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因落了雨,立在閣頂的白鶴髮出一聲鶴唳後,扇動翅膀而去。
那折祭文被白鶴丟棄,自上方掉落,被那少女伸手接住。
祭文在她手中垂落展開,她看去,念了一句:「先賢在上……」
她握著那祭文的手在滴著血珠,她未覺,握祭文垂手於身側片刻,待看向褚太傅及宋顯等人時,遂抬起雙手執禮於身前。
「先賢在上,今得至聖先靈護佑,引諸君來此共證公道二字——正如大其牖,而天光入,公其心,則萬善出,多謝諸位肯執公正之心,證萬善之道。」
其音落,閣樓的門從裡面被打開,即有天光灑入昏暗閣中,正如她話中之「大其牖,而天光入」。
宋顯怔然片刻,抬手還禮。
而隨著閣樓的門被打開,兩道婦人身影先後而出,其中一人踉蹌撲倒在地,形容狼狽,正是應國公夫人昌氏。
計劃已成,常歲寧的人替她們主僕二人鬆了綁,任由她們跑了出來。
同時,閣樓里常歲寧帶來的人手,悉數已從後門退離,包括明謹那位名喚噙霜的通房也被一併帶走。
「……這是要去哪裡?」噙霜不安地問。
「作為交換,我們答應過會給你一條生路,自然要允諾。」搖金與她道:「你此時若出現在人前,免不了要被帶回明家處置,所以,你直接隨我離開即可。」
「那……我要去何處?」
搖金:「待有了新的身份,你想去何處便去何處。」
細雨飄進眼眶裡,冰涼卻又好似蘊藏著萬物生長的希望,噙霜最後回頭看了一眼那眾人圍聚而處,而後頭也不回地離開。
她不用死了,她可以重新活了。
……
「逃」出來的昌氏,怎麼也沒想到會面對如此情景。
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無數道視線落在她的身上,還有她那個孽障般的兒子,此刻狼狽地趴在地上呻吟著,接受著無聲的審判。
她慌亂了好一會兒,目光才找到閣樓上方垂眼看著她的常歲寧。
她伸手指向對方:「……是她,是她將我們綁到此處來的!」
又催促明洛和內侍:「快,還不快將她拿下!當交由大理寺處置!」
無人理會她。
明洛定定地看著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嫡母。
常歲寧轉身走下了空蕩蕩的閣樓,在樓外的石階之上站定。
就在明洛準備讓人暫時將人群疏散,先將昌氏母子先帶下去再說之際,忽聽人群被驚動之聲響起。
一隊禁軍在前開路,人群迅速地避讓兩側,分出一條空道。
「聖上駕到!」
明洛心頭一驚,下意識地看了昌氏一眼,聖人竟然親自過來了?!
人群紛紛施禮參拜。
魏叔易也隨駕而至,他一眼便看到了那道單薄卻筆直的身影。
常歲寧則看向那被內侍宮娥擁簇而至的聖冊帝。
看來是猜到了。
但還是遲了一點。
所以,這次是她險勝。
常歲寧便也抬手行禮。
於孔廟之中,只跪拜先賢,此乃規矩所在。
聖冊帝站定,看向那石階上垂眸靜立的少女。
她來遲一步,禁軍雖先她而到,但她中途已想到、並令人交待禁軍統領,如是眾人矚目之局面,便不可再強行為之——
果不其然,正是如此局面。
她未曾聽到經過,但已無需聽。
「見常娘子如今平安無事,朕即放心了。」她看著那少女,又看向昌氏母子,免不了還須問一句:「但朕來遲,倒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
不必常歲寧開口,褚太傅執禮上前一步:「請容臣悉數稟明陛下!」
「太傅請講。」
聽褚太傅所言雖是實情,卻字字句句偏向常歲寧,只將常歲寧說成受害者模樣,明洛看向那被褚太傅等人護在身後的少女,質問道:「可若常娘子是受脅迫的一方,母親與阿慎又何故會出現在此處?今日祭典被打亂,及眼下這一切,難道當真是偶然嗎?」
許多文人,及聖冊帝,便也看向常歲寧。
「當然不是偶然。」少女語氣平靜:「令弟雖是自行前來,卻是我以自身為餌將其引至此處。而昌夫人刺殺我是事實,受其所雇之人已如數招認,供詞皆在我手上——」
「我因遭刺殺險些喪命,遂將計就計,行反擊之舉,使真相大白於人前,此乃事實。」
那少女看向帝王,很認真地詢問:「敢問聖上,臣女選擇反擊,有錯嗎?」
她反擊的,豈止是昌氏母子。
兩道視線穿過冰涼的細細雨針而無聲交匯。
常歲寧就這樣目含詢問地看著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是她設計的,又如何?
她縱有謀,也為陽謀,為求公道,有何不敢示之於眾?
眾目睽睽之下,明洛審判不了她,這位帝王,也不能。
對方選擇犧牲她阿兄,來保全帝王母族聲譽,是為政治所需,是為「以小保大」。而當下,上千文士當前,大小輕重再次一目了然,對方更加沒有第二種選擇。
「反擊無錯。」聖冊帝看著常歲寧,道:「是朕之過錯,朕約束不力在先,失察在後,是朕有愧於常大將軍。」
「好在先賢護佑,尚未釀成大錯,既錯在明家,朕便絕無包庇之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折祭文被白鶴丟棄,自上方掉落,被那少女伸手接住。
祭文在她手中垂落展開,她看去,念了一句:「先賢在上……」
她握著那祭文的手在滴著血珠,她未覺,握祭文垂手於身側片刻,待看向褚太傅及宋顯等人時,遂抬起雙手執禮於身前。
「先賢在上,今得至聖先靈護佑,引諸君來此共證公道二字——正如大其牖,而天光入,公其心,則萬善出,多謝諸位肯執公正之心,證萬善之道。」
其音落,閣樓的門從裡面被打開,即有天光灑入昏暗閣中,正如她話中之「大其牖,而天光入」。
宋顯怔然片刻,抬手還禮。
而隨著閣樓的門被打開,兩道婦人身影先後而出,其中一人踉蹌撲倒在地,形容狼狽,正是應國公夫人昌氏。
計劃已成,常歲寧的人替她們主僕二人鬆了綁,任由她們跑了出來。
同時,閣樓里常歲寧帶來的人手,悉數已從後門退離,包括明謹那位名喚噙霜的通房也被一併帶走。
「……這是要去哪裡?」噙霜不安地問。
「作為交換,我們答應過會給你一條生路,自然要允諾。」搖金與她道:「你此時若出現在人前,免不了要被帶回明家處置,所以,你直接隨我離開即可。」
「那……我要去何處?」
搖金:「待有了新的身份,你想去何處便去何處。」
細雨飄進眼眶裡,冰涼卻又好似蘊藏著萬物生長的希望,噙霜最後回頭看了一眼那眾人圍聚而處,而後頭也不回地離開。
她不用死了,她可以重新活了。
……
「逃」出來的昌氏,怎麼也沒想到會面對如此情景。
一眼望不到頭的人群,無數道視線落在她的身上,還有她那個孽障般的兒子,此刻狼狽地趴在地上呻吟著,接受著無聲的審判。
她慌亂了好一會兒,目光才找到閣樓上方垂眼看著她的常歲寧。
她伸手指向對方:「……是她,是她將我們綁到此處來的!」
又催促明洛和內侍:「快,還不快將她拿下!當交由大理寺處置!」
無人理會她。
明洛定定地看著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嫡母。
常歲寧轉身走下了空蕩蕩的閣樓,在樓外的石階之上站定。
就在明洛準備讓人暫時將人群疏散,先將昌氏母子先帶下去再說之際,忽聽人群被驚動之聲響起。
一隊禁軍在前開路,人群迅速地避讓兩側,分出一條空道。
「聖上駕到!」
明洛心頭一驚,下意識地看了昌氏一眼,聖人竟然親自過來了?!
人群紛紛施禮參拜。
魏叔易也隨駕而至,他一眼便看到了那道單薄卻筆直的身影。
常歲寧則看向那被內侍宮娥擁簇而至的聖冊帝。
看來是猜到了。
但還是遲了一點。
所以,這次是她險勝。
常歲寧便也抬手行禮。
於孔廟之中,只跪拜先賢,此乃規矩所在。
聖冊帝站定,看向那石階上垂眸靜立的少女。
她來遲一步,禁軍雖先她而到,但她中途已想到、並令人交待禁軍統領,如是眾人矚目之局面,便不可再強行為之——
果不其然,正是如此局面。
她未曾聽到經過,但已無需聽。
「見常娘子如今平安無事,朕即放心了。」她看著那少女,又看向昌氏母子,免不了還須問一句:「但朕來遲,倒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
不必常歲寧開口,褚太傅執禮上前一步:「請容臣悉數稟明陛下!」
「太傅請講。」
聽褚太傅所言雖是實情,卻字字句句偏向常歲寧,只將常歲寧說成受害者模樣,明洛看向那被褚太傅等人護在身後的少女,質問道:「可若常娘子是受脅迫的一方,母親與阿慎又何故會出現在此處?今日祭典被打亂,及眼下這一切,難道當真是偶然嗎?」
許多文人,及聖冊帝,便也看向常歲寧。
「當然不是偶然。」少女語氣平靜:「令弟雖是自行前來,卻是我以自身為餌將其引至此處。而昌夫人刺殺我是事實,受其所雇之人已如數招認,供詞皆在我手上——」
「我因遭刺殺險些喪命,遂將計就計,行反擊之舉,使真相大白於人前,此乃事實。」
那少女看向帝王,很認真地詢問:「敢問聖上,臣女選擇反擊,有錯嗎?」
她反擊的,豈止是昌氏母子。
兩道視線穿過冰涼的細細雨針而無聲交匯。
常歲寧就這樣目含詢問地看著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是她設計的,又如何?
她縱有謀,也為陽謀,為求公道,有何不敢示之於眾?
眾目睽睽之下,明洛審判不了她,這位帝王,也不能。
對方選擇犧牲她阿兄,來保全帝王母族聲譽,是為政治所需,是為「以小保大」。而當下,上千文士當前,大小輕重再次一目了然,對方更加沒有第二種選擇。
「反擊無錯。」聖冊帝看著常歲寧,道:「是朕之過錯,朕約束不力在先,失察在後,是朕有愧於常大將軍。」
「好在先賢護佑,尚未釀成大錯,既錯在明家,朕便絕無包庇之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