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所以,還是得由她和老常先行趕去攔截。
「……賀危都死了二十日余了,我就不信整個江南里里外外,全都被李逸蒙在鼓裡!結果卻沒一個肯出聲出面的,無非各懷鬼胎裝聾作啞罷了!」常闊在馬上啐了一口,罵道:「真是爛,全爛透了!」
「是啊,爛透了。」常歲寧看向前方泥濘的官道,也緊皺著眉。
透過這爛透的表象,便可見人心已經不齊。
自明後當政以來,各處所積壓的不滿,似要借著徐正業喊出的這聲「匡扶李氏江山」,而統統顯現發作出來了。
這兩日她在和州也聽到了各處相繼起事的消息。
駱觀臨當初那一紙檄文,甚具煽動性,如今多處都有響應徐正業的聲音,不止在江南之地。
那些響應之聲真真假假,正如徐正業口中所謂的忠於李氏,不過是個利己的旗號而已,如今人人皆是徐正業,人人皆想成為徐正業。
這便代表著朝廷與女帝的威信勢必會被削弱,而威信被削弱之下,許多政令的施行便會受阻或是被敷衍慢待。
所以,此番前來的欽差便很重要——若其能力欠缺不足,在此時局下,只怕很難及時調動到足夠的兵力。
若又是個草包人物……
常歲寧想到這個可能便覺頭皮一緊,若說她的老師患有厭蠢之症,那她便有草包恐懼之症。
這世間之大,千萬個草包也容得下,生來即為草包也並非過錯,但若將草包放在不合適的位置上,那便是很大的災難。
李逸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她此番必須與老常先行趕去攔截李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得上是身先士卒了,出於考慮後續是否能有托底的助力及時趕到,常歲寧問:「可有探聽到此番奉旨前來的欽差是何人?」
老康道:「有一位武將,未能探聽出具體是何人,但可以確定的是,為首之人是出身鄭國公府的那位魏侍郎。」
來的竟是魏叔易啊。
常歲寧幾分意外。
滿身心眼之密,可引發密集恐懼之症的魏叔易自然不在草包之列。
不過,江南局勢混亂兇險,他一個實打實的文官……暫且不指望其它,姑且先祝他好運吧。
……
如此又行一日,常闊雖暫時仍未能等到欽差的音信,但卻也添了五千人馬助力。
他們遇到了尋來的楚行一行人。
楚行此前奉命在泗水一帶阻擊徐氏亂軍,但打到一半就遇到了糧草供給不足的困境,他們幾番令人向李逸催要糧草補給,但所得寥寥,好似打發螞蟻。
沒有糧草的仗打下去只能是個死字。
楚行設法於當地籌措,但也沒能支撐太久,吃不飽飯,軍心開始渙散,之後遭遇一場強攻,傷亡慘重,數萬人馬只剩五千人勉強突圍而出。
那一日,楚行雖已戰至無力,但仍在心中完整地問候了李逸的祖宗十八代。
再然後,他聽聞自家將軍在和州抵禦叛軍,便心一橫,乾脆下令帶著剩餘的五千人馬趕往和州。
途中有常闊派出去探路的斥候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雙方便得以在此碰面。
這五千人馬俱如逃難的饑民一般,常闊先讓人拿出乾糧讓他們果腹。
看著楚行等人狼吞虎咽的模樣,常闊既憤怒又心疼。
而多虧了和州百姓足夠義氣,給他們準備了足夠多的乾糧,否則此刻常闊不單要心疼部下,還要偷偷心疼糧食。
填飽肚子後,楚行遂將泗水之戰的過程與常闊仔細言明。
最後,他心情沉重地朝常闊跪下請罪,不提其它,他作為此戰將領,打了如此敗仗,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心中有悲憤也有愧疚自責。
「起來,這怪不到你身上去!」常闊面色沉極:「我必將李逸挫骨揚灰,以祭枉死的眾將士!」
常歲寧未語,只伸手扶起楚行一隻手臂。
這一扶,才察覺到楚行衣袍下的手臂都乾癟了許多。
眾人收拾心情,繼續趕路。
路上,楚行才顧上與常歲寧說話:「來時聽聞了女郎在和州殺敵的事跡,還當是誤傳……沒想到當真是女郎來了。」
女郎出現在此地,已經令他震驚難當,更何況他還聽說:「在和州時,那葛宗……當真是女郎所殺?」
無需常歲寧開口,她身邊的薺菜娘子便開口證實道:「這還能有假?當時我就在一旁親眼看著呢,常娘子一刀下去,便割下了那狗賊的腦袋!」
楚行不禁瞠目。
所以,他竟然教出了一位這麼厲害的徒弟嗎?
第248章 常家養不出怪物
一路上薺菜娘子幾人都在講述常歲寧在和州的事跡。
老康等人也忍不住支起耳朵聽,愈聽愈覺不可思議。
他們個個驚詫難當,包括喜兒與阿稚,阿點反倒是反應最小的那一個,認為這一切都很正常。
末了,老康慢下馬,看向身旁的常刃。
老康猶記得當時女郎要假扮士兵混入軍營時,自己還曾竭力反對勸阻,但女郎堅持,並稱「路上讓刃叔教一教我即可,我學東西很快的」。
所以……
老康不由問常刃:「……這些都是你教女郎的?」
「……」常刃險些沒從馬上栽下去。
他倒想教,可教人本領這種事,首先他自己得先有這本領才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賀危都死了二十日余了,我就不信整個江南里里外外,全都被李逸蒙在鼓裡!結果卻沒一個肯出聲出面的,無非各懷鬼胎裝聾作啞罷了!」常闊在馬上啐了一口,罵道:「真是爛,全爛透了!」
「是啊,爛透了。」常歲寧看向前方泥濘的官道,也緊皺著眉。
透過這爛透的表象,便可見人心已經不齊。
自明後當政以來,各處所積壓的不滿,似要借著徐正業喊出的這聲「匡扶李氏江山」,而統統顯現發作出來了。
這兩日她在和州也聽到了各處相繼起事的消息。
駱觀臨當初那一紙檄文,甚具煽動性,如今多處都有響應徐正業的聲音,不止在江南之地。
那些響應之聲真真假假,正如徐正業口中所謂的忠於李氏,不過是個利己的旗號而已,如今人人皆是徐正業,人人皆想成為徐正業。
這便代表著朝廷與女帝的威信勢必會被削弱,而威信被削弱之下,許多政令的施行便會受阻或是被敷衍慢待。
所以,此番前來的欽差便很重要——若其能力欠缺不足,在此時局下,只怕很難及時調動到足夠的兵力。
若又是個草包人物……
常歲寧想到這個可能便覺頭皮一緊,若說她的老師患有厭蠢之症,那她便有草包恐懼之症。
這世間之大,千萬個草包也容得下,生來即為草包也並非過錯,但若將草包放在不合適的位置上,那便是很大的災難。
李逸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她此番必須與老常先行趕去攔截李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得上是身先士卒了,出於考慮後續是否能有托底的助力及時趕到,常歲寧問:「可有探聽到此番奉旨前來的欽差是何人?」
老康道:「有一位武將,未能探聽出具體是何人,但可以確定的是,為首之人是出身鄭國公府的那位魏侍郎。」
來的竟是魏叔易啊。
常歲寧幾分意外。
滿身心眼之密,可引發密集恐懼之症的魏叔易自然不在草包之列。
不過,江南局勢混亂兇險,他一個實打實的文官……暫且不指望其它,姑且先祝他好運吧。
……
如此又行一日,常闊雖暫時仍未能等到欽差的音信,但卻也添了五千人馬助力。
他們遇到了尋來的楚行一行人。
楚行此前奉命在泗水一帶阻擊徐氏亂軍,但打到一半就遇到了糧草供給不足的困境,他們幾番令人向李逸催要糧草補給,但所得寥寥,好似打發螞蟻。
沒有糧草的仗打下去只能是個死字。
楚行設法於當地籌措,但也沒能支撐太久,吃不飽飯,軍心開始渙散,之後遭遇一場強攻,傷亡慘重,數萬人馬只剩五千人勉強突圍而出。
那一日,楚行雖已戰至無力,但仍在心中完整地問候了李逸的祖宗十八代。
再然後,他聽聞自家將軍在和州抵禦叛軍,便心一橫,乾脆下令帶著剩餘的五千人馬趕往和州。
途中有常闊派出去探路的斥候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雙方便得以在此碰面。
這五千人馬俱如逃難的饑民一般,常闊先讓人拿出乾糧讓他們果腹。
看著楚行等人狼吞虎咽的模樣,常闊既憤怒又心疼。
而多虧了和州百姓足夠義氣,給他們準備了足夠多的乾糧,否則此刻常闊不單要心疼部下,還要偷偷心疼糧食。
填飽肚子後,楚行遂將泗水之戰的過程與常闊仔細言明。
最後,他心情沉重地朝常闊跪下請罪,不提其它,他作為此戰將領,打了如此敗仗,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心中有悲憤也有愧疚自責。
「起來,這怪不到你身上去!」常闊面色沉極:「我必將李逸挫骨揚灰,以祭枉死的眾將士!」
常歲寧未語,只伸手扶起楚行一隻手臂。
這一扶,才察覺到楚行衣袍下的手臂都乾癟了許多。
眾人收拾心情,繼續趕路。
路上,楚行才顧上與常歲寧說話:「來時聽聞了女郎在和州殺敵的事跡,還當是誤傳……沒想到當真是女郎來了。」
女郎出現在此地,已經令他震驚難當,更何況他還聽說:「在和州時,那葛宗……當真是女郎所殺?」
無需常歲寧開口,她身邊的薺菜娘子便開口證實道:「這還能有假?當時我就在一旁親眼看著呢,常娘子一刀下去,便割下了那狗賊的腦袋!」
楚行不禁瞠目。
所以,他竟然教出了一位這麼厲害的徒弟嗎?
第248章 常家養不出怪物
一路上薺菜娘子幾人都在講述常歲寧在和州的事跡。
老康等人也忍不住支起耳朵聽,愈聽愈覺不可思議。
他們個個驚詫難當,包括喜兒與阿稚,阿點反倒是反應最小的那一個,認為這一切都很正常。
末了,老康慢下馬,看向身旁的常刃。
老康猶記得當時女郎要假扮士兵混入軍營時,自己還曾竭力反對勸阻,但女郎堅持,並稱「路上讓刃叔教一教我即可,我學東西很快的」。
所以……
老康不由問常刃:「……這些都是你教女郎的?」
「……」常刃險些沒從馬上栽下去。
他倒想教,可教人本領這種事,首先他自己得先有這本領才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