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她最後道:「只是還要勞煩胡刺史將汴州軍旗留下,借我等一用,以便混淆徐正業視線。」
胡粼等人在意外中沉默了下來。
守城需要兵力,所以他們留下了兩萬士兵留守汴州,率一萬精通水戰的將士來此迎敵。
一萬對上十萬,這無異於以卵擊石,但面對徐正業大軍,若汴州毫無應對,回頭朝廷也必會問責。
此行,他們說是抱了必死之心也不為過。
可短短半個時辰內,局面卻忽然大變,他們從「將死之人」,突然被人拽到了身後要保護起來,不讓他們犯險。
這種變化,讓他們都有著措手不及之感。
許久,胡粼忽而攥緊了拳,看向常歲寧:「寧遠將軍此言有誤,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賊子起兵,如若不除,則天下不平,汴州也好,揚州也罷,皆為大盛國土,何談無妄之災?大敵當前,寧遠將軍與在下,也皆為大盛將臣,在下豈有居於寧遠將軍身後求一己之安的道理?」
他說著,同時也看向肖旻:「二位將軍率七萬大軍在此,徐正業麾下卻有十萬餘眾,而我等有一萬將士,若留下一同作戰,則更添勝算!」
他說著,忽而起身,重重抱拳:「胡某願留下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說句實話,他在來的路上,心中尚有悲涼與怨憤,為自己不平,為汴州不平。
可此刻,面對這樣一位「紙上談兵」的小將軍,他忽然從「怨」,變成了「願」。
對方先拿真心大義待之,他自然也甘願換以真心。
而人心中的熱血與大義,也是會被感召點燃的。
他身側的武將也皆隨之起身,視線都下意識地落在那盤坐著的少女身上。
「我等願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俺們早想和這些燒殺搶掠的賊人們打一場了!」
「請二位將軍成全!」
「……」
面對他們的堅持,肖旻看向端坐著的常歲寧。
片刻,常歲寧抬手示意,一笑道:「那便請諸位坐下,共同商議對敵之策。」
……
一扇屏風後,執筆書寫的姚冉,悄悄看向議事的眾人。
她能看得出,眾人雖圍坐,但唯有常家娘子,才是眾人真正意義上的中心。
但她又無比認同地覺得,常娘子值得被這般圍繞,這些發自內心的敬重與擁護,並非毫無緣由,而是常娘子憑著能力與赤誠贏來的。
如常娘子此等人,實乃世間罕見。
此一刻,姚冉發自內心覺得,那將星之說,委實不算誇大。
或許當真是救世的將星呢?
尋常人固然成不了常娘子這般人物,但能跟隨在這樣的人物左右,已是極大的運氣了。
她的運氣就很好。
姚冉繼續書寫,將眾人的談話仔細記下,她要學的有很多。
……
汴州刺史率軍迎戰徐正業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洛陽城外的李獻耳中。
「一萬將士迎敵?」李獻輕嘆了口氣:「不過螳臂當車,想來支撐不了兩日。」
軍師在旁斟酌著道:「汴州城內剩下兩萬守軍,應當能抵擋些時日……」
「我雖奉旨緊守洛陽,卻也不好眼睜睜看著汴州城破。」李獻語氣憐憫:「待他們果真守不住時,我縱冒擅離洛陽之危,也當前去相助。」
在別人戰至力竭時,以救世英雄的姿態出現,力挽狂瀾……就像當年趕赴南境的崔璟與常闊那樣。
李獻接過一旁藍衣女子捧來的香茶,掩去眼底的諷刺之色。
不多時,一名親兵快步入得營帳內。
「啟稟將軍,那姓虞的副將,率一支千人隊伍,出營巡邏去了。」
李獻抬眉:「隨他們吧。」
這些玄策軍,對他不願出兵援汴州很是不滿,且在他的刻意隱瞞下,他們並不知崔璟出事的詳細,每日都在明里暗裡打聽崔璟的下落,很是焦灼不安。
實在是忠心得很。
因著以上兩點緣故,這些人待他這個臨時的主帥,態度便不算十分恭敬,時常不經他准允,便自行安排諸如巡邏事宜,也算是在變相表達不滿。
他並不曾因此動怒,只要不觸及底線,便一切皆隨他們去,反正崔璟已死,而聖人之意是讓他日後接管玄策軍……
時日還長,他的耐心很多,該記下的他會記下,日後且慢慢來便是。
總有一日,他要將玄策軍這頭猛獸馴服的服服帖帖——要知道,這世間,擅長「馴獸」的,可不止崔璟一人。
……
那名姓虞的副將,率千名騎兵出了軍營後,即一路往東而去。
「虞將軍……咱們是要往汴州去嗎?」隨行的一名校尉忍不住問。
「是汴州方向,但不是去汴州。」虞副將道:「要繞過汴州!」
那是去何處?
「可是要去尋元祥將軍?」
這些時日,他們與元祥時有聯絡,但元祥並不曾與他們透露常歲寧的計劃。
「不是。」虞副將忽然轉頭朝他一笑:「跟我走就是了!」
這個極痛快而又振奮的笑容,讓那校尉一怔之後,猛地抬眉,莫非是……
「駕!」
虞副將高喝一聲,將馬趕得更快。
千名玄策騎兵奔騰而去,馬蹄甩起半乾的泥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胡粼等人在意外中沉默了下來。
守城需要兵力,所以他們留下了兩萬士兵留守汴州,率一萬精通水戰的將士來此迎敵。
一萬對上十萬,這無異於以卵擊石,但面對徐正業大軍,若汴州毫無應對,回頭朝廷也必會問責。
此行,他們說是抱了必死之心也不為過。
可短短半個時辰內,局面卻忽然大變,他們從「將死之人」,突然被人拽到了身後要保護起來,不讓他們犯險。
這種變化,讓他們都有著措手不及之感。
許久,胡粼忽而攥緊了拳,看向常歲寧:「寧遠將軍此言有誤,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賊子起兵,如若不除,則天下不平,汴州也好,揚州也罷,皆為大盛國土,何談無妄之災?大敵當前,寧遠將軍與在下,也皆為大盛將臣,在下豈有居於寧遠將軍身後求一己之安的道理?」
他說著,同時也看向肖旻:「二位將軍率七萬大軍在此,徐正業麾下卻有十萬餘眾,而我等有一萬將士,若留下一同作戰,則更添勝算!」
他說著,忽而起身,重重抱拳:「胡某願留下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說句實話,他在來的路上,心中尚有悲涼與怨憤,為自己不平,為汴州不平。
可此刻,面對這樣一位「紙上談兵」的小將軍,他忽然從「怨」,變成了「願」。
對方先拿真心大義待之,他自然也甘願換以真心。
而人心中的熱血與大義,也是會被感召點燃的。
他身側的武將也皆隨之起身,視線都下意識地落在那盤坐著的少女身上。
「我等願與二位將軍一同抗敵!」
「俺們早想和這些燒殺搶掠的賊人們打一場了!」
「請二位將軍成全!」
「……」
面對他們的堅持,肖旻看向端坐著的常歲寧。
片刻,常歲寧抬手示意,一笑道:「那便請諸位坐下,共同商議對敵之策。」
……
一扇屏風後,執筆書寫的姚冉,悄悄看向議事的眾人。
她能看得出,眾人雖圍坐,但唯有常家娘子,才是眾人真正意義上的中心。
但她又無比認同地覺得,常娘子值得被這般圍繞,這些發自內心的敬重與擁護,並非毫無緣由,而是常娘子憑著能力與赤誠贏來的。
如常娘子此等人,實乃世間罕見。
此一刻,姚冉發自內心覺得,那將星之說,委實不算誇大。
或許當真是救世的將星呢?
尋常人固然成不了常娘子這般人物,但能跟隨在這樣的人物左右,已是極大的運氣了。
她的運氣就很好。
姚冉繼續書寫,將眾人的談話仔細記下,她要學的有很多。
……
汴州刺史率軍迎戰徐正業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洛陽城外的李獻耳中。
「一萬將士迎敵?」李獻輕嘆了口氣:「不過螳臂當車,想來支撐不了兩日。」
軍師在旁斟酌著道:「汴州城內剩下兩萬守軍,應當能抵擋些時日……」
「我雖奉旨緊守洛陽,卻也不好眼睜睜看著汴州城破。」李獻語氣憐憫:「待他們果真守不住時,我縱冒擅離洛陽之危,也當前去相助。」
在別人戰至力竭時,以救世英雄的姿態出現,力挽狂瀾……就像當年趕赴南境的崔璟與常闊那樣。
李獻接過一旁藍衣女子捧來的香茶,掩去眼底的諷刺之色。
不多時,一名親兵快步入得營帳內。
「啟稟將軍,那姓虞的副將,率一支千人隊伍,出營巡邏去了。」
李獻抬眉:「隨他們吧。」
這些玄策軍,對他不願出兵援汴州很是不滿,且在他的刻意隱瞞下,他們並不知崔璟出事的詳細,每日都在明里暗裡打聽崔璟的下落,很是焦灼不安。
實在是忠心得很。
因著以上兩點緣故,這些人待他這個臨時的主帥,態度便不算十分恭敬,時常不經他准允,便自行安排諸如巡邏事宜,也算是在變相表達不滿。
他並不曾因此動怒,只要不觸及底線,便一切皆隨他們去,反正崔璟已死,而聖人之意是讓他日後接管玄策軍……
時日還長,他的耐心很多,該記下的他會記下,日後且慢慢來便是。
總有一日,他要將玄策軍這頭猛獸馴服的服服帖帖——要知道,這世間,擅長「馴獸」的,可不止崔璟一人。
……
那名姓虞的副將,率千名騎兵出了軍營後,即一路往東而去。
「虞將軍……咱們是要往汴州去嗎?」隨行的一名校尉忍不住問。
「是汴州方向,但不是去汴州。」虞副將道:「要繞過汴州!」
那是去何處?
「可是要去尋元祥將軍?」
這些時日,他們與元祥時有聯絡,但元祥並不曾與他們透露常歲寧的計劃。
「不是。」虞副將忽然轉頭朝他一笑:「跟我走就是了!」
這個極痛快而又振奮的笑容,讓那校尉一怔之後,猛地抬眉,莫非是……
「駕!」
虞副將高喝一聲,將馬趕得更快。
千名玄策騎兵奔騰而去,馬蹄甩起半乾的泥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