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此乃我帳下親兵!」常闊面色一陣變幻,立時對三人道:「都隨我來!」
三人趕忙跟上。
「你們兩個,守著!」到一旁無人處,常闊交待常刃二人,拉過那扮作小兵的閨女,讓她站在自己跟前。
「你這孩子……怎麼跑到這裡來了!還混入了軍中?你可知這有多危險!」
「阿爹,現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常歲寧拉著他又走遠了幾步,低聲道:「正事要緊。」
常闊:「?」
常歲寧:「我知道您在此處見到我,實在突然。但您身經百戰,什麼風浪沒見過?」
常闊:「……」
這種風浪他還真沒見過!
試問誰會在行軍途中突然見到自己遠在京師的閨女!
常歲寧的吹捧式安撫無效,常闊受到的衝擊實在很大:「先回答阿爹的問題,不許東拉西扯,這就是天大的正事!」
常歲寧:「此事說來話長……」
「阿爹有時間!」常闊一指正在睡覺休整的士兵:「還沒到動身的時辰!」
通常這種時候,常歲寧會選擇一位代言人。
於是轉頭喊:「刃叔!」
剛喝罷水的常刃收起水壺,立刻走上前來。
馬不停蹄追到此處的常歲寧便坐到一旁喝水啃餅歇息,積蓄體力。
常刃從常歲安被冤入獄開始說起,一直說到明謹狗頭落地。
常闊心中泛起名為後怕的寒意。
此事他自然不可能至今不知,在此案落定後,女帝曾特意令人來過壽州見他,但在來人的敘述中,他兒子只是被那昌氏與明謹母子二人「欲圖污衊未成」,而聖人很快便將公道還給了他兒子,處死了明謹。
現下聽了才知,他那傻兒子差點就送了命!
且這公道,是他閨女也是近乎拿命搏回來的!
再看向坐在一截樹樁上啃餅的女兒,常闊的怒意與愧疚達到了頂峰:「……阿爹在外,竟全然不知你們在京中受了此等欺負!」
常歲寧停下了吃餅:「阿爹不知,是因有人不想讓阿爹知曉,此事錯不在阿爹。」
常闊又豈會想不透這其中貓膩,那位聖人此前分明已存下了犧牲他兒子,犧牲整個常家的準備。
常闊心緒翻湧難止,他自薦前來討伐徐正業之舉,卻險些讓他失去了兩個孩子。
他想護這腳下一方土地安穩,縱是拋卻這條命也在所不惜,可那位高坐廟堂的聖人,卻連給予他這一雙兒女絲毫憐惜都做不到嗎?
「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常闊壓制著聲音里的沙啞顫意,「是阿爹不好。」
「阿爹很好,尤其此時平安無事,不至於叫我和阿兄成了沒爹的孩子。」那少女站起身,走過來,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阿爹來守一方百姓,我來守好家中,本就是約定之事,阿爹沒有哪裡不好,是旁人做得不好。」
在他眼裡小小的女孩子,卻站在他面前反過來給予他讚許和安撫,此一刻,常闊心口與眼眶皆脹得生疼,竟莫名險些落淚。
片刻,他抬起粗糲的大手,摸了摸女孩子的頭。
人皆有逆鱗,此等後怕之痛,他此生都不可能忘。
「我們歲寧是個有膽識懂決斷的孩子……及時離開京師,是對的。」說到這裡,才顧上問一句:「那臭小子,如今在何處養傷?」
方才常刃提了一句,已提早為郎君尋到了養傷之所。
「不遠。」常歲寧道:「在宣州。」
常闊點頭:「宣……」
等等,哪裡?!
常歲寧給出更詳細的回答:「宣安大長公主府上。」
「啥?!」常闊險些跳起來,像是被一桶滾開的鐵水澆在了身上,就差原地灰飛煙滅了。
常歲寧便將大長公主也曾使人相助的經過說了,最後道:「大長公主說與阿爹是至交好友,且宣州安穩,適合養傷。」
常闊眼前一陣發黑,就怕養著養著,這臭小子就拿不回來了!
他還想再說,卻見面前少女試探著問到:「阿爹,我做錯了嗎?」
「……怎麼會!」常闊「哈」地笑了一聲掩飾情緒,朝一路又受驚又受累的女兒豎起大拇指:「寧寧做得很好,再沒比這更好的了!可真是阿爹的好孩子!」
「對了,方才說……還有『正事』?說來給阿爹聽聽?」常闊多少抱了點逃避現實的想法。
「阿爹且看。」
常歲寧取出那道絹帛,聲音壓得不能再低,將賀危臨死前所言複述。
「……果然是李逸!」常闊低聲交待:「快將東西收好!」
常歲寧:「彼時在軍營中無法與阿爹商議此事,故未敢貿然將聖旨示出。」
「這麼做是對的,此事需商議出個章程來,還需讓可代表朝廷的人出面才算萬全……」常闊道:「否則此刻大營中必然尚在內亂之中,後果不堪設想。」
常歲寧:「此時聖旨在此,那阿爹要回壽州尋人商議此事,治罪李逸嗎?」
常闊一時未答。
夜色中,女孩子接著說道:「大軍改變了行軍路線,不會隨阿爹前往和州了,此乃李逸之計,欲使阿爹戰死於和州。」
「他們料到我哪怕一時等不到大軍前來,也會前去支援和州……」常闊道:「若叫他料中,歲寧是否也會覺得阿爹太過愚蠢,不知變通,一心求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三人趕忙跟上。
「你們兩個,守著!」到一旁無人處,常闊交待常刃二人,拉過那扮作小兵的閨女,讓她站在自己跟前。
「你這孩子……怎麼跑到這裡來了!還混入了軍中?你可知這有多危險!」
「阿爹,現下不是說這個的時候。」常歲寧拉著他又走遠了幾步,低聲道:「正事要緊。」
常闊:「?」
常歲寧:「我知道您在此處見到我,實在突然。但您身經百戰,什麼風浪沒見過?」
常闊:「……」
這種風浪他還真沒見過!
試問誰會在行軍途中突然見到自己遠在京師的閨女!
常歲寧的吹捧式安撫無效,常闊受到的衝擊實在很大:「先回答阿爹的問題,不許東拉西扯,這就是天大的正事!」
常歲寧:「此事說來話長……」
「阿爹有時間!」常闊一指正在睡覺休整的士兵:「還沒到動身的時辰!」
通常這種時候,常歲寧會選擇一位代言人。
於是轉頭喊:「刃叔!」
剛喝罷水的常刃收起水壺,立刻走上前來。
馬不停蹄追到此處的常歲寧便坐到一旁喝水啃餅歇息,積蓄體力。
常刃從常歲安被冤入獄開始說起,一直說到明謹狗頭落地。
常闊心中泛起名為後怕的寒意。
此事他自然不可能至今不知,在此案落定後,女帝曾特意令人來過壽州見他,但在來人的敘述中,他兒子只是被那昌氏與明謹母子二人「欲圖污衊未成」,而聖人很快便將公道還給了他兒子,處死了明謹。
現下聽了才知,他那傻兒子差點就送了命!
且這公道,是他閨女也是近乎拿命搏回來的!
再看向坐在一截樹樁上啃餅的女兒,常闊的怒意與愧疚達到了頂峰:「……阿爹在外,竟全然不知你們在京中受了此等欺負!」
常歲寧停下了吃餅:「阿爹不知,是因有人不想讓阿爹知曉,此事錯不在阿爹。」
常闊又豈會想不透這其中貓膩,那位聖人此前分明已存下了犧牲他兒子,犧牲整個常家的準備。
常闊心緒翻湧難止,他自薦前來討伐徐正業之舉,卻險些讓他失去了兩個孩子。
他想護這腳下一方土地安穩,縱是拋卻這條命也在所不惜,可那位高坐廟堂的聖人,卻連給予他這一雙兒女絲毫憐惜都做不到嗎?
「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常闊壓制著聲音里的沙啞顫意,「是阿爹不好。」
「阿爹很好,尤其此時平安無事,不至於叫我和阿兄成了沒爹的孩子。」那少女站起身,走過來,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阿爹來守一方百姓,我來守好家中,本就是約定之事,阿爹沒有哪裡不好,是旁人做得不好。」
在他眼裡小小的女孩子,卻站在他面前反過來給予他讚許和安撫,此一刻,常闊心口與眼眶皆脹得生疼,竟莫名險些落淚。
片刻,他抬起粗糲的大手,摸了摸女孩子的頭。
人皆有逆鱗,此等後怕之痛,他此生都不可能忘。
「我們歲寧是個有膽識懂決斷的孩子……及時離開京師,是對的。」說到這裡,才顧上問一句:「那臭小子,如今在何處養傷?」
方才常刃提了一句,已提早為郎君尋到了養傷之所。
「不遠。」常歲寧道:「在宣州。」
常闊點頭:「宣……」
等等,哪裡?!
常歲寧給出更詳細的回答:「宣安大長公主府上。」
「啥?!」常闊險些跳起來,像是被一桶滾開的鐵水澆在了身上,就差原地灰飛煙滅了。
常歲寧便將大長公主也曾使人相助的經過說了,最後道:「大長公主說與阿爹是至交好友,且宣州安穩,適合養傷。」
常闊眼前一陣發黑,就怕養著養著,這臭小子就拿不回來了!
他還想再說,卻見面前少女試探著問到:「阿爹,我做錯了嗎?」
「……怎麼會!」常闊「哈」地笑了一聲掩飾情緒,朝一路又受驚又受累的女兒豎起大拇指:「寧寧做得很好,再沒比這更好的了!可真是阿爹的好孩子!」
「對了,方才說……還有『正事』?說來給阿爹聽聽?」常闊多少抱了點逃避現實的想法。
「阿爹且看。」
常歲寧取出那道絹帛,聲音壓得不能再低,將賀危臨死前所言複述。
「……果然是李逸!」常闊低聲交待:「快將東西收好!」
常歲寧:「彼時在軍營中無法與阿爹商議此事,故未敢貿然將聖旨示出。」
「這麼做是對的,此事需商議出個章程來,還需讓可代表朝廷的人出面才算萬全……」常闊道:「否則此刻大營中必然尚在內亂之中,後果不堪設想。」
常歲寧:「此時聖旨在此,那阿爹要回壽州尋人商議此事,治罪李逸嗎?」
常闊一時未答。
夜色中,女孩子接著說道:「大軍改變了行軍路線,不會隨阿爹前往和州了,此乃李逸之計,欲使阿爹戰死於和州。」
「他們料到我哪怕一時等不到大軍前來,也會前去支援和州……」常闊道:「若叫他料中,歲寧是否也會覺得阿爹太過愚蠢,不知變通,一心求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