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肖川心中不安更甚,很快便聽得身後有士兵慌張奔來,大喊道:「……肖節使,有玄策軍正朝此處而來!」

  什麼?!

  肖川不可置信:「當真沒看錯?!有多少人馬!」

  那士兵聲音已在發顫:「斥候稱一時難細辨,但至少也有五六萬人!或還不止!」

  肖川驚駭難當,怎麼可能!

  玄策軍在崔璟之後趕赴北境,自京師而出一路往北,行軍路線走的該是關內道,怎會突然出現在他河東道!

  縱他不願相信,然而大軍後方很快便現出潰敗之象。

  「玄策軍來了」的消息很快在士兵間傳開,軍心因此大亂。

  肖川不甘止步於此,高聲明令道:「……擒賊先賊王,殺了崔璟!占下城樓,入城速速閉門!」

  擒賊先擒王,的確是個震懾對方軍心的好法子。

  所以……

  趁對方陣型潰亂之際,崔璟持弓,射穿了肖川的右臂。

  崔璟所用戰弓,非尋常騎兵弓可比,其弓為九力弓,而挽弓者臂力也遠超常人,故此一箭射力極大,可破尋常盔甲,肖川中箭之際悶哼一聲,被衝擊得跌下馬去。

  戴從趁此時機攜主力向前一舉攻去,斬殺肖川左右護軍。

  肖川咬牙將箭拔出,剛要爬坐起身,已有無數刀槍指向他,將他團團圍住。

  元祥得崔璟之令後,高喊道:「肖川狼子野心已被生擒,認降者不殺!頑抗之人一律視為反賊同黨誅之!」

  此令一聲聲被傳出去。

  混亂中戴從奪下了肖川大軍的軍旗,沒了軍旗指揮,又聞肖川被擒,後有玄策軍緊逼而至,肖川大軍中很快有人丟械認降。

  他們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真相,只是盲目被迫聽令行事,此刻眼見局面反轉,很快便沒了鬥志。

  何時也不乏頑抗之人,但觀形勢,已註定成不了氣候。

  崔璟不再觀戰,走下了城樓。

  元祥在旁快步跟隨,見得自家大都督手中戰弓,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大都督……您的挽月呢?屬下似乎有一陣子沒見您帶在身邊了?」

  從前大都督只要披甲,挽月便從不離身。

  崔璟:「收起來了。」

  收起來了?

  元祥心中疑惑,但很快有士兵迎上來,戰況尚未真正結束,元祥不是不分輕重之人,一時顧不得再問,自忙去了。

  崔璟握著手中戰弓,往南面方向看去。

  挽月的主人已經回來了,他自然不宜再擅用。

  他會將它妥善保管,待有朝一日將它物歸原主。

  這場動亂持續到次日清晨,內外各處才被徹底平息。

  但仍有許多後續之事需要料理,崔璟一夜未眠,連夜審了肖川,據肖川最後招供,他的確有同謀者,正是徐正業一黨。

  他自稱與徐正業密謀一個在南邊起事,一個占下并州北都,到時再合力攻入京師,扶持太子登基。

  至於設局欲殺崔璟,皆因他手握玄策軍,偏又是女帝爪牙,如若不除,註定是他們成就大業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也因此,他才得以拿到徐正業真正的親筆書信,順利騙過女帝,構陷戴從。

  崔璟令人將其證詞整理完畢後,命快馬先送去京師,又令人將并州亂狀已平的消息儘快傳往各處,以安人心。

  將一切安排妥當後,崔璟獨自立在書房中,忽然覺得,自己或該親自寫一封信向常歲寧報平安,哪怕是替并州報平安。

  但又突然想到,他並不知她此時在何處,她之前同元祥說過有離京打算,此刻或許已不在京師。

  這時元祥走了進來,捧著一沓書信:「大都督,這都是之前傳往并州的書信,被肖川手下之人截下來的。」

  「屬下專挑了給咱們大都督府的,大半都被他們拆看檢查過了,都在這裡,請您過目。」

  他們之前為了降低肖川的戒心,故意示之以弱,任由其「把控」并州之外,對一切佯作不察,才得以順利暗調玄策軍來此。

  看著元祥將那些書信放到書案上,崔璟不知想到了什麼,先將那些信一封封翻看,而不急著打開,最終果然在一隻被打開過的信封上看到了想看到的字跡,其上書四字——崔璟親啟。

  崔璟遂展信。

  常歲寧在信上提醒他并州之行恐怕有詐,讓他多加警惕,並告知他她正在前往宣州的路上,她會在宣安大長公主府小住幾日。

  末了,又叮囑他——若已有察覺,則不必回信,以防泄露機密。

  「大都督,是不是又出什麼事了?」見大都督只拿著那張信紙反覆觀看,元祥不禁問。

  崔璟回過神:「……無事。」

  元祥鬆口氣之餘,並察覺到自家大都督心情似乎不錯。

  元祥絞盡腦汁想了好一會兒,試探問:「大都督……那可是常娘子的信?」

  崔璟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嗯」了一聲,將那封信摺疊整齊放回信封,單獨擱到一邊,才去拆看其它書信。

  元祥恍然大悟,他就說呢,大都督讀個信怎還讀出花兒來了,拿起來就不肯擱下了!

  靜靜等大都督將信都看罷,元祥殷勤提議:「大都督,您不給常娘子回信麼?不如屬下幫您研墨吧?」

  崔璟沒有說話,只兀自開始鋪信紙。

  元祥咧嘴一笑,會意上前研磨。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