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聖人為一國之君,行事除了觀真相,更要觀利弊得失。」明洛目色幽幽,看著昌氏:「如若有人自作聰明,而讓旁人揪住了把柄,打一個措手不及,令聖人與明家陷入被動之局……」

  「母親可知,那將會釀成何等大禍?收場之際,那自作聰明者及其身邊之人,又會是何等下場?」

  昌氏竭力托握著的茶盞,最終還是從滿是冷汗的手中滑落,「啪」地一聲砸在腳邊,碎瓷與茶水同濺。

  何等下場……?

  若此事果真走到了那一步,給明家帶來禍事,給聖人招來麻煩……那麼,世子之位不必想了,國公夫人的身份也不必妄想,甚至她的母家昌家也會因此遭禍!

  她和那個逆子,及昌家的下場,大約只會如這隻茶盞一般摔得粉身碎骨……

  可這分明是明家的錯,那個孽障姓明而不姓昌!

  但天子之怒,又豈會落向自家?

  明洛話中的「提醒」已經很明確了。

  不安,恐懼,憤怒,不甘,無力等諸多情緒撕扯著昌氏。

  明洛看一眼那跌碎的茶盞,緩緩起身來,嘆道:「母親太累了,何妨歇一歇呢。」

  廖嬤嬤面色雪白,上前收拾那碎落一地的碎瓷。

  「若阿慎清清白白,自是再好不過了。」明洛最後道:「若他果真行差踏錯……現下或還有挽回的機會,此中輕重,母親還須細細思量明辨。」

  見那道身著女官官服的身影走出了暖閣,昌氏冰冷的指尖微顫。

  廖嬤嬤的聲音里也儘是顫意:「夫人,聖人她……」

  昌氏在腦中一遍遍分析著當下局面利弊,可無論她想多少遍,還是勝算已失。

  如今定罪常歲安之事牽涉太多,已非她一人之力可以抗衡……尤其昨夜馮敏失蹤之後!

  說是失蹤,可那帶走馮敏的黑衣人,必然就是常家的……絕不會有第二種可能了!

  縱她不想承認面對,可走到這一步,局面已經完全失控了,和起初她預想的全然不同!

  常家,朝堂,聖人……

  她的能力在後宅之內向來所向皆靡,可此時此刻她陡然清醒……妄想以後宅手段左右涉及朝堂勢力之事,終歸是她異想天開了。

  昌氏唇邊顫顫扯出一個諷刺的笑。

  斷臂求生,在於當斷則斷。

  她從不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蠢人。

  片刻,昌氏開口。

  「讓縣主留步。」

  廖嬤嬤頓驚:「夫人……」

  昌氏需一手扶著椅身,才能平穩站起身來。

  「取命婦服,替我更衣……」

  「我同郡主一同……進宮,面聖。」

  ……

  「女郎。」

  常家外書房內,常刃正將各處探子所得稟於常歲寧,包括這個消息:「……半個時辰前,應國公夫人隨同那位明女史進宮去了。」

  常歲寧沉默片刻,道:「遲早之事。」

  昌氏此時急著進宮,絕不會是為了區區沖喜側室丟失之事而去面聖。

  且是與明洛一起,那多半便是要斷臂坦白了。

  近日從各方態度及魏叔易的那張字條便不難看出,那位帝王事先也並不知情。

  但遲早是會知道的。

  只是要來得比她想像中還要更早一些。

  昌氏此時入宮,必然是因看清楚了自己在這件事中,沒有與各處抗衡之力。

  昌氏沒有,但那位帝王卻一定有——且若帝王一旦插手,意義便不止在抗衡,而在掌控。

  可馮敏尚未醒來,她手中並無可令真兇伏法的鐵證,不具備先人一步打亂局面的條件……

  但這並不代表她便要就此妥協放棄。

  相反,早在她開始疑心明謹的第一刻起,她便意識到此事真正的艱難之處,不在於尋找真相的過程,而在於她最終將站在那位絕對理智的帝王的對立面,同高高在上的冰冷皇權抗衡。

  此事難如登天,但她阿兄無錯。

  常歲寧站起身來,交待喜兒:「隨我回去更衣。」

  當務之急,先要主動摸清局面與各方路數,以免陷入被動。

  首先,她要去會一會她阿兄口中的那位證人。

  恰也是半個時辰前,榮王府使人前來傳話,道榮王世子已經轉醒,得知她近日使人送禮探望之事,特交待府中下人來常家與她道謝。

  於常歲寧而言,這不是道謝,是邀請。

  現下她便要去赴約了。

  常歲寧赴約非是更換新裙衫,而是穿了便於行動的圓領衣袍,髮髻拆散重梳也不曾變得更精緻,只束作了馬尾。

  前去榮王府,也未曾走正門。

  常歲寧自後牆無聲躍入榮王府內。

  京中榮王府,她從前便曾來過許多次,時隔多年,雖看得出經過整修,但格局並無大變化。

  她一路避人耳目暢行無阻,順利地來到了榮王世子的居院。

  「世子剛服罷藥,便不要看書勞神了……」女使在旁輕聲勸道。

  榮王世子一向聽勸,此刻便放下了手中的書,聲音虛弱無力地道:「也好,我歇一歇,你們都出去吧。」

  「是,世子若有吩咐,便同往常一樣喚婢子們。」

  榮王世子格外喜好清靜,但因有喘疾,發作嚴重時無法喊人,屋內便備有多隻金鈴在,多放置在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下人們聽到鈴響,便會立即進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