「既如此,崔大都督此時人在何處?是否一切無恙?」

  「大都督仍有傷勢在身,但已無大礙。」虞副將繼續往下說道:「我等見到大都督之後,便欲趕回洛陽見李將軍,誰知中途遇到了徐正業的一萬騎兵,我等不敵,險遭不測,好在有寧遠將軍一路追擊徐正業而來,斬殺了徐正業,才化解了我等困局。」

  話不算長,但落在李獻耳中,值得思索之處卻是太多了。

  李獻身側的軍師心緒幾經沉墜,臉上卻很快浮現笑意:「崔大都督既平安無事,那便再好不過了……這段時日軍中時有謠言流傳,現下崔大都督安然無恙,這謠言便可不攻自破了。」

  「正是了。」李獻緩緩舒了口氣,神情變得輕鬆起來:「照此說來,崔大都督此刻是與寧遠將軍等將士們在一處了?」

  「是,彼時大都督帶我等隨同寧遠將軍趕回戰場,一同處理戰後事宜。」虞副將道:「如今應在率軍趕往汴州的路上。」

  「汴州官員為寧遠將軍設下了賀功宴,汴州胡刺史邀大都督同往,盛情難卻。」虞副將笑著傳達道:「大都督特讓屬下回洛陽報平安,另邀李將軍一同去往汴州共賀此次汴水大捷!」

  在常歲寧和崔璟看來,如今各處都在慶賀,若獨獨漏掉了奉旨領兵而來的李獻,自然是不妥的,而不妥之外,也無必要刻意行冷待之舉。

  然而這個邀請落在李獻耳中,卻滿含諷刺與炫耀。

  他無聲摩挲著拇指上的紫玉扳指,笑著道:「如此大捷,如此奇功,是當大賀。」

  「崔大都督平安無事,可謂雙喜臨門,虞副將且儘快將此好消息告知軍中上下,以安人心。」他笑著道:「待我安排好軍中事務,便動身趕往汴州,前去拜見崔大都督。」

  虞副將抱拳應「是」,很快退了出去。

  帳中有著短暫的沉默,這沉默中,充斥著陰沉之氣。

  「將軍……」軍師斟酌著開口。

  「崔大都督……」李獻慢慢地喟嘆一聲:「大難不死啊,他總是這般好運氣。」

  或者說,這「大難不死」四字本身,及前後經過,當真如表面看來這般簡單嗎?

  但無論如何,崔璟都活著回來了……這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比任何事實都要棘手的事實。

  本已經「死掉」的人,就應該安安靜靜地奔赴黃泉才對……突然回來,實在不是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啊。

  軍師眉頭緊鎖。

  方才他還在寬慰將軍,一時的戰功算不上什麼,玄策軍的兵權才是重中之重,可現下……

  戰功沒有了,軍權……

  此番將軍並無建樹,未曾以戰功立下威信名號,偏偏崔璟又活著出現在了人前,便是聖人,也沒有辦法、更無名目直接將玄策軍的兵權交託給將軍。

  原本勢在必得的一切,此刻全部突然落空了。

  軍師唯有勸道:「將軍不必著急,須知聖心所在,才是最終的歸宿所在……遲一些而已,將軍還須沉著冷靜耐心等待。」

  「耐心……」李獻意味不明地笑了笑:「我最不缺的便是耐心了。」

  「是,將軍向來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軍師道:「正因有將軍這數年來在南境的不辭勞苦與沉定忍耐,才得了聖人另眼相待。」

  言畢,才往下問道:「將軍……要去汴州與他們共賀嗎?」

  「要去,當然要去。」李獻含笑道:「我既奉旨而來,便代表著天子之意,如此大捷盛事,我豈可缺席呢?」

  「況且,眾人皆往,獨獨缺我一人,豈非令人無端生出揣測,認為我氣量狹窄?」

  「再者,我與崔大都督本是舊識,這麼久沒見,本是該敘一敘舊的。」

  軍師便應「是」:「那屬下這便令人安排去往汴州之事。」

  「去吧。」李獻說話間,慢條斯理地隨手拿起了手邊空著的酒盞。

  他緩聲道:「看來,洛陽官員送來的美酒,我是無福享用了,還當一同帶去汴州,獻與崔大都督才是……哦,還有那位再立奇功的寧遠將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