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那少年身形高大,眉濃而目光炯炯,鼻挺而下巴方正。
宣安大長公主瞧在眼中,眼神越發溫和,只覺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比起之前那些冰涼涼的畫像,真是哪哪都好。
「常家郎君同年輕時的常大將軍,可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她身側的僕婦笑著感嘆。
「是啊……」宣安大長公主點頭,哪哪都好,就這點不好。
常歲安沒忘記此行要事,先同大長公主施禮道謝,謝對方相救之恩。
「傻孩子,同我說什麼謝字……」看著那養了一月余,竟還未能恢復如常的少年,大長公主眼底藏著心疼,「我與你們的父親…乃是至交好友,你們兄妹二人來到此處便放心住下,只當在自家便是。」
常歲安眨了下眼睛,看著宣安大長公主。
這位大長公主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好像很慈和,莫名叫他覺得有些親近。
同少年那雙清澈的大眼睛對視的一瞬,宣安大長公主忽然一陣難言的窩心,一股心酸與觸動不受控制地直衝眼眶。
她身邊僕婦忙出聲打散眾人注意力,笑著道:「常家郎君與女郎一路過來,此時已進午時,想必該是餓了的。殿下不如先帶孩子們去膳廳,來日方長,餘下的話慢慢說也不遲!」
大長公主忍下那股淚意點頭。
對對,反正人到她這兒了,一時半刻是跑不了的!
這淚意便頃刻化作歡喜,遂起身,領著常家兄妹往膳廳去。
那名喚穿竹的僕婦則點了幾名僕從,去與常家的下人一同去搬挪行李,交待他們分別送去提前已為常家兄妹及阿點安排好的住處。
將幾隻箱籠搬下後,阿稚將一隻大麻袋自車上拖了下來。
大長公主府的僕從眼疾手快,連忙笑著上前幫忙抬起:「這麻袋還怪沉的哩!」
阿稚沒來得及拒絕。
那僕從很快察覺到不對:「這裡頭是活物麼……怎好像在動?」
阿稚探准位置,抬手劈了下去:「現在不動了,走吧。」
僕從:「?」
重點只是動或不動嗎?!
第225章 第二種可能
那僕從一路強作鎮定,心驚膽戰地將那隻麻袋抬到為常歲寧備下的客院。
大長公主府備下的洗塵宴甚是豐盛,常歲安很是受寵若驚。
他的受寵若驚不單是在於飯菜的豐盛程度上,更因那些菜式基本上都是他往常愛吃的。
當然,常歲寧的喜好也被照顧到了,不過她一向不挑剔,有肉吃就很好。
常歲安原也不是挑剔之人,但富貴窩裡養大的郎君,任誰都會有些自己的偏好,而常歲安的偏好在這頓飯上被照顧得十分細緻用心。
看出少年的惶恐,大長公主笑著道:「偶爾與你阿爹於書信上閒談時,曾聽他提起過你的喜好,也不知他所言是真是假,姑且就這麼準備上了。」
常歲安聽得此言,竟沒有太多震驚之感,他對阿爹「怎麼什麼都說」的震驚之感,已在得知阿爹將他屁股上的胎記形狀都告訴了大長公主時,被拔到了最高點。
相較之下,談一談他的喜好便太正常了,不過由此可見這「閒談」的確很閒了,竟連他這個不搭邊的小輩都要反覆拉出來細說……阿爹若實在沒得聊,或許這信也可以不寫的?
少年人在心裡犯嘀咕,但也真誠道謝:「多謝大長公主殿下如此費心。」
「即便費心也是開心的。」大長公主笑望著兄妹二人:「你們此番能過來,我不知道多歡喜呢。」
這話不是客套話,這位宣安大長公主素來待人也不屑作出客套假象。
她眼裡的笑意真真切切地溢了出來,盛滿了對小輩的喜愛,不許常家兄妹再道謝,只催著人趕緊動筷。
宴後,大長公主便使人讓府中那位擅治骨傷的大夫給常歲安診看。
在大長公主府下人的陪同下,劍童將自家郎君推回了住處時,那位年約六旬的大夫已經等在了那裡。
李潼拉著常歲寧又喝了會兒茶,二人脾性相投,果真也相談甚歡,李潼頗覺與卿相見恨晚。
喝罷茶,李潼依舊不舍,又提議陪著常歲寧去看常歲安:「……咱們過去,且聽聽關大夫怎麼說。」
路上,李潼問起常歲寧的喜好,也順便問起阿點的。
阿點悄悄看向常歲寧,似在詢問——可以說嗎?
見常歲寧笑著向他微點頭,阿點才立即道:「我喜歡糖葫蘆,松子糖,棗泥糕,桂花魚……竹蜻蜓,還有貓貓!」
又有些驕傲地挺直胸膛:「我也有一隻貓的,也帶來了!是橘色的!我得閒便教它打貓貓拳!」
李潼笑起來:「這麼厲害啊,可以也教一教我們府上的貓嗎?你來當師父,我拿糖葫蘆做束脩,如何?」
搖金早前便已傳信告知了阿點的特殊之處。
阿點點頭如搗蒜:「當然可以,那就每日送它去我那裡操練吧!切記不可偷懶,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才行!」
這天真爛漫而又一本正經的話,逗得李潼笑得停不下來。
「小阿鯉,你覺得怎麼樣?」阿點又想起來去徵詢常歲寧的意見:「你說,我這武館辦不辦得?」
「辦得。」常歲寧給予肯定地點頭:「先辦一座狸奴武館,來日或可組建一支狸奴大軍也說不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宣安大長公主瞧在眼中,眼神越發溫和,只覺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比起之前那些冰涼涼的畫像,真是哪哪都好。
「常家郎君同年輕時的常大將軍,可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她身側的僕婦笑著感嘆。
「是啊……」宣安大長公主點頭,哪哪都好,就這點不好。
常歲安沒忘記此行要事,先同大長公主施禮道謝,謝對方相救之恩。
「傻孩子,同我說什麼謝字……」看著那養了一月余,竟還未能恢復如常的少年,大長公主眼底藏著心疼,「我與你們的父親…乃是至交好友,你們兄妹二人來到此處便放心住下,只當在自家便是。」
常歲安眨了下眼睛,看著宣安大長公主。
這位大長公主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好像很慈和,莫名叫他覺得有些親近。
同少年那雙清澈的大眼睛對視的一瞬,宣安大長公主忽然一陣難言的窩心,一股心酸與觸動不受控制地直衝眼眶。
她身邊僕婦忙出聲打散眾人注意力,笑著道:「常家郎君與女郎一路過來,此時已進午時,想必該是餓了的。殿下不如先帶孩子們去膳廳,來日方長,餘下的話慢慢說也不遲!」
大長公主忍下那股淚意點頭。
對對,反正人到她這兒了,一時半刻是跑不了的!
這淚意便頃刻化作歡喜,遂起身,領著常家兄妹往膳廳去。
那名喚穿竹的僕婦則點了幾名僕從,去與常家的下人一同去搬挪行李,交待他們分別送去提前已為常家兄妹及阿點安排好的住處。
將幾隻箱籠搬下後,阿稚將一隻大麻袋自車上拖了下來。
大長公主府的僕從眼疾手快,連忙笑著上前幫忙抬起:「這麻袋還怪沉的哩!」
阿稚沒來得及拒絕。
那僕從很快察覺到不對:「這裡頭是活物麼……怎好像在動?」
阿稚探准位置,抬手劈了下去:「現在不動了,走吧。」
僕從:「?」
重點只是動或不動嗎?!
第225章 第二種可能
那僕從一路強作鎮定,心驚膽戰地將那隻麻袋抬到為常歲寧備下的客院。
大長公主府備下的洗塵宴甚是豐盛,常歲安很是受寵若驚。
他的受寵若驚不單是在於飯菜的豐盛程度上,更因那些菜式基本上都是他往常愛吃的。
當然,常歲寧的喜好也被照顧到了,不過她一向不挑剔,有肉吃就很好。
常歲安原也不是挑剔之人,但富貴窩裡養大的郎君,任誰都會有些自己的偏好,而常歲安的偏好在這頓飯上被照顧得十分細緻用心。
看出少年的惶恐,大長公主笑著道:「偶爾與你阿爹於書信上閒談時,曾聽他提起過你的喜好,也不知他所言是真是假,姑且就這麼準備上了。」
常歲安聽得此言,竟沒有太多震驚之感,他對阿爹「怎麼什麼都說」的震驚之感,已在得知阿爹將他屁股上的胎記形狀都告訴了大長公主時,被拔到了最高點。
相較之下,談一談他的喜好便太正常了,不過由此可見這「閒談」的確很閒了,竟連他這個不搭邊的小輩都要反覆拉出來細說……阿爹若實在沒得聊,或許這信也可以不寫的?
少年人在心裡犯嘀咕,但也真誠道謝:「多謝大長公主殿下如此費心。」
「即便費心也是開心的。」大長公主笑望著兄妹二人:「你們此番能過來,我不知道多歡喜呢。」
這話不是客套話,這位宣安大長公主素來待人也不屑作出客套假象。
她眼裡的笑意真真切切地溢了出來,盛滿了對小輩的喜愛,不許常家兄妹再道謝,只催著人趕緊動筷。
宴後,大長公主便使人讓府中那位擅治骨傷的大夫給常歲安診看。
在大長公主府下人的陪同下,劍童將自家郎君推回了住處時,那位年約六旬的大夫已經等在了那裡。
李潼拉著常歲寧又喝了會兒茶,二人脾性相投,果真也相談甚歡,李潼頗覺與卿相見恨晚。
喝罷茶,李潼依舊不舍,又提議陪著常歲寧去看常歲安:「……咱們過去,且聽聽關大夫怎麼說。」
路上,李潼問起常歲寧的喜好,也順便問起阿點的。
阿點悄悄看向常歲寧,似在詢問——可以說嗎?
見常歲寧笑著向他微點頭,阿點才立即道:「我喜歡糖葫蘆,松子糖,棗泥糕,桂花魚……竹蜻蜓,還有貓貓!」
又有些驕傲地挺直胸膛:「我也有一隻貓的,也帶來了!是橘色的!我得閒便教它打貓貓拳!」
李潼笑起來:「這麼厲害啊,可以也教一教我們府上的貓嗎?你來當師父,我拿糖葫蘆做束脩,如何?」
搖金早前便已傳信告知了阿點的特殊之處。
阿點點頭如搗蒜:「當然可以,那就每日送它去我那裡操練吧!切記不可偷懶,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才行!」
這天真爛漫而又一本正經的話,逗得李潼笑得停不下來。
「小阿鯉,你覺得怎麼樣?」阿點又想起來去徵詢常歲寧的意見:「你說,我這武館辦不辦得?」
「辦得。」常歲寧給予肯定地點頭:「先辦一座狸奴武館,來日或可組建一支狸奴大軍也說不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