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她的這份功利之心,早在她於登泰樓中,以詩詞宴眾士時便存下了。
只因她無比清楚,古往今來,想要成事,名望二字可真的太重要了,如若用的好,它便可兵不血刃。若再輔以實力聲威,於天時地利之間,甚至可以傳檄而定天下。
所以,常歲寧對這些宣揚她之事跡美名的現象,所持態度很明朗——甚喜甚愛,越多越好。
看著這本純手抄的冊子,心中又覺暖烘烘的,這些女郎們純粹美好,之所以對她這般「追捧」,除了欽佩喜愛之外,大約還有一份嚮往之心。
先前在京中,她便做了許多所謂驚世駭俗之舉,這一切,最早可以從她第一次打了明謹開始說起。
她做了許多,那些女孩子們歷來不能做,不敢做,不知自己能做的事。
這些會被她吸引的女孩子們,都有一顆嚮往衝破世俗禮法束縛的心。
故而,她是一人,又不止一人。
所以哪怕只是為了這些在背後將她高高托起的手,她也得努力讓自己更有出息一些才行呢。
要上進啊。
常歲寧在心中笑著勉勵自己。
接下來數日,常歲寧令元祥暗中帶人秘密探查了各路徐氏亂軍的動向。
初七這一日,肖旻與常闊議事時,提到了是否要主動出兵之事,肖旻隱晦提醒常闊:「……自李逸伏誅後,十七萬大軍,今已在此紮營二十日余……」
卻始終沒有大舉出兵討伐徐正業,只是兵來將擋,緊守各道,而不曾主動進攻過。
肖旻嘆氣:「朝廷與聖人,雖未明言,但對此也有些不滿了……」
那一行欽差宦官離去前,還曾詢問他們打算何時出兵直攻揚州。
說到這裡,其實肖旻也有些不解,按說彼時和州一戰大勝,徐氏大軍軍心受挫,常大將軍正該乘勝追擊才對,為何只守不攻呢?這不是給徐正業他們重整旗鼓的機會嗎?
肖旻正想說出自己的不解時,只聽常闊渾不在意地道:「他們懂個什麼,打仗的事,要如何打,自然只有打仗的人才懂!」
「……」肖旻只覺眉心中箭。
那個,打仗的人也不懂……正常嗎?
他不好將自己的不懂表露的太明顯,只有委婉問:「常大將軍是否另有打算?」
常闊沉吟了片刻,道:「此事我已與歲寧商議過,待她過來,咱們再細談吧。」
肖旻遂應下。
不多時,有士兵打起營帳的門帘,一道披甲的少女身影走了進來。
三人和往常一樣,圍著沙盤而坐。
常歲寧剛從演武場回來,此刻盤腿而坐,右手端著士兵奉來的茶盞,左手摸到一桿筆,筆尖輕落在沙盤上方,先說起了徐正業大軍的分布情況。
這是元祥他們帶回來的最新消息動向。
肖旻微擰眉:「徐正業這是……在集兵?」
常歲寧:「對。」
肖旻神情鄭重:「他是想集結大軍,強攻淮南道?」
「未必。」常歲寧道:「我猜他另有打算。」
另有打算?
肖旻正要問時,只聽那少女先問道:「此前向壽州及光州官府借用戰船之事,現下可已齊備?」
肖旻便答:「已經差不多了,只是有的戰船年久失修,尚且需要承修。」
「要加緊了。」常歲寧道:「上元節之前,必要讓他們辦妥此事。」
肖旻點頭,又不禁問:「常娘子為何如此緊抓戰船之事?」
徐正業要攻淮南道,自然不會當真聽從宣安大長公主那個「從巢湖游過去」的「建議」,巢湖可不是那麼好游的,徐正業走水路的可能小之又小,按說雙方很難出現大規模的水戰。
但早在半月前,常歲寧已經提出了向壽州與光州備借戰船之事。
此時,面對肖旻的詢問,少女沒有故弄玄虛,手中筆尖轉向沙盤之上某兩道相隔不遠,皆代表河流的凹線,道:「因為,我想在這裡,或是在這裡,截殺徐正業。」
肖旻看去,不禁一愣:「汴水……或泗水?」
常歲寧點頭:「對,但九成會是在汴水。」
肖旻沉默了一下。
話都是簡單易懂的話,但是:「……常娘子為何會覺得,徐正業會走這兩條與淮南道背道而馳的水路?」
徐正業是在攻淮南道,是要率軍打進京師,殺女帝而扶持太子的。
「因為我猜他會放棄西京都城。」少女的筆尖懸在一座插著黃色小旗的城池上方,道:「而欲趁我等及各處不備,改道取東都洛陽。」
自揚州攻向洛陽,便要經過汴水一帶,這一點肖旻自然懂得,可徐正業怎會突然改道取洛陽城?
徐氏大軍從未流露出半分覬覦洛陽的預兆!
這猜測似乎太過天馬行空,肖旻不好說出質疑常歲寧的話,便下意識地看向常闊。
「嗯……」常闊捋著鬍鬚,也看向沙盤之上的洛陽城:「我也是這麼想的!」
「……」肖旻竟一時分不清這父女倆到底誰才是誰的主心骨,不禁提出疑問:「可若徐正業攻洛陽,何談扶持太子呢?」
常歲寧:「或許他本也沒想過真的扶持太子呢?」
肖旻一時未語,畢竟也無法反駁。
「能一舉攻下京師,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今他屢屢受挫,有我們十七萬大軍在此,他全然無法靠近淮南道半步——」常歲寧道:「這些時日,我們雖是只守不攻,看似被動,但最心急的,還當是徐正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只因她無比清楚,古往今來,想要成事,名望二字可真的太重要了,如若用的好,它便可兵不血刃。若再輔以實力聲威,於天時地利之間,甚至可以傳檄而定天下。
所以,常歲寧對這些宣揚她之事跡美名的現象,所持態度很明朗——甚喜甚愛,越多越好。
看著這本純手抄的冊子,心中又覺暖烘烘的,這些女郎們純粹美好,之所以對她這般「追捧」,除了欽佩喜愛之外,大約還有一份嚮往之心。
先前在京中,她便做了許多所謂驚世駭俗之舉,這一切,最早可以從她第一次打了明謹開始說起。
她做了許多,那些女孩子們歷來不能做,不敢做,不知自己能做的事。
這些會被她吸引的女孩子們,都有一顆嚮往衝破世俗禮法束縛的心。
故而,她是一人,又不止一人。
所以哪怕只是為了這些在背後將她高高托起的手,她也得努力讓自己更有出息一些才行呢。
要上進啊。
常歲寧在心中笑著勉勵自己。
接下來數日,常歲寧令元祥暗中帶人秘密探查了各路徐氏亂軍的動向。
初七這一日,肖旻與常闊議事時,提到了是否要主動出兵之事,肖旻隱晦提醒常闊:「……自李逸伏誅後,十七萬大軍,今已在此紮營二十日余……」
卻始終沒有大舉出兵討伐徐正業,只是兵來將擋,緊守各道,而不曾主動進攻過。
肖旻嘆氣:「朝廷與聖人,雖未明言,但對此也有些不滿了……」
那一行欽差宦官離去前,還曾詢問他們打算何時出兵直攻揚州。
說到這裡,其實肖旻也有些不解,按說彼時和州一戰大勝,徐氏大軍軍心受挫,常大將軍正該乘勝追擊才對,為何只守不攻呢?這不是給徐正業他們重整旗鼓的機會嗎?
肖旻正想說出自己的不解時,只聽常闊渾不在意地道:「他們懂個什麼,打仗的事,要如何打,自然只有打仗的人才懂!」
「……」肖旻只覺眉心中箭。
那個,打仗的人也不懂……正常嗎?
他不好將自己的不懂表露的太明顯,只有委婉問:「常大將軍是否另有打算?」
常闊沉吟了片刻,道:「此事我已與歲寧商議過,待她過來,咱們再細談吧。」
肖旻遂應下。
不多時,有士兵打起營帳的門帘,一道披甲的少女身影走了進來。
三人和往常一樣,圍著沙盤而坐。
常歲寧剛從演武場回來,此刻盤腿而坐,右手端著士兵奉來的茶盞,左手摸到一桿筆,筆尖輕落在沙盤上方,先說起了徐正業大軍的分布情況。
這是元祥他們帶回來的最新消息動向。
肖旻微擰眉:「徐正業這是……在集兵?」
常歲寧:「對。」
肖旻神情鄭重:「他是想集結大軍,強攻淮南道?」
「未必。」常歲寧道:「我猜他另有打算。」
另有打算?
肖旻正要問時,只聽那少女先問道:「此前向壽州及光州官府借用戰船之事,現下可已齊備?」
肖旻便答:「已經差不多了,只是有的戰船年久失修,尚且需要承修。」
「要加緊了。」常歲寧道:「上元節之前,必要讓他們辦妥此事。」
肖旻點頭,又不禁問:「常娘子為何如此緊抓戰船之事?」
徐正業要攻淮南道,自然不會當真聽從宣安大長公主那個「從巢湖游過去」的「建議」,巢湖可不是那麼好游的,徐正業走水路的可能小之又小,按說雙方很難出現大規模的水戰。
但早在半月前,常歲寧已經提出了向壽州與光州備借戰船之事。
此時,面對肖旻的詢問,少女沒有故弄玄虛,手中筆尖轉向沙盤之上某兩道相隔不遠,皆代表河流的凹線,道:「因為,我想在這裡,或是在這裡,截殺徐正業。」
肖旻看去,不禁一愣:「汴水……或泗水?」
常歲寧點頭:「對,但九成會是在汴水。」
肖旻沉默了一下。
話都是簡單易懂的話,但是:「……常娘子為何會覺得,徐正業會走這兩條與淮南道背道而馳的水路?」
徐正業是在攻淮南道,是要率軍打進京師,殺女帝而扶持太子的。
「因為我猜他會放棄西京都城。」少女的筆尖懸在一座插著黃色小旗的城池上方,道:「而欲趁我等及各處不備,改道取東都洛陽。」
自揚州攻向洛陽,便要經過汴水一帶,這一點肖旻自然懂得,可徐正業怎會突然改道取洛陽城?
徐氏大軍從未流露出半分覬覦洛陽的預兆!
這猜測似乎太過天馬行空,肖旻不好說出質疑常歲寧的話,便下意識地看向常闊。
「嗯……」常闊捋著鬍鬚,也看向沙盤之上的洛陽城:「我也是這麼想的!」
「……」肖旻竟一時分不清這父女倆到底誰才是誰的主心骨,不禁提出疑問:「可若徐正業攻洛陽,何談扶持太子呢?」
常歲寧:「或許他本也沒想過真的扶持太子呢?」
肖旻一時未語,畢竟也無法反駁。
「能一舉攻下京師,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但如今他屢屢受挫,有我們十七萬大軍在此,他全然無法靠近淮南道半步——」常歲寧道:「這些時日,我們雖是只守不攻,看似被動,但最心急的,還當是徐正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