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少女也看著他,四目相對之際,長孫寂眼前忽然閃過孔廟那日,她披髮立於那座廢棄的藏書閣中,手臂上血珠滾落的情形。

  此刻,少年心上萬念皆棄,撩袍便要跪下。

  然下一瞬,那少女卻伸手托住了他一側手臂,阻止了他的動作。

  長孫寂愕然抬眼看向她。

  「跪與道謝便不必了。」常歲寧道:「那日長孫郎君探視時,予我阿兄曾有善意相救之舉,二者只當相抵了,如何?」

  長孫寂怔然。

  她竟然知道此事。

  他道:「那只是舉手之勞……」

  常歲寧笑了笑:「我助貴府將真兇繩之以法,亦是舉手之勞,順手為之。」

  常歲安便也同長孫寂道謝。

  長孫寂嘴上未言,心中卻有愧。

  之後,常歲寧親自送他離開了常歲安的居院。

  「……常娘子可怪我家中得了常娘子送去的證人,卻未有及時出面替令兄解困嗎?」少年思忖再三,還是低聲問了一句。

  常歲寧:「不足為怪。」

  長孫寂默然。

  不足為怪是指不值得奇怪,她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或者說,他這個問題的確幼稚無意義。

  她似乎並不在意,反而與他閒談了一句:「我觀長孫郎君,與長孫七娘子眉眼間頗有相似之處。」

  「是,家中都道我與小姑長相最為相似。」少年語氣有些低落傷懷,也有慚愧:「但我比不上小姑,心性胸襟也好,頭腦秉性也罷……我不如小姑。」

  常歲寧點頭:「的確。」

  長孫寂轉頭:「?」

  卻見少女一笑:「見你傷懷,開玩笑的。」

  長孫寂:「……」他怎麼覺得並不像?

  直到對方與他道:「長孫郎君秉性也很好,如今皆因年紀尚小,心性未定——待日後長大成人歷練一番後,必也能成為令人自愧不如的賢能者。」

  長孫寂聽得愣住,看向那午後日光下神情淡然含笑的少女。

  待他回過神時,正想說些什麼,但已出了院子,常歲寧便止步:「長孫郎君慢走。」

  長孫寂便點頭:「……我改日再來看常郎君。」

  看著那小少年離去,常歲寧只覺這「改日」之期,怕是難有了。

  隨著揚州戰事與明謹之事的發酵延伸,如今以長孫氏為首的士族朝臣,同明後之間已勢同水火,已至二者只能存一的地步了。

  明日會發生什麼,誰也無法預料。

  ……

  同一刻,差事完成後,便快馬去尋自家大都督的元祥,已抵并州。

  第215章 他的「僭越之心」

  午後,并州大都督府外,有著玄披的青年下馬。

  「大都督!」

  近隨快步迎上前來行禮,接過青年手中韁繩,邊將元祥已至的消息稟明。

  崔璟聞言,大步跨入府中。

  元祥的飛鴿傳書在四日前即已送到崔璟手上,其上所寫「常郎君已順利脫困,請大都督安心」此一行字。

  崔璟看罷,安心之餘,不免皺眉——既都寫信了,為何不多說些,比如說些……總之,是怕信鴿帶不動嗎?

  信上未說的,現下總算可以當面問一問了。

  聽得大都督相召,一路風塵僕僕,剛準備洗澡換衣的元祥不敢有片刻耽擱,趕忙又將腰帶紮好,抓過一旁的包袱掛在身上,快步去見了自家大都督。

  軍中養成的規矩,上峰相召,不可有絲毫耽擱。

  來至外書房中,元祥行禮罷,忙就道:「大都督放心,大理寺已還常郎君清白……但您敢信麼,真兇竟果真是那明家世子明謹!」

  崔璟:「已隱約聽聞。」

  此等大事,十餘日的時間,已足夠將最緊要的那部分傳至并州了。

  但這些俱不是他最想聽的。

  「大都督都知曉了啊。」元祥赧然一笑,這才說起自己的差事:「屬下愧對大都督交待,此番回京並未能出上什麼力。」

  總算聽到了想聽的,坐於椅中的青年眉眼間的神態起了無聲的變化,肉眼可見地認真重視起來:「可有幫倒忙?」

  元祥忙道:「自然是不曾的!」

  「嗯,那就好。」崔璟放心下來,在她面前,幫不上忙是常態,或者說,不幫倒忙即是幫忙了。

  「……」元祥沉默一瞬,為自己正名道:「屬下謹記您的吩咐,絕不敢擅作主張,事事皆聽常娘子安排,故而屬下雖未幫上什么正經的大忙,但也並非什麼都沒做的。」

  他便將常歲寧安排給他的那些差事一一說了,說起來似乎很多,但崔璟覺得,大致可以歸為兩個字——跑腿。

  元祥:「常娘子的計劃多在暗中,故而需要用到的人手並不多……這其中一半的差事,大約是常娘子看在屬下千里迢迢跑回來,不好叫屬下白跑一趟的份兒上,才分派給屬下的。」

  崔璟默了一下,倒叫她費心了。

  他不禁問:「那另一半是——?」

  元祥有些自得:「另一半差事是屬下們搶來的!」

  他眼皮活,但凡需要跑腿的差事,統統包攬下來,倒叫常娘子手下那兩個名叫小端小午的小乞丐無事可做,差點跟他急眼了。

  沒辦法,誰叫僧多粥少呢。

  但他是客,理應讓他先來!

  崔璟:「……」大概能夠想像差事的緊缺程度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