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

  簡潔對嗎?

  對,畢竟是拿十餘張廢信的命換來的。

  常歲寧拿手指輕點了點那一沓信紙,好奇地問阿點:「崔大都督往常給人寫信,也總會反反覆覆打草稿嗎?」

  阿點正蹲在一旁輪流給幾隻貓兒順毛,聞言抬起頭,反應了一會兒,才搖頭:「我未見過!」

  常歲寧也覺得不應當,他若每每給人寫信都要如此糾結不定,便不必做其它事了。

  他在并州定下引蛇出洞之策時,只怕都未必有在這些信上耗費的時間來得久。

  此時,又聽阿點拿理所當然的語氣道:「小璟當然是因為喜歡你,才會一下給你寫這麼多信的!」

  常歲寧手下點著信紙的動作微頓。

  若照阿點的道理來說,是「喜歡」她才會給她寫這麼多信,但寫了卻又廢掉,不想叫她看到,那麼便是因為……不想被她知曉他「喜歡」她了?

  還是說,是因為得知了她是李尚,才會這般逐字逐句斟酌,不知如何與她往來相處才好了?

  且須知「喜歡」也分許多種的,「喜歡」她這件事歷來很常見,就連她自己也怪喜歡自己的,但他是哪一種喜歡呢?

  常歲寧看信看得累了,此刻托腮思索起來。

  「知己摯友,可兩肋插刀」的喜歡?

  「同於沙場灑熱血,彼此惺惺相惜」的喜歡?

  還是,「崔璟豎子,莫非想要亂我大志」的喜歡?

  她倒是敢在最後這一層多想一想的,但又覺不宜妄下定論,以免落得一個現眼包的下場。

  人心難測,到底是哪個答案,唯寫信之人最清楚,常歲寧不再執意琢磨,只將那些信收回到箱子裡了事。

  「寧寧,我聽說崔大都督來信了?」

  常歲安的聲音隔著竹簾在外間傳來。

  得了常歲寧的聲音回應,劍童適才推著常歲安走進來。

  「寧寧,崔大都督在信上都說什麼了?」

  「……」常歲寧看了一眼那隻小箱子,只覺若一一轉述,天黑前怕是說不完的。

  她便挑了那封正經而簡潔的來信內容與常歲安說了。

  「崔大都督百忙之中,竟然還記掛著我的傷勢……」常歲安頗為遺憾:「如今外面到處都在傳并州之事……我若當初也能跟著玄策軍一同啟程該多好。」

  「阿兄若能將筋骨養好,往後機會自然多得是。」

  常歲安:「我現如今正是將大夫的醫囑當作軍令來奉從呢!」

  「不過寧寧……你身上穿的這是什麼?」常歲安才顧上細瞧:「甲衣?」

  常歲寧正要答他,忽聽得常刃的聲音在外面響起:「女郎,老康來了!」

  常歲寧面色一正:「將人請進來。」

  常刃口中的「老康」是常家的老兵之一,也是此次送錢糧去兵營的領頭之人。

  年近六十的老康腿腳仍很利索,快步走了進來抱拳行禮:「女郎,郎君!」

  「康叔怎麼親自尋來了此處?」常歲寧立時問:「可是阿爹那邊情況有異?」

  她此前與老康他們約定,待他們見到常闊後,便傳信給她,但未見信,此時人卻來了,顯然是情況不對。

  「是。」老康風塵僕僕的臉上神情緊繃著:「我等此行,未能見到大將軍。」

  「未見到阿爹?」常歲安忽地從四輪椅上站了起來:「阿爹怎麼了?」

  「我等按照女郎吩咐,帶著戶部給的文書,將錢糧押送去了軍營,提出想見大將軍一面,但軍營里的人卻以大將軍正在養傷,任何人不得攪擾為由,不允我等相見!」

  他們試著與軍營中人商議交涉許久,但對方無論如何都不肯鬆口,最後甚至擺出了軍規來,道他們若再蠻纏,便以軍規論處。

  老康等人無意在此關頭起爭端,唯有暫退一步,讓他們幫忙從中給常闊傳句話。

  對方很敷衍地應了,回頭是否會照辦尚是未知。老康覺察出不對,遂留下人手守在附近繼續打探消息,而他快馬來了宣州將此事告明女郎。

  常歲寧皺眉:「那楚叔他們呢?也未能見到?」

  老常也是帶了一隊親兵的,以楚行為首近百人余,總不能統統都在「養傷」吧?

  老康:「我等私下尋了一名相熟的校尉打聽過了,老楚他們奉軍令在泗州一帶應對徐氏叛軍,纏戰多日尚且未歸。」

  「那此名校尉可知阿爹具體情況如何?」

  她此前聽李錄說過,都梁山一戰,阿爹為救李逸突圍受了箭傷,但並不算嚴重,怎就到了連人都不能見的地步了?

  「此人道已有數日未見大將軍,只知李逸令人守在大將軍帳外,聲稱不允任何人打攪大將軍養傷,每日只有醫官和送飯的士兵進出。」

  常歲寧的眉心越皺越緊:「李逸怕不是在借養傷之名軟禁阿爹……」

  而軟禁尚是最好的可能。

  「李逸為主帥,阿爹為副帥,他為何要這麼做!」常歲安心中驚疑不定:「是意見不合,還是他記恨阿爹此前阻攔他回淮南王府之故?」

  有些事常歲寧在來宣州的路上也同他說了一些。

  常歲寧未有再浪費時間往下猜,她起身便往外走,邊抬手將身上甲衣除去,拿在手中:「刃叔速令人準備馬匹和乾糧,待我與大長公主殿下辭行後,你們即刻隨我動身前往壽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