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說著,收弓提槍,喝了聲「駕」,面對前方箭雨與矮身持槍攻來的敵軍,不退反進,驅馬上前。
雲回驚住:「……!」
這麼囂張這麼莽的嗎!
但他不能讓對方獨自冒險,於是也驅馬跟上!
「駕!」
在常闊指揮下,一隊騎兵已緊跟而上,氣勢洶洶,士氣震天,勢如破竹。
鐵騎開路,長槍刀劍挑殺掃蕩阻礙,鐵蹄震踏,很快衝破對方臨時布起的防禦。
布防被衝撞崩潰,緊接著常闊率兵湧上,徐氏軍中人心也隨之潰散慌亂,雙方短兵相接間,士氣高低已現。
葛宗看向越來越多奔涌而至的援軍,沙土塵煙漫天,看不到那群援軍的盡頭。
一桿長槍夾雜著「呼呼」風聲朝他襲來。
葛宗險險避開,咬牙搓齒:「又是你這小雜種!看來這死你是非找不可了!」
他眼中迸出殺氣,持刀駕馬而上。
兩匹戰馬眼看便要相撞,那馬上小兵忽然一躍而起,腳下輕點在馬背馬首之上,飛身上前,身形如流星,持槍朝他殺去,槍頭寒光刺目。
葛宗瞳孔一縮,驀地下腰仰身往後避去,見那小兵再次靠近,又緊忙翻轉身形,半跳半摔下馬去。
他反應迅速,應對得當,常歲寧雖未能傷到他,但一軍將領被敵方一名裝束平常的小兵打落馬下,在對陣中,難免會重傷士氣。
偏那飛身而至的小兵挑釁一般落坐在了他的馬背之上,一手握著韁繩,另一隻手中長槍划過地面,又朝他掠去。
葛宗在地上滾了幾圈,幾名下屬上前將他扶起,一群士兵端著長槍,朝著常歲寧一涌而上,要將人連同馬匹掀翻在地。
常闊握著斬岫,已率一隊鐵騎及時上前,雙方廝殺間,後退的葛宗見士氣已去,到底未敢意氣用事,狠一咬牙——
「撤!」
此時局面不利,待回營後稟明徐大將軍,商定良策後,再戰不遲!
徐氏大軍得令,邊戰邊退。
常闊率軍追出三里後,慢慢勒馬,抬手示意身後將士停下。
「常大將軍,為何不追了!」驅馬上前的雲回不由問:「為何不趁機將他們一舉驅趕出和州境內!」
徐氏大軍在三十里外紮營,應趁著士氣高漲,一鼓作氣將他們徹底擊潰才是!
常闊看向他,眼底有一絲欣賞,不答反問:「你小子便是和州刺史之子?」
「是!」雲回於馬上抱拳,又急聲道:「還請常大將軍下令剿敵!」
常闊看向退離的徐氏大軍:「還不是時候。」
殺敵心切,一腔恨意急於宣洩的雲回還要再說,卻被身後傳來的聲音打斷:「阿回,一切聽從常大將軍安排!」
聽得阿娘的聲音,雲回似才從那滔天的恨意和戾氣中被拉回來。
「不著急,會有報仇之時的。」一道清亮的聲音自身側響起。
雲回看過去,只見正是那小騎兵,「他」騎著的還是那葛宗的戰馬,戰馬健碩,而「他」身形單薄,但云回眼前閃過「他」方才殺敵時的模樣,卻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
對上那雙似半點不曾沾染血腥的清亮眸子,雲回也慢慢冷靜下來,點頭向對方「嗯」了一聲。
看向所剩不多的和州將士,雲家夫人紅著眼睛下令:「大勝,歸城!」
……
城門緊閉的和州城內,留下守城的士兵正阻攔著要出城的百姓。
這些百姓多是男子,手中都抄著斧頭鋤頭或其它農具,亦或是尋常棍棒。
為首的男人怒容急聲道:「我們要出城支援夫人和二位郎君!快開城門!」
「不可!夫人與二郎君離去時有令,應讓城中百姓自後城門速速出城!」守城的士兵神情肅嚴,但眼底也浸著淚:「你們若不走,便是辜負了夫人和郎君的苦心!」
二郎君之所以要出城迎敵,而非留下死守城門,並非意氣用事。
前幾次拼力守城之下,可用於守城的布防抵禦之物已被耗盡,城門城牆也均有不同程度損毀,城門這道屏障已經不堪一擊。如此之下,待大軍臨城,到時敗局已定,被動困死之下,士氣潰散,令他們五百人留下守城,和八千人守城已並無太大區分。
於是,二郎君才有此孤注一擲之舉,夫人與兩位郎君親自領兵出城以振士氣,欲借這份士氣,將和州的屏障一分為二。
一道是城門,一道是夫人郎君與眾將士的血肉之軀。
這兩道屏障存在的意義,是儘量拖延敵軍攻入城中的時辰,以換取百姓自行離城的生機。
雖都是被迫離開和州,註定成為流民,但總比男丁家產皆被徵募搶掠一空後要好上百倍。
形勢所逼之下,這已是夫人與郎君唯一能替百姓謀劃的後路了。
可誰知城中這些百姓竟有大半不願離去,反要逼著他們開此城門。
「走什麼走!和州不止是刺史一家的,也是我們的!大敵當前,夫人身為女眷,三郎君尚是稚子,且能在外捨命殺敵……我堂堂七尺男兒,若就此苟逃,縱是僥倖存活,這輩子也要良心難安!」
「……來日到了九泉之下,豈有顏面去見刺史大人!」
「說得沒錯!放我們出去!」
「讓婦孺孩童離開,我們去找夫人和郎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雲回驚住:「……!」
這麼囂張這麼莽的嗎!
但他不能讓對方獨自冒險,於是也驅馬跟上!
「駕!」
在常闊指揮下,一隊騎兵已緊跟而上,氣勢洶洶,士氣震天,勢如破竹。
鐵騎開路,長槍刀劍挑殺掃蕩阻礙,鐵蹄震踏,很快衝破對方臨時布起的防禦。
布防被衝撞崩潰,緊接著常闊率兵湧上,徐氏軍中人心也隨之潰散慌亂,雙方短兵相接間,士氣高低已現。
葛宗看向越來越多奔涌而至的援軍,沙土塵煙漫天,看不到那群援軍的盡頭。
一桿長槍夾雜著「呼呼」風聲朝他襲來。
葛宗險險避開,咬牙搓齒:「又是你這小雜種!看來這死你是非找不可了!」
他眼中迸出殺氣,持刀駕馬而上。
兩匹戰馬眼看便要相撞,那馬上小兵忽然一躍而起,腳下輕點在馬背馬首之上,飛身上前,身形如流星,持槍朝他殺去,槍頭寒光刺目。
葛宗瞳孔一縮,驀地下腰仰身往後避去,見那小兵再次靠近,又緊忙翻轉身形,半跳半摔下馬去。
他反應迅速,應對得當,常歲寧雖未能傷到他,但一軍將領被敵方一名裝束平常的小兵打落馬下,在對陣中,難免會重傷士氣。
偏那飛身而至的小兵挑釁一般落坐在了他的馬背之上,一手握著韁繩,另一隻手中長槍划過地面,又朝他掠去。
葛宗在地上滾了幾圈,幾名下屬上前將他扶起,一群士兵端著長槍,朝著常歲寧一涌而上,要將人連同馬匹掀翻在地。
常闊握著斬岫,已率一隊鐵騎及時上前,雙方廝殺間,後退的葛宗見士氣已去,到底未敢意氣用事,狠一咬牙——
「撤!」
此時局面不利,待回營後稟明徐大將軍,商定良策後,再戰不遲!
徐氏大軍得令,邊戰邊退。
常闊率軍追出三里後,慢慢勒馬,抬手示意身後將士停下。
「常大將軍,為何不追了!」驅馬上前的雲回不由問:「為何不趁機將他們一舉驅趕出和州境內!」
徐氏大軍在三十里外紮營,應趁著士氣高漲,一鼓作氣將他們徹底擊潰才是!
常闊看向他,眼底有一絲欣賞,不答反問:「你小子便是和州刺史之子?」
「是!」雲回於馬上抱拳,又急聲道:「還請常大將軍下令剿敵!」
常闊看向退離的徐氏大軍:「還不是時候。」
殺敵心切,一腔恨意急於宣洩的雲回還要再說,卻被身後傳來的聲音打斷:「阿回,一切聽從常大將軍安排!」
聽得阿娘的聲音,雲回似才從那滔天的恨意和戾氣中被拉回來。
「不著急,會有報仇之時的。」一道清亮的聲音自身側響起。
雲回看過去,只見正是那小騎兵,「他」騎著的還是那葛宗的戰馬,戰馬健碩,而「他」身形單薄,但云回眼前閃過「他」方才殺敵時的模樣,卻不敢有半點輕視之心。
對上那雙似半點不曾沾染血腥的清亮眸子,雲回也慢慢冷靜下來,點頭向對方「嗯」了一聲。
看向所剩不多的和州將士,雲家夫人紅著眼睛下令:「大勝,歸城!」
……
城門緊閉的和州城內,留下守城的士兵正阻攔著要出城的百姓。
這些百姓多是男子,手中都抄著斧頭鋤頭或其它農具,亦或是尋常棍棒。
為首的男人怒容急聲道:「我們要出城支援夫人和二位郎君!快開城門!」
「不可!夫人與二郎君離去時有令,應讓城中百姓自後城門速速出城!」守城的士兵神情肅嚴,但眼底也浸著淚:「你們若不走,便是辜負了夫人和郎君的苦心!」
二郎君之所以要出城迎敵,而非留下死守城門,並非意氣用事。
前幾次拼力守城之下,可用於守城的布防抵禦之物已被耗盡,城門城牆也均有不同程度損毀,城門這道屏障已經不堪一擊。如此之下,待大軍臨城,到時敗局已定,被動困死之下,士氣潰散,令他們五百人留下守城,和八千人守城已並無太大區分。
於是,二郎君才有此孤注一擲之舉,夫人與兩位郎君親自領兵出城以振士氣,欲借這份士氣,將和州的屏障一分為二。
一道是城門,一道是夫人郎君與眾將士的血肉之軀。
這兩道屏障存在的意義,是儘量拖延敵軍攻入城中的時辰,以換取百姓自行離城的生機。
雖都是被迫離開和州,註定成為流民,但總比男丁家產皆被徵募搶掠一空後要好上百倍。
形勢所逼之下,這已是夫人與郎君唯一能替百姓謀劃的後路了。
可誰知城中這些百姓竟有大半不願離去,反要逼著他們開此城門。
「走什麼走!和州不止是刺史一家的,也是我們的!大敵當前,夫人身為女眷,三郎君尚是稚子,且能在外捨命殺敵……我堂堂七尺男兒,若就此苟逃,縱是僥倖存活,這輩子也要良心難安!」
「……來日到了九泉之下,豈有顏面去見刺史大人!」
「說得沒錯!放我們出去!」
「讓婦孺孩童離開,我們去找夫人和郎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